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林业论文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2022-11-20  本文已影响 193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分别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环境间的思辨性关系。通过对园林建筑与环境的要素分析,提出自然理念和人文理念是中国园林建筑及其环境营造的指导思想和追求。

关键词:园林建筑;环境;自然;人文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历史跨越千年,集历代能工巧匠、书画诗人的智慧,是世界园林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其精髓不仅在于建筑本身高造诣的结构、建造技术等,也是因为建筑能与周边环境很好的融合,形成一定的意境并反映地方特色。简而言之,人们可以从一个地方的建筑和环境,看出一片乡土所具有的情怀。
1 园林建筑与宏观环境
  人是社会的产物,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建筑亦然,大尺度的宏观环境不仅包含自然环境,也包含社会环境,二者共同作用,改变着不同地域建筑的形式、材料、结构等特征,形成了丰富多变、精彩卓绝的园林建筑。
  1.1建筑与自然环境
  建筑是始终存在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并与之不可分割的。园林建筑的美学趋向,是独特的人文环境与优美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的艺术结晶,一旦离开特殊的地理位置,就会黯然失色。[1]
  不仅如此,自然环境中水文、气候、山岳、湖海、植被等要素也对建筑的形式、架构、空间组成等有着深刻的影响。以古典园林建筑的悬山顶和硬山顶为例:同样是一条正脊、四条垂脊的五脊二坡式屋顶,悬山顶建筑两侧的山墙内凹,檩伸出墙外,加博风板保护;而硬山顶的檩木则不外悬出山墙;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形成风火山墙。相比而言,北方民居多硬山,有利于防风火;南方民居则多悬山,更利于防雨水,两种屋顶同一部位的不同构造真实的反映了园林建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协调与统一。
  1.2建筑与社会环境
  每一个城市都是在各自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体现其独有的特点;而依托自然环境而建的人工建筑与原有景观相融合,构成了城市新的环境风貌。[2]
  自然环境是建筑形式产生的基础,决定园林建筑的骨架,而社会环境影响建筑的风貌,凸显建筑的性格。优秀的园林建筑不仅与自然、社会环境相融合,更能恰当地反映地域风格与人文特点。徽派建筑的马头墙,岭南建筑的天井、冷巷,苏州园林的亭廊楼阁,西双版纳独特的竹楼等,这些建筑不仅自身精妙,更是因为风格而成为地方特色的代表,甚至成为一种文化。
2 园林建筑与微观环境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做,宛如天开”,在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造园艺术讲究:构架山水、移田缩地、诗情画意、用精巧的平衡意识和强烈的整体感取代规整造园手法,营造自然式的园林景观。[3]自然式的园林景观成为园林建筑的微观外环境,建筑与环境间通过以下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互为因借,在小空间中“再现自然”。
  (1)山石:山石是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必不可少之物,建筑与山石在营造时常采用“台”、“跌”、“吊”、“挑”等巧妙的设计手法。建筑顺应山势起伏而跌落变化,使建筑与山石环境有机结合成统一的整体,取得生动、自然的景观效果等。[4]
  (2)水体:建筑与水的结合存在多种形式,较为常见的如临水的亭、榭三面凸于水中,一面与岸相连,视野开阔,此为“凸”;另有一些伸入水中的建筑采取下部架空,使水漫入建筑底部的方法,使建筑有漂浮于水面上的感觉,此为“飘”。还有最为著名的“曲水流觞”,通过“引”的手法,不仅在建筑内部创造了水景空间,更赋予建筑更深的文化含义。
  (3)植物:建筑的“遮”、“挡”、“围”为各种植物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并对植物造景起到背景、框景、夹景的作用;而植物配植可以软化建筑的硬质线条,打破建筑的生硬感觉,丰富建筑物构图,并能通过与建筑匾额、碑帖的呼应,突出建筑的主题和意境。
  (4)空间形态:园林中的空间组织特色,深刻地受建筑空间构架的影响。巧妙利用建筑空间形式的特点,往往可以营造出迥异的气氛,有意识地使之产生某种心理上的作用和精神上的感受。园林景观营造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游赏者提供自然的体验,通过建筑空间的营造,创造虚实、明暗等不同的空间体验感,会使园林更加富有魅力。
  (5)光影:园林光影的美是直接通过建筑的各种元素来体现的,最经典的莫过于丰富多样的漏窗。通过位置与光线的有机结合、图案的灵活多变,它能打破大片墙体的沉闷与单调,营造出通透空明、雅致秀逸的园景。
  (6)色彩:建筑色彩与其周围的环境是我们最直观的视觉接触,直接影响情绪的变化。经典的建筑色彩应用如南方园林建筑的“粉墙黛瓦”,配以绿色的植物,充分体现私家园林的安逸舒适;徽派建筑黑白为调,与山水相融,仿佛一张秀雅的水墨丹青;西藏山巅上洁白的建筑形体、蔚蓝的天空、兰红相间的经幡,三者构成一幅色彩明朗的画卷。
3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环境的思想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精髓在于其蕴含了传承千百年的造园思想和人文理念。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环境美学观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建筑意匠,在造园时以崇尚自然和追求真趣为最高目标,一方面表现为追求一种模拟自然的淡雅质朴之美,另一方面表现为注重对自然的直接因借,与山水环境的契合无间。[5]这种对自然和人文理念的追求使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外部空间环境达到一种高度的融合,呈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从而造就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迥异的风格造型和意境表达。
4 结语
  建筑的本原是人,人的需要与追求促使了园林建筑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的园林建筑不仅仅是一座纯粹的建筑,而是物质化的建筑实体与诗词歌赋的文化精神,与舒适自然的园林景观的杂糅。它不但能满足游赏者对自然的向往,又富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给人以物质与精神的美感,是自然关怀和人文关怀高度融合的杰作。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创作,也正是中国当代园林建筑与环境营造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王慧杰.建筑色彩与环境的协调性——以西藏地区建筑色彩为例[J].艺术与人文,2008(3):144-145.
[2] 张欣,高述波.浅议建筑与环境[J].观察与思考,2006(3):29-31.
[3] 鲜金宏.浅议中国古典山水园林建筑与环境的关系[J].技术与市场,2009(7):81.
[4] 李文丹.园林建筑与园林环境中各因素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191.
[5] 谢塘开.浅析中国传统建筑环境美[J].山西建筑,2009(3):58-59.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林业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科学与信息化》(我们研究信息化)上一篇: 我国特有的园艺设施类型(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方向)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