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及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实践取向是教师教育的基本方向,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成为衡量师范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教育实践能力包括教育心理实践能力和教育技术实践能力(技能)两大部分。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围绕这两大能力构建由课堂教学实践系统、小学实体实训系统和课外社团活动系统组成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平台。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及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2015年国家废除实行了20余年的教师资格“双轨”制度,即对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证实行必然资格,对非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证实行限定资格。取而代之的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全面实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取消了师范生的考试豁免权,同时强调对教师专业实践素质和能力的考察,这对师范教育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如何提升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及如何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占有优势成为师范教育亟须解决的课题。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作为高等师范教育的新兴专业,在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构建上本身就比较薄弱,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时期。面对教育大环境的改变,专业的办学所面临的困境尤为突出,但同时蕴含专业发展和革新的新契机。在新形势下,小学教育专业势必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要求,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思考和认识,对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作出必要调整,改革和重建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二、教育实践能力的内涵及其形成
在学术界,教育实践能力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其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集中在教育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共用和混淆,另一方面集中在教育实践能力的构成上,很多学者对教育实践能力的构成有自己独特的看法[1]。
(一)教育实践能力的涵义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是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实践相联系的。离开了具体实践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更不能发展人的能力。所以,实践能力就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实践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获取途径是经验。所以实践能力是通过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和体验而形成的以目标为导向的行动能力。它不能简单地用试卷考试的分数衡量,而只能通过具体实践活动评价。
综上所述,教育实践能力的内涵是保证教师个体顺利运用已有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教育情境中的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教育实践能力是一个抽象概念,从这个概念我们无法获知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境中需要哪些能力应对实际问题。教师实践能力的构成分析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育实践能力指向的是具有目标导向的行动力。但其作为“行”不能脱离“知”。
xtw.com.cn
“知”不仅代表知识,而且代表教育的价值观、态度和教育的心理品质等。所以从总体上说,教育实践能力应该包括教育心理实践能力和教育技术实践能力(技能)两大部分。把教育实践能力仅理解为教学技能,就造成了教育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概念混淆。教育心理实践能力是指教师应具有的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优良的教育品质。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普遍具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品质包括综合的专业知识品质、反思性的专业思维品质、研究性的专业学习品质及创新性的教育教学行为品质等。除此以外,应该包括具有能够提升自身教育生命与生活质量的专业自觉,具有能够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教育心理实践能力无法表现为具体地解决某类问题的技能,它是弥漫和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个人的心理特征,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整个教育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技术实践能力是在心理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能够在应对教育实践中具体问题的时候选择和应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或策略的能力。教育技术实践能力也不等同于教学实践能力,因为它是指向教育全情境的能力,而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
(二)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
教师实践知识和能力的发展遵循实践的逻辑而非简单的认识的逻辑。根据唐纳德·A·舍恩的理论,教师能够迅速地解决在教育实际情境中遇到的偶发性问题,原因就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有一个丰富的“经验库”。“经验库”里面包含这个教师以前所遇到过的问题、解决方案和结果等。当教师遇到一个新问题时,他们通常会把新问题与“经验库”中的问题情境进行匹配和比较。如果问题情境相似,教师就会把新问题当做自己熟悉的问题处理,这时候教师就会依据已有经验处理当下问题。而如果“经验库”中没有与当下的问题情境相匹配的经验,或者说过去的经验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教师就会根据当下的问题情境,重新思考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而每一次获得的新经验又会储存到“经验库”中。这样,教师就在不断地“处理问题”和“形成新的经验”的动态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经验库”里装的问题越多,问题类型越丰富,教师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可供选择的对策就越多,也就越有可能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
按照这一理论,提升准教师或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就是要帮助他们建设正确、合理和有效的教育“经验库”。如果“经验库”中所累积的经验不是基于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优良的教育品质,那么教师从“经验库”中选择用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可能带来负效的教育结果。也就是说,在这个“经验库”中既体现有教育心理实践能力,更能体现出教育技术的实践能力。
三、危机——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体现了与教师教育其他专业所不同的专业特点:一是综合性,基础教育改革在小学阶段的要求朝综合化发展。要求教育教学符合儿童活动的未分化的特性,是低幼儿童课程设置的世界趋势。小学教育专业当然应该把握小学教育的综合特性,强调小学专业师范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形成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小学教育的需要;二是教育性,因为小学生具有较强向师性,所以小学教师的品德、个性和知识水平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影响,小学老师更应做到为人师表。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德行修养尤为重要;三是实践性,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小学教师的教育实践更加频繁和深入,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更应将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然而,在现实中,小学教育专业由于受到传统师范教育的影响,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重理论轻实践,教育实践从质和量上都不能得到落实和保证,影响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情感的培养和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提高;二是重考试轻训练,学生理论学习为了应付僵化的考试,死记硬背,大多形成不能转知成智的惰性知识。由于缺乏教育实践能力的有效评价机制,因此学生从事教育实践能力训练的动力不足。三是重课堂轻活动,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观念落后。其培训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局限性很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没有很好地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实效不高,专业的培养目标达成度偏低,学生就业无法保证。
在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逐步成熟的新时期,小学教育专业的办学必须紧扣《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改革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体制,建设真实、可行和有效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平台。
四、出路——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的构建
在新形势下,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能力实践训练需要以新的实践价值和实践形态适应并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转向,回应教师教育变革的要求,并能够满足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使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实效。鉴于此,我们需要从教师职前培养旧有的“学科理论模式”和“实习见习模式”中跳出来,以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模式”和“行动模式”规范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反省和思考在实践取向理念的关照下,如何提供给师范生更多情境化的教育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形成情境性、综合性的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智慧。这对于保证提升准教师的专业水准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平台是符合实践取向理念的具有弹性和张力的教师教育实践训练的新模式。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就是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机制。就小学教育专业来说,这个机制中需要构建三个系统:一是课堂教学实践系统。二是小学实体实训系统。三是课外社团活动系统。
(一)课堂教学实践系统
传统的师范专业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是理论深度不足,实践性却很差。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考试,所学知识往往成为无法应用于实践的惰性知识。建设课堂教学实践系统就是要在课堂中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起来,实现转知成智的课堂功能。构建课堂教学实践系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精简课程设置,促进显性课堂教学向隐形课程学习转变。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密集,理论学习的时间过多,学习过分局限于课堂,情境性缺失,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学生的业余时间较少,限制了学生活动和实践的时间,不利于开展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精简和合并课程就是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在主要的理论课程增加课堂教学学时和次要课程削减课堂教学学时的同时,给学生布置相关书目的阅读任务,把显性课堂教学转变为隐形课程学习,以个性化和实践性的方式作为考核手段,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转知成智的能力。
2.革新授课方式,改革评价机制。
课堂教学应该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特点和实践,紧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和教育情境讲授理论知识。在教学情境下的真实学习活动中,把教学内容情境化,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实习场,在这个实习场中学生遇到的问题与进行的实践及今后校外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一致的。
同时,改变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以实践为取向,采取多样的评价手段评价学生的学业发展。期末考试的笔试部分应该以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为范例出题,在题目中体现转知成智的特点,提倡知识的应用性。
(二)小学实体实训系统
高师院校都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建有实习实训基地,但这些实习实训基地往往和高师院校联系松散,不能发挥实习实训基地教学实训的基本作用。在新形势下,就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来说,重建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关系,优化实习实训基地的教学实训作用是当务之急。
1.规范实习实训基地的制度和功能。
政府应该从制度上规范高师院校实习实训基地的职能。就小学教育专业来说,应在合适的区域内,遴选合适的小学作为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构建基地与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双向服务的利益共同体:实习实训基地必须履行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责任和扮演教育科研前沿基地的角色,同时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提供基地理论指导和教师职后教育等相关服务,提升各自区位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
2.双师型导师制度的建立。
从大一开始,为每一位新生配备两位导师:一位来自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教师,一位来自实习实训基地的小学教师。两位导师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
3.构建360度立体实习实训制度。
随着国家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未来其资格的考核必然要考虑学生实践学习的分量。传统的实习见习制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约束了学生的实践学习。在传统实习制度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从空间和时间上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实习实训制度。第一,增加传统教育实习的课时数。由目前占课时总数的5%-10%提高到15%-20%[2]。第二,大一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见习。大一学生刚接触小学教育专业,对专业的学习和职业的未来充满彷徨和迷茫,利用业余时间跟着小学导师在小学服务,有利于学生及早树立专业理想和职业价值信念。第三,鼓励学生为小学服务,以学生在小学服务的时间作为考试标准的一部分,达不到时数的不予毕业。第四,根据实习实训基地的活动需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为基地组织的活动提供人员帮助。总之,高校可以通过互惠互利的方式和实习基地建立常态化的实习实训制度。第五,建立教育实践能力评估机制。仿效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做法,在大二和大三的四个学期内,依据小学教师的标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分阶段评估。期末学生通过答辩和试讲等方式向自己的两位导师报告自己的达标情况,并呈现实践活动中的多种资料,包括教案、教学活动的照片及批改的小学生作业的复印件等[3]。
(三)课外社团活动系统
除了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两个场域外,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投入到实践学习中的另外一个场域是课外社团活动。课外社团活动是学生具有一定自主性的活动系统。引导学生的课外社团活动与专业的实践学习相结合,是构建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的重要环节。
1.设计与教育教学实践学习相关的社团类型。
构建课外社团活动系统的先导就是要先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与实践学习高度相关的社团类型。社团类型的设计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另一方面要考虑其与实践学习的相关性。
2.引导骨干学生和学生干部发起并组织社团和社团活动。
利用骨干学生和学生干部的优势展开活动并组建社团,为社团未来常态化的活动奠基。每个社团应配备指导教师,指导社团展开的实践学习活动。
3.学院系部应该全方位支持和配合社团活动的开展。
系部应从人力、物力等各个方面展开对社团活动的支持。肯定社团竞赛类活动的最终结果,并在荣誉上给予认可。
作者:白雅娟 来源:文教资料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