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教育管理过程视角与混合研究方法,通过采取网络直播、课前设计、课中互动与课后反馈改进等方面的教学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因为教学技术、教学经验、教学路径与教学情境等影响因素,在教学环境、教学设计、课堂互动、学习激励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对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在线教学优化设计举措,以供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在线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56(2020)06-0005-07
导言
早在1998年,罗伯逊就预言“在线教学”将会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改变”甚至“替代”教师和传统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1]。如何让在线教学得以有效运转?这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现有的研究尚未全面系统地探讨在线教学效果及其存在的不足。通过梳理已有的文献,发现崔裕静(2019)[2]、李秀晗(2019)[3]、程雪姣(2020)[4]等研究的是网络直播及其对教育领域产生的影响,而陈一明(2016)[5]、倪俊杰(2017)[6]、刘佳(2017)[7]等关注的是更为宽泛的“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远程教学方面的问题。本研究为了解高等教育在线教学的效果、不足及其优化举措,通过混合研究方法收集到的35篇理论文献、7个班241人的教学反馈与205份有效调查问卷来进行研究。
一、高等教育在线教学设计
基于全过程教学管理视角,文章从教学方式、教学准备、课程互动与课后反馈这四个方面对所教授的本科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以下将阐述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以便解释后续教学结果的来源(见图1)。
(一)选择以网络直播为主的教学方式
基于过程视角,所选择的教学方式影响整个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对在线教学工作及其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营造虚拟仿真教学环境、满足教学与互动沟通需要、获取操作与管理便利性、随时调出课件资源、获得课堂教学与互动的即时性、避免多级信息传播损耗[8]、培养学生启发思考与表达能力、促使师生协同建构理论知识、實现课堂督促与课后辅导[9]等,教师通常选择网络直播的在线教学方式。为了避免初次登录“雨课堂”时发生“堵塞”问题,教师也往往使用有助于实时沟通的QQ群“分享屏幕”教学工具(以下简称QQ直播),并辅之以微信群与QQ群等即时性聊天窗口来发布通知与互动交流。QQ直播是一种“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智能手机、电脑、Pad等移动终端进行实时教育、学习与交互的”教学方式,它具有针对性、现场感、时效性、交互性、个性化等属性特征[10]。为了巩固与拓展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教师还鼓励学生在课后基于“慕课”、电子课件等相关资料进行学习[11]。对于所提供的“慕课”资源,教师可以从2020年2月5日教育部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的2.4万余门“慕课资源”中挑选[12]。对于发放的电子课件与学习资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有选择性地提前发放。
(二)注重课前在线教学设计与安排
教学设计是联系师生在线教学关系的“纽带”,它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或主客观环境条件来组织和安排课程。基于网络软硬件设施及虚拟教学平台,教师可将QQ直播视为实体教学在网络虚拟空间的一种“转换”与“映射”,可将先前实体教学中“教学研做”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搬上网络,以便形成一套类似实体教学的在线教学模式。具体说来,教师会综合教学经验、学生就业需要、论文写作需要以及网络软硬件设施等方面情况,扮演全媒体融合应用背景下在线教学的引导者、推动者、督促者、协助者而非单一的说教者角色[13],选择以科研教学为“纽带”,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有机融合的做法,并于在线教学及其考核过程中融入时事政治、课前思考、知识讲解、课堂互动、科学研究、论文写作、个人(或团队)展示与点评、论文修改与订正、课中与课后答疑、课后发放课件材料以及进行教学反馈与改进等环节,以便促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管理技能、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文献资料收集技巧、自主管理与团队合作技能、逻辑思维与表达技能、论文布局与写作技能、自主学习与自控能力。
(三)注重课中知识问答与互动的教学环节
与传统实体教学一样,采取QQ直播的教学方式也能够保持“观众”的“现场感”。
wwW.ZgJcc.Com
通过采取开场提问思考、课中知识问答、鼓励先进带动后进等教学举措,可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记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体教学又不相同,基于网络软硬件技术设施基础上搭建的网络教学平台采取的是在线教学方式,因而教学双方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更有选择性地、活跃地、便捷地、即时地回答问题、分享观点和参与互动。教师可以在左边放置电子课件,而在右上角与右下角分别放置QQ群与微信群,以便充分利用有限的屏幕资源来搭建有助于“教学研做”一体化的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开始之时设置知识问答或案例分析环节,部分教师通过事先设置知识问答或发人深省的案例导入环节(一般设置4~5个研讨题)来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课堂。除表达清晰、语调放慢与富有感情色彩之外,教师也经常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插入知识问答、案例研讨、课堂演示与实际操作等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程进行到4/5以后,鉴于在线教学有可能造成的视觉与听觉疲劳,教师还会选择通过“发放音频视频与学习资料+课堂研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关注课后答疑与反馈改进的教学环节
通过课后答疑和教学反馈,教师可以了解课堂教学结果。在此基础上,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可通过教学总结与反馈优化环节来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3]。无论是实体教学,还是在线教学,学校及授课教师都非常注重通过课后答疑与评价反馈环节来优化教学设计。课程即将结束,教师一般会预留1~2分钟来询问学生疑难困惑之处,以此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的状况。课程结束后,教师还会通过统计学生在讨论区的发帖或答问频率来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疑问之处与学习热情。与此同时,教师还会在QQ群、微信群或电子课件首页公布自己的QQ、微信号等联系方式,以便学生通过QQ或微信这些即时沟通工具反馈学习结果与教学建议。通过QQ群或微信群聊天窗口,教学双方既可据此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随时就感兴趣的课程知识进行自主交流,还可据此改进教师所选择的在线教学设计。
二、高等教育在线教学效果
基于线下教学经验与线上教学特征,采用“教学研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努力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秉持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进行教学,教师基于实体教学经验基础上所做的教学设计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老师讲课特别认真,非常负责,准备充分”。另有学生指出,“近四周以来,任课教师通过不同的网络平台,依托现有的课程资源,采用‘资源+工具’的教学方式,建立班级学习群,认真开展在线研讨、互动交流、辅导答疑等教学活动,感觉就跟在学校上实体课没什么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适应了网课的教学模式”。基于在线教学容易产生视觉与听觉疲劳,有的研究者建议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14],将课时保持在20分钟以内或设定为常规课时的1/2~1/3,但教师所采取的全程网络直播授课方式受到了学生的认可。所采用的“压力+趣味”式教学设计可促使学生认真听讲与仔细思考问题。应用7位量表所设计的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对所采取的在线教学效果”打3分及以上、4分、5分及以上的分别占12.2%、43.4%、44.4%。
(二)所选用的在线教学方式具有一定优势
“网课”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方式”。虚拟教学情境、即时互动与个性化教学辅导,教师所选择的QQ直播方式及其移动教学情境也具有相对优势。选择在线教学方式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有助于克服实体教学情境下学生对“特定时空的单一化学习依赖”的心理[15]。“上课地点是比较自由的,我们可以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下学习”“下课了也不用换地方,可以好好休息”“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更近了,就会有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设备传过来(的声音和图像)也比较清楚”“笔记来不及记可以直接截屏”“给了老师和学生更多互动的机会,比在学校里大家的发言更加积极踊跃”“师生交流更方便,问题反馈更及时”“学生的举动也不会打扰到老师”。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认为“教学不受空间限制”“考验学生的自律能力”“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便于查找教学信息与资料”“让平时不敢发言的人发言”“便于传递教案与教材”“教师不会受到学生行为举止的影响”“让更多同学参与教学和研讨”的学生分别占82.4%、75.1%、50.7%、50.7%、48.3%、41.5%、37.6%、32.7%,而问卷中对网络教育“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等方面的打分结果进一步检验了以上研究结果,见表1。
(三)在线教学设计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教师所采用的一系列有关课前准备、课中互动与课后反馈与改进的教学措施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安排与互动设计给予了积极、正面的评价。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使用QQ直播“不需要学生下载多余的APP”“无需账号登录”“教师上课非常认真负责,有特色”“总能够提前几分钟在微信群里发消息提醒学生上课”“线上授课全面深刻而又易懂,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群里提出来由老师帮助解决,也可以在群里讨论”“学习内容和案例结合,也教了一些有益的课外知识,使学生在领略知识魅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既有老师的语音讲解,也可以看电子课件”“虽然拿不到实体书,但老师发的电子课件也较为详细,对课程学习没有太大影响”,能够“跟随老师的思路”与“跟上老师的节奏”“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立即回答。回答不对的地方,还可以得到老师的指导,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用再担心因为课堂时间不够而无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内容丰富,讲解细致,拓展较好”,“同学们都能够畅所欲言”“能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上课时耐心讲解,课后学生提问教师也认真答疑解惑”“布置的小组任务以及课下作业巩固了课堂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会积极寻找方法应对,没有消极情绪”“教学资料比较多,上课时视频收音也很好,观看体验挺好的”“课程安排合理得当”等。与此同时,问卷中有关课堂授课“视觉效果”“听觉效果”与“激发自律自学能力”等方面的调查结果也进一步检验了以上研究结果(见上页表1)。
(四)在线知识问答与互动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无论是在实体教学还是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感受到通过知识问答与教学互动对督促学生认真听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其勤于思考等方面所产生的正向作用。通过在线教学中的问答与互动沟通,可减轻教师实体教学时的压力,据此营造一种更加轻松的课堂氛围。部分学生反馈道,“课上老师很注意与我们进行互动,能够引导我们查询资料或者根据真实案例思考,把知识结合在案例中去学习”“感觉老师上课挺亲切的”“老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老师课上提问,我们通过交流软件探讨,解决了很多问题”“课堂生动有趣,大家都可以参与进来”“学生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与老师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可以获得解答,得到学习的动力,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当前學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虽然不能和老师面对面交流,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减,可以在大家的讨论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某些有疑惑的知识点”“学生的举动不会打搅老师上课的思路,也为比较内向的同学提供了方便”。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对“课堂授课互动效果”打3分及以上、4分、5分及以上的学生分别占14.1%、37.6%、48.3%。
三、高等教育在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环境条件欠佳
实证研究发现,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在线教学的效果不如实体教学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线教学环境方面。基于网络软硬件技术设施基础上搭建起来的网络教学平台及其畅通程度是顺利开展在线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将面对面、口耳相传的实体教学模式“搬上”倚靠网络软硬件技术设施支撑的虚拟网络,部分学生指出其在课程学习中会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有学生指出,他们会受到“流量限制”“网络不畅”“延迟卡顿”“声音不清”“网络掉线”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农村与边远山区。另有同学指出,如果“网络掉线”问题过于频繁,还会带来不好的学习体验,影响学习心情。还有学生指出,部分“网课”经常“出现有同学不关闭麦克风而影响整个在线教学质量的情况”,或者出现因为“居家学习”而经常受到包括家人在内的“周围环境的干扰”的情况。问卷调查也进一步检验了这一研究结果,有高达78%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效果“容易受到网络故障的影响”,有62.4%的学生认为“手机等听课设备”会影响教学效果,有60.5%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效果容易受到“学生不关麦克风”的影响,而有56.6%的学生则认为在线教学效果“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部分学生建议教师改用“腾讯会议”或“腾讯课堂”等软件进行教学。二是在线学习氛围方面。有学生认为,采用在线教学方式,师生容易产生“距离感”,容易“分心”“开小差”与“走神”。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关于“教学环境”与“教学氛围”在各种在线教学效果中的打分占比相对较低,尤其是有关教学文化氛围方面的(见表1)。
(二)教学设计有待优化
在教学设计中,有的学生希望教师提前发放教案、课件与学习资料。基于教学反馈基础上设计的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希望教师提前“发放课件教材”与“发布课堂研讨问题”的分别占62.9%、33.2%。对于上课过程,有学生建议缩短课前提问时间,讲课逻辑进一步理顺,部分章节的“课程导读”做得比较简单,有待进一步充实教学案例的内容,并且建议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细致讲解某些知识点。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有56.6%的学生希望教师“统筹协调与安排上课进度”。有学生反映课后教师布置的作业多,而且作业讲解得不够详细;希望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助于自学的“慕课”,并设置线下答疑渠道。与此同时,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有30.2%的学生希望教师“设置线下与课后答疑渠道”。
(三)课堂互动有待加强
虽然大多数学生赞同教师的课堂互动设计,但也有部分学生因为网络软硬件技术设施与课堂互动安排等方面的问题而持不同态度。就网络软硬件技术设施而言,部分学生认为,由于受到“网速”“听课设备”等因素的影响,“网课”在教学体验与现场互动等方面弱于实体教学,认为“面对面的互动沟通与交流,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如此,源于群体相互影响与个体自主思考等方面的因素,还会引起课堂互动的分化。当教师提问与部分学生在QQ群给出答案时,部分学生会因为集体行动压力而“不愿自主思考”与“选择跟风”,从而导致课堂知识问答与案例研讨环节出现“刷屏”现象,导致“看不到教师发的重要消息”。部分学生或者因为教师采取“随机提问”的做法而“难以回答”,或者因为自己“知道的那个答案被人说过了”,其他学生复制粘贴“网上答案”而“保持沉默”,从而影响了课堂的互动。
(四)自律自控能力需要提升
由于采取在线教学方式,教师难以像实体教学面对面那样实时监督与管理所教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正如有学生指出,每位学生的自制力不同,不能保证全部学生都认真听课。另有学生指出,“直播上课”在带来学习自主性的同时,也会因为缺乏教师的“实时监督”而“走神”,“不如在学校里学习投入”。也有学生认为,由于缺少学校集体上课学习的文化氛围,部分学生习惯了居家自由的作息规律,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了一种松弛的学习习惯。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只有36.6%的学生对在线教学所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打了5分及以上,有高达18.5%的学生打了3分及以下,而两者的差距也是所有在线教学项目评价结果中最小的(详见表1)。
四、高等教育在线教学优化举措
针对高等教育在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必要提出相应的优化举措。基于全过程在线教学视角,主要从教学情境、教学安排、互动管理与课后反馈这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举措(见图2)。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条件
网络通信平台是从事在线教学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在现有的在线教学环境条件下,教学双方应该通过择优选取教学路径与营造良好的教学文化氛围来确保在线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就教学路径而言,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教学双方应该综合考虑网络通信平台的物理带宽、吞吐量、帧传输延时、包转发率、包损失率、包传输延时、响应时间、数据延时、延时抖动、传输带宽以及教学双方的实际体验效果等方面的因素,从“雨课堂”“QQ直播”“腾讯会议”与“腾讯课堂”中择优选取网络教学平台。与此同时,相关技术部门也要会同通信企业完善有助于在线教学的各种网络软硬件设施,向市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畅通无阻的网络教学平台,确保教学双方拥有快速、稳定、可控、安全的在线教学技术设施,教师应重视其作为在线教学工作中的主导者、实施者、督促者、引导者、协助者与催化者角色,采取全媒体融合思路进行教学,通过知识问答与即时互動来促进在线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进一步优化在线教学设计
在线教学过程中,“设计与组织”是一个比“促进对话”“直接教学”“技术支持”“评价与反馈”更为重要的因素[16]。作为联结“课程内容”与“学习主体”的“纽带”[17],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前做好教学设计、在课中加强教学资源供给以及在课后做好教学反馈与改进工作。在课前,要夯实专业知识与理论水平,综合考虑教学内容难度、结构、应用媒介及其适切性,选择鲜活与富于视觉冲击力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教学资源[18];事先下发有助于学生提前预习的课件、教材与研讨题;提前10分钟通过学生常用的微信群提醒学生准备上课,提前2分钟打开“雨课堂”“QQ分享屏幕”或“腾讯会议”软件进行调试与启动在线课堂,调整好“QQ分享屏幕”与微信群、QQ群所占的比例。授课过程中,理顺讲课逻辑,把握课程回答时间,点明本次课程学习的重点,适当增加学生课中的休息时间,定时定量预留有关知识问答、案例阅读与思考作答等方面的时间。课后,优化与讲明课后作业设计与要求,通过合并课程内容与作业、与其他老师建立教学联盟来精简作业任务,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提供有助于自学的“慕课”资源。
(三)营造良性互动的教学氛围
搭建交互式教学平台与促进对话可为学生创造一个促使其认知“教学性存在”的主观体验,有助于激发其认真听讲与乐于学习的兴趣。虽然“促进对话”的重要性低于“设计与组织”,但其高于“直接教学”“技术支持”与“评价与反馈”等因素[16]。作为在线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网络软硬件技术设施来营造良性互动的教学氛围。具体说来,一方面,要巧妙地运用各种知识问答、案例研讨等互动环节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要通过提前发布问题、设计课堂研讨话题、给予答问机会与时间、规定答问人数、鼓励学生自主发言、鼓励先进带动后进、规定不许粘贴答案、给予回答提示或点名答问等措施来防止教学互动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的“刷屏”或“冷场”现象。
(四)建立持续的教学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
评价与反馈有助于改进在线教学的整个过程及其效果,据此所采取的改进措施则有助于提升在线教学管理水平与教学质量。建立持续的评价与反馈机制能够促进在线教学系统内各个子系统或教学双方之间相互支持、互相促进,进而提升在线教学质量与在线教学水平。在线教学是一个内含许多时间片段的教学过程,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学双方应该通过回顾与评价环节来总结教学经验,以便提升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师也应主动询问学生学习所得与疑惑之处,或者基于课后知识来了解其听课状况或授课结果。在此基础上,要在课后建立常态化的在线教学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一方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鼓励其积极反馈所学所悟,了解教学情况及其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学生反馈学习需求,鼓励其对在线教学管理工作建言献策,以此作为改进整个在线教学管理过程的依据。为了鼓励学生提出真实的教学需求或教学建议,教师除了采取积极鼓励的措施之外,还可以采取更为直接的激励举措,例如将学生的教学建议与学习成绩相结合。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