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以环境为代价经济的高速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己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大气污染成为压在人类健康的“三座大山”。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最新评估,2012年仅空气污染造成700万人死亡,占死亡人数的八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态势令人瞩目,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各种类型的环境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容小觑。医学院校有着深厚的医学背景,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环境专业基础知识上能更好的掌握环境与健康这一医学和环境交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将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技能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及卫生管理相结合的能力,而且目前国内医学院校有关环境与健康的专业选修课开设极少。因此,在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环境健康专业选修课是十分必要的。
在开课过程中,笔者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意义、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学方法和手段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开设专业选修课环境与健康的意义
21世纪社会的发展对高校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单一的技术型人才向全面的综合型人才转变,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对多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培养良好的素质。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环境与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它所倡导的教学观念和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要求高度一致,是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内涵的丰富和补充。
环境与健康教育的开设迎合了环境健康评估人才缺口问题,同时也是教学理念的深层次重大的转变,具有超强的跨学科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强调产学研的统一。它所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广泛,如医学基础、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处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法学等诸多学科,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中现代科学和教育想多学科交叉、渗透方向发展的趋势。
在环境科学专科开设专业选修课环境与健康,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环境与健康基础知识,了解目前国内外环境因子的来源、含量分布、存在形式、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熟悉环境因子的迁移转化、摄入途径及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掌握环境因子的健康效应及与疾病的关系,提高客观环评健康效应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气污染的危害、处理方法及疾病三者紧密联系,是对本专业知识运用的融会贯通与提高。同时,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准则,为日后环境污染相关法规进一步完善奠定良好基础。因此,环境与健康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获得认识和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成为具有环境安全理念和健康意识的、参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未来新一代环评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环境与健康这门课程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的主线,结合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将环境健康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与实际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有机结合,从不同视角全方位地阐述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由于授课对象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大三学生,课程的开设建立在对环境科学、医学基本理论有较好的了解基础之上,很多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较高,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选取授课内容兼顾环境科学、医学知识,深入浅出阐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经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确定了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重点介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人与环境的关系;第二章为微量元素与健康,介绍微量元素的来源、代谢、功能、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疾病预防;第三章为环境化学品与人体健康,介绍环境化学品的迁移转化、健康效应及中毒防治措施;第四章为生物因素,介绍人体免疫系统、不同微生物感染的免疫反应机制、健康效应、预防控制措施;第五章为物理因素,介绍不同物理因素的来源分布、分类、危害效应及防护措施;第六章为环境因素与生殖健康,介绍生殖系统、影响生殖健康的环境因素、对生殖健康的影响与危害及生殖健康的优化;第七章为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大气管理的标准、来源、种类、迁移转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第八章为水体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水体环境标准、水体污染的来源、分类、迀移转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废水处理的方法、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处理现状、存在问题、危害、可控程度分析及建立应急处理机制;第九章为土壤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土壤环境标准、土壤污染的情况、来源、种类、迁移转化、修复技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十章为居住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健康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监测、室内外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十一章为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介绍食品安全的现状、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安全性、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及评价、对转基因视屏的管理。
上述教学内容决定了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社会性、时代前沿性,将当今典型的环境问题与健康问题紧密联系,学术综合性、时效性极强,易于理论联系实际、引人深思,非常适合作为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开设,是颇受环境科学学生喜欢的一门课程。
3教学方法与考核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丰富的教学手段,有利教学内容的充实。在环境与健康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恰当地利用课件、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由于环境与健康这门课程综合性比较强,涉及的学科众多,容易导致学生很难将知识融会贯通,且医学知识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和强烈的信号刺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围绕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参考国内外最新资料,反复筛选和制作出符合我们环境科学专业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同时,针对教学难点内容,注意收集播放相关制作精良的视频文件,如在讲生物因素一章时,播放免疫系统如何运作的视频,讲述了面对流感病毒入侵的过程中,人类的免疫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及在感染的不同时期所出现的不同症状。多媒体课件和影像资料的结合运用,使得即便是医学专业学生难理解的免疫系统运作可视化、简易化,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难点问题的理解。面对有比较扎实基础的环境问题,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等,温故而知新,加强了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环境与健康网站、医学网站和生态学网站、书籍、期刊杂志等,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拓展知识面。
制定严格课堂考勤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评价。采用考勤、讨论、课程论文、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的方式,其中考勤、讨论、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40%,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本课程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又提高了论文撰写的能力。
应用常见网络沟通工具,比如QQ、Email、微信等,加强教学管理和师生交流。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疑难问题和自己的观点,相互讨论,教师定期对所讨论的典型问题进行提炼总结,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补充讲解。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进行课程网站建设,以期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让学生受益更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便捷和顺畅。
开课以来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教师阶段性教学的评价成绩由80.5分上升到92.8分;学生阶段性考核平均成绩也是升高趋势,由76.2分上升到86.9分;通过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经学习该专业选修课后认为收获很大的学生所占百分率逐渐上升,达到86.8%。说明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及考核制度的不断完善,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林业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