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易中天讲个人魅力,易中天演讲精准讲解

2024-03-20  本文已影响 289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 要] 电视讲座语言要根据传播学、心理学、演讲学的基本原则进行组织,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在易先生的电视讲座语言艺术中,时尚、幽默以及蕴涵哲理的“嘉言錦句”不仅集中反映讲授者的专业能力,同时还反映了讲授者的演绎水平,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讲座的效果。所以,充满魅力的电视讲座语言是吸引受众眼球的一剂良方。

  [关键词] 易中天;电视讲座;语言魅力

  abstract:professor yi zhong-tian from xiamen university,sets us a good example that tv lectures should be done according to principles of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psychology and speech. in linguistic art of his tv lectures,modern,humorous and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manefest not only his expertise but deductive capability,which to a great extent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tv lectures. therefore,it is a key element to fascinate the audience in tv lectures blessed with linguistic attraction.

  key words:yi zhong-tian;tv lectures;linguistic attraction      易中天先生通过电视传播,改变了他的纯学者与学术的身份,一夜之间成为“学术超男”、“电视明星”,成为大众文化的传播者。易先生在电视讲座中,借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靠出神入化的表达技巧,品大众需求的人性善恶,甚至是想象中的古人之间有趣的家长里短。把《品三国》变成了卡通风格的符合普罗大众口味的连环画,这是对葛红兵先生“品三国,应该是品一点中国人的国家观念,中国人的忠义观念,应该品出一点天、地、人、神的大义来,应该有反思,有批判,有褒扬”这一观点的反动。但正是这种反动赢得了观众的普遍青睐,使“学术扩大了传播范围,电视提高了文化品位”。

wWw.PingYin.cN

用易先生的话来说,这就是学术和传媒成功对接的“双赢”。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电视受众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是电视机构组织节目生产极为重要的市场依据。目前,60%左右的中国观众在初中(含初中)文化以下,大学以上学历的观众只占收视人口的12.1%。[1]3面对这样一个中低文化水平的现实,电视讲座的组织者和讲授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抓住受众的眼球,然后才是“微言大义”。就受众而言,媒介的信息如果不合意便会在最外层被拒绝,得不到注意,在受众心理选择的第一关就被“毙”掉了。再说,以受众为中心是媒体成熟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事实上,受众作为传播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心理与兴趣的取向从来就影响着传播活动本身,而且受众的喜好也成了检验传播活动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传播如果不能在受众中产生共鸣(受众心理选择的第二关——选择性理解),甚至使受众厌恶,不但会损害我们的传播事业,同时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改变我们的传播观念,以受众为中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传播的前提。   让历史讲座“三贴近”(即贴近事实,贴近生活,贴近受众),是易先生践行人文学科的“根本在人性”这一教学理念的有益探索。“三贴近”首先要做到语言的贴近,尽管这样做有一定的风险(毕竟还有很大的争议),但笔者认为易先生的这种探索还是应当给以充分的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易先生的迅速蹿红(受众心理选择的第三关——选择性记忆),有力地证明了“易氏风格”的存在价值。客观地讲,易氏的语言风格是其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那么易氏的语言风格有哪些特点呢?      一、借助时尚语言,缩短心距      “我的原则是‘平民立场、现代视角、三维结构’”。正是有了这种平民立场,才使易先生把枯燥的史实,通过生动的表达传达给了受众,用易先生的话说,这“是为了方便观众和读者去理解历史,拉近他们和历史的距离……”   由于本栏目锁定的主要是具有中等及以上文化水平或具有中学历史常识的受众,且以中青年居多(当然不乏老年受众),“易粉”、“乙醚”几乎是清一色的年轻人。这一年龄段的受众,多处于激情燃烧的岁月,满腔青春的情怀,焕发着青春的风采,总是喜用青春的语言,激励自己青春的步伐。而已近“声入心通,无所违逆”(注:谓一闻圣人之言,即能领悟其微旨。宋·张载《正蒙·三十》:“六十尽人物之性,声入心通。”《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宋朱熹集注:“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的耳顺之年的易先生在讲座中能熟练地运用青春时尚的语言,这一下子就突破了受众对历史(总以为历史是呆板的代名词)的心理屏障,一下子抓住了受众的心,与受众开始了思想、人文和历史的思维碰撞,使受众求进(互动的沟通)的心理[2]19需求得到了满足,于是由交流到交融,使受众已全身心地投入,开始了与讲授者的心灵对话。例如:易先生在讲曹操与诸路盟军讨伐董卓,众人畏惧,只有曹操前往,曹操归来以后看诸人在帐内饮酒作乐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引用了《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中的一句原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应该说原文不难,不予解释,估计受众不会调台。但深知受众心理的易先生还是作了如下处理:“曹操带着一身的尘土、一身的血污回到酸枣大营的时候,看见大营里面的各路诸侯在干什么呢?(稍顿)‘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也就是说整天都在开party,泡酒吧,打电子游戏!(全场爆笑)曹操实在是忍无可忍,说国家民族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你们居然还天天都在喝酒!曹操悲愤地说:‘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party”、“酒吧”、“电子游戏”无一不是当今一般民众特别是中青年人耳熟能详之事物,历史进入现实,学术走下神坛,正是借助这种时尚语言,易先生成功地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学者和大众的对接”。   平民的心态、时尚的说法——自然亲近,就像隔壁的大叔在和你“话桑麻”。不管易先生在演讲和自己的著作上运用了多么现代的词汇和句子,他怎么在这个过程中穿插幽默,活跃气氛,其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加通俗易懂,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正是那么多观众喜欢听他的讲座、那么多读者喜欢读他的书的重要原因之一。易先生曾坦言,他更愿意做亲民学者。“亲民学者的最高境界就是大家认为你就是自己的一个邻居,一个亲戚,一个朋友,一个熟人。他不觉得你和他之间有多么遥远的距离,也更不会觉得你是高高在上在那儿传道。”   其实,亲民学者才是可敬的学者,因为他不伪善、不膨胀,更不会死扛着身份不放。受众不正是被易先生的这种“放下高高在上的精英身份而融入民间的草根情怀和平等精神”所感动的么!在央视《百家讲坛》做《拷问易中天》这个节目的时候,一个13岁的小女孩说:“易老师跟我们是平级的。”好一个“平级”,谁说不是呢? 

  二、借助俏皮语言,促进交流      “自打人学会了说话,慢慢的就有了说得好说得不好、说得俏皮说得不俏皮、说得漂亮说得不漂亮之别,也就是说,说话便成了一门艺术。”[3]“传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君子之所学也,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后世。”[4]67   易先生的历史讲座,虽然具有一定的学术性(所谓“事事有出处”,不是戏说、胡说、瞎说,也不是“正说”,而是“趣说”或“妙说”——“历史其里,文学其表,既有历史真相,又有文学趣味”),但更多的还是普及性,这是《百家讲坛》与《世纪大讲堂》(凤凰卫视)的根本区别。而俏皮正好为这种普及插上了理想的翅膀。   可以说,俏皮是易中天讲座最大的艺术特点,这种俏皮兼具幽默、辛辣之味。易先生自我描摹说“我好歹还是一个好玩的人”,信哉斯言。易中天的言谈话语之间总是让我们体味到他骨子里学者的幽默,这种幽默不是牵强附会,也不是无聊逗趣,而是恰到好处,点铁成金,往往令人会心一笑之后感觉回味无穷。例如“刘备对诸葛亮的好,好到让关羽和张飞觉得,就像老鼠爱大米”。“鲁肃找刘备要荆州,刘备装哭,鲁肃说,‘你不要哭嘛,不要哭,我这儿有餐巾纸。’”这种“俏皮”搞笑的时髦语,在易中天的讲座中不胜枚举,这就彻底将学术的呆板面孔,转为可知可感可亲可近的形象了。   再如:“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是孙坚母亲吴夫人的妹妹和吴夫人一起嫁给孙坚的,我认为在理论上也不大可能。……难道说孙坚在求婚的时候对吴姑娘是这么说的: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着你的嫁妆,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马车来?”   聊天的心态,调侃的语气,假不正经,十分搞笑。作为受众,我们可以联系现实,对应历史,通过对比、想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图像出来。即便是稚子村姑,也能理解,由不得你不对他的“历史”产生兴趣。   在易先生的讲座中,这种俏皮语言俯拾即是,这既是对受众求趣(有趣的技巧)心理[2]19的一种迎合,同时也破除了学术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壁垒,并与受众心灵中的幽默细胞产生和谐共振,有助于提高传播的效率,进一步强化讲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切实提高讲座的实效性,使教学事半功倍。      三、借助至理名言,提升境界      古往今来,思想大师、科学伟人的至理名言浩如烟海,穿越时空,曾激励多少志士仁人奋发向上、砥砺成才。至理名言精辟深邃、富有哲理,阐发真理、启迪来者,发人深省、耐人寻味,陶冶性情、激励上进,是教育我们成人的良师、是激励我们成功的益友。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的人,大多都有自己中意的名言佳句,或作为座右之铭,或作为奋进之檄。对这些至理名言,易先生在讲授中往往能信手拈来,加以巧妙运用,这都不足为奇。奇的是易先生的锦心绣口,含英吐蕊,自制一些“易氏名言”,不仅起到了烘云托月、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还有助于受众净化人格、美化心灵、提升思想境界,这也正好满足了受众求知(先进的文化)的心理[2]19需求。   例如,“曹操作为一个好老板,是非常会用人的,他十分清楚‘争天下必先争人’。可是身处乱世,老板选择人才,人才也选择老板,这就类似于今天的双向选择,因此争取人才必须先征服人才的心。”   又如“他们的愚蠢是和狂妄成正比的——袁绍比曹操狂,袁绍比曹操蠢;袁术比袁绍还狂,袁术就比袁绍还蠢。最牛的最蠢。”   “争取人才必须先征服人才的心”、“愚蠢是和狂妄成正比的”这样的至理名言,精练优美、蕴含智慧、引人深思,既能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又能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既可以使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和谐动听,又能陶冶受众的情操,产生共鸣。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很好地发挥了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催人奋进的激励功能。   至理名言是生活的积累、经验的积淀,更是真理的再现。以易先生的国学背景及人文情怀,在其讲座中这样的至理名言时有所现。时不时地让你“眼睛一亮、精神一振、会心一笑”。如沐春风,叫人荡气回肠;含英咀华,让人回味无穷。易先生的讲座不仅拓宽了受众的视野,同时也使受众感受到了灵魂的升华。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受众所追捧的主要还是易先生在平民化的演绎中又不失其学者身份的儒雅风范。   学者身份的内涵,艺术语言的表达,正是易先生成功的诀窍。也许,有人会说,说话谁不会?是的,单从形式上讲,说话谁都可以的,但是要做到艺术化,把说话上升到语言魅力的高度,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但是,什么事情都是可以通过留心学习和仔细揣摩锻炼达到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能把话说到精彩别致,说到赏心悦目,说到滴水不漏,因此,要自信、要努力、要学习,那么,我们也能,一切都有可能。      [参考文献]   [1] 张海潮.眼球为王——中国电视的数字化、产业化生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   [2] 蔡铭泽.新闻学概论[m].天津: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3] 易中天.大话方言[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1.   [4]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1:67.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老友记解读,老友记剧本台词解析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