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我国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在教材建设、教学方式与手段方面的不足,国外高校则凸显其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国内外比较,可以从学科设置、学生培养、师资建设等方面为我国产业经济学教学提供建设性的启发。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应用经济学科,是国内外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学科体系的历史形成起源于西方的产业组织理论。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主流产业经济学也被称为产业组织学,以微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某一行业中企业间的垄断与竞争关系,因此也被认为是研究产业内企业间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引入欧美主流产业组织理论,吸收日本的产业结构理论,融合了东西方两种产业经济理论,形成目前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
一、我国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产业经济学课程,总体而言,其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多以理论教学为主。我国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教材建设缺乏特色
适用课程的教材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基础。国内产业经济学教科书出版数量在近几年虽然有明显增加,但是在自身特色和适用性上显得不足。首先,目前我国的教材编写在内容方面多是整合了欧美国家的产业组织理论和日本的产业结构理论,内容体系庞大,教师上课基本上对每章内容均是导论性的介绍,甚至某些章节无法涉及,不大适用国内产业经济学课时较少的情况。其次,国内教材的理论背景资料和相应章节的案例比较缺乏,使理论显得枯燥,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有些教材辅以案例,也多引自西方教材中的案例,缺乏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在当代经济中面临的问题和案例。由此,造成学生对该课程和教材具有陌生感,拉大了课程与中国经济实践的距离,从而导致应用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无法充分体现。
2.课程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我国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多以课堂上教师对产业内企业间关系,以及不同产业间的关联与产业发展等内容进行单方面讲解的理论教学为主,更侧重于抽象的逻辑思维,而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讨论式、实习性的实践教学比较缺乏。这种教学方式造成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仅达到对理论的泛泛了解,无法较好地运用理论知识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产业经济问题与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另一方面,单一枯燥的理论讲解也无法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此外,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讨论的课程,很难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缺乏问题导向,也使学生丧失了主动查资料,追踪学科最新的国内外前沿发展动态的热情,从而限制了学生的研究视野,难以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不仅无法达到对知识的有效吸收,也对学生形成自己的研究兴趣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障碍。
3.案例教学不成熟
案例教学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让学生们通过对案例及相关资料的自主调研与分析、就案例展开讨论与交流,从而培养其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体现产业经济学课程应用经济学特点以及实践性的有效方法。近些年来,尽管我国高校在产业经济学课堂中会融入一些案例教学,但其教学手段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案例教学工具落后。在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中,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缺乏真正的实验和讨论环节,大多停留在利用媒体手段以文字与图片形式向学生介绍案例。另一方面,案例库建设滞后。多数高校产业经济教学案例仅局限在现有的一些案例材料,案例陈旧、更新慢,对新近发生的产业经济问题敏感性不强,尚未形成案例库,从而不能使理论知识与相应案例有效地结合起来,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国外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特点
国外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也称为小组学习法或小组活动法。第一步,教师在掌握学生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分派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第二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参与到学习小组的学习中。课堂上,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问题练习,并运用相关经济理论解决问题。在课外,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作业中,轮流指定一名小组成员作为主导者,成员之间相互做出评价,避免可能出现的“搭便车”问题。第三步,对合作学习法的效果进行评价。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出勤率、参与积极性和学术表现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英、美等国家,教育人员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合作学习法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相比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2.经验学习法
经验学习法是强调参与性学习机会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课堂的教学方法。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补充,经验学习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长期保持知识的能力,经验学习法将学习的显性责任从教师移向学生,鼓励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一份学术题材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的新闻简报带到课堂上来,在交流中,每位同学都能专心听取和分享他人选择相应新闻故事的缘由。在经验学习法的教学中,由于每个人都参与了讨论,因此在班级营造了一个共同体氛围。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对最富有创见的学生给予小奖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散思维。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经验学习法在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方面优势明显,强调职业导向型教育,对提高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预期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3.主动学习法
主动学习法是克服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局限,将学生由被“灌输”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获取者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产业经济学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善于思考非常重要。汉森(Hansen,1986)强调,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应该能够获取已存在的知识,显示出对它的需求,并吸收它、运用它探讨问题并用它获取新知识,主动学习则可以为此提供真正的帮助。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主动学习法的运用显得尤为迫切,它也与传统的讲授教学法相结合,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应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三、国内外产业经济学教学的差异与启示
由于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与教育理念的不同,我国和西方等国家在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特点中体现出一些差异:
1.学科设置
西方的产业经济学培养目标清晰,在不同的学习研究阶段,其学科设置也显示出差别化。首先,国外比较注重学科的交叉培养,密切关注学科和理论的发展前沿,鼓励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和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共同分析相关领域的实际能力,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思维模式更加多元和活跃。相比之下,我国高校在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交叉培养方面尚未起步,学科间的划分界限仍比较严格,对学科发展前沿关注度也不够高。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西方国家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层次清晰。例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及耶鲁大学的课程设置的共性是层次鲜明,分为基础课程、高级课程和研讨班。与西方名校相比,我国高校产业经济学教学课程设置的层次不够明显,多数将其统一设置为专业课程,且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层次逐渐提高的特点。
2.学生培养
在学生培养方面,西方国家侧重学生的专业素养、全面发展、应用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为此在教学方式、学习环境、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给予支撑。我国的产业经济人才培养目前还停留在传统的培养模式,授课多以课堂理论教学讲授为主,学生更多属于被动的接受知识,以任务导向完成课程学习,缺乏学术研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产业经济相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手段缺乏,对学生的实践性、应用性培养不够,相关学术团体较少,学术氛围不够浓厚。
3.师资建设
国外高校产业经济课程相关的师资队伍建设特点主要体现在激励与约束制度两方面。首先,激励体现在优厚的待遇吸引了优秀教师人才加入到专业团队之中。同时,国外高校的教师,特别是教授的学术权威高于行政部门权力,教授对于课程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材等学术事务有较大的自主性,使教师有更大的活动和主张空间。其次,约束机制则表现为:国外对于高校教师的学历和学术贡献要求较高,这要体现在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在知识和学术上进行引导及反馈。另外,国外的新任教师通常要接受严格的培训,这要求新教师要更好的适应教学而不是只有学术。对应来看,我国高校教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首先,教师福利待遇以及工资水平有待提高,以避免教师精力外流现象;其次,教师的学术自由度在很大程度上仍受限行政部门,而新教师的培训仍停留在教师资格考试阶段,对教学水平缺乏足够的标准要求。
可见,国外发达国家在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方面具有显著的先进性,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有助于我国高校在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完善相应制度,从而从本质上提升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杨凤 贾山亮 徐飞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2014年14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