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农业论文

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解决农民收入问题,要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入手)

2022-12-18  本文已影响 537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其所有者通过对体力、健康、知识、智力的投资所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运作包括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集中,在当前农民收入状况低下的情况下,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紧迫的任务。从人力资本理论入手,是一个很好的思考问题的视角。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本运作,从而使其所有者——农民获得该资本的报酬,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为此目的,本文先从人力资本运作入手,进而谈农村人力资本运作对增加农民收入具体做法。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运作;农民增收
人力资本理论自20世纪中叶创立以来,现以成为“经济学中经验应用最多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己被用到各个应用学科和研究领域。在农民增收问题上,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相关的理论。这些观点都提出了人力资本对农民增收有重大作用。这应该是值得肯定的。但如何应用该理论去实际地增加农民收入,还是个问题。本文觉得从人力资本运作入手,通过农村人力资本运作,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和现实选择。
一、人力资本及其特征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这种资本,就其实体形态来说,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等精神存量的总称。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依附性。这是人力资本的根本的首要属性。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本是凝结在特定的人身上的“人力”,这种资本与其天然的所有者或载体的个人须臾不可分离。人的一切体能和智慧都依附于活生生的人而存在,而且以人具有劳动能力为条件。同时,由于人力资本只有在生产劳动中,与物质资本相结合,通过改变物质资本的形态或运用物质资本,才能将自己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或使用价值中,并创造出新的价值。所以,人力资本表现出强烈的对物质资本的依赖性。
其次,私有性。正是由于人力资本的依附性特征,决定了人力资本的产权的私有性。对于人力资本而言,所有者只能是个人,即人力资本具有私有性。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所有者。”“他必须始终让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使用他的劳动力,就是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劳动者不仅要始终保持对人力资本的私有权,而且我们也必须承认这种私有权。
再次,可变性。一般而言,机器、设备和厂房等物质资本一旦通过投生产出来,便被定型和凝固化,非到使用终了通常不会发生实质性改变与更新,只会随着不断使用而消耗,减少和贬值。人力资本投资则不然。在人的一生中,其人力资本的形成不是通过一次性投资单独完成的,而是连续不断的多次投资行为的结果。所以随着教育的投入、培训的费用、保健支出的增加和不断的使用(“干中学”),人力资本会不断增加。并且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对人力资本的供求变化,不断地调整投资内容与方向,改变自己的人力资本结构。
第四,层次性。既然人力资本是人们具有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总和,那么人力资本就会因为人的能力、知识的差异,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舒尔茨在论述人力资本时,认为人的能力呈现出以下层次性:学习能力、完成有意义工作的能力、进行各项文娱活动的能力、创造力和应付非均衡的能力。马克思指出“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培训”,说明了改变人力资本层次的途径。
第五,时效性。人力资本是人的附属物,但人有生命周期的限制,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本的时效性。只有当人达到一定年龄时,人力资本的形成才会开始;到一定年龄后,人力资本的生产就会停止,如步入老年以后,就不再进行人力资本的生产;而到死亡以后,人力资本又全部消失。人力资本的时效性还表现为:在不同的生产阶段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
最后,流通性。流动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属性之一。人力资本是无形资产,是可开放的资源。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本的流动已打破时空和地域的界限,不仅在地区间流动,而且在国际间流动。与物质资本相似,,人力资本的增殖同样需要流动才能实现。人力资本流动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人力资本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寻找与自己相适宜的有效释放形式,产生价值;其二是人力资本在原有环境条件下不适宜,通过流动打破静态,寻找新合适的机会。
二、人力资本运作
物质资本的增值是通过资本运作在其运动中实现的。根据人力资本的特点,人力资本作为资本的一种形态,同物质资本一样需要通过资本运作来实现和增加其价值。也即“人力资本运作”,其实现形式有以下两种: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人力资本集中。
首先,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的积累指人力资本的所有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对个体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和积累。也就是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人力资本形成的时间。根据人力资本的依附性、层次性和时效性特点,人力资本的形成是“按时间、分阶段”完成的。
由于人是人力资本的天然载体,,决定了人力资本的形成受人的年龄的限制。只有当人达到一定年龄时,人力资本的形成才会开始;到一定年龄后,人力资本的生产就会停止,如步入老年以后,就不再进行人力资本的生产;而到死亡以后,人力资本又全部消失。人力资本的形成将会根据时间的延续,把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按阶段完成。
(2)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和方法。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和方法可以概括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方面,可以根据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论述概括为以下几点:保健设施与服务;在职训练;初等、中等和高等正规教育;适应就业机会改善的个人与家庭的迁移。“内因”方面,主要是指人力资本的载体在外因的作用下,充分利用外部条件通过其自身付出时间、精力获得和增加人的体能、健康、技术、信息、知识存量的过程,主要是利用外部提供的各种教育、培训机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勤奋努力的去学习,积累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逐步积累。
其次,人力资本的集中。指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了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通过人力资本的流动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资本对象并加以合并的过程。人力资本在自然形态上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在社会形态上具有专用性特征。当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自己的人力资本投入特定的企业后,往往形成一种抵押品,形成具有特殊适应性的资产,随意进入一个不适合自己专长的企业,或随意对出一个适合自己专长的企业,都会对人力资本的价值造成损害。因此,人力资本所有者必须去寻找与自己相适宜的能够结合的物质资本,并审慎的选择与自己专长相匹配,利于其发挥作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职位,通过人力资本的集中,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农村人力资本运作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
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因素最终都归结为人力资本的因素。人力资本运作将会使农民学会有效的使用现代化的农业要素,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收入;人力资本运作为农民寻找非农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获得更高的非农收入。因此,通过农村人力资本运作将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意义。农村人力资本的运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完成。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农村人力资本运作做好准备工作。舒尔茨指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所以要解决农村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人力资本的开发。这不仅是对广大农民来说要树立这种思想,对各级政府部门及官员来说,也应该树立这种思想。因为人自身的发展及人力资本的积累、扩张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泉,是完成社会经济增长与各项发展指标的关键。要真正实施******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的“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战略,必须从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归根结底靠农民自己去努力争取。通过转变观念,农民个人就会努力去正确看待自己知识能力的提高。政府部门要为农民人力资本的提高,构筑外部环境。也即就是为上文所说的人力资本形成途径的“外因”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也就是对农民个人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和积累。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为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创造“外因”。长期以来,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义务教育基建费在城镇有当地人民政府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由财政承担,或通过其他渠道筹措,而在农村主要有乡村负责筹措。但最终有农民集资,致使农民负担了新校建设和危房改造、修缮的大部分支出,政府负担很少。这使本来就落后的农村地区背上了承重的教育负担,使义务教育面临重重困难。在基础教育中,农村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平均经费都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量适龄儿童的辍学,一晃几年又进入文盲半文盲的行列,导致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无形中给人力资本的积聚造成了影响,也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增收首先要有增收的本领。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具备起码的科学文化,就种不好“市场田”,增收的路子也会越走越窄。因此政府部门应该从一个长远、大局的战略高度,来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与管理。目前,我国确立了以县级管理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但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切实保证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落实。
2、建立新型的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舒尔茨论述的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中。其中的重要一条是,保健设施与服务,广义地说,包括影响人寿命、体力、精力以及活力与生命的一切开支。这是影响人力资本的重要方面,如果没有这些纵然农民受到了再好的教育,人力资本的价值也是零。农民的增收问题便成了空中的浮云。据卫生部统计,199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3776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投入587.2亿元,大部分用在城市,用于农村的只有92.5亿元,仅占政府投入的15.9%。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家和集体对农村卫生投入在本来不足的情况下愈加减少,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受到严重冲击,农民不再有就医的方便,而且失去了基本的医疗保障,没有医疗保障的农民“小病拖、大病扛”成为普遍现象。在农村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据卫生部2001年4月25日的一份报告,农村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河南为40%,云南和陕西高达50%。因此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保健的投入,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就更为重要。这是解决农民脱贫致富,收入增加的基础。在目前形式下,要积极的探索和建立新型的农村医疗合作制度。
3、积极建立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的有效机制。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体系。(1)要加强农民的农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增强农民掌握和运用农业技术的本领整体推进,通过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专业技术协会、职业高中和农民夜校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农村科技普及活动,加大“绿色证书工程”。对现有劳动力中文化水平较低,实行以实用技术为主的培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且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中青年劳动者,实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而成为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骨干和致富能手;有较高文化水平且从事专业化生产的中青年劳动者开展继续教育,使他们不断充实、更新和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成为支撑当地农业的专业户和中坚农户。(2)依托各类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对外出农民工开展各种培训,高其素质和就业能力。根据不同情况开展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技能培训,岗位培训。
(三)农村人力资本的集中。也即农村人力资本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资本对象并加以合并,以便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和增值。从而增加人力资本所有者——农民的收入。
1、坚持和完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人力资本在集中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该所有者与自己最适宜的其他资本进行结合。从而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土地是农村人力资本最为重要的适宜结合的资本。只有与土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威廉•配第的名言“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人力资本只有在生产劳动中,与物质资本——土地相结合,通过改变物质资本的形态或运用物质资本,才能将自己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或使用价值中,并创造出新的价值。因此,土地对增加农民收入来说,至关重要。必须首先确保农民有土地。
2、为农村人力资本的集中创造有利的各种条件。首先,建立统一城乡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允许城乡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的合理有序的竞争,为农民人力资本的“集中”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便捷的、更顺畅的渠道。其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旧户藉制度已完成其历史使命,如今成为人力资本运作的最大障碍。限制了他们的流动,为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人力资本的运作,需要让人力资本去与一定的物质资本即特定的就业环境相结合。所以国家应该尽快出台改革措施,消除人员流动的壁垒,为农民流动创造条件。

注释: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章
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经济研究》,1997(6)
朱晓超:《农村医保风雨飘摇》,载《财经》2002年4月20日
参考文献:
[1]冯子标.人力资本运营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9年
李维安.现代公司治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财经》杂志编辑部.转型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冯子标.论人力资本营运及其对再就业工程的意义.当代经济研究,1999(6)
焦斌龙.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当代经济研究1999(6)
王彦夫.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本深度开发.市场经济研究1999(6)
隋志坚.论人力资本开发与反贫困.市场经济研究2000(2)
姚树荣.张究人力资本涵义与特征论析.上海济研究2001(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农业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上一篇: 农村边缘化理论(农村青年:一个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