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近年来深化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2002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作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拉开了支持创业教育的帷幕。经过几年的实践,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正式为高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办(2015)36号),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具体指导性意见,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教育的浪潮。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指兼顾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并以创业教育为重点,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意识与思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挖掘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者相结合,使教育实现从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同时注重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的实践教育。
在国家政策导向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各地方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断深化改革,很多高校已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多举措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改善。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创业社团、创业孵化基地等,为大学生提供咨询和技术指导,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搭建了很好的平台。然而,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构建科学、合理、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机制。
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认识不足。虽然创新创业教育已经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众多高校已经将其列入教育教学改革的范围,但部分高校仍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认识不足的问题。一些高校片面地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参加全国性或地方性的赛事,认为积极参赛、获奖即是响应国家号召;还有一些高校更把它曲解为对有意创业的少数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以此来促进就业。这些高校均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缺乏灵活且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构成机制。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任课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经验,还需要有包括财务管理、心理学、管理学等跨学科背景,这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各高校在引进人才时都强调高学历和科研能力,很少在创业实践经验方面有所要求。一些高校虽然已经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但由于具有跨学科背景和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少之又少,这些教师本身就承担繁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没有足够的精力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一些高校以学生工作、团委和就业指导部门的人员为主讲授这类课程,更加缺乏专业性和实践经验。
(三)缺乏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机制。由于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较为随意,大多局限于对相关比赛的指导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尚未与专业课程体系相融合,没有深入到日常教学环节中,与专业教育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够全面,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主动性缺乏,很难实现系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四)缺乏系统的创业实践教学机制。由于很多高校尚未形成系统的、完善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没有与专业教育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并且大多采取课堂教学的模式,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认识不够,导致教育过程中忽略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理论和实践不能相互支撑,薄弱的实践教学环节将不利于毕业生自主创业,不利于创业带动就业。
三、构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机制的建议
(一)成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门机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认识关系到此项教育的成功与否。首先要把目标摆正,从顶层设计入手、从校级层面推动教育改革。成立以校领导为首,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诸如“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之类的专门机构,负责课程体系构建、日常教学安排、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实践教学机制构建及相关平台建设、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的组织和指导等工作;其次在这一机构的统筹管理和运作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全校资源,并使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到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全体大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使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能得以实现。
(二)创建强有力的实践型师资队伍。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而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创建一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传授实践知识与经验的强有力的实践型师资队伍。
1、整合校内师资,引进校外力量。首先,在创新创业授课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各高校可以先整合校内师资,创建校内师资库,将具有财务管理、心理学、管理学等跨学科背景的教师,以及具备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纳入师资库,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与各专业教师相互配合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初步缓解师资力量短缺的局面;其次,学校可以加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的合作,聘请专家、企业家、创业成功者担任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兼职教师,对创新创业团队进行指导,弥补校内师资的不足。
2、多举措加强对授课教师的培训。一是在聘请校外专家来校授课的同时,对校内师资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方面的培训,增加校内师资的实战经验;二是积极创造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组织本校创新创业授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新教材,积累教学经验;三是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参与新项目、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利用好现有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平台,积极开拓新的校外实训基地,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
(三)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
1、各高校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进程中,应该尽快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一方面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纳入通识课程的范围,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构建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尽量使之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认识到专业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另一方面开设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例如开设创业实训课程、创新方法课程等。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的机会和渠道,有利于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2、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资源,搭建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各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创业活动和项目,以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实践平台并使之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发现优秀人才和团队,推出成熟的创新创业项目并实现成果转化,从而带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能力,最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
3、在构建实践平台过程中,要积极拓展政府、企业、校友等各类资源,多渠道建设创新创业校外实践基地,多方面筹集包括资金、场地等的支持。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创新创业项目的成果转化,争取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创业产业园,并使之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
作者:李秋莹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