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和孟子对“仁”都做了深入的论述,比较他们对“仁”的不同主张和见解,对深入理解和发扬“仁”的精神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孟子;“仁”的比较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儒家道德的理想境界和最高的政治原则。孔子和孟子作为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都对这一核心思想从不同角度作了深入的阐述。在《论语》里面,“仁”字出现了109次,分布于15章五十几个章节,孔子立意高远,从众多领域对“仁”的体、相、用进行了描述;在《孟子》里面,“仁”字出现了163次,每一章都有,分布于71个小节,孟子激情满怀,对“仁政”、“仁义”情有独衷,并对产生“仁”的人性和修养“仁”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二者虽各有侧重,但却一脉相承,共同使“仁”的思想趋于完善。 一、 孔子关于“仁”的论述 (一)“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境界。孔子关“仁”的思想最集中地体现于《里仁》和《颜渊》篇。里仁篇开篇便讲“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指一个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即自处处人。以哲学的观点来说,“仁”在儒家学说的地位,可以等同于西方的“上帝”、印度的“佛”、老子的“道”,能够上升到哲学本体的高度,即天人合一、物我同体的境界。孔子倡导的是道德哲学,因此,“仁”又是孔子及后来的儒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即“圣人”之境,也就是真正学问安顿的处所,真正的真善美的境界。接着,孔子马上谈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从反面来讲,未达“仁”的境界的人,因为没有道德学问的中心思想,既不能长处困境,也不能长处乐境(顺境)。真正达到“仁”的境界的人安于“仁”的境界,无论贫富得失,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如颜渊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是自然而然了。但孔子很少与人谈及真正“仁”的境界,因为太高远,只对曾子提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他与曾参并未明说,但彼此心领神会。 (二)“仁”的表现是忠恕。上面讲的“仁”的体。从用上来说,仁为二人,就是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积极一面来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反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peixunjia.com
用西方的观念来说,就是人际关系的金原则: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就怎样待别人。孔子学问思想的核心,便是从自己做起,推己及人,立人、达人、恕人,想到自己的利益、别人的利益、扩而充之,想到天下人的利益,仁的道路就此敞开,方可成就仁的伟大人格和伟大事业。从《学而第一》开篇有子便讲“孝涕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涕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仁”的首要表现,孔子强调道德修养要从最浅近处开始。后来,在里仁篇,孔子讲到“苟志于仁也,无恶也”,“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这里“仁”的表现为心胸宽大,包容万象。真正的仁者,能够感化他人,有宗教家般的情怀,对人没有不爱的。从“仁‘的表现来说,孔子更看重“仁”内心的修养和力行的能力,并非言语的过分表白。因此,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对有帝王之才的冉雍,其评价是“仁而不佞”,针对司马牛喜欢放言高论,孔子提出了“仁者,其言也仞”的建议。后面又谈到“刚毅木讷近仁”“古之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并不反对适当的表达,他只是更看重内心的思想和力行的勇气。 (三)“仁”的修养方法是爱人复礼。修养“仁”的方法便是爱人 ,复礼。仁是内在要求,礼是社会规范,是行为的标准和尺度。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并不仅指礼节、礼貌、礼仪,也不完全是局限于当时的行为规范,而是一种庄严、诚敬的态度,对自己慎重,专心注意自己内心的修养,即《礼记》中“毋不敬,俨若思”的状态。“克己复礼”就是克服自己的妄念、情欲、邪恶的思想、偏差的观念,而完全走上正思,然后到达“仁”的境界。“天下归仁”就是归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大学》中的“定”的境界,也与佛家所谓的“如来大定”相通。在内心修养尚未达这一境界时,须将自己的行为限定在“礼”的范围之内。同时,孔子提出了修养“仁”,关键在于自己,“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凡人受环境左右,真正的仁人却可以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去转化环境。 二、孟子关于“仁”的思想的论述 (一)孟子的仁政之路。“仁政”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孟子一生追求的目标,孟子的游说之路是也就是他的仁政学说推广之路。《孟子》开篇针对梁惠王的“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便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而已矣”从而开始仁义和利益之辩。这里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用在国君的治国思想上,用仁爱万物之心为天下人着想,谋取天下人的幸福和安宁。孟子并不否认利益,他只是认为,纵使富国强兵,只是小利而已,若国君带头从仁义着手去做,才是根本上的大利。但当时的时代,战争频繁,每个国家都急功近利,没有耐心去顾及长远利益,就注定孟子这缓不救急的千古真理在当时不被采用。后来,孟子对梁襄王、齐宣王都推广过仁政的思想,及后与宋泾相遇,得知其将劝秦、楚停战,仍不忘建议其以仁义劝之,可见孟子对仁义仁政的执着。但人类总是急功近利,无论为己、为家、为国,都是希望自己看到、享受到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孟子的仁政之路处处受挫。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的中心是具有仁义之心的仁人。在这一点上,孟子与孔子可说是一脉相承。孔子说“为政以德”,孟子也提出同样的主张“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三代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仁人无敌于天下也。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这几处的“仁”,指的都是君主的仁德,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上行下效,国家自然就上轨道了。除了要求君行仁政外,孟子非常重视人才,即仁人的作用,如“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仁人皆欲立于王之朝”;“仁人也,不可失也”;“分人以财谓之蕙,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仁者谓之仁,是故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是以唯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为之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为之务”。这里孟子要求君主发现仁人、任用仁人,国家自然就会强大,使人民犹如解倒悬之苦,王天下则易如反掌。这对现今时代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三)仁人的关键是思想与行为合于仁义的要求。于孔子的仁礼合一不同,对于“仁”的境界的追求和衡量,孟子采用的是仁义的标准。在《孟子》里,仁与义总是相伴出现,对其意义的解释是“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也就是说仁是指内心的觉悟、心思,可说是心的本体,义是指在仁心的指导下所选择的行仁的途径和方法,即人生道路和行为表现。 所以,孟子推行的的是一条仁心——仁义——仁人——仁政的道路,即王道仁政之路。当时各国行霸道,战争不断,人民痛苦不堪,孟子欲以仁政救时代天下,体现了儒者的抱负和勇气 三、孔子和孟子关于“仁”的思想的关系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一脉相承,这在上面已有许多体现。在孔子那里,与仁紧密相连的是礼;在孟子那里,与仁紧密联系的是义。孔子推崇“杀身成仁”;孟子推崇“舍生取义”。孔子丰富,侧重于仁的修养,涉及的领域很广阔,包容性大;孟子激烈,侧重于仁在治国方面的应用,在这一领域深入,思辨性强。在对霸道的态度上,孔子宽容,如对管仲,认为是真正的仁者;而孟子讨伐霸道,对管仲不屑一顾。在关于仁的修养方法上,孔子注重内省;孟子注重养气,但二者的方法又互为补充,并与《大学》《中庸》里的理论浑然一体,完成了儒家思想和修养的完备统一。参考文献:[1]《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撰,金良年今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论语别裁》,南怀瑾著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孟子旁通》,南怀瑾著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