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大面积范围属于中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面临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双重压力,所以解决流域内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是淮河生态经济走廊规划建设的关键。量化分析淮河干流沿线27个县域经济指标,发现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有自东向西递减的空间分异规律性。
豫南和皖北县域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苏北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有产业联动发展的可能性。结合各县域优势产业和资源特殊性,提出淮河经济走廊建设应打通东西向水道、构建绿色生态农业走廊、促成资源型工业向环境友好型转化等建议。
引言
淮河流域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间,流域内经济发展落后,处于周边五大经济带的“虹吸”范围内。在此背景下,以经济走廊的模式进行沿淮的生态经济建设方案得到了皖、苏、豫等政府的积极性响应,打造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战略随之孕育而生。该战略以淮河为依托,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根本落脚点,着力构建淮河黄金水道、淮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沿淮工业特色产业基地,以“一带三核多节点”的空间发展格局来推动淮河流域经济转型升级。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概念,首次在2011年由中国工程院专家在“打造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研究课题中被提出。2012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编制了《建设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推动我国东中西地区协调发展》研究报告,并于2013年将最终成果——《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上报国务院。
流域内产业协同发展无疑对加快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仅有少数学者关注核心城市的信息产业经济发展问题[1],对县域经济关注不足,而淮河流域广大农村地域欠发达。本文选取淮河生态经济走廊节点城市(共27个县区)的经济指标作为空间统计的数据源,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特点,并对走廊县域间的产业关联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为流域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建议。
一、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特征
(一)淮河生态经济走廊范围界定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这一战略构想包含自然地域、经济区划、“一带三核多节点”空间组织战略等多维度考量,但目前关于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范围是流域尺度还是干流尺度的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认为,在发展初期经济走廊应归于干流尺度。首先,从空间区位层面上说一带三核多节点发展模式中,无论是核心城市还是所涵盖的节点城市多位于淮河干流两侧。其次,在区域经济发展层面,淮河流域处于经济“洼地”的位置,干流尺度的发展规划无论对削弱经济“虹吸”作用,还是对寻找区域内部源动力都大有裨益。在行政区划方面,干流尺度的发展规划能够减少跨省合作带来的阻力,对走廊产业的耦合趋向具有重大意义。总之,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在发展初期应是一个以信阳、蚌埠和淮安为核心,以淮河主干道周边县区为节点,跨豫皖苏三省的经济“干线”。
CufebbS.net
(二)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特点
分析27个核心城市2013年GDP值,结果显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内经济发展状况从整体上看呈现出东北高、西北低,并沿淮河干流逐渐递变的特点。走廊内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阜南县与洪泽县相差38 815元。从产业结构特征上来看,走廊内各县域产业结构特征有较大差异。信阳的固始、阜南、横川等县的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各县。六安和淮南的霍邱、颍上、凤台等县第二产业比重均远超平均水平,凤台甚至达到67%。
而处于淮河下游苏北城市,如盱眙、泗洪、大丰等县区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由此可得出,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存在经济发展的阶段差异。从一定程度上说,空间的邻接使得邻近区域具有共同的发展资源,从而使得产业结构也趋于同构[2]。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核心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空间差异。大体上看,淮河上游豫南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中游皖北矿藏资源丰富,又是老工业基地,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其他区域。下游苏北通过承接长三角等地区的产业转移拥有一定发展基础,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占比较高。尽管上、中和下游河段县域产业结构大多数以“二、三、一”为主,但豫南和皖北的第一产业占比均未降至20%以下。按照库兹涅茨理论[3],工业发展阶段仍旧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苏北则属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表示各区县的生产水平在空间上的联系,利用Moran散点图表现空间联系的全局指数和局部指数计算结果[4]。在绘制的Moran散点图中,第一和第三象限内分布的点数明显多于二、四象限,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内节点城市基于人均GDP的空间自相关方式主要是高值与高值聚集,低值与低值聚集。位于第一象限的大多是三大核心城市(信阳、蚌埠、淮安)的下辖区县或位于其附近,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走廊“一带三核多节点”模式规划的合理性。
同时,处于第三象限的区县位于经济走廊的中下游地区,根据其产业结构特点,可知该区域存在农副产品附加值较低,第二产业生产效率不理想等问题。凤台和桐柏县位于第四象限,两地人均GDP显著高于周边区县,二者的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3%、67%、21%和14%、64%、22%,产业结构极为相似。凤台煤炭资源丰富,以煤电为支柱产业,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生产加工和附加值链。桐柏是淮河的源头,被誉为“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拥有丰富的矿藏,动植物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2013年新引进招商项目8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个,其发展模式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两者人均GDP的比较优势,主要基于区域内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
二、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县域产业关联特征
分析走廊相关城市的优势产业和资源特征,并结合Moran散点图的分析结果,发现城市间的资源相似导致产业同构,使得区域内的经济水平呈现块状发展的模式。区域内城市依靠相似资源而发展的支柱产业不仅使供给侧难以转型升级,成本梯度效益无法实现,也使得资源密集型产业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比较优势而陷入盲目降低成本的恶性循环。因此,依托走廊内的优势稀缺资源发展主导产业,并对其进行有序的整合,横、纵向扩宽,加深产业链,是提高产业协同能力,刺激走廊内GDP增长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成为我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的必由之路。
桐柏的天然碱储量丰富,居亚洲第一,利用此优势发展主导产业,以此吸引龙头企业迁入。颍上县和凤台县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依靠淮南、蚌埠两市老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依托煤焦油技术与下游城市的装备制造业、医药化工业达成产业关联。洪泽县及周边地区岩盐储备居世界首位,发展盐化工产业极具比较优势,与煤炭、石灰石资源对接可以进行烯烃生产。此外,淮安和盐城承接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于丰富经济走廊内的产业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产业发展建议
(一)加快构建东西交通通道,充分发挥水道航运价值
从整体视角来看,流域内南北向交通较为便利,在京广、京九、京沪三条铁路的引导下,区域内的经济纵向流明显强于横向流。东西向水运通道联系较少,使得走廊上、中、下游各县域的发展相对孤立,且水平不一。因此,加快规划走廊东西向的交通线路建设,充分发挥淮河各支流及下游水网的航运功能,对于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横、纵向扩宽产业链条,疏通资本流动的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二)坚持优势互补,积极打造生态农业走廊
淮河流域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第一产业在县域城市的产业结构中占比大,但对GDP的贡献率较低,因此整合区域内的优势,打造一条以高品质、绿色生产为主题的生态农业走廊对于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信阳市地处走廊上游是全国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固始、光山等县有发展创新型农业的技术条件,也是优质粮油的生产地。处于走廊下游的盱眙、洪泽、涟水、沭阳等县建有国家农业示范区,是优质蔬菜和花卉的供应地,上下游城市利用区位优势,调节生产模式,建立畅通的销售平台,能够带动沿线城市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物流业协调发展。同时促进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积极打造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将第一产业推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三)引导资源型工业向效益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走廊中游的凤台、颍上等县的煤炭、化工等工业企业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地区坏境容量要求较高等问题。立足于经济走廊生态发展的要求,发展清洁型、效益型工业是未来相关产业的转型方向。相关企业应积极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利用知识的外溢效应为经济规模效益充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附加值,引导煤炭资源与走廊内的岩盐结合,倡导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等生产方式,扩宽产业链上下游的耦合面,从根本上提高经济与环境效益。
(四)调节产业结构,强化产业链条
走廊内城市的产业同构现象较为普遍,集中表现为各县域发展相似甚至相同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诸如建材、机械制造等制造业具有效益好、附加值大特点。虽然在短期内该类产业会成为一些县域的经济增长点,但从全局、整体的角度审视,产业同构会造成市场恶性竞争,企业规模难以扩大,收益负增长等严重后果。为此,政府需要立足区域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以及相关产业的比较优势,有计划地引导该类产业进行有序转移或改组,同时结合产业链条上的“疏松点”,有目的地引进配套产业,提高产业间的关联性,循序渐进地解决产业同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相关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作者:赵楚 孙庆全 顾燕琴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12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