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激励,浅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024-03-24  本文已影响 616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一门科学,它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是当代心理学最新进展之一。以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并适应现代社会的新观念。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仅仅只是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更主要的应是寻找并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品质进行扩大和培育,以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一种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并适应现代社会的新观念。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它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二、以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的需要

  从我国的实际情況来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社会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已由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而逐渐开始进入一个和平的、文明的并且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小康社会。也就是说,我们已为关注积极创造了最好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生活得更幸福。

  2.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重视人的主体性及人的发展的相对完整性,它是面向全体学生,并关注个人,致力于个人全面发展和最大限度的发展,努力使个人身心发展达到最佳状态,潜力达到最大限度发挥的教育。素质教育和我国现行的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是完全吻合的。

  三、以积极心理学理念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1.以广大普通学生作为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重心

  教育在于使人成人,其成人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纠正缺点,使有问题的人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二是使人更具有生产性和道德性,即具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社会道德;三是对人进行鉴别,并使天才得到充分的发展。一种教育如果能很好地兼顾到这三个方面的任务,那它至少在理论上就是一种好的教育。

  2.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塑造积极人格作为高校心理教育的目标

  积极心理学强调从积极的方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问题,把主观幸福感指标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以及对生活的满意度,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流畅感和思维,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动机,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积极的自我等等,他们更关注和挖掘个体和群体中最积极的品质和潜能,努力创造有利的环境使个体最大化地发挥出积极的品质,而不是消极地矫正心理疾病,这为理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了新视角。

  推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施积极心理干预策略。在积极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治疗师关注来访者的积极品质,不仅可以促进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的充分信赖,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而且可以给来访者树立起信心和希望,调动起其潜能,通过其自身的积极品质来达到心理健康,使自身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2)多渠道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开设包括学习心理指导、生命教育、情感教育、性格教育、人际交往关系指导、挫折教育、爱情教育、创新教育、就业教育、性心理教育等课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娱乐、主题团队日、野营、拉练、军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训练,特别要注重快乐、尊重、感激、关心、赞赏、宽容等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在参与积极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心理学知识、掌握科学的心理方法、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使自身潜能得到开发,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合作、会关心、会创造,能够承担各种风险、压力和挑战,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3.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强化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的人性观和价值

  传统的病理性心理教育模式下的老师一般都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使学生得到改变并生活得更好,但却不知道如何对待良好条件下的学生,更不知道如何使学生能够好上加好。教师的这种单一的矫治技能导致他会用问题的眼光去审察他碰到的每一个学生,最好的学生在他眼里也能被看到问题。积极心理学理念可以促使教育者建立积极的人性观和价值观,不断发展积极的情感,摈弃原有对人性的各种消极认识和评价,以及个人的好恶偏向,从而有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更新观念,开辟工作视野,懂得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或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来使自己获得积极意义。积极心理学能够强化教育者具有这种理念:人性的积极因素能抵御和降低人性中负面因素的困扰;坚信个体发展所需求的不仅是终结痛苦,更期待充实美好的生活;承认和确信求助者与正常人一样,拥有各种良好的品质,通过咨询与辅导能发掘他们的各种积极品质和美德。教育者对大学生积极潜能和美德的坚信,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的实现。

  作者:张伟

   参考文献:

  [1]樊富珉. 21世纪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J]. 大众心理学, 2000, 4.

  [2] 任俊, 叶浩生. 积极,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4, 33( 4).

  [3]王婷, 马寅生. 近5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3.

  [4] 崔景贵. 积极型心理教育: 21 世纪心理教育的主导范式[ 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5.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诊断心理学的书,诊断心理学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