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作文,初中生以创新为主题的作文

2024-03-19  本文已影响 555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年来,唐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这一诗句被世人传唱,甚至成为我国历代教育中的至理名言。诚然,读有益,我们的国人也历来推崇并称扬我国的“五千年传统文化”。然而传统文化中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却也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内含。纵观古代的教育方式,“四书五经”造就了多少庸碌之辈,仅就建国后的传统教育而言,我们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又造就了多少“高分低能”的“人才”?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写作训练历来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训练的内容由模仿到创新,这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只有模仿没有创新是为抄袭,而所谓的创新,是指借鉴古人的经验,创设出符合现代社会实际并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论。由此可见,古人没错,名言没错,在现代教学中,错的仅是我们的理解方式。   1 文学模仿与文学创新   虽然现代学术界证实“模仿说”是起源于欧洲,然而笔者认为,“文字游戏”不可信。我国的文学模仿早就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诞生初期,笔者不是史学家,因此仅能用一部《诗经》加以证实。自《诗经》而后,诗歌体裁随之在我国的古代兴起,一直沿续至今。唐诗宋词是为《诗经》的文学模仿;《三国演义》是为《三国志》以及民间传说的模仿;《封神演义》是为《西游记》的文学模仿,而《西游记》同样也是取材于民间。自近代以来,我国唯一未被超越的作家是鲁迅先生,关于鲁迅文学作品的模仿并非没有,只是形似而不神似,这只因时代背景的不同罢了。诚然,证实“模仿说”的起源不能证明什么,唯一能够证明的是我国现代教育中确实存在着问题。之所以这些古代文学作品会取得如此大的成绩,这应归功于文学创新。   2 形似,而不神似   形似与神似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纵观我国当前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现状,写作训练的要求只突出了表面而忽略了内涵,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只求“形似”而忽略“神似”,这能充分说明教师对自己、对学生所采取的是怎样的要求方式,以及说明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对于一篇学生的作文,我们所认定的“优”是一种怎样的识别标准?是从教师观点的角度衡量,还是从作文价值的角度衡量?假如作文已经达到了教师的要求,但我们的要求是否正确?假如教师认为学生的作文已经具备某种价值,那么,我们的所认为的价值,又是以什么作为衡量的标准呢?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不仅只是应用于学生,首先还要应用于教师自身。   3 由模仿至创新的渐变过程   教会学生文学模仿的重点,在于让学生领会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是字面上的语言结构;而创新的方式则应当结合教材,限定主题,而不固定作文的题目。对于写作来说,写作的方式与表现的手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抛开那些方式方法对学生的束缚,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即:不限定称谓、不限定叙述方法、不限定表现手法,只为学生提供一个主体框架,让学生自己去填充其中的色彩。   3.1教会学生模仿   以《社戏》一课为例。在这课中,笔者首先对学生们讲述了鲁迅所生活的社会背景,以及简单扼要地讲述了鲁迅的一生。通过鲁迅的“儿时”与成长后社会状况的对比,让学生体会鲁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认识在那样一个年代,能够拥有“儿时”美好的经历难能可贵。其次,笔者在课后为学生布置了写作训练,要求:以“我的童年时代”为题,不限字数,让学生从鲁迅的作品中学习他的语言运用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用写作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儿时趣事。   3.2让学生自主创新   文章的模仿不能只是单一的沿袭旧有的内容,一成不变的写作技法。一味地追求模仿,只能使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少了活力,失去自己的个性。教师可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风格特色,哪怕有些学生的写作手法笨拙,但只要教师能够悉心指点,相信学生会在写作技巧上有所突破。   接上文示例。在以“我的童年时代”为题的写作训练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的作文一味模仿鲁迅的语言运用方式,其语言表现手法既不符合地域语言文化的特色,又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语言特征。因此,笔者在而后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们强调,模仿不是抄袭,即便是方言,也是一种文化,也有其独特的魅力。随后笔者出示了自己所写的范文,让学生们观摩并体会。这时,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由对鲁迅的模仿而转变为对教师的模仿,并使他们逐渐领悟了文学模仿的内涵,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综上所示,中学生作文由模仿至创新的渐变过程,其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其中,让学生学会模仿是一种写作教学手段,而让学生学会自主创新,才是我们实施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   总而言之,模仿是学生走向文学创作的必经之路。只有让学生学会在不断的模仿学习中寻求突破口,求新求变,才是“创新”的真正内涵。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自主寻找更多的模仿写作素材,在不断地模仿中去发现、感悟、总结、以及拓展自己的写作思路,求真求实,张扬个性,彰显风采,力求脱胎换骨,写出自己的风格,而不是生产原有作品的复制品,这才是为真正的中学生作文由模仿而至创新的渐变过程。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语文初中课外阅读方法与技巧,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方式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