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历史论文

地质灾害论文,中国地质学会论文

2024-06-05  本文已影响 204人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中国地质灾害的研究论文

同志啊,这种论文网上还是很多的,不用那么懒吧。相关论文很多,自己下载整理一下对你也有好处啊。

以下仅供参考

中国地质灾害 我国地质灾害可划分为10大类31种:

xuezuocai.com

1、地震: 天然地震、诱发地震 2、岩土位移: 崩塌、滑坡、泥石流 3、地面变形: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4、土地退化: 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渍)化、冷浸田 5、海洋(岸)动力灾害:海面上升、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港口淤积 6、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坑道突水、煤层自燃、瓦斯突出和爆炸、岩爆 7、特殊岩土灾害: 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淤泥质软土、冻土、红土 8、水土环境异常: 地方病 9、地下水变异: 地下水位升降、水质污染 10、河湖(水库)灾害: 淤积、塌岸、渗漏 (一)地震 1、分布发育概况 进入20世纪以来,在我国境内(包括台湾及临近海域)发生大于或等于8级的巨大地震共9次;发生大于或等于7级的地震约80次,其中1949~1990年发生了52次。 我国的构造地震分布非常广泛,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其余各省都有6级以上地震发生。水库诱发地震自60年代以来,目前至少以在11个省的15座水库发生,其特点是与水库蓄水有明显关系。 地震在我国大陆地区具明显的西强东弱、西多东少的发育分布规律。如本世纪以来发生的9次大于或等于8级大地震,除2次8级发生于台湾临近海域外,其余均发生于西部省份。我国地震烈度Ⅶ度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除了台湾外,Ⅶ度以上地区的面积相时少得多。 地震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了不均一性,往往呈带状分布。近100年发生的地震表明,地震基本上是围绕这26条活动断裂系发生的。我国地震活动的周期性和重复性呈现出成群分布,活跃高潮与低潮相互交替的活动格局。东部一个周期长约300年左右,西部为100~200年左右,台湾为几十年。 2、危害状况 地震灾害以突然、隐蔽为特点,一旦成灾,极易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1901~1980年间,我国地震共死亡61万人,其中死亡人数在千人以上的地震即达31次。1949年以来,地震就造成死亡27.4万人,伤残76.5万人,居群灾之首,同时地震还造成倒房60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我国的地震活动,不但频次高,强度大,而且城市受灾率高。据统计,全国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区的面积达312万km2,全国70%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位于烈度为Ⅶ度或高于Ⅶ度的高地震烈度区内,特别是一批重要的城市如北京、天津、西安、太原、兰州、呼和浩特、昆明、乌鲁木齐、银川、拉萨、汕头都位于基本烈度为Ⅷ度的高烈度地震区内。 地震不但可以直接摧毁城镇工程设施,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而且还可以引发滑坡、崩塌、火灾等其它灾害,加重了地震灾害的损失。 (二)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1、发育分布基本情况 全国共发育有特大型崩塌51处、滑坡140处、泥石流149处;较大型崩塌2984处以上、滑坡2212处以上。泥石流2277处以上。 从总体看,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诸省区长期处于地壳上隆过程之中,地震活动频繁、地形切割剧烈、地质构造复杂、岩土体支离破碎,再加上西南地区降水量和强度较大、西北地区植被极不发育,因而崩滑流发育强烈,如云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其它地区新构造运动一般相对较弱,其中华北、东北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小,中南、华东大部分地区植被发育较好,因此,这些地区的崩滑流发育强度一般不及西部地区。崩滑流灾害危害较大的省区有:四川、云南、陕西、宁夏、甘肃、贵州、湖北、辽宁、北京、河北、江西和福建等。 在地域上,可基本上划分为15个多发区,它们是:(1)横断山区、(2)黄土高原地区、(3)川北陕南地区、(4)川西北龙门山地区、(5)金沙江中下游地区、(6)川滇交界地区、(7)汉江安康~白河地区、(8)川东大巴山地区、(9)三峡地区(10)黔西六盘水地区、(11)湘西地区、(12)赣西北地区、(13)赣东北上饶地区、(14)北京北郊怀柔-密云地区、(15)辽东岫岩-凤城地区。 2、主要危害 近十年来,全国由于崩滑流造成的人员死亡已近万人,平均每年达928.15人。全国有 400 多个市、县、区、镇受到崩滑流的严重侵害, 其中频受滑坡、崩塌侵扰的市、镇60余座,频受泥石流侵拢的市、镇50余座。较为严重的有重庆、攀枝花、兰州、东川、安宁河谷等。全国几条山区干线铁路如宝成线、成昆线、宝兰线都受到了崩滑流的严重危害。

梁秀娟的学术论文

(英文题目论著略) 1.梁秀娟,刘耀莹,张文静,盛洪勋,肖长来,王德成,杜艳荣,兰盈盈,杨天行. 室内模拟试验确定横向扩散系数的研究―以吉林市第二松花江某江段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34(4): 560~565. 2.梁秀娟,林学钰,苏小四,王福刚,张博,于军. GMS与苏锡常地区地下水流模拟[J]. 人民长江,2005,36(11):26-28,36 3.梁秀娟,林学钰,于军. 虚拟现实技术在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5):636-640 4.梁秀娟,肖长来,林学钰,廖资生. 吉林省西部地区三水转化研究.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P].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11:494-499. 5.梁秀娟,肖长来,杨天行,王静,刘晓端. 密云水库中氮分布及迁移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科学 D辑.2005,35 (增刊I):272-280. 7.梁秀娟,肖长来,林学钰,苏小四,于军. 虚拟现实技术在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前景[J]. 科学研究月刊,香港新闻出版社,美国教育科技出版社,2006,(2):73-75 8.梁秀娟,肖长来,梁煦枫,盛洪勋,刘耀莹,张文静. 室内模拟试验确定河流纵向扩散系数研究 [J]. 水资源保护. 2006,22(5): 32~35 11.梁秀娟,肖长来,盛洪勋,孟晓路,李生海,赵峰.吉林市地下水中“三氮”迁移转化规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37(2):335-340. 13.肖长来,梁秀娟,安刚. 模糊均生函数残差模型在地下水数值模拟降水量预报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34(1):89~92. 14.张文静,梁秀娟. 确定河流纵向弥散系数的正态分布图解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34(S1): 83-86. 15.王福刚,梁秀娟,于军. 可视化地层模型信息系统在地面沉降研究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05,27(2):219-223 16.肖长来,梁秀娟,崔建铭,兰盈盈,张君,李书兰,梁瑞奇,郑策. 用全程曲线拟合法确定承压含水层参数的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2005,(5): 28-31. 17.肖长来,梁秀娟,林学钰,廖资生. 吉林省西部地下水均衡计算与资源评价.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P].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11:438~444. 18.肖长来,梁秀娟,崔建铭,兰盈盈,张君,李书兰,梁瑞奇,郑策. 确定含水层参数的全程曲线拟合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vol.35,No.6: 751~755. 19.王静,梁秀娟,孟晓路,杨天行,徐清,刘晓端. 密云水库中总磷迁移转化机制的分析. 世界地质,2006,25(1):76~81 20.王静,梁秀娟,肖长来. 榆树市地下水水位动态研究[J]. 东北水利水电. 2006,24(3): 29~30 21.孟晓路,梁秀娟,王静,李淼,马. 吉林中部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36(增刊):39-42. 22.王静,梁秀娟,孟晓路,杨天行,刘晓端. 密云水库中总磷迁移转化机理研究[J].吉林水利,2006(1),1-4. 24.孟晓路,梁秀娟,盛洪勋,郭龙浩. 吉林市城区地下水中总氮的分布规律及迁移影响因素分析.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85-87. 26.肖长来,兰盈盈,梁秀娟,盛洪勋,刘耀莹,王德成. 吉林市第二松花江污染物―NH4+分布特征研究[J]. 世界地质,2004,23(4): 382~ 385. 27.肖长来,兰盈盈,梁秀娟. 洮儿河扇形地修建地下水库可行性研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34(增刊):55~59. 28.兰盈盈,肖长来,梁秀娟. 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J]. 吉林水利,2004,(4):1~5 29.于军,苏小四,梁秀娟,王小梅.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J]. 自然灾害学报,2004.6: 13 (6): 218-222 30.肖长来,郑佳,梁秀娟,方樟,冯波. 松嫩平原地下水流数值模拟中的含水层结构概化.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sup.): 47~51. 31.张力春,肖长来,梁秀娟. 乾安县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J].吉林水利,2006,(1): 32-35. 32.张力春,肖长来,梁秀娟. 稳定井流直线图接法确定水文地质参数[J]. 世界地质. 2006,25(1): 67~70. 33.张力春,肖长来,梁秀娟. 伊通河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J]. 东北水利水电. 2006,24(3): 54~56 34.冯波,肖长来,梁秀娟,方樟,郑佳. 吉林省松嫩平原地下水预测与预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12): 64-68. 35.肖长来,范伟,梁秀娟. 沈阳市城区地下水位调控模拟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11): 31-34. 36.肖长来,贾涛,梁秀娟,李淼,王宇,王洪波. 五家子灌区引水对镇赉县低平原的环境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37(2):341-345. 37.肖长来,方樟,梁秀娟; 冯波. 基于DRASTIC的松嫩平原地下水脆弱性模糊综合评价[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5):94-98 38.方樟,肖长来,梁秀娟,冯波. 松嫩平原地下水脆弱性模糊综合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37(3):546-550. 39.刘耀莹,兰盈盈,肖长来,梁秀娟,盛洪勋,王德成. 吉林市铁合金厂排污口向下游的第二松花江江段污染物分布特征研究[J]. 东北水利水电,2005,(1):44-48. 40.肖长来,张力春,方樟,贾涛. 梁秀娟. 洮儿河扇形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转化关系[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36(2): 234~239. 41.肖长来,林学钰,梁秀娟,苏小四. 吉林省西部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J].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31(4):354~357. 49.肖长来,梁秀娟. 前郭灌区灌溉与排水对地下水与环境影响的研究[P] [M].“第三十界国际地质大会(IGC)”(北京,1996.8)交流,被收入《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水利系统论文选集》,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7:236~243. 50.肖长来,梁秀娟.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方法的探讨[J].“吉林省首届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长春,1991.5)优秀论文.长春地质学院学报(吉林省首届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研究论文集),1991: 176~183. 51.朱庆革,梁秀娟. 大布苏湖东岸“狼牙棒”地形成因探讨[J]. 吉林地质,1991,10(1): 75~78. 52.梁秀娟,肖长来,刘汉松. 动态资料分析法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研究[J]. 吉林水利,2000,(5): 24~28. 53.赵玉红,梁秀娟. 水文地质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吉林大学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成果-创新改革与实践(第二集).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6:697-698 54.肖长来,梁秀娟,方 樟. 创建“水文地质学基础”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的体会. 吉林大学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成果-创新改革与实践(第二集).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6:519-520

wWw.lunwen.net.Cn中国论文网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 返回历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大班课程故事关于阅读,大班故事课优秀公开课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