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协同基础教育是什么,协同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2024-03-20  本文已影响 686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在教育部2014年8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着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教师的培养关系着国家、社会和民族的进步与希望,国家对于教育的期望和重视最终体现在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方面。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优质的、一流的师资就成为教师培养院校的重要任务。“通过招生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组织和管理体制‘五位一体’的深层次改革,构建起教师协同培养的新模式。这一模式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解决了单一学校培养教师的资源限制问题;通过优质资源的本土转化,促进了区域文化融合,解决了单一体系培养教师的模式趋同问题;通过灵活多元的成长通道,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解决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脱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扩展价值。”[1]基于此,高等师范学校应开展高校教师进中小学进行相关教育教学研究的活动,从而形成教师培养新机制。

  一、协同教育提出的背景及任务

  (一)协同教育提出的背景

  教育部教师[2007]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引导师范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必要途径;是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也有利于帮助农村中小学提高师资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2]师资培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如何确保师资培养院校能够为各级学校培养出符合学校实际需求的高素质教师,就是需要探讨的。“教师教育问题”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破解“教育人才培养难题”,是扫清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障碍的重要举措,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来提高全社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本含量,提高教育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动力水平,从而推动社会在各个领域的进步,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培养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这是教育受到教育界关注的根本原因。

  自现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产生之初,“师范性”就是师范教育的主要特征,而实践性培养作为“师范性”的集中体现历来也是师范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从师范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师范人才的培养中始终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性培养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3]协同教育以提升教师教育培养的质量、带动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调整教育研究的服务面向三位一体的共同体创新能力为核心,形成“教育高地、科研阵地、培养基地”,将协同教育的协同主体打造成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特点的平台,并围绕这一特征设计新型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汇聚创新要素,对内整合资源,对外协同发展。

  (二)协同教育提出的任务

  1.开展协同地区义务教育师资培养均衡发展

  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内部均衡发展,而且也包含着义务教育对县域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与适应的外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质在于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从义务教育发展的事实来看,义务教育发展的外部失衡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加剧了义务教育的内部不均衡。关注内部均衡而忽略外部均衡问题,则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会丧失其社会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突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困境,需要将内部师资培养均衡与外部师资使用均衡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念。

  2.协同开展师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的研究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协同主题发展的平台,开展师资培养学院和师资使用学校有效教育教学研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新课程、积极倡导规范办学行为与减负增效提质的今天,如何坚持“借助教学促进学生(师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增强师资培养院校课堂有效教学培养的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评价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是协同主体的基本研究任务。

  3.协同开展探索地区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的研究

  探索地区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探索推进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轮岗制度。由县(市区)级或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区域内的校长、教师有计划地在不同学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任教,目标是促进区域内校际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通过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制度设计。而要切实落实这一制度,则需要在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政策体系,人事制度改革,消解利益冲突,健全监控机制等方面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制度创新。.

  二、协同教师培养的内容及机制研究

  (一)协同教师培养的内容

  协同教师培养是指将教师教育的院校师资和中小学学校教师的实践工作结合起来,使得培养师资的教师能够了解其培养的对象在实际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境中的真实状态,以及培养的对象为更好地实现工作的目标所必需的的知识和技能,以期望提升师资的实践教学的能力。鲍嵘在《论教师教学实践知识及其养成——兼谈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一文中提出:“对教师来说,教学就像一条实践的河流,河水是流境。教学的问题主要不是理论的或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一个教师在教学现场如何有所行动的问题。教师职前教育应把专业实践能力作为与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并重的培训内容,并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课堂管理、语言与备课技巧等进行训练。”w这样使教师培养的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更明确。当前师资培养的缺失就在于培养计划和培养活动的针对性不明确,培养师资的教师不了解其培养对象将来的实际工作情况,如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培养单位对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状况了解得不够深人,对于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中小学学生的本质属性、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实际工作掌握得不透彻,甚至从来不去关注中小学的各方面的工作,结果就是师资培养院校和使用师资的学校相互脱节,严重影响到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影响到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协同教师培养的机制研究

  师资培养院校和中小学校要建立和形成教师培养、培训及使用一体化的机制,共同商讨和确定协同培养教师的内容及培养的方式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高质量的课程资源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以往的课程设置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形式,课程的设置更多的受到来自于社会、课程专家、文化传统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课程设置的主体和课程实施的主体以及课程结果的体现的主体都是不统一的。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下培养的教师,在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多方面的,如不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实际、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教师自身的专业性发展的基本缺失等。模块化的课程设置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形式,采用反推法来设置课程。比如小学教师的培养,通过到多所小学走访和做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当前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师资培养的院校里设置模块化的课程,需要哪方面的就来学习和训练哪方面,使得师资的培养更加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学校中的资源都可以作为学生培养的可利用的资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51到多所学校进行调研,明确各级学校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就师资培养所需的课程资源听取一线教师或学校校长的意见和建议。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师资,学校中的教师、教科书、学生、教师和学生的经验经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策略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加强建设,使之在师资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能。

  2.组建强大的教学研究团队,建设高规格的实践教学基地

  当前中小学中建立的教学团队对于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推进均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师资培养的过程中必须给培养的学生树立团队的思想。基于此,作为师资培养的单位必须建立强大的教学研究团队,对师资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良好而有效的团队建设,对于明确团队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团队建设还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确保师资培养的过程精确化、有效化和时效化,确保师资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促进培养单位师资的专业发展,以便于更好地实现师资培养的任务。

  除了在师资培养单位建立强大的教学研究团队,为了确保师资培养的高质量,还需要高规格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也是协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使得校内校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对师资的培养发挥作用,便于师资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必须是高规格、高起点、高要求和高效益。在师资培养过程中能够真正发挥职责,要形成实践教学基地专人负责的机制,对于学生在实践基地的所有实践环节,必须经过师资培养单位和实践教学基地严格的科学的考证,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活动,形成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

  在师资培养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活动的内容要紧密结合专业建设与发展。结合学生社团的相关活动对学生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和培养是当前师资培养的一致做法,还要紧密结合实践领域内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开展社团活动,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紧密结合,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来弥补课堂教学实践技能的不足,是非常有效的教师技能培养方面的措施。舒尔曼指出:“培养专业人员不能只是简单地把他们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而是在不可避免的、不确定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判断,即学会变化、适应、融会贯通、批判、发明,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变成专业工作所需的临床知识。”[6]师资培养单位要结合实践单位的需要来建立并形成相关活动的政策和机制,对于活动的实施能够给予相关的信息指导和经费保障,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广泛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

  在师资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和形成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要协同师资使用学校,在广泛吸纳相关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共同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从当前教师的录用和使用方面来凸显并提升对师资培养单位的影响的力度和影响的作用。建立师资培养单位联合师资使用学校共同评价的体系,实行评价方面的“双导师制”,对于师资培养的有效性的指导性将会更加明显。

  三、协同教育培养教师遵循的基本要求

  1.师资的培养必须以需求为导向

  当前的教师是作为应用型人才来培养的,既然是作为应用型的人才,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就需要明确人才的需求状况,根据需求的规模、人数、质量、类型和层次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师资的培养需满足师资实际的需求,如当前城镇学校的教师已经处于饱和的状况,但是在条件相对贫困的地区,教师数量和质量仍然比较低,所以教师教育专业逐步紧缩,也才开始培养“全科教师”。

nokibar.com

因此,师资的培养要避免盲目性,就必须以需求为导向。

  2.师资的培养必须以分类为指导

  分类指导作为师资培养学院的根本要求,是适应社会对高技能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的客观要求而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协同的作用在于培养师资的单位和应用师资的学校相互协调、交流沟通、互派互访,培养师资的学院进人相关的学校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指导,采取培训教师,理论讲座的形式;应用师资的学校骨干教师或学校领导进入师资培养学院来对学院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师范、专业引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知识的讲座或报告活动,使得师资培养学院全体师生能够对实践领域的相关工作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有利于师资的自我发展和进步。

  3.师资的培养必须做到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原则,其内容在于“三位一体两协同”的全程渗透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即“课堂教学实践一课外教学实践一专业实习(含见习)一-‘三位一体’”和“课堂理论教学与创新型实践教学相协同”“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交流培养相协同”——“两个协同”。该体系依托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以横向课题为牵引,增设贯穿大学四年的“课外教学项目实践”课程,把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的优质资源,实现了从学习型向教育教学能力型、从单知识点向多知识点、从单一的课内向课内外相结合模式的转变,打造出“教学实践环节”多层次、全过程不间断的培养模式,使本科生通过接触课堂实际,经受教学锻炼,体察教育教学的艰辛和快乐,从而实现早进课堂、早进社会。

  4.师资的培养必须做到深度融合

  协同培养师资的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要渗透在师资培养的方方面面。不但要有一定的深度,还要有一定的力度。要建立和形成师资培养的真正“协同”,注重协同的实效,从协同的整体设计、协同实施的具体环节、协同过程中关系的协调、协同阶段质量和效益的评价、协同结束后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形成等方面,发挥协同主体各自的作用和职责,确保顺利实现师资的培养和应用。要实现学院和学校的深度融合、部门和部门的深度融合、个人和个人的深度融合,集中协同主体的所有的资源优势,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使师资培养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协同教育作为师资培养过程中的较新的做法在实践过程中的确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当然,任何时候人们对新生事物都要有一个认识过程。尤其是当新生事物打破原有的制度安排,调整既有的利益分配,改变固有的行为模式,人们往往就会因为长期形成的固化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对新生事物产生疑惑、观望、排斥甚至阻挠。所以,这样的认识过程也就往往是曲折的、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7]协同培养师资,必然能够为社会各级学校发展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教师,必须要不断巩固并发展协同师资培养的机制。

  层,贫穷阶层则在权力阶层的挤压下,复制出贫穷阶层,使阶层固化,阶层流动减慢,社会丧失活力与公平。许多学者呼吁关注农村学生,政府也积极制定政策,提高部属高校农村学生比例,这样有利于加快阶层流动速度,使公平重新回到社会;但是这一行为触及到权力阶层的利益,使他们无法容忍,他们不仅会反对该项政策的实施,同时可能会借助这项政策获得更多利益,迫使政府制定的政策破产,不仅不利于公平的回归,甚至会加剧社会的不公正,导致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对此,从政策制定到政策实施,必须全盘考虑,尤其在政策实施环节,事先考虑到政策实施会产生的各种影响和遇到的各种阻力,进一步完善该项政策,同时实施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政策进行评估,将产生的问题汇总,重新修订该项政策。另外,一项政策收效如何,不仅要看政策制定的合理性,还需要关注实施环节,加紧配套政策的出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减少权力阶层的恶,防止他们借助该项政策获利,促进阶层流动,使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吾文泉,徐文雅.反向歧视:大卫•马麦特《奥利安娜》和《种族》评析[J].当代外国文学,2013,(3):64.

  [2]Gross,o,NY.:PrometheusBooks,1977.3

  [3]余海云.反向歧视[J].经济知识,2009,(12):40.

  [4]付颖光.对反向歧视问题的法理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1,(11).

  [5]刘精明•能力与出身:高等教育人学机会分配的机制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4,(8):109.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心得体会,加快企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