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基于内隐社会认知理论的高职院校社会价值观实证研究
采用内隐词汇测验来测量大学生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内隐认知方面是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在情感方面和行为方面获得学生的认同,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度。
内隐社会认知作为一个新近步入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命题,是当今蓬勃展开的内隐认知研究和社会心理成果交叉、演进的必然产物。这一理论沿着无意识维度向传统的社会认知——“主体在显意识操纵下对社会性客体的认知加工过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促使社会心理学家、理论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对传统认知进行重新思考。
“内隐社会认知”是过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果积淀下的一种无意识结构,这一结构影响是在显意识水平(如内省状态)上无从觉知,但又潜在地作用于个体对社会对象的反应(如知觉、态度、判断和决策等),这一心理现象称之为内隐社会认知。内隐社会认知提出的意义十分重大。首先,已有的社会认知范畴及具体研究混淆了“意识性”问题,即社会认知过程究竟是有意识操作还是无意识操作,是外显加工还是内隐加工的问题。此外,传统社会认知理论对如下现象的解释力愈来愈有限,如描述某种行为的句子就能自动地引发被试对有关行为特征的推理;晕轮效应的无意识生成现象;异性交往中的无意识性别刻板效应;跨文化交流中的无意识种族刻板效应,等等。
一、内隐社会认知的发展
大量的研究表明,许多内部心理过程是发生在个体意识之外的。根据社会信息加工的意识和无意识性,可以将社会认知划分为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两个方面。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这一概念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体的无意识成分参与了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目前国内主要的研究者是杨治良等人,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证明了内隐社会认知的存在性,并证实了社会认知具有更强的内隐性。
二、内隐社会认知的特征
内隐社会认知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1)社会性。内隐社会认知涉及到对人及人际关系等社会对象的认识活动,包含了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和具体的文化内涵。(2)积淀性。这种认知是在以往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而且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影响,是长期积累的结果。(3)无意识性。就是说内隐社会认知的发生、发展以及后来对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都是在个体本身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是自动的、无意识的操作过程,难以用语言来描述。(4)启动性。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认知结果会对新的社会对象当前的操作产生一定的个体自身意识不到的影响,这是一种启动效应。
三、内隐社会认知的具体研究
内隐社会认知从无意识角度打开了社会认知研究一个新的视野。内隐社会认知现在主要涉及内隐态度、内隐刻板印象及内隐自尊等方面的研究。
(一)内隐态度研究
内隐态度是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的一种无意识的痕迹,这种痕迹的影响是在显意识水平上无从觉知,但又潜在地作用于个体对社会对象的情感取向、认识和行为。通过对单纯接触效应和晕轮效应的分析我们可看到内隐态度的存在。单纯接触效应是指个体对特定事物的接触频率与喜爱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的一种效应。晕轮效应是指个体将社会对象的某一特性扩散到整体的心理现象。
(二)内隐刻板印象研究
刻板印象可以无察觉地影响人的判断,刻板印象形成中的某些无意识是这些判断形成的动机性根源。研究者通过一些实验结果,尝试对此进行内隐认知的解释。认为当某人被归类为某一群体成员时,有关该群体的刻板印象就会被激活,然后刻板印象就会作为其行为趋向的预期基础以及人们与之交往的行为指南。性别刻板效应实验发现,当一篇文章的作者被标上一位具有典型男性特点的名字时,其得到的评价显著高于该文章被冠以具有典型女性特点的名字。研究者认为,这一结果正是性别刻板效应在内隐地发挥作用,人们潜意识中总认为男性成就总比女性更大。内隐刻板印象作为一种社会认知偏差的结果,是过去经验和已有刻板印象积淀下的一种无意识痕迹,这种痕迹影响是在显意识水平上无法觉知,但又潜在地作用于个体对某一团体成员特征归纳的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刻板效应常常内隐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而个体在意识状态下却否认其存在。
(三)内隐自尊研究
内隐自尊是过去自我态度积累下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是个体在评价与自我相关的对象时,由自我态度带来的一种无意识效应。自我偏见和角色扮演中反映了内隐自尊的存在。自我偏见效应是指人们在做出判断时,由于自我的肯定而潜在地产生一种判断上的偏见。人们倾向于从有利于维护自我形象的角度做出判断,以修正过去的记忆。
四、实证分析
(一)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2(概念词院社会主义价值观词汇、非社会主义价值观词汇)×2(属性词院积极情绪词、消极情绪词)被试内设计,实验共分为七个部分,所有实验材料均使用E一Prime2.0编制成实验程序,被试对每个词条的反应与反应时由电脑自动记录。本次测验中词条的呈现间隔时间为80Oms,随机顺序呈现。
(二)被试
随机选取某高职院校学生40名,专业不限,所有被试均自愿参加实验,并且手指运作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熟悉电脑操作。
(三)实验程序
(四)数据统计
将原始实验数据导出后,按照Greenwald提出的IAT数据处理方法,首先对数据进行整理,反应时小于300ms的用300ms代替,反应时高于3000ms的用3000ms代替。剔除无效数据,剩余有效数据36个,将结果输入SPSS23.0中统计分析结果,具体反映结果如下图:
对反应时的方差分析发现,概念词的主效应显著,F(1,35)=15.585,p<0.05,社会主义价值观词汇的反应速度更快,说明被试更容易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词语做出判断;属性词的主效应显著,F(1,35)=6.379,p<0.05,积极情绪词的反应速度更快,说明被试更容易对积极情绪词作出判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交互作用显著,F(1,35)=754.988,p<0.05,说明二者有交互效应。
(五)社会和谐价值观测试结果讨论
1、大学生对内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积极还是消极态度?
从图1的结果可以看出,在相容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在不相容实验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这说明被试在相容条件下更容易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词语做出判断,被试对积极情绪词的反应明显短于对消极情绪词的反应,说明被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词汇更容易掌握,即被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积极的内隐态度。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当代大学生在时代精神的感染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的趋向认知。
不同实验条件的反应时间
2、词汇类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无影响?
(1)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隐社会认知中持积极认同的态度。
(2)在相容实验条件下,被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词语的反应时小于不相容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在这两种实验条件下被试的显著性差异明显。
(3)这两种实验条件下,被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应受到不同词汇类型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对积极词汇能更快的作出反应。
五、小结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获得大学生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积极认同,但是要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价值观,还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真正获得大学生们的内隐认同。当代大学生在时代精神的感染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的趋向认知,这说明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度。
作者:向昭颖 张冰松
第2篇:从社会认知理论谈转型期我国的社会心理
一、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是指人对环境的知觉、组织以及解释的过程,会影响其对社会情境的反应。社会认知理论源于格式塔学派和勒温的场论,强调社会环境在被个人感知时的重要性,行为既受到个体特征的影响,也受到个人所感知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强调人们的行为依赖于其如何感知社会环境。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提出认知一致性概念,并阐述了人们倾向于建立和保持一种有秩序、有联系、有逻辑的认知状态,使自己的认知系统处于平衡与协调的状态,如果不平衡、不协调,就会产生一种紧张和恢复平衡的动力,使认知系统重新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人们的社会认知对于社会心态有很重要的影响,一旦认知不足或者发生偏见,将会产生消极的社会心态。海德还提出了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即认知整体在认知过程中,根据他人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或某种行为特点推论出其他特点,以寻求各种特点之间的因果关系。归因反映的是个体对于引起某个事件原因的认识,其实是一种主观解释,但往往比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错误的解释将会使人们产生消极的社会心态。
二、转型期我国社会心理的突出现象及分析
(一)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导致的贫富分化所引起的仇富心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实行了以市场机制为法则来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的市场经济制度,这就必然导致分配结果的不均等,并由此出现了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以及社会阶层的急速分化。收入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收入分配的变化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然而社会的加速转型又容易诱发人们的妒忌心理,导致社会心理失衡。社会心理的失衡容易造成仇富心态等消极社会心态;甚至,消极社会心态会激化社会矛盾,降低民众对于国家、政府和社会的信任,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运用社会认知理论对仇富心态进行分析
1.贫富分化的认知观念
研究仇富心态,首先要对人们如何认识“富”做出合理的解释。社会认知理论指出人们首先自发地将所感知的事物分类,然后集中注意最显著的刺激。仇富的对象是物质富裕的一类人,从社会学角度看,富人阶层是处于社会结构中上层等级的人士。人们的贫富阶级观念正是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形成的,市场经济中资源的分配与占有量的多少决定着个人的收入水平,进而决定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再者,由于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受自身主观客观诸多因素的制约,个人获取物质资料、社会财富的能力有所不同,必然会出现贫富差距。认知观念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媒体有关富人炫富的报道更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贫富差距,所以人们会对于贫富分化形成自己的认知,即认识两极分化的程度,而后将认知观念集中注意在富人群体上。富人阶层的一举一动都对其他阶层的人们产生着巨大的认知影响。当见识到了富人的富裕水平,更是会加入自身的比较,形成自己的认知观念。而在我国富人阶层所占的比例虽小,但是贫富差距的严重,更容易导致其他阶层在认知过程中产生对富人阶层的不满心理。
2.贫富分化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背离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已经成为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无疑与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相背离,人们的原有的社会认知与现状的巨大差异了导致了认知失调,容易造成消极的社会心态,即仇富心态。我国富人阶层受益于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不断成长,占有较多的社会财富和资源,并且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诉求越来越多,享有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与其他阶层的矛盾和冲突加大。而先富起来的群体没有充分发挥带动后富的作用,过分追求自身价值的进一步扩张,造成了贫富分化的日益严重,仇富心态则更加凸显。当前我国贫富的代际转移很可能将一个社会的贫富状况固定化、结构化,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仇富心态的消灭将更加艰难。
3.富人阶层树立的形象不佳
富人阶层作为当今新社会阶层的重要成员登上政治、经济舞台,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结果。作为社会顶端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社会责任更加重大,有利用自己的丰富资源帮助其他阶层发展的责任。但实际上,我国的富人阶层留给人们的是负面的社会认知形象。而我国处在转型期,社会体制结构还不完善,体制漏洞很多,违规致富的可能性大。不少富人阶层在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有很多的违法、违规现象。网络上新闻里充斥着不少富人炫富等不良报道,由海德提出的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得出,富人自身素质与地位的不一致,更刺激着其他阶层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负面的主观解释,引发了社会心理的失衡,激化了社会矛盾和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时期,富人阶层更是社会焦点所在,而有关国内金融、企业高管过高的薪酬、政企贪污腐败现象的存在更加丑化了中国富人阶层的社会形象,可能直接导致社会的仇恨心理。
4.贫富阶层相互存在的社会偏见
社会认知理论在对偏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关于偏见内涵的稳定解释机制,认为那些通常缺乏理性基础或充分证据的观念簇即刻板印象构成了偏见的认知内容或认知根源。从现实生活来说,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地位是造成偏见的基本原因。从我国文化来看,确实对富人阶层的看法,自古以来就含有贬义,如“无商不奸”、“为富不仁”等。另外,作为弱势群体,穷人得到了媒体较大的关注和同情。再者,每个阶层利益诉求的实现又和其地位有关,底层社会往往得不到重视,而上层社会的特权更容易激化阶层之间的矛盾。社会偏见,不仅导致贫富阶层之间心理对立,也给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三、重建健康的的社会心理,促进社会和谐
(一)注重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表面上,仇富心态和贫富差距有关,其实,真正引发消极社会心态的是社会的公平性问题,即我国的贫富分化建立在不公平的基础之上。要促进健康的社会心态,关键要从社会公平着手,通过各种制度,确保人人平等,其中集中体现的是机会的均等。所以,我们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
ziliaopan.com
首先要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平等受教育和就业的权利,实现收入分配起点公平;其次,完善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过程公平;最后,调节收入差距,实现再次分配公平,最终实现分配结果公平,达到共同富裕,从经济根源上消灭仇富心态。(二)完善社会各项制度
贫富矛盾的产生,其实是社会制度的漏洞所致。一要完善合理的税收制度,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实现税收合理化;二要让财政分配向贫困地区倾斜,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要完善各项保障机制,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提高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的水平;四要建立更全面的援助机制,加强实现较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全面发展的局面,实现均衡发展;五要建立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充分倾听各方声音,尤其是维护弱势人群的表达权,使他们的利益能够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渠道正常表达。
(三)积极塑造富人阶层良好的社会形象
人民大学调查显示民众对富人阶层的评价较低,富人阶层需要改善自身形象,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富人行为的失范,也是社会对此有高度一致的认知与态度的重要诱因。富人缺乏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更成为其他阶层不满的缘由。富人阶层应正视自身,展开道德反省,尽快站到正义的社会行列中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其他阶层的发展。同时,政府机关要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杜绝官商勾结、权力寻租,平等对待富人阶层,不以其为中心,不为其树立特权。
(四)合理运用大众传媒的社会心理调控功能,消除阶层偏见
大众传媒要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同时注重从多个角度报道确保全面性,积极预防流言偏见的产生,规避或消除消极的社会心理现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人们塑造健康的社会心态。同时社会各个阶层要增加彼此之间的接触和沟通以克服刻板印象;大众传媒和政府机关要积极促进社会各阶层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以消除社会偏见;调节各个阶层的社会情绪,减少社会冲突事件发生;通过媒体加强对社会健康心理知识的宣传,及时解决人们的心理困惑,重建良好的社会心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郑晓琳
第3篇:社会认知理论在图书馆用户信息查寻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1前言
查寻信息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为,成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手段。对信息查寻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信息查寻效率与质量。一方面,作为用户行为研究的重要领域,用户信息查寻行为一直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对用户信息查寻行为表现出的新特点和规律进行探讨。另一方面,信息查寻行为的研究发展与情报学研究范式的变迁其实有着明显的相关性[1]。从情报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从偏重于情报检索系统设计和情报检索技术的系统研究范式转向以用户为主导的认知研究范式的转变。
心理学认为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后的某种特定反应,人的行为是受个人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的影响。信息查寻行为也一样,受到个人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影响,不同群体的用户由于其所处的社会以及信息环境的不同,所表现出的信息查寻行为自然会有所区别。为了了解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以便更好地服务用户,我们必须以更微观的方式去分析用户的认知及行为。由于不同类型用户的动机、目标、能力及环境的不同,因而其查寻所需信息时所采取的策略也存在差异。此外,社会认知论主张个人、环境和行为之间存在着一种三元交互的关系。在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等学者的努力下,发展出了一套适合分析影响个人行为表现的理论模式。因此,本研究将从社会认知论的观点出发,以微观的观点来探讨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
2社会认知理论概述
社会认知是一个广泛被接受的、用来验证个体行为的理论,是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在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是当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社会认知是指对社会信息的加工处理,其所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作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共同研究的对象,由于各个学科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对社会认知的定义也存在分歧。
谢尔曼(ShermanSJ)等认为,社会认知是通过研究社会现象的认知结构与加工来理解社会心理现象的一种概念性和经验性的途径和方法[2]。钟毅平认为,社会认知是一门用认知的方法研究和解释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3]。杨彬、杨洪杰从社会学的角度将社会认知定义为: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4]。一般情况下,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对他人或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的感知与判断过程。在对社会现象的心理学研究中,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归因研究是主流,那么80年代社会认知研究是热点。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被认为是西方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发展过程中,他认为人的认知因素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90年代末,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地位完全巩固下来。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认知性因素在行为改变中的作用,从全新的角度提示了人类行为的形成与维系机制,认为个体、行为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决定的。班杜拉认为,社会认知是以一种能动的观点为基础的,人们不只是由外部事件塑造的有反应性的机体,而是自我组织的、积极进取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的。人的能动性有几个核心特点:意图、预谋、自我反应、自我反思。
3社会认知理论在信息查寻行为中的应用
作为社会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社会认知现在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早期以认知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来探讨经典社会心理学问题的范式,正在成为一个非常重要且相当活跃的交叉学科。作为一个总的理论或元理论,社会认知可应用于包括信息行为在内的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该理论在许多领域已经被测试和论证,不仅被应用在心理学领域而且应用在包括信息研究的其他很多领域当中。社会认知理论在信息行为研究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它可应用于非常多的背景和设置当中,特别是在日常的信息行为中。因此,该理论可勾勒出人类信息行为的一个大的图景。Wilson在1996年提出了人类信息查寻和信息行为模型,并将其与其他学者开发的模型融合成一个更普遍的框架,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策略。其信息行为模型采用了自我效能作为信息查寻行为行动机制的一部分来解释为什么某些信息需求并没有转化成信息查寻行为。
巢乃鹏指出信息查寻行为的研究发展与情报学研究范式的变迁有着明显的相关性。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认知科学的诞生,情报学界开始展开了情报检索过程的认知研究,随着情报学认知观的逐步确立与完善,研究者开始注意到这种只关注用户信息行为的内在认知的研究的思维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邹永利认为,社会认知观颠覆了传统认知观的某些观点,纠正了其将认识论问题心理学化,通过研究个体来研究知识的偏颇。社会认知观同样关注个体认知,但切入点是社会情境,而不是孤立的思想或大脑;其研究方式是由外而内,而不是传统认知观的由内而外。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认知视角的信息查寻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如自我效能对信息检索策略的影响等。
根据社会认知观,人既不是由内部力量驱动的,也不是被外部刺激自动塑造和控制的。人的机能的实现是根据三合一互利互惠式模型解释的。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认知等主体因素以及环境三者之间构成动态的交互决定关系,其中任何两个因素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强度和模式,都随行为、个体、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IS代表的就是图书馆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U代表的就图书馆用户的内部因素,E代表的就是图书馆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图中的U←→IS表示图书馆用户个体的期待、信念、目标、意向、情绪等主体因素影响或决定着他的信息查寻行为,用户的内部因素包括认知的、情感的、动机的和生理的,对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有着强有力的支配和引导作用。如果用户认为他在图书馆找不到他所需要的资料,那么他就不会去利用图书馆。用户过去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信息查寻行为及其结果也会影响其内部因素。例如,用户去图书馆找书时,屡次都失败,特别是每次在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上查到图书在馆,但由于各种原因,却找不到图书时,那么他就会感到沮丧,并可能造成图书馆焦虑的产生。E←→U表示图书馆环境因素与用户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决定关系,在用户的内部因素与图书馆环境因素之间,不仅环境可以影响和决定用户的内部因素,用户的内部因素也能影响和决定图书馆环境。如果用户认为他能在图书馆获得所需要信息,那么他就倾向于利用图书馆,并积极向图书馆建言献策,提出建议,推动图书馆环境建设。如果图书馆环境舒适、资源丰富、管理到位,就能给用户带来成功的感受,给用户利用时带来愉悦的感受。IS←→E表示信息查寻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行为是用户与环境关系的中介,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推动着图书馆环境的变化,同时信息查寻行为也受到图书馆环境的限制,如果图书馆用户对某类电子资源或图书的需求量大,图书馆就会想办法订购相关数据库或图书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样的,如果图书馆拥有用户需要的资源,用户也自然就会对其加以利用。
当然,在三元交互系统中,三者并不是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同等的影响力,其相互作用的模式也并非固定不变。三者之间的作用模式和影响力在不同个体、不同情境和不同活动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4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提高信息查询行为效率和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信息查寻行为与用户的内部因素以及图书馆环境之间存在着三元交互关系,用户的内部因素以及图书馆环境对于信息查寻行为有着显著影响。因此,要提高信息查寻行为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从用户和环境两方面着手,而用户因素则须在提高用户的社会认知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41在用户教育中进行归因训练,引导积极归因
图书馆用户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失败经历是产生图书馆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会影响到用户的信息查寻自我效能。对查寻行为成败的归因,不仅影响到信息查寻行为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以后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积极性。积极归因的用户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身的努力,将偶然的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或者不了解馆藏等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积极归因的用户就会自我检讨。而消极归因的用户则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觉得自己干什么都干不好,偶然成功也归因于运气或者查寻任务简单等自己不可控制的因素,他们在信息查寻时会有强烈的“不自信感”,不愿意去图书馆,不愿意与图书馆员打交道,并产生不愿意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想法。因此,在图书馆用户教育中,帮助用户产生和保持正确的信息查寻“归因”格外重要。
在图书馆开展的用户教育中,要对用户的归因倾向进行了解,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归因指导。一方面,要引导用户将查寻成功归因于自己适当的努力和对图书馆资源的正确利用;另一方面,要正确指导用户进行失败经验的归因,对不同归因倾向的用户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归因[7]。对于查寻成败归因于能力的用户,要引导他们将利用图书馆的失败经验归因于主观不够努力,使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可成功,从而增加他们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信心;对于那些总将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的用户,在教育中,要多开展实践活动,让用户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相信信息查寻的失败是可以自己的控制的;同时在用户教育中,要教育用户适当采用替代策略,特别是在学习当中,替代策略的应用将极大地增加用户的信心,减少失败经历对用户信息查寻自我效能的挫伤。
42增加体验性经验,提升用户信息查寻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一方面直接影响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另一方面通过对选择、期望、动机、兴趣、情感等因素的控制影响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的信息来源主要是:行为成就;观察他人行为表现的替代性经验;说明个体拥有一定能力的言语说服和各类社会性影响的综合;人们评判自身能力、力量、对机能不良的脆弱性时起一定参照作用的生理状态。应用到图书馆信息查寻领域,我们可以认为以前利用图书馆的成功或失败经验,通过交谈或网络交流获知的他人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以及生理和情绪状态是影响学生用户信息查寻自我效能的因素,也是影响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的重要个体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图书馆应采取措施,提升用户的自我效能感。首先在图书馆用户教育中,应注重用户利用图书馆和信息检索的直接经验,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增加用户亲身体验环节的比重,让用户在不断实践中通过更为直接的感性认识进行学习;其次要综合使用间接性经验,在管理上强化服务理念,减少用户利用图书馆资源失败现象的发生,同时,推行首问负责制,当用户在利用图书馆资源有困难时,能快速、准确地予以帮助,降低对图书馆焦虑的程度。
5结语
影响信息查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体的,又有客体的和社会情境的;主体特征既有生理,又有心理的,还有社会行为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决定的,个体的社会认知影响其信息查寻行为。同时社会认知理论既包括了归因、自我效能、刻板印象,还包括态度、认知偏见等。
作者:伍玉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