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历史论文

科技小论文300字初中,科技小论文3000字高中

2024-02-17  本文已影响 337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苏州地区医院感染调查研究

2004-2008年苏州地区医院感染调查研究目的探讨苏州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流行状况及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特点,揭示医院感染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苏州地区2004-2008年32所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2004-2008年共有住院患者1976690例,发生医院感染5226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6%。②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为监护病房(16.1%),其次为血液科(11.2%)、神经外科(7.0%)和神经内科(6.0%)。③医院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为下呼吸道(40.5%),其它依次为上呼吸道(21.7%)、胃肠道(11.7%)、泌尿道(9.2%)。④医院感染构成比男性(57.4%)高于女性(42.6%)。大于60岁的患者医院感染构成比(45.3%)最高, 5-14岁的患者医院感染构成比(2.9%)最低。⑤医院感染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慢性基础疾病、恶性肿瘤、泌尿道插管与气管切开、插管及放化疗,构成比分别为17.0%、15.3%、10.7%、7.7%、7.5%。⑥医院感染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构成比(46.2...更多%)最高,其次为真菌(29.9%)、革兰氏阳性菌(21.7%),病毒(1.9%),其他病原体(0.2%)。⑦革兰氏阳性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最高,分别为63.3%与63.2%。革兰氏阴性菌中以嗜麦芽黄单胞菌、产碱杆菌、大肠埃希菌及不动杆菌最高,分别为67.9%、61.2%、53.5%、51.3%,总体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检出率分别22.8%、17.9%、44.4%与55.4%,除MRSE外,其它三种特殊耐药菌株的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结论①近五年来苏州地区医院感染率无明显变化。②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科、神经外科等医院感染率最高,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科室。③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真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所占的比例已超过革兰氏阳性菌,应引起高度重视。④医院感染病原菌总体耐药率均较高,且有逐年上升趋势。⑤特殊耐药菌株如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第二部分2004-2008年苏州地区医院感染葡萄球菌调查分析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医院感染葡萄球菌感染现状,了解感染的发病情况、科室分布、病种特点和感染部位分布,分析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苏州地区2004一2008年32所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葡萄球菌感染率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从2004-2008年32所医院共发生医院感染52263例,检测出明确病原菌的共23786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684例(7.08%),各年度分别为190例(5.78%)、316例(7.11%)、373例(8.39%)、412例(7.50%)和393例(6.24%)。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例数分别为66例(34.74%)、107例(33.86%)、138例(37.00%)和219例(52.5%)和217例(55.2%),合计747例(44.4%);医院感染表皮葡萄球菌共1060(4.46%)例,各年度所占百分率分别为197例(5.99%),243例(5.47%),189例(4.25%), 230例(4.19%),其中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感染例数分别为118例(59.90%)、128例(52.67%)、99例(52.40%)、134例(58.80%)和98例(48.6%),合计577例(54.4%)。葡萄球菌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4.05%,69.72%。药敏结果显示葡萄球菌耐药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并呈现多重耐药性,未出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苏州地区医院感染葡萄球菌百分率变化不大,但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e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所占比例却在逐年升高,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亦在逐年升高。应引起各医院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葡萄球菌尤其是MRSA的发生及传播。第三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表型与基因分析目的探讨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及mecA基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 aureus)耐药性的影响及其β-内酶胺酶基因(blaZ)的流行状况。方法①收集2008年3月-2008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细菌室分离的13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②选用临床常用13种抗菌药物(苯唑西林、头孢西丁、青霉素、复方磺胺、环丙沙星、利福平、克林霉素、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啉、红霉素、拉宁、万古霉素),采用改良Kirby-Bauer法进行敏感性检测。③应用PBP2a单克隆抗体胶乳检测13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2a( PBP2a);应用细菌DNA提取试剂盒抽提金黄色葡萄球菌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对mecA基因进行扩增,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mecA基因。④通过普通PCR法扩增β-内酰胺酶的编码基因blaZ,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blaZ基因。⑤分析PBP2a及mecA基因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关系,并分析blaZ基因的流行状况。

详情请看出处:

shengxueli.com

wWw.lunwen.net.Cn中国论文网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 返回历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专业毕业生去向,青岛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就业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