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作为语文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后出现的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它被广泛的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然而,遍历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可以看出问题教学法的效用不够显著,究其原因是大多数老师的教学理念无法突破传统课堂提问的桎梏,无法摆脱自身的瓶颈,用创新的思维来看待课堂。本文试着从以下三方面阐述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具体应用。 一、调动课堂的活跃的气氛,并且积极鼓励初中生提出问题 教师平时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走下讲台,贴近学生,融入学生中去,从中启发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让学生懂得语文是一个一门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学科,在课堂上只要大家勇于思考、积极发言,并且敢于质疑,就是正确并值得表扬的。同时教师要明白初中生在这个生理的发展阶段有其独特的特点,初中生在这个阶段对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并且兴趣广泛,具备冒险精神,同时初中生思维活跃,具体表现出很强的创造力,以及创造欲。教师要尤其注重利用初中生这个特点,积极帮助学生克服不敢向教科书,不敢向权威质疑的心里,帮助他们克服害怕说错的心里不好意思的心里困境。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百草园》一文时,课文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或许班里就有人质疑:“怎么那个时候没人有打扰他呢?怎么那个时候的绿树成荫呢?”还有的学生提出问题:“怎么叫云雀是天子呢?”等等,教师要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且要表扬这些学生的敢于质疑的能力,说明他们心思缜密,勇于探究,再引导学生追问这个时代主人公悲剧产生的原因,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 二、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兴奋点 教师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为学生量身定做恰当合理的问题,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因为合理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进而产生好奇心。甚至可以通过环环相扣,像解连环锁一样,但是每个问题的侧重点都不同,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完璧归赵》这篇文章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蔺相如出使秦国的环节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赵国和秦国的势力对比怎么样”?并且接着这个问题:“蔺相如是如何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你能从中看出蔺相如什么品质?”最后在抛出一个问题:“蔺相如最后和赵国的命运如何,最后秦国有没有得到和氏璧。经过一番讨论之后,让学生带着思想感情去朗诵这篇文章。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前面的问题是后面问题的铺垫,后面问题是前面问题的延伸。但是这几个问题的主要考查点不一样,首先是训练了学生寻找知识点进行归纳的能力,其次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并且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整个课堂都在老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下进行,由老师为主导转换为学生为主导,充分体现的学生为主导的学习过程。 三、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当课堂上遇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很大的问题时,学生既没有相对的处理问题的经验,又没有有效解决问题的模板,学生会感觉叼着块大肉,但是无从下口,此时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应该积极发挥老师的作用,此时教师可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比如通过相关资料,角色扮演还原课文的内容情节,一对一回答等等诸如此类。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掌握好了课堂上课的节奏,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兴趣,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我组成小组,发挥团队精神,积极带动大家一起融入到这个课堂中来,锻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在问题不断学习进步。比如,在学习《完璧归赵》这篇文章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同时教师问大家提出有效的问题留给大家进行探究学习:“你认为这个表演中哪个表演最为惊险?秦王先要看和氏璧的原因是什么?你从这篇文章中看出了啥道理?。通过这一系列的有效问题尤其是情境的设置让学生获得独特的心里感受和精神体验,用真切的情感和理性的逻辑去思考问题,进而在问题中解决问题,实现进步。 结语 问题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它不仅能够提高初中自我的逻辑能力,而且还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为了能够深化拓展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本文论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桎梏,提出了三点措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 朱立华. 谈新时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艺术[J]. 科技资讯,2012(33). [2] 黄厚江. 关于“问题教学”的几个问题[J]. 中学语文教学,2013(3). [3] 娄凤跃.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新课程研究,2012 (12).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藏族中学)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