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键词: 《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学习新《纲要》之后,我们努力用互动理念来创设班级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由于家长的过度呵护,电视和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城市不利于亲近自然和社会交往的居住环境等,使幼儿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窄、越来越虚拟化,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经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幼儿变得依赖与被动。孩子与社会和大自然间的接触越来越少。因为环境能激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改变幼儿的认识与理解,儿童正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能力和发展的。这使得我们更加坚信并重视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环境不再只是一种背景、支持,而是课程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注重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 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与幼儿都亲历了环境的生成与发展,主题环境的创设体现以下几点: 一、 主题环境以墙面环境为展示台。 以往活动室的墙饰主要起美化和装饰作用,幼儿的参与体现在为他们开辟一块作品展示园地。而真正有价值的墙饰不仅具有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更应具有教育价值,这里的空间应该是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幼儿自我展示的窗口。墙饰的主题内容、及孩子的学习活动相一致,并且更加丰富多彩。某一主题下墙饰的不同栏目是教育活动和孩子学习活动中重要阶段性经验的总结,栏目和栏目之间都是一个有序的整体,由孩子们用绘画和语言(幼儿口头表述,老师或家长文字记录)表达的所见、所闻、所想组合而成。如:在“一切都在变”主题活动开展前,我们收集了一切都在变的资料、照片,与幼儿一起布置了“猜猜我是谁”的主墙面,墙面上贴满了幼儿婴儿时的照片,让幼儿去欣赏,猜测,周围贴着孩子制作的彩色风车;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逐步展示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进行墙面创设,如:副墙面上是幼儿用纸盘创作的各个各样的动物头像。 二、 主题活动在区域中的环境创设。 洛扎洛夫认为“教师创设的多元化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进步和提高是起着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
kucunjie.com
所说的多元环境,包含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区域环境的创设。在对主题活动中区域环境的创设,应以主题为背景,创设适宜情境,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主动学习,提供多元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满足需求,让幼儿在自主中感受体验,同时还要注重区域环境的可操作性。如在开展'美丽的蝴蝶 '的主题活动时,我们在探索区内提供了大量的蝴蝶标本、投放了蝴蝶生长过程的拼图、还提供了一些多棱镜、放大镜等,让孩子们在自己探索和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蝴蝶的生长过程,发现了蝴蝶翅膀上花纹的秘密等,如环境主题为“美丽的秋天”中各种特色果子的大小、颜色不一,可放在区角活动中作为教学教具,用来认识“颜色、大小、数数”等概念;在“水果店”游戏中又可以作为商品出售。我们应创造一切机会,让环境与教学产生互动,让环境不再作为一种摆设。 三、 社区环境给主题活动提供资源 《课程指南》中指出:“社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蕴涵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区和周边的环境,如自然景观、小区街景、少儿图书馆、中小学校、儿福会、敬老院等,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为幼儿的体验想、探索性学习创造条件。” 在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中,我们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周围环境的发展变化。把幼儿园大班课堂转移到小学,组织大班幼儿到小学去参观他们的早操活动、课间活动、饭堂、图书馆等。这不仅扩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又让幼儿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欲望。回园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指导,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使幼儿进一步熟悉环境, 树立了做一名合格小学生的自信心。 四、 主题活动中利用大自然的环境资源。 大自然是活教材,大自然是幼儿进行探索活动的天然大课堂,为环境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广阔的天空。热爱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生来就对自然环境中的水、土、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环境教育必须以幼儿的真实生活环境为课堂,强调在环境中的教育。如主题活动“春天来了”中,教师与幼儿搜集了各种各样的春天的植物和动物图片、卡片,并布置了春天到来了展示台。孩子们的兴趣不止在这些图片和卡片上,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们将课堂搬到了五堡公园,到公园里寻找春天的颜色。一路上,孩子们被公园里的植物和动物所吸引,并将自己所看到的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回来之后他们还将看到的鸟窝用多种表征方式表现出来,有的用报纸做树干,有的画不同的鸟窝,有的用纸盒做小鸟的家,教师支持孩子们的行为,大家齐动手,布置了“小鸟的家”这一墙饰,活动中激发了幼儿爱动物的情感,体验了创设环境成功的快乐。 在认真开展主题活动中,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是密切联系的。 主题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主题创设环境,环境生成主题。环境创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它随着主题活动的展开逐渐发展和完善,并自始至终地贯穿整个主题,是教师和幼儿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主题必须依据环境才能更深入、更具体地开展。如果教师把握好时机,就能引导幼儿在原有经验基础上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如在开展“我爱小动物”的主题活动之前,老师将收集的有关引出主题的资料“陆地的动物”、“水里的动物”等相片在环境区露出冰山一角,由此引起戴其等几个幼儿对新环境的关注并提问,从而顺利地引出主题。接着在主题产生后和活动的深入中,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经常讨论:环境中还可以展示什么?谁来展示?如何展示等问题,从而不断生成环境创设的材料和内容,达到师生、家长都共同协商参与有关主题的环境布置的形式、内容。在主题开展的每一个阶段,为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即让学有余力的幼儿得到进一步满足,又让学力不足的幼儿有一个更长的消化过程,老师又注意做到在环境中将一些知识适当的保留,以便把握时机将主题和环境创设引向更广阔的空间。 二、主题环境激发幼儿互动,互动环境为幼儿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 我们发现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幼儿的活动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会引起同伴的模仿,学习及共同探索。如在主题“一切都在变”活动中,最初引起和参加活动的只有吴振宇、吴天君等几个孩子,但随着活动的进行,孩子们对各种变化现象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的热情、专注以及体验成功的愉悦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幼儿加入到他们行列中。他们将洋葱的生长变化,天气的变化,各种颜色的变化等完整地记录下来,最初是几个孩子在记录,并把结果贴在展板上,后来其他孩子也开始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分工合作,相互支持和启发模仿,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这使得主题教育活动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幼儿与主题环境的互动过程是教师了解幼儿的主要途径。 如教师观察幼儿对哪些事物感兴趣,他们用什么方法作用于物体,遇到了什么问题和困难等,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创设改变的环境来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活动。比如在“鞋子世界真奇妙”主题生成中,教师发现幼儿对同伴穿的增高鞋很感兴趣,就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并适时地给以语言上的提示,而且还让孩子们来设计各种各样的不同功能鞋,有王忻榕设计的照明鞋、有张坦设计的飞行鞋等,并展示在环境中,使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获得了许多经验。比如在“美丽的蝴蝶”主题生成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对飞进教室的一只蝴蝶有很大兴趣,就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并展示各种各样的蝴蝶图片给幼儿看,在幼儿发现蝴蝶两边的翅膀都是一样的时,马上就生成了课程什么是“对称”。 四、主题环境促进了家园互动。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物化的环境(如墙面布置、幼儿作品栏等),可以说是一种记录方式,是学习过程、教育过程的记录。而这种环境记录正是家长了解幼儿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反映了孩子的学习成果,也反映了孩子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育工作过程,而这些往往是家长平时看不到的。家长对孩子学习及教师工作的了解,恰恰是家园合作的前提。例如在:“福娃爱运动”主题中,通过看录相、收集福娃照片、查资料、查阅网上的图片等,让幼儿动手把相关的内容剪下来,师生共同把它布置在墙壁上、区角里等,这也促查阅进了家长对孩子学习活动的支持,他们协作孩子在双休日一起上网查阅各种运动项目并记录下来,很多家长还热心地提供所需的各种物质材料,有效地促进了家园互动。幼儿不同年龄段、不同领域的发展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车的种类、数数、说一段话、量词的使用、交通规则等等,把语言、社会、科学、健康等都溶入其中。这样,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就知道如何对幼儿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墙饰的作用,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习的经验利用环境得到延续、巩固和提高。 总之,主题活动的创设不仅对于主题的开展还是幼儿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感受到在主题开展过程中环境创设很需要家庭社区的支持和帮助,我们还要加强共育的力度,尤其要加强指导家长参与到活动中与孩子共同探索,形成多元互动,让孩子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我们的环境成为“孩子一百种语言”的展场。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