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浅析幼儿园音乐教学,让孩子更真切地感受音乐魅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音乐教学领域也越来越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保障教学质量,还要通过教师之间的研究探讨找到最适合孩子的音乐教学方式,从而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一、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爱上音乐
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兴趣对教育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用优美的语言来向学生讲述关于音乐的小故事,而这些小故事还要是孩子所喜欢的,把小故事当作音乐的导语,也可以让故事更情景化,把一个个情节穿插到整个音乐活动中,从而用优美动听的语言进行诠释。例如,在讲授《柳树姑娘》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孩子先讲述春天的美好景色,可以说春天来了,春姑娘披着绿衣裳,给大地换新装,柳叶姑娘也在风婆婆的滋润下,随风飘扬,舞姿优美动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让孩子拥有浓厚的音乐学习兴趣,更有助于让孩子集中注意力,让孩子更认真听教师的讲解。这样孩子更爱学习音乐了,还拥有很好的语感!
教师还应该根据歌曲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对一首歌曲进行引导,例如,对于《小海军》这一首,教师要先用向解放军敬礼的方式作为开场,还可以加进去一些打旗语的姿势,让孩子来猜这是什么动作,从而引起孩子的兴趣,使孩子的课堂积极性一下被带动起来。
教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思维扩展,因材施教,让不同阶段的孩子都能有收获,都能有所提高,并且这样的教学会更有针对性,让他们对音乐活动进行更深的了解,这有助于提高孩子对音乐的理解。
二、对道具进行巧妙地运用,让教学更顺畅
孩子对于道具有很大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工具。例如,在《戏狮》这个韵律活动中,可以给孩子提供呼啦圈和扇子,还可以进行情景演绎,让孩子扮演小狮子,教师扮演戏狮人,让小狮子跳来跳去,在地上做打滚的动作,让孩子充分地接触表演,并通过肢体亲身去感受情节,这样孩子在玩中感受到快乐的同时还学到知识,也让孩子更赋有表演的特性。
对于音乐教学,运用图片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这有助于幼儿更好地进行记忆。例如,在《小鸟》这首歌曲里,教师可以制作一些与歌曲相符的图片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当然,教师还可以让孩子自己进行图制作,这样让孩子记忆歌词更快速和深刻。并对歌词进行理解记忆也是最科学的一种方法,让孩子不再感觉到歌词的乏味,不再为记歌词而头疼了,让孩子更快乐地学习音乐,这样孩子会更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三、进行情感渲染,产生与音乐的共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把音乐作品进行思想上的感悟,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孩子,通过创建审美情境,让师生之间产生共鸣。就拿《兔子和狼》来说,教师可以用粗犷的声音来扮演凶恶的狼,还可以用眼神来表现,教师还可以做一些可爱的滑稽动作,让孩子感受到狼美好的一面。让孩子的情感被教师所感化,并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产生共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让每个孩子都能爱上音乐,并在音乐中有所感悟。这是每个音乐教师所追求的!在当今不断发展的社会中,教师应该更多地进行学习、反思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成为有思想和品位的教师,让孩子拥有很好的音乐基础。在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中,音乐还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在音乐的体验中丰富孩子的情感,因为拥有兴趣,孩子会把童真表现在音乐里,让音乐更有魅力!
作者:崔明春
第2篇:浅析幼儿园音乐教学中音乐与游戏的结合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如何全面科学的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当前幼儿工作者工作的核心问题。就幼儿园音乐教育来说,“人类增长的第一个能力就是音乐能力”。
shengxueli.com
有关研究证明:人在母体18周时就有听觉,出生后18周就会跟着音乐舞动手脚等。另外,音乐感强的人,组织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创造能力强、个性强、感觉敏锐等。因此,人类成长规律决定幼儿期音乐能力的培养尤其必要。幼儿园教育被很多人称作是幼儿的“第二断奶期”,新生入园的苦恼现象随处可见。如何让幼儿更快的适应园里的生活成为幼儿工作者关心的话题。笔者根据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自己多年的经验得出,轻快的声音、优美的旋律、分明的节奏等音乐特点能够吸引幼儿。音乐能让新入园的幼儿快速从情感上接纳老师,能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但就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来说,其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教育误区,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以往教学中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幼儿自主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活动形式过于说教、单向传递,忽视幼儿的参与、忽视幼儿的经验和体验的做法,调整了音乐综合艺术活动的指导策略。另一方面,由于幼儿音乐教育素养各不相同,而有些教师不分幼儿年龄大小,对幼儿使用的音乐教育方法种类单一,千篇一律。这样使得一些孩子不能够真正的感受到音乐的乐趣,同时,也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等。因此,要想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必须进行良好的音乐教育。
二、幼儿园游戏音乐与游戏的结合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一门关于声音、情感的艺术,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好听的音乐。音乐对于幼儿各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而从另一方面考虑,游戏是最能吸引幼儿注意力,调动幼儿兴趣的方式,因此,音乐与游戏的结合将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最合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一)音乐与图片相连的教学
最初的音画项链教学活动,可以从听单个音或者简单的音列开始。音乐的声音主要是乐音,乐音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特性,在幼儿音乐教学中,音乐与游戏的结合就可以利用音乐具有的这些特性,融入游戏中,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把握声音的特点,要善于运用。例如:通过一些形体或走路速度相差悬殊的动物图片,让幼儿们也准备好图片和教师们一同进行游戏。
(二)行为、图画、声音的综合
在音乐世界里,打击乐可以多方面的锻炼幼儿的能力,使之更加完美的成长。在打击乐中,很多教师尝试用彩色图谱,即用某个图形或颜色代表某种乐器来进行教学,这种方式不仅对幼儿的整体感知有帮助,同时也会提高幼儿感知音乐的兴趣。例如;教师出示三种图形△○□,告诉幼儿△形为甲组拍手,○形为乙组跺脚,□形为全体幼儿拍手或跺脚。通过简短时间的练习,然后配上节拍性明显的音乐,老师根据乐曲结构和性质出示指示牌,幼儿在整首音乐中随着节拍舞动,让他们把视觉、听觉、模仿加行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锻炼。
三、幼儿音乐游戏结合教学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教育领域的内容之一,是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手段。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完全没有音乐感觉的孩子是罕见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和享受音乐。”所以,幼儿音乐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意义非常重大。
音乐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一门学科,而游戏是在幼儿园中最受欢迎的方式,音乐与游戏的完美结合能够给幼儿园音乐教育带来显著的提升。首先,音乐游戏教育能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孩子的创造力。音乐通过声音表达人感情、心理、思想等,幼儿欣赏音乐、演唱歌曲时能够刺激幼儿的心理,并在情感上有强烈的冲击,这样能起到对幼儿智力的启迪和促进作用,能够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音乐游戏教育能够增强幼儿的听力和记忆力。音乐不仅要唱还要听,幼儿在欣赏音乐时,会对节奏、音色、音量有一定的感知,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的提高幼儿的听觉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幼儿听的能力,幼儿在学习音乐时必须记住歌词和旋律等,这也有效的激发了幼儿的记忆力。再次,音乐能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刚入园的幼儿意志力薄弱,不能主动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音乐在个性发展和集体规则冲突中恰好起到一个媒介的作用。孔子就说过,“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最后,音乐游戏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任何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都只能成为空谈。而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正可以为他们培养良好的情感基础。音乐在实现思想教育作用的时候,并不是靠强制的方式,而是以鲜明生动的音乐本身,潜移默化地产生作用。
四、结束语
目前国家进行的课改,我们看到了国家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事业,让幼儿更好的成长。幼儿是否更加喜爱音乐,是否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是音乐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所以,我们应该给幼儿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感受音乐。法国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语言,还有一把是音乐。愿幼儿音乐教育能够促进人类智慧的开发。
作者:李萃欣
第3篇:如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开展节奏教学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整个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的重要手段。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节奏是重要因素,所以,培养幼儿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
一、日常生活中寻找节奏,激发幼儿对音乐节奏的兴趣
让幼儿感受不同长短和强弱的音,可以这样做:1、模仿动物的叫声:小鸡|叽叽|叽-|;小猫|喵—|喵—|;青蛙|呱呱呱呱呱|…..2、自然界的声音:下雨了,|淅沥沥—|;刮风了,|呼啦呼啦;3、交通工具;火车,呜—|呜—|;汽车,嘀嘀嘀嘀等等。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会找到身边各种各样的声音,比如,老人,年轻人和小孩走路的脚步,故事《三只羊》里大羊、中羊、小羊上山的脚步声,通过模仿,幼儿极易对节奏产生兴趣。
二、引导幼儿用耳倾听
音乐是听觉艺术,幼儿的音乐节奏能力与他们的听觉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活动中,一定要引导幼儿倾听节奏,发现节奏。如:妈妈切菜时的“哒哒”声;走路时的“踏踏”声;在幼儿感知声音节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听辨节奏。如在学习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乐曲时,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拍手,一边拍手一边唱,一边跺脚一边唱。
三、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在教学中,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一首乐曲,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用动作表演出来,然后通过动作巩固节奏,在课堂上,启发幼儿用拍手,拍头、跺脚、捻指等动作表现节奏。身体的大肌肉运动是感知音乐节奏的最重要媒介。伴随乐曲或歌曲的身体动作按其难易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
1.自由节奏。这种活动一般适合于小班上半学期,指让幼儿自由的用自己感到最舒服的节奏来表现动作,这种动作和节奏没有规律,没有限制。可以拍手、拍肩,跺脚;一拍拍一下、还可以一拍拍两下或三四下,只要身体的某个部分在动,就和节奏有关系,这就是自由节奏。
2.均匀节奏。这种活动一般只适合小班或中班。指按照乐曲的拍号,要求幼儿一拍一次或两拍一次用动作均匀的打出节奏。这种节奏没有变化,始终如一。
乐曲或歌曲编排的节奏。这种节奏比前两种稍复杂些,适合中班下半学期和大班幼儿。相比较而言,这种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更具有趣味性。比如《小毛驴》“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通过身体动作一拍一次的“跺脚、拍腿、拍手、捻指”幼儿很容易记住歌词,并掌握四四拍节奏;比如《柳树姑娘》通过一拍一次地拍腿、拍手、拍手让幼儿感受三四拍子的强弱和旋律的优美。
3.双声部节奏。就是两个声部同时进行的节奏。这种节奏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如一个声部拍曲调的节奏,另一个声部均匀的一拍一次的打拍子,即顽固节奏。独立完成是一个人同时完成两个声部的动作,即又拍手又跺脚。合作完成是指一部分幼儿做拍手声部,一部分幼儿做跺脚声部,两个声部同时完成。
4.用打击乐器拍打节奏。这是幼儿最喜欢的拍打节奏的方式。适合大班幼儿演奏。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三角铁、碰铃、沙锤、圆舞板、铃鼓等等,将幼儿分组借助节奏图谱来完成节奏练习。比如一个苹果表示一拍,半个苹果表示半拍,幼儿一次就能记住,而且不会忘。节奏乐《木瓜恰恰恰》,用萝卜—圆舞板,西瓜—三角铁,西红柿—碰铃,一篮水果—齐奏,这种图形谱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演奏中,一方面,幼儿需要探索何种乐器演奏时发出的声音与图形谱相匹配,另一方面,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将演奏效果相似的乐器进行了归类。如碰铃、大鼓、钹演奏时都有拖音,圆舞板、木鱼、演奏时声音很干脆等。可见,图形谱的利用可以自然降低教师对幼儿学习的干预程度,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创编节奏。幼儿掌握了一些节奏后,可以引导幼儿来创编节奏,这时就需要老师提供一些必要的道具来启发幼儿,也可以借助身体动作来完成,一些简单的图形符号也可以帮助幼儿完成创编。如节奏乐《鲜花开》我就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花,让幼儿进行创编节奏,幼儿可以按花朵的大小来编节奏,按花的位置高低来编节奏,按花的颜色来编节奏,按花辨的多少来编节奏。所以同样是一朵花,按其不同,有的把它当作四分音符,有的把它当作八分音符符,信号各异,百花齐放,幼儿积极主动地创编出了自己喜欢的节奏。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前期的节奏教学,不但使幼儿的音乐节奏感,音乐表现力大幅度提高,也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节奏是一种最有力的音乐快乐的源泉,我们在生活中可能多少都有过这种感受与体验,走步时忽然听见了轻快的音乐声,自己的步履也随之变得矫健起来,当围着圆圈集体跳舞时,会因动作的一致,合拍的感到集体的力量与欢乐,这正是因为人们的动作是在有节奏的音乐声中进行的,动作与音乐的节拍同步了。由此可见,节奏能力的提高,不断能培养幼儿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更有助于促使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作者:胡娟霞
第4篇: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实现途径探析
音乐和游戏都是幼儿情感抒发和获得快乐的重要途径。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体现音乐教学与幼儿游戏的完美结合,符合幼儿年龄心理特点,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有重要帮助。教师将幼儿游戏与幼儿音乐教学融为一体,不仅能够提升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有效启迪幼儿音乐感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内容游戏化,优化音乐教学资源
幼儿年龄太小,对音乐感知还非常肤浅,将音乐游戏化,要从音乐教学内容游戏化开始设计。教师可以对音乐进行故事化、情节化处理,形成音乐游戏,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教师在音乐游戏设计中,要以不同身份与幼儿交流,要参与到游戏情境中,用游戏人物身份介入教学。因此,教师在音乐游戏教学设计时,需要综合考量音乐教学特点和幼儿心理需要,筛选适合度更高的音乐游戏内容,以满足幼儿游戏学习需要。
幼儿园音乐教学内容和幼儿游戏资源都非常丰富,教师如何将二者融合,形成完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对多种教学因素做出综合判断。特别是幼儿年龄不同,其心理需求呈现个性化,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如,教师对《龟兔赛跑》进行音乐游戏设计时,要注意游戏角色的分配,让幼儿都能够参与到游戏中。有的扮演小兔子、有的扮演乌龟,教师也要成为游戏中的人物,幼儿会在音乐中展开游戏活动,充分表现创造能力,获得游戏兴趣和乐趣。还有《猜谜歌》、《手指游戏歌》、《跳皮筋歌》等,都可以与游戏相结合,形成个性化十足的音乐游戏。教师在音乐游戏选择时,还要特别关注幼儿年龄心理特征,小班幼儿和大班幼儿思维存在较大差异,动手操作能力也有所不同,教师要在音乐游戏设计中有充分考量。
二、形式游戏化,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音乐游戏是音乐教学的全新尝试。在具体设计时,还要注意音乐游戏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对游戏形式时常转换,可以为幼儿带来更多选择。教师要抓住幼儿心理,利用多种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参与兴趣,让幼儿自觉进入游戏之中,在游戏玩乐中形成音乐认知,接受音乐洗礼。配乐舞蹈是常见音乐形式,让幼儿一边跳一边唱,或者借助音乐故事展开游戏活动,幼儿介入游戏情境中扮演各色人物,让幼儿在具体演绎中体验音乐魅力。游戏化的音乐教学充满诗情画意,幼儿乐于参与,不仅受到音乐熏陶,还能够获得运动效益。
音乐游戏具有音乐和游戏双重特点,可以为幼儿带来多种信息激发。如,乐曲《小小玩具兵》只有音乐没有歌词,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根据音乐特征和自我音乐理解,进行游戏运动展示。幼儿在教师带动下,很快就找到了音乐节奏特点,也有了自我创造的意识,随音乐而动,显得自然和谐。如,《捕鱼歌》有特定的音乐情境,要学渔夫捕鱼等动作,教师给幼儿做出示范,幼儿很快就随音乐开始了个性演绎。这些音乐游戏具有个性表演性质,教师要调动幼儿参与热情,利用多种游戏形式进行音乐感知活动,进而赢得心灵感悟和熏陶。
三、操作游戏化,提升音乐教学效度
幼儿音乐教学的目标是通过音乐媒介给幼儿以音乐感知,让幼儿在音乐中获得快乐体验和审美意识。将音乐教学游戏化,将整个音乐教学贯穿于游戏之中,这也是幼儿认知特点决定的。幼儿形象思维比较发达,也具有比较灵敏的想象力,借助游戏将音乐有形化,幼儿会对音乐形成直观感知,这样可以帮助幼儿体验音乐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境。
在音乐游戏操作时,教师要关注几个维度问题:首先是音乐内质特性符合幼儿接受实际,音乐作品有针对受众群体,适合幼儿学习需要,这是音乐游戏设计操作的前提条件。其次是理清幼儿接受音乐游戏情况调查,幼儿对游戏有选择性,音乐游戏具有音乐和游戏双重性特征,幼儿接受程度是重要关注指数。再就是掌握音乐游戏具体操作物质条件情况,幼儿音乐游戏设计时,要充分考量幼儿园现实条件,因为涉及音乐影像资料、游戏器具、游戏场地等因素,教师要做出科学评估,这样才能确保音乐游戏正常开展。如,《找朋友》音乐游戏操作时,教师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并进行场景布置,让幼儿根据对朋友的理解,在音乐伴奏下,开始寻找朋友。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幼儿随音乐而动,游戏气氛相当和谐。
幼儿园音乐教学引入游戏,为幼儿创设特别适宜学习的娱乐环境,深受幼儿欢迎。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是对幼儿音乐教学、品德教育、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意识,能够促进幼儿丰富想象力,也可以帮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合作。音乐游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方式,对全面提升幼儿综合素质和能力发挥重要的助力作用。
作者:王霞
第5篇: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策略探讨
游戏化教学以幼儿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基于学生实际需求开展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感悟。游戏可以给幼儿带来较多的满足与欢乐,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与认知水平。所以,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开展游戏化教学尤为重要。
一、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
首先,游戏化内涵模糊。现阶段,在幼儿园音乐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音乐活动都被游戏化,降低了教学实效,部分教师在开展游戏化音乐教学活动时仅考虑了自身需求,即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无法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游戏是服务于教学的主要手段,大多数幼儿都没有高昂的热情,这无疑影响了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实际成效,而且部分音乐教学活动没有充实的内容,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仅能体验参加的趣味性,无法感受音乐。
其次,教学形式单一。在游戏化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与教师的互动较单一,教师的地位过高,依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教学,所以幼儿园音乐教学普遍存在教师盲目灌输,幼儿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即幼儿依据教师的额动作指令进行游戏。不可否认这种方式有效果,但没有展现出音乐教学的游戏性。
二、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直接向幼儿灌输相应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幼儿自然兴趣不高,无法接受更多的内容,所以音乐教师需要将音乐知识加情节化与游戏化,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讲解。具体而言,首先音乐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静听示范不是教学的开始,取而代之的是游戏化表演形式。游戏化开展形式除了需要讲故事,更为重要的是看图说话,基于身体动作进行教学;其次幼儿音乐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无法较快的集中注意力与进入学习状态,所以音乐教师需要合理把握第二课时后的时机,逐步引导;最后,在游戏化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强调演唱的顺序,即先身体动再嘴巴动。此外,音乐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幼儿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音乐教学材料,突出教学内容的游戏化。
(二)设计趣味性的教学环节
音乐教师应充分了解与掌握幼儿活泼好动、喜爱游戏的心理特征,努力在音乐教学环节中增添一些愉悦的游戏因素,合理渗透于音乐教学情境之中,从而使幼儿在音乐学习中享受到快乐。幼儿园音乐教学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音乐教师依据音乐给幼儿讲小故事,幼儿听完故事后,将自己联想成故事中喜爱的角色,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角色扮演,进一步理解掌握歌词意思,以及掌握音乐情绪变化。例如,在学习《小狗抬轿》时,音乐教师需要将新歌游戏融入进游戏中,首先调整幼儿感兴趣的歌曲,以念唱快板与讲故事的形式帮助与引导幼儿理解与朗诵歌词;其次引导幼儿随着歌曲伴奏进行说唱;最后依据小狗与老虎的情节,尝试做一些小游戏,如老虎追小狗、小狗赶老虎等游戏,从而边玩边学习。这样的方式,无疑改变了音乐教材的创造性,为音乐教学增添了活力。
(三)设计合理的活动规则
众所周知,活动都具备规则性,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自然也不例外,规则是活动的基础,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音乐教学活动的成败。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制定的活动规则对幼儿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与游戏的有趣性有着决定性作用,所以,音乐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活动规则。
首先,规则需要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求。在制定规则时,音乐教师不仅需要思考游戏任务的实际需求,而且需要思考幼兒的身心发展特征,规则难度需要适中,规则过难会增加幼儿学习的难度,以及超越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从而导致违规现象严重。音乐教师不断提醒幼儿严格遵守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反之,则可以增加幼儿的游戏性体验。其次,将规则合理渗透于幼儿。幼儿理解能力存在局限性,若教师不断强调规则,不仅会降低幼儿遵守规则的兴趣,而且会降低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音乐教师需要向幼儿合理渗透规则,如在实际活动中音乐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基于语言情境的合理引导,幼儿自然会遵循教师的提示,逐渐理解游戏规则,并兴致勃勃的参加游戏,主动遵守规则。最后,师幼互动共同制定规则。音乐教师需要多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和幼儿共同制定规则。在执行规则的过程汇总,基于幼儿的验证和修改,逐步促进规则的健全。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可以最大限度地认可自己制定的规则,从而完成游戏,以及增加了幼儿对音乐教学的游戏化体验。
作者:张颖
第6篇: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探讨
一、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意义
从古至,人们为了生活的需要,创造出了形式各异的音乐,这些音乐无不体现着人类智慧的伟大。无论是刚出生的婴儿还是濒死者他们都能够从音乐中获得认知。音乐对于开发大脑、神经系统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时期人们的音乐能力发展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因此,应当着重注意对幼儿的音乐教育。[1]幼儿能够天然性的创造着音乐,并旁若无人的陶醉在自己的想象当中,由此可见,音乐创造能够充分体现出幼儿的创造性。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幼儿最喜欢的一门学科就是音乐。幼儿在音乐教育中,通过他们喜欢的游戏方式接受着音乐,提升着自己的思维想象能力。从多元化智能的角度来看,对幼儿实现音乐教育有助于开发幼儿其他方面的智能化。[2]在教育过程中,幼儿接受教师的指导,将自身的潜力挖掘出来,培养成开朗、活泼和健康的性格。由此可见,在幼儿教育中,音乐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多元幼儿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很长时间以来,音乐教育忽视了对幼儿对音乐的审美素质以及创造力的培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幼儿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逐步丧失了自身的活力。幼儿的音乐心理能力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幼儿的情感和认知发展水平主要是通过艺术进行集中表现的。与此同时,由于个体的不同,幼儿教育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我们只有根据音乐教学的本质和它的独特作用,来打造适合幼儿发展的音乐教学模式。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应当分为歌唱活动、打击乐器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欣赏活动四个方面。[3]
三、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多元化
(一)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幼儿音乐教育长期以来都是以儿歌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时候,会适当的加入一些数量较少的器乐曲和优秀的音乐作品。由于音乐的本质是超过任何语言和国界的束缚的,是能够实现共享的。因此,笔者认为,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风格不同、题材不同、类型不同的音乐,也就是说,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实现音乐教学内容的多元化。[4]实现音乐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能够进一步拓展幼儿的音乐视野,提升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教师在课堂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只是单一的、刻板的进行教学,在这种教学形势下,幼儿很难投入到音乐的世界中,很难真正的体验和感受音乐带给他的快乐。为此,我们应当适当的改变音乐的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宗旨,全面提升幼儿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幼儿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要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听音乐,而是应该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内不断的通过身体动作(如跑、跳等)来使自己的身体真正的感受到音乐。通过亲身参与体会到音乐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1)应当将音乐教育同语言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美妙的音乐虽然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是,如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协助其表达,那么势必会使孩子们能够更深刻的理解音乐作品的含义,使孩子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达到共鸣。
(2)将音乐与图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音乐是一种线条的艺术,当一段优美的旋律奏响起来的时候,我们的脑海中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一段旋律。因此,将音乐与图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的让幼儿体会到音乐中的快乐元素。将音乐与图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还能够将音乐中的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通过音画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在优美的音乐中即兴的创造图画,能够展现幼儿无尽的想象力,将他们内心中的情感直接的表现出来。
(3)将音乐与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与口头语言的发展速度相比,幼儿时期的动作语言发展的更为速度,正因如此,我们可以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情感的形式,鼓励幼儿走进音乐的世界。
(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与成人不同,幼儿在表达自身的情感和认识的时候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能力,对此,成人应当做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要一味的将自己的审美观点灌输给幼儿,强制幼儿按照成人的审美观点去认识音乐,体会音乐中的情感。我们应当在评价方式中,多多的以孩子的观点感受音乐,不要将评价方式简简单单的设定为好与不好,在整个评价音乐的方式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只要幼儿能够用画笔将自己内心最为真实的感受表现出来,那么幼儿所画的作品就是一幅好的作品。
四、结语
幼儿音乐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是幼儿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因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多元的、动态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帮助幼儿体会到音乐的奥秘,能够充分的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可谓是一举多得。
作者简介:傅媛蕾
第7篇:试论钢琴伴奏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歌曲学习和音乐欣赏一般都采用钢琴伴奏,幼儿常常会被教师弹奏的不同伴奏效果所吸引,为了使幼儿对教唱和欣赏的曲目产生浓厚的兴趣,需要老师根据选定的曲目作出不同的音型设计,准确灵活地运用各种和弦及伴奏音型,尽可能地用钢琴伴奏来带动和帮助幼儿更好的进入音乐氛围之中。
但是目前,多数幼儿园教师在钢琴伴奏方面存在片面追求钢琴独奏能力、盲目练习高难度曲子的现象。在伴奏时,伴奏类型单一,不知如何选择和声,以致转调时较困难。甚至有些幼儿教师虽然读的是幼儿师范专业,有钢琴课程,但是实际的钢琴演奏能力并不高。基于此,有必要探讨幼儿歌曲伴奏使用的技巧,以供大家思考。
一、钢琴伴奏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技巧
(一)伴奏材料的选择技巧
钢琴伴奏要求弹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乐理和和声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试唱和钢琴弹奏能力。在具体的弹奏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内容:
1.和声材料简单化
和声材料的选用,要尽可能的简洁,和声节奏以比较规律的为佳,很多情况下,用正三和弦就能很好地完成和声的配置,选择带有色彩性的副属和弦和调外和弦时一定要注意不能过于频繁,喧宾夺主,要注意表现出歌曲的风格特点。
2.伴奏音型不宜复杂
伴奏音型也要与歌曲的风格特点相适应,一般采用二到三种伴奏音型就能很好的为歌曲编配伴奏了,遇到重复段时,将现有的旋律移高一个八度进行演奏,或用大八度进行演奏,就能让歌曲有更强烈恢弘的伴奏效果了。
3.伴奏旋律的拿捏
在实际的演唱伴奏中,常常以带旋律的伴奏为主,学唱不熟悉的歌曲时更是少不了清楚的弹奏旋律,让幼儿明确音高,明确旋律线条。但是当幼儿已经对歌曲的调式调性,音高旋律都非常熟悉了以后,采用无旋律的伴奏方式,能更加突出幼儿的演唱,真正产生“伴”的效果。
二、幼儿歌曲钢琴伴奏编配的处理技巧
在编配歌曲伴奏前,首先,要了解歌曲的调号、拍号、演唱提示、情绪、速度、力度、歌词、旋律试唱、歌曲结构以及现有的前奏等;其次,根据歌曲调式考虑和旋的使用。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对前奏、间奏、尾声,长音,高潮部分的处理。
1.前奏的选择
(1)用歌曲的首句作为前奏,不仅可以明确音高,还可以直接进入主题,给演唱者和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时一个和弦或一个音就可以做到这点。
(2)用歌曲结束句作为前奏,由于歌曲的最后一个音多为主音,会给演唱者和听者更明确的调式调性感。
(3)用伴奏音型节奏作为前奏。用歌曲的伴奏音型作为前奏,使歌曲的节奏感更强。对于比较熟悉的歌曲,均可以采用节奏式前奏。
(4)作曲家另外编写的前奏。作曲家根据歌曲的风格特点,旋律走向,情绪意境等方面,选用新材料为歌曲编写前奏,使得歌曲更有新鲜感。
2.间奏的选择
(1)用歌曲现有前奏作为间奏。
(2)用歌曲最后一句作为间奏。
(3)间奏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歌者提供休息的机会,所以要根据歌曲的篇幅长短,设计选择间奏的长短。
3.尾声的处理
(1)用前奏作为尾声
(2)音阶式尾声
(3)伴奏音型式尾声
根据歌曲的需要,以立柱式伴奏,琶音伴奏等作为尾声。
4.长音,休止处的处理
当旋律出现长音和休止时,如果不给予伴奏,就会显得非常单调,但如果对长音和休止的地方应进行填空,音响效果就会丰满很多。
(1)采用旋律加花。
(2)伴奏音型采用装饰性音型。
(3)音阶式补充。根据乐曲的意境,在旋律的长音处补充全音阶或半音阶,使音乐的流动感增强。
(4)和声式补充。在雄壮、激昂的乐曲中,把旋律中的長音填充丰富的和弦。
5.高潮的处理
高潮部分应加强处理,可以根据歌曲的实际情况,恰当的采用反向的八度,音阶,琶音,半音阶,震音,琶音等进行加花。
钢琴伴奏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运用最广泛,不仅在音乐活动中,平时的合唱以及各种歌咏比赛活动的训练中,都主要使用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伴奏。钢琴的音域宽、音量大,音色变化丰富,可演奏多声部结构的音乐作品。为了更好地展开训练,幼儿园老师应加强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
钢琴伴奏是音乐二次创作,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钢琴伴奏来表现出来。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要对幼儿歌曲中常用的伴奏音型多加运用与探究,帮助幼儿更好的享受和感受音乐的美。
作者:叶少丹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