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高中音乐专业生声乐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探究
声乐教学模式是声乐教学活动框架,对声乐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内部联系以及教学活动主体进行宏观把握。音乐是一种艺术学科,有着繁多的风格流派,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使用多元声乐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笔者就这一问题,对如何在高中音乐专业教育中使用不同的声乐教学模式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口传心授型声乐教学模式
最早的声乐文化起源于欧洲,一边演奏乐器一边演唱,因此早期最主要的声乐教学模式就是口传心授型声乐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授业、解惑”,即灌输式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中心,首先是老师进行传授,然后学生进行模仿,老师再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给予解答,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最终形成固定的技巧方式和表演风格。
二、情感体验型声乐教学模式
音乐是人们宣泄感情的一种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对自身的情感和思维更加重视,声乐艺术也随着人们的心理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们对声乐艺术开始产生疑义,接着开始探索,也正是因为如此,逐渐开始诞生各种音乐教育体系,如柯达伊、奥尔夫以及达尔克罗兹等。情感体验型声乐教学模式相对于上述的口述心授型教学模式具有更多的优势,其模式程序为激活、参与和体验。歌唱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们表现音乐艺术的一种方式,培养歌唱能力可以激活和挖掘人们的潜能。情感体验型声乐教学模式是当前声乐教学的一种基本模式,其主要原则是审美情绪、动机性和情感环境。在这种声乐教学模式下,老师可以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将学生的情感意识唤醒,让学生和老师一同在音乐作品美妙的旋律中进行鉴赏和交流,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音乐的陶冶,和音乐作品产生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行为控制型声乐教学模式
行为控制型声乐教学模式起源于中世纪晚期,当时社会和科学都取得较大的进步,人们的知识也有一定的积累,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都逐渐发生改变,以前信奉宗教,后来开始崇尚科学,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开始使用科学的方法去寻找解决办法。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人们对发音器官的生理结构开始研究,继而找到影响音色、音量和音高的各个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如共鸣、发声部位以及气息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也为后来美声唱法的出现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行为控制型声乐教学对技巧性学习和机械性的扩展过度重视,而忽视了人类的情感和意识,因此具有一定的弊端。行为控制型声乐教学模式的程序为定向学习、稳定性练习以及迁移性练习。以声学物理学和人类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为理论依据,对歌唱的技巧进行训练和培养,重视发声技能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原则是发散性和稳定性。在音乐教学中使用这种教学模式,音乐老师必须将定向学习制定为声乐学习目标,并且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不断的模拟、体验、纠正和改正中掌握歌唱技能,能够将要演唱的声乐作品准确表达出来。
四、兼容并蓄的声乐教学模式
从上述几种声乐教学模式中可以发现,每一种声乐模式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因此高中音乐专业生声乐教学应当采取兼容并蓄的聲乐教学模式,集百家之长,既注重声乐的情感因素,又有声乐物理支撑的声乐技巧,还有口传心授模式的优点,音乐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也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笔者认为,音乐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施这种兼容并蓄的教学模式:(1)集体课与“讲座”交替,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音乐老师可以采用听音乐会、听讲座以及集体课形式,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发音并掌握科学的发音方法,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2)开展相互评价和讨论的小组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后,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用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讨论,如《我亲爱的爸爸》,老师可以让学生就这部音乐作品对其气息运用、声音位置等进行交流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到作品内容和作品中丰富的情感,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意识。
综上所述,在音乐高考中,声乐为音乐专业考试的主科,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大纲和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声乐教学模式,并不断对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进行探索,让高中音乐专业生声乐教学充满生机和新意。
作者:王丽珍
第2篇:浅析幼师声乐教学的创新
一、改变古老的传统教学观念,融入创新意识
(一)不断跟进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想要实现创新教学,教师的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就体现出从事幼师声乐教育的教师,在教学方法、观念上的重要性,教学竞争也就成了教师素质的竞争。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时刻与科学的教学方法保持一致,不断开拓新的教学模式,“活到老学到老”,做一名德才兼备、跟着时代走的声乐教师。
(二)教学的个性体现
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与自由,只有自由的思维者才可能进行教学创新。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与学生保持民主、平等的态度,尤其在与学生进行心理接触或者谈话的时候,切忌以自己是教师而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学生。我们可以尝试以朋友聊天的形式进行接触。其次,课堂上的气氛,不可太过严肃毕竟声乐的学习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只有教师和学生都保持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中。再次,对于声乐的教学,嗓音条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针对性的教学是不可缺少的。全世界没有嗓音条件一模一样的两个人,模仿也就不可能永远生存下去。我们可以针对每个学生不一样的条件,引导学生进行个性的体现。
(三)以科学的手段进行教学
引进先进科学的发声方法技巧,可以极为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现状。比如说,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摄像或者录音,学生就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表现或听到自己的歌唱,教师从旁指点或引导,这样将无形的声音直白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这就是利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起传统的歌唱,显得简单多了。如此,也就提高了在幼师声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以多种教学形式来激发创新思维
(一)以各方面的問题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激发幼师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从学生旧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评意识,大胆开发新的思维,这就需要改变原来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倡一对一的小课,一对二、三、四的小组课和集体课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由陈旧的思维框架变为多方面的、多角度的、多因素的、多变化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幼师声乐一对一教学的基础上,可以阶段性地进行一对二、三、四的小组课,把嗓音条件或学习进度相当的学生编为小组进行一对一研究学习,或轮流辅导、集体讨论相结合。教学方法不再是以往灌输式的教学,要主动地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传授知识与锻炼舞台能力、大胆的舞台表演相结合的方式。
(二)以声音的“形”来激发思考,开阔学生的思维能力
声音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是以人体自身为乐器,通过耳觉思维和我们的心灵感受来调节和控制发声器官,演艺完整的歌曲。所以,在幼师声乐教学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比较抽象并且难以理解的情况,作为声乐教师,这时必须利用一些形象的事物来作比喻,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思维进行想象,以激发思考,让声音成为有形的、清晰可见的事物事件,利用恰当生动的比喻来启发学生对声音的理解比如,声音的高位置一说,我们可以形容为可见的,就像投篮,声音走向就如同篮球的走向,送出去一直达到一个最高点。
三、不断培养学生的美感,加强创新效果
每个人在事物的认知能力上是不一样的,在声乐的审美上也不例外。比如,在作品的理解上,对创作人创作背景和心情心态以及所要表达的内容不一样;对作品中的强弱、节奏、旋律的感觉等也都不一样。如此,声乐的美感有天生的也有后天培养的。比如,对于学习研究音乐的人而言,器乐学习的学生一般在节奏和音准中表现得较为突出,而学习声乐歌唱的在感情处理上更讲究一些。再比如,一首三拍子的作品,作为幼师声乐教师,学生也有舞蹈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美感不强、节奏感弱的学生,便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圆舞曲三拍子的舞步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对声乐作品的美感,也就加强了创造性思维的效果。对美感的想象力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所有的声乐作品,包括美声、民族、通俗三类的作品,都源自于生活,可学生才是十六七岁的孩子,很多的生活阅历不够,生活感受不够,导致一些抒情性的作品不能完整地表达,此时,就需要教师从旁引导其进行创新想象。演唱《乡愁》一歌,对作品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四种不同阶段的表达思乡情绪,倘若没有丰富的想象力,那么就不可能完整地演唱和表达这首作品。当然,所有的这些,也需要学生有一个固定的基础支柱,那就是理论知识的掌握、文学修养的提高。
四、运用各种科学教学模式,实现教育的创新
(一)声乐教学的双向教学
声乐教师与幼师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互相了解,彼此间互相信任。声乐教师就着对各个学生的嗓音条件、声音的美感、节奏强弱等情况因材施教;学生了解老师的教学以及演唱风格,从而学习可以增强的各方面。这样,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保持着一个积极的状态。声乐教师不仅要对教授的作品了如指掌,同时还要细致地设计好整个教学过程,不但要考虑整体性,还要有针对性。教师通过教学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使学生的活动能力、思维能力随着自己的要求不断创新。这便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歌唱思维的培养,从而达到教育创新的实现。
(二)声乐教学的情景教学
教师有目的地创造或者制造一些情绪色彩明显的情景,用以引起学生的心理体验,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并从侧面帮助幼师学生的心理技能得到创新和开发。情景教学的关键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声乐教学不仅仅在声音上面,更在于情感的抒发和声乐综合素质的体现。声乐演唱者也就意味着是一个演员,不管任何情况下都将可以很快地进入所要表达的角色,这就是情景学习的体现,通过不断创新、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来实现教育的创新。
总之,幼师专业的学生比普通中学的学生更加活泼,但多数学生在文化修养方面却稍逊一些,针对声乐课程教学,声乐教师就更应该利用学生的活泼思想这一特点,进行科学的创新教学,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对作品勇敢地尝试创新。如此,必然会开辟一片声乐教学新的天地。
作者:李远明
第3篇: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带动教学积极性。而且还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互动式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够更好地保障教学内容中的信息得到传递和反馈,尤其是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由于声乐教学不仅包括语言部分,也包括肢体部分。因此,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法,能够保证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还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进行教学内容的交流与传授。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教师主要就是向学生传授有关声乐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想要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应用一定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且在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
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景,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声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一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通过播放一定的声乐作品,供学生欣赏,从而培养学生听觉和视觉,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不仅如此,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声乐作品的探索。而且在教学中应用一定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学生就可以通过教师所播放的声乐作品学习一定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技术,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对于大部分声乐专业学生来说,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歌唱技巧,但是表达水平却比较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应用互动式教学法,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提高课后互动实践水平
在高职声乐教师完成教学内容的传授之后,还需要提高师生课后互动实践水平。根据教学内容的目标和要求,不仅要对学生在课上的表现进行一定的奖励和评价,与学生之间进行高水平和高质量的互动交流,还需要在课后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鼓励学生抒发自我情感,甚至可以提出自身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举办一些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
质量。
总之,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如今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应该应用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互动式教学。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从而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
作者:杨华
第4篇:多媒体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引言
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单一的说教与灌输,会使原本抽象、语言模糊、综合性的声乐知识更枯燥乏味,影响学生探知欲望。另外,由于对主、客观听觉差异性了解不深,有的同学不能很好的发现自己的音高、音准错误等等,制约了学习效益的提升。而多媒体集图象、声音、文字为一体,可以多层次、全方位的整合教学材料,提供大容量的信息,丰富学习内容,更灵活的进行实物投影,更真实、直观、形象的展示动态画面,让声乐学习充满艺术性、趣味性与新颖性,将学生吸引过来,学得兴趣盎然。同时,多媒体还能突破时空限制,再现事物全过程,重复播放与刻录,便于学生课后复习,有针对性的训练,更好的认识音乐,掌握歌唱技巧,真正有所收获。所以,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应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率。[1]
一、多媒体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习热情
在学习过程中,当同学们对所学内容兴趣浓厚时,才会产生较强的探索欲望与学习动机,学得兴致勃勃。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所说的:“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但声乐课程是一名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含了语言学、生理学、物理声学、表演学等学科的知识,课程理论内容多,也较为抽象复杂。而在传统声乐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侧重讲授与灌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有限的信息,感觉枯燥无趣,兴致不高,影响课堂教与学的效率。而多媒体融图象、文字、动画等于一体,包含了更丰富的信息,也能将静态画面动态化,还能营造出真实的舞台演出氛围,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声乐学习的乐趣所在,乐于参与,主动学习。所以,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来优化教学过程,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起来。[2]
(1)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理论内容直观化。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制作动态化的多媒体课件,打破书本材料的局限性,多方位展示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交互性、灵活性,让声乐课堂形式更丰富多彩,让理论内容变得趣味化,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如分析“发声原理”、“发声器官操作”等问题时,音乐老师可以提前选取有关人体歌唱器官的发声状态示意图,或者请有关人员绘制相应Flash动画,课堂上则借助多媒体以演示法进行授课,将原本抽象复杂、静止的歌唱器官以及模糊难懂的发声原理变成更立体、生动、直观明了的动画图形,将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加深知识理解,也激发更强力的学习热情,培养观察能力。其次,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声乐老师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变动播放速度,以便照顾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维持他们的学习热情。
(2)创设舞台情境,形成演出氛围。多媒体教学系统融合了录音录像、多种伴奏、投影与播放等功能,在模拟舞台歌唱表演时,通过立体音响伴奏以及投影画面,加之师生组成的观众与评委,就可以营造出舞台歌唱表演的情境与氛围,使歌唱的学生如同身临真正的舞台之中一样,情绪饱满,热情高涨,声情并茂,品尝到成功的甘甜和喜悦。这样,在多次训练之下,学生就会更好的熟悉舞台表演各环节,丰富舞台表演经验,增强舞台表演信心,如此,学生就会更主动积极的参与各项表演活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3)突破伴奏限制,将演出曲目进行拓展。在编排歌曲时,因受歌曲伴奏带制约,歌唱形式常常比较单一滞后。而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各式各样的歌曲伴奏,或者自制伴奏带,使歌曲节目编排的选择面更广,不再是教师繁忙的伴奏,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学习者的情感与声音状态,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2.借助多媒体,延续课堂教学,增强学习效率
在一堂高效的声乐课堂中,下课并不意味着课程的结束,还应该要具有较强的延续性。但声乐知识比较特殊,也非常抽象,单凭纸质材料与头脑记忆,同学们课后很难延续上课时所学的发声感觉,容易遗忘。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则可以突破这一问题,既可以全面记录课堂所学内容与教学实况,还能够有助于同学们复制记录,带回家观看与复习,突破时空束缚,延续课堂教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1)录制高唱效果,加深知识理解。学习声乐内容时,有的同学对主客观听觉差异现象会有所疑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借助物理声学以及生理学等知识来讲解概念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计算机CakeWalk软件带有的录音功效,选几位在主客观听觉差异上存在疑惑的同学来录音,录制他们在各种歌唱状态之下形成的不同的有着“主观听觉”的歌唱声音,并提醒他们留意自己歌唱器官发声状态的不同变化以及当时的内心主观听觉。声音录完之后,声乐老师将这些录音逐一播放,引导全部同学回忆主观监听结果,然后分别亲听录音声音,并与旁听者的监听结果一起比较,更透彻的认识主客观听觉差异,提高学习效果。[3]
(2)制歌唱声音,纠正歌唱音准。如对于有些学生会有音色不准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增加音频软件或者声卡,借助多媒体的录音功能,将同学们的歌唱声音加以录制,直观显示出声音波形,再剪裁声音波形图,引导同学们观察这些波形图,指出问题所在,找出错误成因,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调整自己的音高,录制正确的声波图。而后将之前的错误声波图与调整之后的录音展开对比,巩固与深化。这样,比教师单纯口头指出错误更直观,更有效,而且便于学生课后再次观看,更有针对性的强化,更快的提高发声技能,提高自我反思与评价能力。以《孔空声乐练习曲》为例,在引导学生进行双声部发声练习时,以往的练习方法是一部分学生唱低音,另一部分唱高音,当学生唱错时教师一遍遍地进行重复纠正,这样的学习方法过于机械单调,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教学效率不高。借助多媒体,先将双声部的人声分轨录制好,然后再让学生仔细看和听,根据录音进行合唱,这样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在享受艺术的同时,帮助学生正歌唱音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现场录像歌唱姿势与表情,及时纠正不足。在歌唱技能训练过程中,有些同学会出现姿势错误或表情不到位的情况。为了便于学生观察与调整自己的形体手势与面部表情,声乐教室会配备一面镜子,但有的同学对于在镜子中这么近距离的看到自己,会想到各种问题,比如喉型稳定与否,是否放下笑肌等等,就容易产生紧张情绪,影响学习效果。为了舒缓学生情绪,教师可以在钢琴上安装一个小摄像头,这样,演唱时学生就不用对着镜子近距离的看到自己的各种窘迫,会更轻松的全身心投入,真情流露的演唱。当演唱录像后,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中反复播放现场记录,引导同学们认真观察,鉴赏歌唱者的演唱姿势、表情、艺术处理等等方面的优缺点,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演唱姿势与表情,不断提高声乐水平。
结语
总之,在现代化体育教学中,高师声乐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声乐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将静态乏味的理论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直观清晰的动画,拓宽信息内容,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将封闭的课堂变得持续、开放,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帮助学生更好的回顾与反思,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
作者:刘彩莲等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