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方面的技术、资源、方法、人力资源和语文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其中微信这一平台具有形象、生动、直观、信息容量大、交互能力强和操作方便等特点,在小学教育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育研究心理学中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既迅速又牢固。
微信这一工具特别适用于互动式的学习。考虑到现在的生活节奏较快,不论是教师还是学习者,都无法抽出连续的时间进行1 对1的沟通和学习。
而微信其所提供的免费聊天环境,和实时留言,消息推送等功能,适合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向教师提问,以及教师对学生反馈的快速响应。
教学双方在不断地留言交流中,可以实时的建立 1对1沟通环境,而无需专门的预约和安排。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愿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观潮》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层次分明,是篇很好的朗读教材。在教学中,我不是枯燥地讲解朗读技巧,而是借助“钱塘江大潮”的视频,用实景形象刺激学生的语言表达,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课下作业我让学生当小导游,给《钱塘江大潮》配上解说词,学生都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他们争先恐后地做小导游在微信群中发表自己想法。由于有了感性认识,又有生动、形象的画面作提示,学生对语言的把握都比较准确。
二、能获取大量的语文知识
微信平台提供朋友圈功能,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良好辅助。任何一个在现实中实际存在的班级学习组织,都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提供的圈子在网上建立实时交流和分享的平台。
通过班主任和教师发送推送消息,可以实现学习内容的快速分享。而不同兴趣爱好者之间通过搜索功能,可以在微信上建立虚拟班级和虚拟课堂。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
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 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微信平台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解要强得多。
我们知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要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向更大的范围拓展,向更深的内容挖掘,这时候就会遇到许多陌生的概念或者文本,这些陌生的东西已经有了前人的解读,我们不必闭门造车,可以完全拿过来加以消化。众所周知,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
尤其是信息技术走进作文课堂后,课堂便活跃起来,学生在找到写作材料的同时,又了解到课堂以外的“大千世界”“人物写真”“风土人情”“人与自然”“各地览胜”“名山大川”等,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现实生活甚至更远的时代或地方。如“熊猫”是人们普遍喜欢的动物,可由于生存环境决定它们只能生存在祖国的西南地区,不冷不热,箭竹丛生的地方,这便是我们无缘与熊猫相见的原因。
然而,通过信息技术,学生不但见到了熊猫,而且还了解到关于熊猫的许多特点。如熊猫的生性孤僻,活动范围小,喜欢在树上活动。繁殖、发育慢,以箭竹为食,有人的灵性,是残存的古动物,更主要是直接观察了熊猫的活动形象。
三、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微信平台可以通过其强大的分享能力,将网络上的所有教学资源整合起来。通过二维码,推送等功能,学习者可以通过微信连接到互联网上的几乎所有学习资源,进而实现了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由此可见,微信本身并不是一个类似数据库一样的学习资源载体,而是一个可以快速整合网络学习资源的强大的平台使得学习的效率更高。
在移动学习中使用微信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而是我们所尝试的提高移动学习效率和积极性的方法和平台。我们在讲解课文时,为了对学生进行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常常在黑板上或幻灯片上写出一些习题,让学生练习,然后生说师板书答案,为此耽误了一些讲解课文的时间。
采用微信就解决这一难题,因为微信可灵活地将习题、答案压缩到文件中,只须操纵手机便可将习题、答案公布于众,节省不少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采用长文短讲的方法,我在教学《开国大典》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抓住入场—大典—阅兵—游行这一教学主线,为了突出重点段的学习,我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前下载了大典的盛况视频,在讲大典过程中,给学生播放当时的原始资料片,毛主席那浓重的乡音和大典的热烈气氛感染了学生,使学生置身于开国大典的兴奋之中,从而缩短学生的历史认识距离。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的能力素质。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特定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微信平台上大量的信息正好为这种能力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最理想的环境。所以,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设计一些开放的,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创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作业。例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世界》等课文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漫游海底世界》的文章,让学生网上收集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只要我们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好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积极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愉快,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微信作为一个网络资源的传播者,其在移动学习中的作用类似于“中介公司”。
www.cufebbs.net
虽然它无法对移动学习资源本身进行改善和优化,但是他通过良好的使用体验,庞大的用户群体,方便的传播平台,为移动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和更加丰富的交流方法。但是对于西北地区农村来说,条件还是难以达标,任重而道远!作者:张静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11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