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是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和初中阶段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增强,我们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语文作业模式。本文针对高中语文作业布置谈谈我个人的一点肤浅认识。
布置课余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效的语文作业可以检测学生课堂听讲能力和知识消化、巩固、运用能力,也可以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力求布置的作业是有效的,对学生有帮助的,能促进学生成长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激发兴趣,突出多样性。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读写训练量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且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所以,作业的形式应不拘一格,灵活务实地处理学与练的关系,形式上以多样化的题型、多角度的考察,与听、说、读、写、等训练形式全面结合起来,各项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趣味预习性作业。此类作业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结合文章内容,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可以上网查寻、查阅参考书籍,向周围的人了解等。老师应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网址、查阅的书名,时间长了以后,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各种信息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情况,阅读作者的一些作品,整理成“摘抄”笔记。如学习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之前,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认识作者和作品,并阅读其中你最感兴趣的一篇或与本文有关系的一篇文章。趣味预习作业,还可以让学生在初识课文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探究解决。这种问题可以在课上交流,也可放到课外共同找资料解决。因为这些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就有股热情,会想办法利用各种渠道来解决疑问。
(3)摘抄积累性作业。知识就是积累,学习语文尤其需要知识的积累。可以让学生摘抄一些名句、古诗、成语、名家名篇等,以课本为主,以课外读物为辅。
(4)抒意练笔性作业。要求学生养成写周记、随笔的习惯。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随笔的内容,要写所见、所思、所感,写读书心得、仿写、续写课文等等。老师还须作好指导和定期讲评,发现好文章及时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或推荐给各种刊物,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让他们在练笔中获得乐趣。比如教学《明湖居听书》时,可以布置学生写一写自己观看演出的经过并且练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得到培养,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5)考察探究性作业。它可以是深入社会进行参观访谈,走近大自然进行考查探究,写出科技小论文或考察报告,尝试写简单的新闻报道等。这类作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还能培育其探究精神,提升综合素质。此外因为这类作业一般需要多人一起完成,所以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1 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
传统语文教学“一刀切”的情况比较严重,老师布置作业全班一个模式,要求一样,内容一样。这就导致某些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完成相应任务,一些语文素养较好的学生又觉得没有发挥的空间。
人们常说:“十指伸出有长短。”更何况是五十多个学生呢?每个人的家庭教育,接受能力,学习基础都是不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对学生布置作业时给他们分层布置。具体做法如下:先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把学生分为ABC三组;作业也分成基础题、提高题、思考题。对于语文基础较差的A组,我只要求他们完成最基本的基础题;对于语文基础一般的学生,我要求他们完成基础题和提高题;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C组,我就要求他们三项作业全部完成。当然,我鼓励学生尽量向高一级的任务挑战,实现自我提高。这样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能够完成的任务,如果完成质量好,或者超额完成任务还能受到表扬,学习自然也有信心了。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原来一些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进步更是明显。
2 作业的重心前移,减少作业量。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精讲精练的教学原则,把课后一些简单的练习、与课堂教学密切联系的习题设置为预习思考题、课堂提问思考题、课堂反馈练习题,在课堂教学中消化掉部分课后习题,以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给予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时间。积极倡导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多形式多角度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附加值,这都极富有启发意义。同时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文件精神,严格教科书征订制度,不订或少订选订作业,严禁教师随意征订任何教学辅导资料,从而达到减少作业量的目的。
3 联系生活布置作业。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应当面向学生们的生活,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布置作业时也应注意要联系生活。
4 重视反馈矫正,强化作业的纠错补漏作用。
作业批改后,教师要针对学生在上述诸方面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课前时间及时反馈矫正,好的方面予以肯定,不足的方面加以补救和引导,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独特的尤其要予以重视并培养,个性问题则利用课余或自习时间个别辅导。反馈矫正要有针对性,对差等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矫正、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中学生要注重“双基”反馈,对优等生要注重思维方式的指导。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使自己学习上的不足显露出来并及时得到矫正,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真正提高个人素养,真正做到综合能力的培养。
5 结束语。
总之,作业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从习题的选择、布置的形式、作业的批改、反馈的策略等,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推敲,只有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作者:李志强 来源:知音励志·教育版 2016年5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