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正在全国稳步推进,但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当、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意识与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不够、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本文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根据不同课程确定与之相联系的思政目标,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入不同的思政元素,并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方面验证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成效。
关键词:课程思政;汽修专业;教学改革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在于立德树人,核心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次会议成为课程思政的缘起,之后,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都把思政教育进课堂作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改革重点在全国铺开。在《高等学校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颁布后,课程思政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但部分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推进情况还很不平衡,非思政教师课程思政的理念还需加强,教材问题,方法问题,教师课程思政素养不高等问题亟待破解。鉴于此,本文以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开展的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为例,介绍一些具体的做法,以期能为当前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于汽修专业的意义
1.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汽车行业的发展历史,丰富了汽修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这些思政元素是课程的灵魂主线,立德树人是学校的立身之本,是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大学》的开篇论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对立德树人精神和理念的探索追求。背离立德树人的宗旨,抛开培养国家与民族复兴所需人才的根本任务,学校就失去存在的根基。具体来说,大学教育的灵魂和主线,就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按照民族复兴、国家昌盛对大学生的战略要求,提高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秉承工匠精神、职业道德、法制素养,实现立德与树人相统一。2.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汽修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要求与实践,能够提高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课程思政能力。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实践者和学生思想灵魂的引路人,树人先正己,立德先立师。《礼记·文王世子》指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要牢记教育立德树人的宗旨,把崇高师德内化为潜意识的价值追求并在工作中默默的体现。在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教学中知行合一,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榜样与标杆。专业教师对本行业最新发展的关注,对行业发展史资料的搜集、挖掘与整理,以及历史上和现今行业内不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都是很好的课程思政资源,要将这些资源融入项目化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思政研讨会、教学思政观摩、教学思政大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3.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企业发展进步,需要德才兼备的技术人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有助于学生树立安全第一、操作规范、维修认真、微笑面对每一位顾客的服务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团队合作、克服困难、专注执着的工匠精神。
二、汽修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随着百姓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国内汽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市场上汽修企业数量与规模急剧扩大,随之对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和精湛维修检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国内许多高职院校汽修检测与维修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还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还需要解决如下问题:1.课程的内容跟不上行业的发展,存在系统性不完善和时效性差的问题许多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所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系不够紧密,理论与实践不均衡,理论课时占比大、实践课时占比小,学生动手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部分院校使用的教材版本陈旧,不能反映当今汽车行业发展的现状与技术的创新。互联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速度慢,利用率较低,无法满足授课“授新”的要求,致使专业教学内容不但不能真实反映新时代汽车行业的现状,而且课程思政这个育人“灵魂”融入度不高。2.部分专业教师理论与实践融合度不高,重知识传授,轻品格铸就,思政意识与能力缺乏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大部分是70、80后,这部分教师在形成教学风格的大学学习期间,经历了当时普遍存在的学术研究和教材建设中,西方术语范畴、理论原理、研究方法的不自觉的直接搬用,缺少体现当代中国特色的教材和学科体系的教育过程。而今,这部分教师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视知识、轻视德育的现象。更有部分教师认为大学生已是成人,已经确立的政治信仰很难改变;进行思政教育是思想政治课和学生辅导员的事,与专业授课教师关系不大;讲授专业课时融入思政内容学生不会喜欢听,也会拖延本已紧张的教学进度,影响专业课教学效果,还有部分教师存在缺乏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水乳交融传授的能力,授课时思政内容传授生硬,学生难以接受,课程思政的能力亟待提高。3.“00后”为主的高职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心理出现了新的特征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动力普遍不足。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和职业要求不够清晰,对自己的认知也比较模糊,缺少坚定与自信。他们本身知识素养和心理素质相对较低,部分学生缺少韧性,对事物的认知比较肤浅,相应的基础知识不够丰富,总体上表现为心理健康水平低,学习动力不足,自尊自信低,缺少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对职业道德和理想的养成与树立不热心。
三、汽修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途径
1.挖掘搜集思政素材,完成各专业课程确定的思政目标汽修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核心专业课、专业拓展课构成,在此体系中,不同的课程需要搜集挖掘的思政元素及素材各有不同,不同的思政元素也有着不同的思政育人功能,各课程所使用的思政素材育人总体目标又是相同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职业操守、工匠精神,以期能够成为行业栋梁,大国工匠。以下以专业基础课、核心专业课、专业拓展课课程思政目标为例,展示如何挖掘利用思政素材,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完成相通的思政目标,如表1所示。2.制定课程思政教学大纲下面以《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四个项目教学中思政教学大纲设计为例,具体介绍该课程思政教学大纲设计的要点。如表2所示,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和需要掌握的技能点是制定教学大纲首先明确的重点,其次需要挖掘搜集蕴含在知识点和技能点背后的思政元素,这是课程思政教学将专业知识、技能与品格培养相串连的最关键一步,是对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教师思政教学水平高低、优劣在此一一体现,不能生搬硬套,要有机融合于教学环节中,挖掘的思政元素要与知识点或技能点的内容相符合,这是对学生品格塑造的关键。3.思政教学的内容融入到教学各个环节中专业核心课与专业基础课大多是学习内容项目化,以学习任务为驱动,结合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实施教学。以汽修专业《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的项目三“汽车发动机故障的检测与诊断”为例,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阶段,全程融入思政元素,有问题、有讨论、有价值取向。达到知识、技能、价值的传授、培养与塑造的有机统一。(1)授课前精心布置任务。授课教师选取微信群、QQ群或微博,发送《全国技能人才大赛获奖者》《315晚会不良商家以次充好欺骗顾客调查》视频,通过平台发布项目任务与思政教学任务,学生通过查看、观看授课教师下发的任务清单和视频,了解本次课的主要知识点和需要掌握的技能要求及思政教学讨论题,带着对问题的初步认识走入课堂。第一个视频是帮助同学们树立劳动光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第二个视频是让同学们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做正直诚实的人。课前,对发送视频主题内容展开讨论,每位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不成熟的、偏颇的、不正确的观点,教师参与讨论,帮助同学们理解,做与时俱进的传道、授业、解惑者。针对学生课前讨论的情况,教师及时修改教学方案,调整教学方法,合理设计课堂环节,以期达到高效的传授知识,塑造品格。(2)课中知识育人与思政育人相结合。根据课前活动掌握的情况,在以下六个环节中,适时引入思政教学内容:第1步,内容引入。根据课前学生讨论的情况,将存在的疑惑列为问题,引入本次课的授课内容,让学生明确本次课的教学重难点及要掌握的技能。采用分组教学,确定每个学习小组组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自己的角色。教师以2016款长城1.5T汽车发动机的实际故障为案例,设立学习情境,通过长城公司的企业标准与国外企业标准的对照,了解我们的差距与进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第2步,资讯搜集。教师广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教学课件,进行知识重难点的讲解。如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组成、构造、工作原理,配件工作环境及技术要求等。教师利用实训手册和发动机实体,演示讲解发动机的故障检测与诊断的注意事项与操作步骤,及时给各学习小组布置实操任务,本次课教学任务为汽车发动机故障的检测诊断及维修。第3步,计划与决策。学生领受实操任务,讨论制定检修计划,小组成员合理分工,以最大程度提高检修效率,准备工具、制定任务工单。教师检视、推敲每组学生制定的计划是否周密可行,与学生一起讨论、修改、完善、优化有瑕疵的计划。旨在以此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最终使每一组检修计划达到最优与切实可行。第4步,任务实施。每个学习小组依据制定的检修计划,分工协作进行实操。对实操过程中出现的疑难之处,小组内先开展讨论,仍不能顺利解决,这时教师才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实操,尤其要留意学生实操时存在的不规范、不安全的行为习惯,注重细节,让学生牢记安全第一,细节决定成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同时在小组间开展实操速度和准确度为评比内容的竞赛,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参与竞争的意识以及攻坚克难,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第5步,实践评价。小组实操任务完成后,教师检查各组的完成情况,学生填写任务工单,学生各组之间开展组间互检互评。小组内部自评互评,最后教师总结评价,评价要实事求是,肯定学生的进步,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形成正确对待意见与批评的态度。第6步,课堂总结。各小组总结本次实操课的收获与存在的不足,分析不足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填写实训手册,撰写实训报告。最后,学生清洁整理实训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3)课后实践拓展。各组学生课后前往教学实习4s店,拓展所学,参与实践,熟悉企业的工作任务与流程,记录活动情况,作为维修案例与素材上传至本专业课程平台;将自己课上制定的维修方案与企业实施维修方案对照,发现不足与创新。以此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钻研创新的精神。
四、汽修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成效
汽修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自2019年上半年实施以来,短期、中期成效已经初步显现,长期成效可期。1.短期成效一是各门课的出勤率由课程思政改革前的81.2%提高到现今的96.9%,上课抬头率由改革前的72%提高到现今的99.98%。二是汽修专业的学生参加各种团队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现在班级学生全都愿意通过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改变了改革前每个班级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参与团队的状况,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显著提高。三是课堂参与度提高。现在平均每节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人数上升为30人次左右,几乎每个人都能在课上主动发言谈自己的看法,思维活跃,亮点频出,完善自我成长,对未来充满了信心。2.中期成效一是学生的实操能力逐步提高,操作过程越来越精准规范,安全意识显著提高。二是综合测评成绩提高明显。2019汽修专业的学生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4门专业课程的平均成绩分别提高了3分、2.4分、3.2分、4分。3.长期成效的预测一是工匠精神得到良好的培养。问卷调查显示,汽修专业学生做事专注、态度认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普遍得到提高。二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正气在弘扬,正能量在增强,道德素养在提高。职业测评中,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是难以定量评价的,它具有内在性与长期性养成的特点,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修养从知、情、意、行四方面进行潜移默化长期培养,通过以上的实例说明,随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汽修专业的学生在职业道德素养与技能方面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6-12-08)[2020-05-10].
作者:金泽 单位: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返回机械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