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教育部对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重要标准之一,高校越来越重视研究生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吉首大学民族学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实施了课堂教学、专家讲座和田野实践“三位一体”合作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研究表明,吉首大学民族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实现了理论知识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学科目标。
[关键词]吉首大学民族学;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校地合作”
[DOI].2020.22.191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创新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合作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参与意识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1]。为此,文章以吉首大学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为例,探索和研究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进而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1吉首大学民族学基本概况
吉首大学民族学学科创建于1982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成为吉首大学的龙头学科,催生和提高了与“民族学”相关的边缘交叉学科的发展,如生态人类学、环境人类学、民族音乐学、民族舞蹈学、民族建筑学、民族设计艺术学、历史民族学、民族植物学、民族医药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等分支学科或学科研究方向,形成吉首大学学科研究的特色与优势。
吉首大学民族学学科为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仅有的两个文科优势重点学科之一)。学科已经形成民族学、生态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与民族地区生态扶贫等稳定的研究方向。尤其是生态民族学方向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成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生态环境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获得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生态扶贫博士点。该学科目前拥有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生态民族学研究基地;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武陵山区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湖南省唯一的文科重点实验室——武陵山区生态文化与居民健康营造和研究中心;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研究中心;以及湖南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民族学研究基地等。该学科还在国内中西部民族地区建立了25个田野工作基地,保障了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
目前,吉首大学民族学学科团队有研究人员32人,有正高职称者14人,副高职称者9人,讲师9人;有博士学位者17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学位者12人;该团队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4人,国家级学会会长、副会长3人。
学科以多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的交叉、整合为创新源泉,形成了“文化制衡理论”和“终端验证”的研究方法。目前正在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总体目标奋进,并以此为契机造就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湘军”。
PeixunJia.com
2吉首大学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才特别是研究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如何在研究生教育中强化其合作意识与能力是当代教育应探讨的问题之一。[2]近年来,为强化研究生人才培养,吉首大学民族学不断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培养理念。在我国,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多重视课堂教学,认为教学就应该在教室里传授知识,给学生布置好阅读任务,教师备好课,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就可以了。这样就导致在教学上只重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师生之间在课堂的和谐交流就可以了,就可以确保教学的质量了。遗憾的是,这种传统理念长期主宰了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为改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吉首大学民族学不断创新培养模式,提出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三位一体”模式,即课堂教学、专家讲座和田野实践的校地合作培养模式。
2.1课堂教学
毋庸置疑,课堂教学是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主要环节。针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吉首大学民族学除了高度重视课程设置之外,还特别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手段和模式。按照传统教学方式,一门课程基本由一位教师授课,并完成这门课程所有的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固然能很好地保持师生之间的沟通,还能确保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然而,每一门课程的内容设置是多样化的,而且有的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即使不是跨学科知识,但也是民族学学科中多方面理论知识。具体到高校任课教师,又都往往是研究某一领域或某一方向的人员,都不是全能型的教师。即使任课教师能做到认真备课,都无法保证这门课程的每一章节和知识点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在讲授一些不擅长研究的章节或知识点,可能出现了一些应付教学的行为,难于让学生实现跨学科或跨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有学者提出,合作教学理论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3]吉首大学民族学针对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采取了多教师合作授课的模式,即一门课程由两到三位相关研究领域的教师承担授课任务,其中教学大纲、教学任务、考试考查内容由教师们统一制定。吉首大学民族学这种合作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以笔者主讲的“生态扶贫与经济发展”课程为例,课程内容涉及民族学、经济学甚至是生态学的相关内容。实施多位教师合作教学,就能够扬长避短,在授课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从而有效保证了研究生课堂教学的质量。
2.2專家讲座
校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专业学位教学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与教师都有好处。[4]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凸显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在实行多位教师合作教学的同时,吉首大学民族学还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座。邀请的校外专家学者不局限于民族学学科,还包括其他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例如,在2019年,吉首大学民族学就先后邀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学术讲座达到了30余次。校外专家学者的讲座,提高了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和学术视野。
另外,吉首大学民族学还邀请校内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在讲座中,专家学者与聆听讲座的学生围绕民族学的研究前言、研究观点、理论学派等进行了互动和交流,提高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和学术兴趣。
此外,吉首大学民族学还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给研究生们更多的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通过与外校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和对话,有利于研究生看到个人的学术优势与不足,进而激发个人提高学术能力的动力。
2.3田野实践
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吉首大学民族学遵循“从田野中来,到田野中去”的学科理念。基于民族学的学科性质,吉首大学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重视田野调查,重视田野实践的作用。为了有效推动田野实践,吉首大学民族学从2001年开始,先后在西南地区建立了25个田野实践基地。
为确保田野实践的质量,在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吉首大学民族学要求研究生必须参加田野实践,并把田野实践视为一门课程,计入学分。对于没有进行田野实践或田野时间不够的研究生不予毕业。培养方案规定研究生在田野点的时间不少于60天。为强化研究生田野实践质量,吉首大学民族学长期聘请田野基地的村民精英作為田野指导专家。这些村民精英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村委会成员、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以及乡村种养能手等。这些人熟悉乡村并具有一定的教育经历,长期生活在乡村,熟悉乡村的情况,而且对乡村发展与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具有一定的想法。聘请乡村精英作为田野指导专家,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在乡村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研究生一到田野点就可以很好地开展田野工作。
笔者调查发现,由于部分研究生来自外地,不懂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而且还具有人类学民族学的田野恐惧症,以至于在田野点无法顺利地开展田野工作,甚至在田野点待不到两三天就匆匆地回到学校,无法完成田野实践的要求。聘请了乡村指导教师以后,改变了研究生田野工作的盲目性,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田野实践的效率和质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有效帮助研究生消除田野恐惧症。在乡村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研究生进入田野点后,能够很快地融入田野点的生活,也容易与村民打成一片,为田野调查奠定了扎实的感情基础。二是有效帮助研究生解决研究问题。以往的田野调查,由于缺少本土指导教师的指导,研究生只有通过外人来联系田野点。到达田野点后,由于人生地不熟,往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去熟悉研究对象,导致难以开展田野工作。另外,即使通过熟人介绍,但由于没有工作上的责任和义务,做事也难以尽心尽力。乡村指导教师就不一样,他们能够带着一种责任和义务,尽心尽力地帮助研究生完成每一个田野环节,特别是能有效地帮助研究生解决研究问题。三是有效弥补田野中的不足。在田野实践中,乡村指导教师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组织研究生进行田野实践,向研究生介绍田野点的基本情况,帮助研究生一进入田野就能掌握田野点的情况。此外,乡村指导教师还可以给研究生实地解答田野中遇到的众多问题,特别是一些在参与观察中无法获得的信息。与此同时,乡村指导教师还负责研究生田野调查的效果鉴定,研究生的田野实践分数主要由乡村指导教师打分。这样就可以确保研究生田野调查的质量,也提升了田野实践的应用能力。
总之,吉首大学民族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为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实施了“三位一体”合作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有效地推动了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有利于推进我国高校民族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3结论与讨论
吉首大学民族学“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不仅确保了课程教学的效率,提高了研究生的理论水平,还通过田野实践,让研究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实现知识回馈社会、服务社会的宗旨和目标。当然,研究生人才培养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实践的过程,为此,总结和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