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写意特点、内容和笔法三方面,分析了中西绘画风格的特点,指出了两种绘画风格的异同。文章最后阐述了中西绘画风格融合对于中国绘画的影响,论述了两者相互融合,取长补短的好处所在。
关键词:中西绘画;风格;融合;中国油画
1.引言在中国,对艺术和美的观念,从一开始就是同伦理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而在西方,真实地再现生活和科学地探讨形式美规律,是西方艺术的两条基本原则。在中国,美则接近于善;而在西方,美接近于真。2.中西绘画风格的异同2.1中国绘画风格中国传统绘画源远流长,它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融合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法、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等的完整艺术体系(1)以写意为特点中国绘画的艺术创造是一个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过程,既承认艺术创造来源于客观世界,有十分重视个人主观作用。东晋顾恺之“迁 想妙得”的主张,唐代确立的“外师造化,中心得源”的创造原则,“气韵生动”的审美标准和“以形写神”等艺术理论使中国画到唐宋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实 精神与浪漫精神写实方法和浪漫方法得到了相当完美的结合。(2)内容较为丰富有山水、花鸟、鱼虫、人物、宗教画、风俗画等,绘画的内容呈现多样性,这是由中国画的功能来决定的,有很大一部分中国画是文人画,它们是文人以画言志,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一种表现手段,因此不具有实用功能,没有题材的限制。(3)多以线为主任何种类的绘画都有自己特定的表现方法和特殊的物质材料,中 国画物质材料是毛笔、水墨和宣纸(文房四宝),因此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是以线为主的笔墨,这是其特有的艺术特点。唐代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必 全其骨,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所以中国画的意境、形象、情感的表现都是要“归乎用笔”的,有无笔墨便成为评价中国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南齐谢赫就在“六法论”中将“骨法用笔”定为中国画的造型方法。2.2西方绘画风格西方绘画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时期的发展中以油画为主,呈现出了与中国绘画截然不同的绘画风格和特点,这与其民族历史、文化观念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以写实为特点这与西方的哲学有着很深的联系,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主要形式‘次序、匀称与安排’”,认为“一个美的事物……不但它的各部 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这种观点认为美必须具有特定的感性形式,并努力在客观事物中发现它们。康德指 出:”美本身只涉及形式“。古希腊时认为“文艺是一种摹仿。”这些观点都认为美都应展现客观事物的本身外在美,也就是认为美的本质就在感性事物本身。因此 形成了西方绘画以写实为主的绘画风格,而忽略了人的主观意识,没有很好的把画家的思想容入画面当中去。(2)以宗教画和肖像画为主自欧洲中世纪以来,基督教的影响占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的具有浓厚的宗教色 彩,充当了教会代言人的角色。绘画就成为了统治阶宣传基督教的工具,无论是在教堂 的墙壁、天花板上,还是流传下来的名家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耶稣、圣母的形象。在早期的欧洲画家只不过是充当画师的角色,他们不能左右自己绘画作品的艺术创作,只能靠给教会画宗教画和给贵族、富人画肖像画来维持自身的生计,绘画 内容较为狭窄。(3)西方绘画多油画油画是西方绘画的主要画种,它是用挥发性油质颜料在木板、画布、厚纸或墙壁上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油画颜料有较强的遮盖力,颜料之 间的重叠与铺摆可以造成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因此可以反复绘画来表现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另外,油画颜料干后坚固耐久,不易霉变,便于长期存放,使得绘画作 品能长期流传,而中国画较之则不易保存。3.中西风格的融合现代的中国画家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及出生,不断吸收外国传入的绘画技法——包括素描、油画、水彩等,大大丰富了传统中 国话的表现技巧。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而油画这一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产物体现了西方人的审美情感。中国油画正是中西绘画风格融合的产物。中国油画的写意性,首先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观念,是中国意象美学观于油画中的体现,画中物象之形隐显转换于抽象的 意味中,实态与虚形的交融互生等无不体现中国传统意象美学思维在油画中的运用和发展。中国油画在“融合发展”中,凝聚着画家的写意性和民族情结,使其与中国画家和审美大众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其次,中国油画在民族化、本土化的进程中,以“写意”作为切入点,“汇中融西”,除了系统地吸收西方的油画精华,还站在传统文化的高起点,把“写意性”作为其中国元素的核心融入其中,使这一外来艺术既保持了西方文化发展“基因”,又能存活于东方文化“母体”中,形成了独特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4.结语中西方文化和哲学、信仰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文化、 美学审美的差异。归纳与分析中西绘画风格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深入理解中西绘画艺术品。让中西绘画艺术的发展,在保持各自特点的同时,更好的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参考文献:[1] 孔新苗, 张萍. 中西美术比较[M].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8.[2] 范瑞华. 中国画向何处去[M]. 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2.[3] 潘耀昌. 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史[M].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余瑛(1983--),女,湖北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助教。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