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快速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资料越来越多样化。现代的青少年享受着自己父母辈儿时从未享受过的丰富的高质量的物质生活,但是他们心理健康问题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以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小学教育的特点为依据,并运用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和辅导途径,让小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个初步的认识、了解,使他们形成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同时,对已经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给予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治疗服务,保障小学生的身心正常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全体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的教育活动。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能够体现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和普及性两个特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儿童的健康发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为目标,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成为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诚实和积极进取的好孩子;让他们从小能够认识自己、接纳他人,保持愉快情绪和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以科学、积极的态度去学习,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共同发展。这样就对老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必须兼顾每一个学生,关注这样或那样存在心理问题的小学生旦发现,要及时对他们进行疏导。
二是要依靠每一位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师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以外,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要积极加以引导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大家都知道,儿童的认知、情感和自制力等都还很不成熟,如果处理不好,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另外,他们尚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塑造时期,非常有必要得到老师的监督和指导。有关心理学家指出:学校教育应致力于为儿童创造有利于心理发展的环境,促使他们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直以来,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被社会、学校和家庭所忽视,认为小孩子很单纯,易于满足。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一些心理学专家已经指出:我们必须重视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并且,心理辅导应该是发展个性和面向全体学生的辅导,其目标和方向是帮助每一个学生去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拥有一个阳光的人生。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不是对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治疗,也不是心理咨询,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心理教育活动。
2小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这个时期的极其不稳定性,并且他们的是非判断标准也尚未形成,这些使他们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心理比较脆弱,有些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可战胜的。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好或者不及时,它们甚至会像流感一样在小学生中进行传染,这样一来心理问题可能会从个别的问题,演变成群体问题,到那时,问题处理起来会更加棘手。具体来说,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厌学
部分儿童入学时,存在入学年龄过早或过晚的情况,这些都可能使他们产生对学习的恐惧和压力感。特别是现在学前教育体系仍存在不太完善之处,现在年龄小的2~3岁就开始学前教育。有关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儿童正常的学前教育年龄是在4~5岁(城市和农村孩子学前教育存在差距,城市孩子要稍早一些,因为他们的父母比农村父母要忙),然而,父母们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时,他们还会逼迫孩子学习这样那样的学习班,本来是想增加孩子的综合能力,殊不知,这样也给孩子的心理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压力。再加上,现在孩子的课业压力问题仍旧突出,种种这些因素,导致小学生对学习的反感和厌恶,对老师的合理批评抱无所谓态度,更甚者有的小学生出现逃课现象。这些情绪不但影响他本人,对其他孩子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2.2自卑
有部分学生由于受家庭及自身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在身高、衣着、相貌等方面极易引起他们的自卑。除此之外,学习成绩也是引起自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学生,他们习惯将考试失败归因于“自己笨”、“题目难”。
www.cufebbs.net
小学生处于人生—个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期,他们有自己评判标准和对自尊和荣誉的认识。他们很在意身边人对他的看法,特别是老师和同学对他的看法。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在面对家中来客或者自己长辈的时候,总会尽力回避这个问题,有时,索性躲起来。他们又不太清楚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快速提高,经常会采取一些错误的方法,如考试时带小抄或者抄学其他同学的卷子。2.3孤独
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默默无闻,不被老师和家长注意,因为他们平时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给老师和家长添麻烦,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是标准的乖孩子。但他们对人生持消极态度,不愿和其他同学交流,不愿意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也不愿和父母谈及自己的心事,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不与外界接触,对任何人都产生抵触心理。如果任由这种不良情绪发展,严重者可能发展为自闭症患者,这些学生通常会认为自己不合群、孤独。据有关调查显示,有百分之三十的小学生与同龄人在一起时感到不快乐。众所周知,孤独时心理上的障碍,是导致小学生形成情感上的自闭性的主要原因。
2.4不良行为
1988年以来,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逐年上升,并且呈现出团伙化、暴力化、低龄化发展特点。据调查,有80%的未成年犯罪12岁之前就出现偷盗等不良行为。小学生心理承受力差,往往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表现出“反叛”心理,出现与老师、家长、同学相对立的现象,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另外,在学习和班级活动方面,有部分小学生不能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他们会因为别人的学习、比赛成绩比自己好而嫉妒他人。部分小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通过网络游戏来排解心中的压抑,寻找自信和成就感。然而,网吧环境并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有些网络游戏宣扬一些黄色、暴力等不健康思想,这些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一种腐蚀。
3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小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这里主要从主、客观两个层次来进行分析。
3.1主观层面
小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他们的自我表现欲望特别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时期的孩子有着普遍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智力水平。这些为他们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他们对于长大和成熟的期望,激励着他们通过一些行为来得到周围人的肯定和表扬,最终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例如,有些孩子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故意扰乱课堂纪律,或者做一些自认为能得到表扬的不合理行为。这些现象如果不及时给予疏通和指导,都会给小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3.2各观层面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客观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首先是社会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社会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应该认真看待这些变化对孩子们的影响。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学生考试取得一个好成绩,只要得到一句表扬的话便会欣喜若狂,并且他们也比较重视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但是现在,我们的物质条件丰裕了,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实际上,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可以肯定,经济的发展确实极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孩子们从中受益最多,再加上我国计划生育国策,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已然成为家中的“小皇帝”。与此同时,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也对孩子们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他们开始注重穿着,生日讲排场,互相攀比,我国人民艰苦朴素的作风被他们踩到脚下。另外,来自媒体杂志和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的不健康宣传给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令家长和老师疲于应付。
其次是“畸形”的家庭教育。新一代父母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他们终日奔波在工作的路上,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比较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时候,他们淡化了对孩子们的教育和交流。许多父母将责任转移给孩子的祖父母辈,忽略了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一方面,祖父母辈疼爱第三代,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对孩子们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但缺少心理和情感上的交流,致使孩子们时常感到孤独寂寞;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们的期望过高,把自己的愿望、抱负强加在孩子身上,无形中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学习压力。这种压力和前者所说的忽略孩子的教育形成了一种鲜明的矛盾。前者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低下,难以应付挫折;后者又使他们面临重重困境,经受种种压力,让孩子陷入无休止的不平衡之中。另外,随着我国离婚率的逐年上升,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的小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受到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重视。
最后是小学教育的“死角”。所谓“死角”就是小学教育过程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忽略问题。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可以说小学时期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高度和水平。实际情况是,现在小学绩效考核仍旧以学生学习成绩为标准,迫于学校和家长的压力,老师不得不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方面,如加大学生的课业量,有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使用一些不当的教学方法,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些都给小学生造成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另外些教师不能正确看待孩子的自信心和尊严问题,对学生发表否定性的评价和不怡当的惩罚行为,如“脑子发育不健全”、“小脑不发达”、罚学生重复无意义的抄写生字等,这些都会使学生形成低下的自我概念,产生自卑感,并引发畏畏缩缩、破罐子破摔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总之,学校教育中的这个“死角”也是形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4小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国家的繁荣与昌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基础,社会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教育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但是一直以来我们这个社会对小学生心理问题不够重视。另外,我们呼吁了多年的减负,小学生的负担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减负不仅仅只体现在学生课业量的减少,同时更应该注意小学生心理负担的减轻。
作者:王晓艳(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周口46620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