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的实施,给特殊教育带来了跨越发展机会,笔者通过分析提出设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办学专项经费,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师范院校必须设立特殊教育专业,解决师资力量问题;通过加强残疾儿童少年职业教育力度,解决特殊教育核心问题;通过在各省建设一所精神类特殊教育学校,解决特殊教育教育公平问题。
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出台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特殊教育来说迎来了跨越发展的大好时机,寻求破解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功能布局不均衡、教育普及程度不高、教育投入和特教事业发展不相适应、办学条件和师资配置水平偏低的一系列难题的策略意义重大。
1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
1.1社会与家庭教育意识薄弱,影响特殊教育发展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起步较晚、而且宣传力度不够,使得社会和残疾儿童家庭对特殊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对于残疾儿童的教育还停留在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社会与家庭对残疾儿童的教育不存在期望,大部分家庭甚至拒绝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去学习,严重的影响了特殊教育的入学率,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年鉴》2011年全国发现未入学学龄儿童少年人数为12.65万人,其中82%集中在中部、西部地区。[1]
1.2经济落后,影响特殊教育发展
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到2013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才基本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都建设有一所独立的特殊教育学校,这意味着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发展缓慢。同时,对于没有30万人口的县来说,残疾儿童的入学将不得不选择邻县或市(州)的所在地,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残疾儿童家庭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使很多残疾儿童家庭放弃了教育。
1.3特殊教育学校规模小,影响特殊教育发展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地方的特殊教育学校首先面临的是招生问题,教育部特殊教育专家组2010年对全国特殊教育学校的调查数据表明,省市级的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数都远高于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数,有的农村特殊教育学校仅招收二、三十个学生,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本身投入大、成本相对较高,如果再加上规模过小,即使各级政府大幅度提高残疾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也很难保障特殊教育学校的正常运转。[2]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建设投入使用的县城特殊教育学校,只招收到一、二十的学校普遍存在,可见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要走的路还长。
1.4师资力量薄弱,影响特殊教育发展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力量从来都是困扰特殊教育学校发展严重问题,一是自愿从事特殊教育的人才数量过少;二是本地方培训特殊教育教师的机构寥寥无几,如贵州省只有安顺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全院也就347个学生。[3]三是愿意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根本没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级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基本上是从其它学校动员过来的。师资力量从来都是教育的根本,没有师资力量的壮大,特殊教育发展无从谈起。
1.5课程设置不科学,影响特殊教育发展
我国各阶段教育从来都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由于社会与家庭对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期望不高,特殊教育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学习基础知识的倾向更加严重,很少设置有职业培训、生活技能、社会适应方面的课程,从而使得很多盲人宁愿到盲人按摩机构去学习一技之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抛开我们经常所说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常见的外在因素,特殊教育的发展自身也存在着问题。
2 提升计划的实施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
2.1经费投入明显增加,但不足以保障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发展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明确提出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健全覆盖全体残疾学生的资助体系,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生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要在三年内达到每年6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提高。[4]如果按此标准落实,对市(州)特殊教育学校经费显得很充欲,而对只有一、二十个学生的县城特殊教育学校来说,也只能说是维持运转而已。
2.2师资力量将进一步加强,但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计划提出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管理制度,配足配齐教职工,同时提高其专业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特殊教育的师资力量,但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原因在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学校与机构太少(如贵州只有一个,每年毕业就100多人),以至于刚毕业特殊教育教师供不应求,县级特殊教育学校根本就招收不到新教师,所以说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2.3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稳步提升,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的核心问题得不到重视
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家庭对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意识也在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稳步提升,计划的实施更加促进了提升的幅度,笔者认为残疾儿童少年拥有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是特殊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残疾儿童少年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和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的教育期望,但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只提到了增加必要的职业教育内容,强化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显然力度不够,所以说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的核心问题得不到重视。2.4全纳教育步上新台阶,但残疾儿童少年关注面不够
全纳教育思想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贯倡导的全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民教育思想的延伸和扩展。它的本质是强调教育公平,重视弱势群体的入学平等和受教育机会的平等。
[5]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出了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但在具体目标却只提到: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6]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对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还只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和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对目前日益增加的孤独症等精神类残疾儿童少年关注度偏低。
3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背景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发展的策略探讨
3.1设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办学专项经费,保障其正常运行及发展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级特殊教育学校规模小、学生不多,所得经费少,设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办学专项经费,每年拨付,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及发展的有效途径。
3.2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师范院校必须设立特殊教育专业,健全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都设有地方师范院校,如果能够参照免费师范生的做法在这些院校设立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特殊教育师资力量,实现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本土化,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特殊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程度不高的问题。
3.3加强残疾儿童少年职业教育力度,实现特殊教育的核心宗旨
对于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重在其有一技之长,从而使其融入社会,增强自信,强调把职业教育贯穿特殊教育的各阶段,让残疾儿童少年经过多年的教育获得一技之长,走向社会,是我们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乐见其成的。
3.4全面关注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在各省建设一所精神类特殊教育学校
目前,国内专业研究机构数据表明,20年间确诊的自闭症患儿数量上升百余倍;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自闭症患儿数量在160万以上。[7]所以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一所自闭症等精神类特殊教育学校有助于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有助于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公平保障水平。
作者:杨秀柱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5年8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