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当中,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条必经之路,教育投入与教育资源分配的差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就、学习态度、智力发展乃至人生道路。当今社会教育公平问题日趋多元,单纯从经济资本角度,以教育资源投入的多少来衡量教育公平问题显然已经是不够的,从文化资本的角度进一步剖析、探索教育公平问题势在必行。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逐步完善,教育投入水平持续升高,使得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然而,随着教育投入渠道的多样化,教育主体的多元化,教育公平问题逐步被凸显了出来。在市场化经济的大背景下,教育投入的差异逐步增大,带来了教育资源的偏移,这对我国的教育公平提出了重大挑战。
而事实上,教育公平面对的困境远不止于此,当大多数学者基于经济视角看待教育公平问题时,文化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公平这一社会公平的基石,笔者将聚焦于“文化资本”差异的视角看待教育公平面对的困境,探索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可行之路。
二、文化资本差异带来的教育公平困境
1、学习机会获取的困境,教育公平与教育自由的争论在教育事业发展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停息过,我国一直坚持将教育公平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导向,在1986年出台的《义务教育法》以及2006年的《新义务教育法》中均命令遏制择校,规定“就近入学”的原则。
然而事实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分化依然十分严重,一部分实验小学、中心小学硬件设施一流,师资水平出色,这一类的小学往往需要缴纳高额的“建校费”或者“捐资费”,并且需要各种考试方能进入,正是由于这种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的双重门槛,其学生超过90%来自于公务员、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等文化资本较高的家庭,而文化资本较低的家庭的孩子在其中仅占不到10%。
而与之对应则是一系列的农民工子弟小学、村镇小学,这样的学校大多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甚至很多学校因为无法招聘到足够的老师,只能返聘退休老师,聘任有文化的学生家属来充填师资。两类学校的显著差异,形成了在学习机会获取上的教育公平困境。
2、学习过程中的困境,在通常的认知中,人们将学业成果的差异极大程度的归结于天赋、努力以及个人能力。然而文化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的实证研究有力的证明父辈的文化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子代的学业成果。
面对学校传达的知识,是接受还是排斥,是积极吸收还是消极对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形成于早期以行为模仿为主要方式的家庭教育积累下来的文化资本。通常来说,文化资本越高的家庭教育孩子形成的心智结构与文化认知与社会教育体系具有更高的契合度,而当部分文化资本较低的家庭的孩子进入学校时,他们需要花费数倍的时间与努力,完成与价值观以及心智结构的转变,使其与社会教育相切合,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契合于社会主流文化困难与阻力。
3、学习资源分配上的困境,当教育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变得越来越多元,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已经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学校,补习班、兴趣班等校外教育占据了越来越多重要的地位。
当大部分文化资本较高的家庭可以正确认知孩子的特质,并安排适合孩子的相应补习与课外兴趣培训时,大多数文化资本较低的家庭却只能盲目跟风。顾佳峰在调研中发现,高学历人群的家庭教育投入平均额度是低学历人群的2.81倍,也就是说普遍来看,文化资本较低的家庭原本投入的学习资源总量就较少,而且在具体运用中,许多文化资本较低的家庭完全不顾及孩子本身的特质、兴趣爱好只考虑与其他人的攀比,把孩子当做一样炫耀的工具培养,使得原本就不多的资源被不合理的分配方式浪费掉。地文化资本家庭对教育资源应用能力的低下,成为教育公平面对的第三重困境。
三、走出困境的道路探索
1、强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打破学习机会获取的困境。义务教育阶段的本质决定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更多的强调平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兼顾自由。缩减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水平差距,进一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提升处于差距下端的劣势一方的教育水平,另一种是缩减差距上端的优势一方的相关投入。
现阶段来看,牺牲已有的教育资源是不可取的,只有进一步强化薄弱学校的相关投入,大力扶持教育落后地区义务教育,通过加强转移支付等相关政策的力度,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通过行政干预的方式让更多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参与到落后地区、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教学当中,才能真正有效的使文化资本较低家庭的孩子获得良好的学习机会。
2、强化家庭教育知识普及,良好的早期教育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被重视的问题。站在文化资本理论的角度,越来越多的家庭着力于使他们的孩子尽早积累更加良好的文化资本。然而,这些早教机构大多收费昂贵,其中很多机构已经高出了一般家庭的支付能力。只有进一步推广早期教育的相关知识,使早教机构进一步的大众化,低价化才能使得低文化资本家庭的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积累有利的文化资本,不至于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困境。
3、强化社会引导能力,促进教育资源优化分配。目前来看孩子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促进家庭做出教育资源分配决策的主体都是具有功利性的。英语培训机构认为所有人都要学外语,学校为了升学率一切向成绩看齐,艺术类机构为了招生告诉家长艺考是条捷径,连任课老师也会因为自己开了个培训班而想要引导学生报名参加。当这些拥有各自利益诉求的主体成为引导家庭教育资源分配的主要力量时,教育决策能力相对缺乏的低文化资本家庭很容易受到影响,做出不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只有通过建立非功利性的社会引导力量,促进低文化资本家庭教育资源分配的进一步优化,才能促使教育公平的进一步实现。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