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具有丰富的内涵。一般认为,职业理想、道德、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应定位在教师的主体性发展上。因为,只有具备主体性的教师,才会在自身的专业成长中主动学习、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取、创造和超越。 一、基于课堂的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撑点 魏书生老师说:“我进课堂就像找到了根基,能够及时汲取营养,品尝增长本领的快乐。就像跳舞的愿意进舞厅,踢球的愿意进球场一样。”作为教师,课堂就是安身立命的场所,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见证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舞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在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捕捉问题,加以研究,推动自己前进,并在教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和总结,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实现教学积累。把课例作为实践性研究,以“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为载体,围绕研究主题,确立教学设计、实录和反思过程,以“课例讨论、情境设计、行为反省”为合作平台,让学生展开“原型课”生态探究,引导学生质疑问题的内核,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优化问题,不断建构,完善学科内涵,让“教研一体化”,从而促进师生智慧生长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教师要立足课堂,用高效课堂吸引学生。高效课堂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程观、新教材观,重能力培养,以学生发展为本。一要明确学习目标。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学法指导、备课程资源甚至是备教师自己,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二要注重学法指导。课堂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坚持“三贴近”原则,让学生想学、善学、乐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既注重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量,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又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以升华认识,提高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要给学生自主质疑的机会,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教师还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三要高效训练。教师要精选习题,选题要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辨清易错易混点;由关注学生做题多少,向关注学生学会多少转变,做到定题、定时、定量完成。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高效课堂需要师生共同演绎。所以,不管是立足自身课堂获取的直接经验,还是深入他人课堂获得的间接经验,都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也必将使自己受益无穷。因为,立足教学实践,打造高效课堂,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支撑点。 二、基于问题的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着力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的诗意人生在于思考与研究。众多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都证明:教育科研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体验生命创造的意义与价值,是创造自己幸福人生的重要途径。教师的诗意人生要投映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通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精神生命,并按照人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需求实施教学,把教师心中的‘真、善、美’投映到学生的心中,成就自己最美课堂!” 研究型教师不仅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科知识,而且还要能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将生活和书本知识融合起来,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能灵活架驭课堂,能较好地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随时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应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不断适应学生求知的需求;在教学中善于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求异创新,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能经常反思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创造性地解决教学疑难问题;要有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不浮躁,不急功近利。当我们以一种研究的心态,怀着一颗虔诚、感恩的心,面对学生、工作和教育的时候,收获的不仅仅是多篇报纸杂志发表的研究成果,更珍贵的是来自学生、家长和身边的人带给的感动。其实,快乐是一种心态,在教育工作中多一份研究的心态,就会用爱的眼神打量一切,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的教育生活。 三、基于自我发展的学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生长点 美国学者舍恩认为:“人们职业水平的提高,最主要的渠道不是离开职业活动的专门学习,而是在职业实践当中不断反思。”经验是师专业长的源泉,但是经验并不必然为师专业长提供营养。反思是师专业长的必经之路,反思的过程即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专业认识的过程。教师的反思习惯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学生活中的具体化,也是自律的表现。教师在日常生活、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个体教育观念,就是自己的教育哲学,有很强的文化背景因素和主观色彩,这些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 教师个人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及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的过程,主要有实践性、针对性、反省性、实效性、过程性等特征。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反思什么”和“怎样反思”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和个别观察,反思自己对学生的认知;另一方面要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使用教学语言、贯彻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整理,澄清明确的专业自我,寻找教学特色的胚芽或线索。教师要反思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只反映课标和教师的要求,而忽视了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是否只重视知识目标的实施,而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教师要反思教学活动设计是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教师要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生产性问题的处理是否体现教学机智;教师要反思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否流于形式以及反思教育教学理念是否与时俱进等。 教师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不断获得体验;通过教育的结果和教育对象的反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重新审视;由关注自己的角色到关注教育中的人,深化对教育的理解。这种反复的体验与持续的反思,使教师在教育中的行为日益完善。教师经常性的反思可以聚沙成塔,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宝贵财富。反思能够发展教育智慧,提高教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生长点。 (作者单位:湖北南漳县实验中学)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