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农业论文

扬雄《逐贫赋》与汉代民俗的关系(扬雄有逐贫之赋,韩愈有送穷之文)

2022-12-18  本文已影响 130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 内容 提要】
《逐贫赋》并非运用了拟人和想象 ,其中的“贫”实系西汉民俗信仰中的“贫鬼”,与此相关的民俗为“除贫”。《逐贫赋》第一次以文学 艺术 的形式回答了文化史上一个重大命题:当被 政治 的浊流冲击到 社会 生活的边缘以后 ,作为一个文化人应该以什么方式完成文化使命 ,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词】 扬雄,《逐贫赋》,汉代 ,民俗

联系扬雄一生遭际 ,我们可以推定 《,逐贫赋》当为作者晚年之作。赋中假托扬子与“贫”的问答 ,融合叙事、说理、抒情和描写 ,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由厌贫、怨贫而甘贫、安贫的心理历程。全赋采用四言诗形式 ,间用《诗》中成句 ,了无痕迹;虽重在说理 ,但文笔活泼 ,庄谐杂出 ,以整饬的语言抒写了复杂委曲的感情:扬子遁世 ,离俗独处 ,左邻崇山 ,右接旷野。邻垣乞儿 ,终贫且窭。礼薄义弊 ,相与群聚 ,惆怅失志 ,呼贫与语“:汝在六极 ,投弃荒遐。好为庸卒 ,刑戮是加。匪惟幼稚 ,嬉戏土砂。居非近邻 ,接屋连家。恩轻毛羽 ,义薄轻罗。进不由德 ,退不受呵。久为滞客 ,其意谓何 ? 人皆文绣 ,余褐不完。人皆稻粱 ,我独藜飧。贫无宝玩 ,何以接欢。宗室之燕 ,为乐不 。徒行负赁 ,出处易衣。身服百役 ,手足胼胝。或耘或籽 ,沾体露肌。朋友道绝 ,进官凌迟 ,厥咎安在 ,职汝为之。舍汝远窜 ,昆仑之颠。尔复我随 ,翰飞戾天。舍尔登山 ,岩穴隐藏。尔复我随 ,陟彼高冈。舍尔入海 ,泛彼柏舟。尔复我随 ,载沉载浮。我行尔动 ,我静尔休 。岂无他人 ,从我何求 ! 今汝去矣 ,勿复久留。”贫曰“:唯、唯 ,主人见逐 ,多言益嗤。心有所怀 ,愿得尽辞。昔我乃祖 ,宣其明德 ,克佐帝尧 ,誓为典则。土阶茅茨 ,匪雕匪饰。爰及世季 ,纵其昏惑 ,饕餮之群 ,贫富苟得。鄙我先人 ,乃傲乃骄。瑶台琼榭 ,室屋崇高 ,流酒为池 ,积肉为崤。是用鹄逝 ,不践其朝 ,三省吾身 ,谓予无愆。处君之家 ,福禄如山。忘我大德 ,思我小怨。堪寒能暑 ,少而习焉。寒暑不忒 ,等寿神仙。桀跖不顾 ,贪类不干。人皆重蔽 ,子独露居 ;人皆怵惕 ,子独无虞。”言辞既罄 ,色厉

目张 ,摄齐而兴 ,降阶下堂。“誓将去汝 ,适彼首阳 ,孤竹二子 ,与我连行。”余乃避席 ,辞谢不直“:请不贰过 ,闻义则服。长与汝居 ,终无厌极。”贫遂不去 ,与我游息。

正如前人所指出的 《,逐贫赋》对后世文学 影响 很大。尤其在我们今天看来 ,贫无非是一种生活境况 ,但扬雄却赋予它以人格 ,的确富有想象力。洪迈《容斋续笔》卷十五“逐贫赋”条已经指出韩愈《送穷文》、柳宗元《乞巧文》和扬雄《逐贫赋》之间的渊源关系。钱钟书先生也曾指出“:子云诸赋 ,吾必以斯为巨擘焉。创题造境 ,意不犹人。《解嘲》虽佳 ,谋篇尚步东方朔后尘 ,无此诙诡。后世祖构稠叠 ,强颜自慰 ,借端骂世 ,韩愈《送穷》,柳宗元《乞巧》,孙樵《逐痁鬼》出乎其类。”以后许多人也就认为《逐贫赋》系用拟人手法 ,想象新奇。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扬雄所逐之“贫”,据我们考察 ,就是当时民俗信仰中的“贫鬼”,至六朝时则谓之“穷鬼”,其后“除贫鬼”“、送穷鬼”的习俗一直绵延至清末、民国。直到今天 ,全国许多地方仍有此遗风。

“除贫”的风俗由来已久。“贫鬼”一词在西汉焦延寿《焦氏易林》一书中已多次出现。焦延寿 ,西汉梁(今河南商丘) 人 ,一说为建信天水人。虽然焦氏生卒年史无明文 ,但根据《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京房》和《汉书 儒林传 京房》的相关记载 ,以及《〈焦氏易林〉费直序》,他生活的 时代 当在西汉昭宣至莽新年间。依此 ,我们可以断定 ,焦延寿正与扬雄生活同时 ,或稍早。《焦氏易林》一书为卜筮之书 《,四库全书总目》列入术数类。

该书多有关于民俗的文字。

今考《焦氏易林》,该书先后七次出现“贫鬼”。

现分录如下:

1 、临之第十九  兑  贫鬼守门 ,日破我盆 ,孤牡不驹 ,鸡不成雏。

2 、损之第四十一  剥  贫鬼守门 ,日破我盆 ,毁罂伤瓶 ,空虚无子。

3 、萃之第四十五  随  贫鬼守门 ,日破我盆 ,毁罂伤缸 ,空虚无子。

4 、震之第五十一  既济  齿间齿间啮啮 ,贫鬼相责 ,无有欢怡 ,一日九结。

5 、丰之第五十五  晋  齿间齿间啮啮 ,贫鬼相责 ,无有欢怡 ,一日九结。

6 、既济之第六十三  归妹  贫鬼守门 ,日破我盆 ,毁罂伤瓶 ,空虚无子。

7 、未济之第六十四  颐  齿间齿间啮啮 ,贫鬼相责 ,无有欢怡 ,一日九结。

上述诸条 ,很能表现贫鬼的品格:

其一 ,贫鬼就是使人贫穷之鬼 ,手段在于耗人财物 ,即“日破我盆”“、毁罂伤缸”“、毁罂伤瓶”。

其二 ,贫鬼居所在人家室。《逐贫赋》中贫鬼被主人斥责“久为滞客”,贫鬼自辩“处君之家 ,福禄如山”,然后又“摄齐而兴 ,降阶下堂”,正与“贫鬼守门”相吻合。贫鬼缠身总不是好事 ,所以才会“无有欢怡 ,一日九结”。贫鬼忌日当时似乎还没有定说 ,虽然这一信仰已经形成。《汉书》卷 72 鲍宣传:“小民正月朔日尚恐毁坏器物。”新年伊始就贫鬼上门 ,这当然是大忌。这里透露出一点消息:正月朔日(初一)很可能就是当时的贫鬼忌日 ,但由于史无明文 ,也未可轻断。由此看来 《,逐贫赋》中的“贫”,绝非扬雄的个人想象 ,正是当时社会下层民俗信仰中的贫鬼。但在社会上层或许不然 ,否则鲍宣完全没有必要强调“小民”二字。直到东汉豪族崔寔的《四民月令》,我们依然看不到有关“贫鬼”的记述。这也很和史实相合:日与贫为伍的 ,绝大多数是赤贫的下层民众。所有神话宗教民俗中的天神、地只、人鬼 ,我们今天认为虚无 ,由于古人浪漫想象所致的神灵;而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正为实有。一切宗教民俗中媚神的祭祀 ,当时也都为了实用 ,因为它和民生休戚相关。至于由于后人附会而辗转生成的一类 ,考其本源 ,也无不如此。所谓拟人手法 ,正是今天我们在不了解宗教民俗这一文化背景的状态上 ,纯粹从 现代 修辞学的角度作出的主观臆测。断定贫鬼纯系想象和拟人的产儿 ,即是说 ,贫就是一种生活状态 ,本来没有“人”格 ,否则不成其拟人。那么 ,贫又为什么煞有介事的自述身世 ,不无自得的追念祖先的“明德”和功业呢 ?

“昔我乃祖 ,宣其明德 ,克佐帝尧 ,誓为典则”———贫鬼的祖先 ,必定有惊“天”“地”,动“鬼”“神”的不朽业绩。

明朝谢肈  

《五杂组》“天部二”引唐人《四时宝鉴》:

高阳氏子好衣敝食糜 ,正月晦日死 ,世作糜 ,弃破衣于巷口 ,除贫鬼。(案 “:口”字似为“曰”字之讹 ,并当下属成句 ,然如上说亦通。)

需要说明的是 ,到了后世 ,贫鬼的身份、忌日已渐次固定:它是颛顼(高阳氏)的儿子 ,死于正月晦日。后人既然作出这样的界定 ,则在成为颛顼的儿子之前 ,贫鬼也必然属于颛顼这一神系;在颛顼家族中 ,一定有一个或几个神只“克佐帝尧”以治理天下。

事实上正是如此。

《国语 ?楚语下》:

及少皞之衰也 ,九黎乱德 ,民神杂糅 ,不可方物。……颛顼受之 ,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 ,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 ,无相侵渎 ,是谓绝地天通。其后 ,三苗复九黎之德 ,尧复育重、黎之后 ,不忘旧者 ,使复典之 ,以至于夏、商 ,故重黎氏世叙天地 ,而别其分主者也。颛顼的后代重、黎本来就司天地 ,典神民 ,到尧的时候必定有所中断 ,所以才有尧复育重、黎之后的说法。这样说来 ,到尧时 ,太阳神颛顼、火神黎的后人仍然继承祖先的职司 ,此后一直世叙天地 ,使天、地绝通 ,神、民分属 ,不相杂糅 “,无相侵渎”,整个神界和人界才饬然有序 ,而太阳和火(实则一物)对于人类生存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张震泽先生《扬雄集校注》释“昔我乃祖”四句:

明 :光明。德 :德行。言我的祖先身心洁白 ,不事暧昧 ,抱其明德 ,辅佐帝尧 ,使之成为后世典范。是不是这样呢 ?《国语 ?楚语下》又云:民是以能有忠信 ,神是以能明德 ,民神异业 ,敬而不渎 ,故神降之嘉生 ,民以物享 ,祸灾不至 ,求用不匮。注释“明德”条:明德 ,谓降福祥 ,不为灾孽。非常清楚 “,明德”并非指光明的德行 ,而是指“(昔) 我乃祖”———重、黎之后兢兢业业的掌理天地 ,敬天保民的职分 ! 这样光荣的职分 ,对于尧、对于人类生存的重大意义不是同样不言而喻吗 ?

“克佐帝尧”的意蕴还不止此。尧、舜、禹的禅让 ,在上古神话记载中并不是那么顺利。尧想把帝位禅舜的时候 ,鲧曾经制造过不小的麻烦。《吕氏春秋 ?行论》:

尧以天下让舜 ,鲧为诸侯 ,怒于尧 ,曰“:得天之道者为帝 ,得地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 ,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 ,怒甚猛兽 ,欲以为乱 ,比兽之角 ,能以为城 ,举其尾 ,能以为旌。召之不来 ,仿佯于野以患帝。于是殛之于羽山 ,副之以吴刀。

这段文字似有裂痕。前面讲鲧对尧欲以天下让舜不满 ,但后面说鲧之所以作乱是因为欲登三公之位而不得。但鲧对尧造成巨大威胁 ,这一点非常明显。他很有军事实力 ,桀骜不驯 ,对尧的安抚毫不理会(“召之不来”) 。于是尧就把他剿杀。而杀鲧的不是别人 ,正是火神祝融 ! 这一情节神话多有记载 ,不必赘述。祝融是颛顼的后代 ,也属于这一神系。袁珂先生说《行论》中这段文字 ,很能见出鲧的本貌 ,良是。另外 ,虽是贫鬼 ,但他身上仍有火神的属性。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晦日送穷”条杜注:

按《金谷园记》云:高阳氏子瘦约 ,好衣敝食糜。人作新衣与之 ,即裂破 ,以火烧穿着之 ,宫中号曰“穷子”。正月晦日巷死。裂破新衣后 ,还要再用火烧才穿 ,正表现了火神的特点 !

在扬雄的 时代 ,尽管贫鬼在颛顼神系中的坐标还没有固定 ,但他是太阳神颛顼 ,火神祝融的后代 ,这一点没有疑问。而祝融、重、黎诸神曾职掌天地 ,诛杀尧的劲敌鲧 ,确有惊“天”“地”,动“鬼”“神”的不朽业绩。正因为这样 ,贫鬼才说:昔我乃祖 ,宣其明德 ,克佐帝尧 ,誓为典则。由贫鬼到穷鬼的演变 ,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最先只有贫鬼之说 ,大约在汉末至六朝这一 历史 时期 ,贫鬼、穷鬼混称。其后则专称穷鬼。与此同时 ,贫鬼(穷鬼)的辈份也渐渐“升格”,成了颛顼的儿子。因为在上古神话诸帝中 ,颛顼多不才子。东汉卫宏《汉旧仪》《(文选》李善注引)和蔡邕《独断》中都有这样的记载:

昔颛顼氏有三子 ,已而为疫鬼 ,一居江水为疟鬼 ,一居若水为魍魉蜮鬼 ,一居人宫室区隅 ,善惊人 ,为小鬼。颛顼另有不才子杌。贫鬼(穷鬼)的品格和上述“不才子”,尤其和“小鬼”很相似。疾疫和饥馑贫穷所产生的危害 ,造成的后果是困窘的生 ,凄凉的死。自汉末至隋 ,旱涝兵燹、疾疫饥荒这些天灾****接连不断。人们 ,尤其是下层民众日与死为伍 ,贫穷与疾疫之与他们 ,何尝有丝毫差别。后人就因此附会 ,认为贫鬼(穷鬼) 也应当是疫神颛顼的儿子之一。

为什么除贫、送穷都在正月晦日呢 ? 因为古人素忌晦日。今考《左传 ?成公十六年》:

甲午晦 ,楚晨压晋军成陈(阵) ,军史患之。……郤至曰 “:楚有六间 ,不可失也。……陈(阵) 不违晦 ,……以犯天忌 ,我必克之。”晦日举兵事 ,是古人用兵大忌。如果衅自彼开 ,不得已必须应对 ,一定要先祭祀 ,祈求神只谅解 ,然后才可以整顿军旅。

《淮南子》卷七又有关于晦日伤人的记载:

所谓真人者 ,性合于道也。……大泽焚而不能热也 ,河汉涸而不能寒也 ,大雷毁山而不能惊也 ,大风晦日而不能伤也。只有真人才不会被晦日所伤 ,这正从反面说明:在《淮南子》成书的西汉 ,民俗中仍忌晦日。晦日一向被视为凶日 ,古代多有晦日祭奠死者 ,安慰亡灵的习俗。就是今天 ,我们触了霉头 ,仍习惯说“晦气”一词。“晦气”的本义应当是晦日之气 ,而晦日伤人 ,古有成说。

由此可见 ,正月晦日除贫(送穷)并非偶然:贫鬼(穷鬼)是不祥之鬼 ,晦日为不祥之日 ,所以后世才有贫鬼(穷鬼)“正月晦日死巷”的说法。

如前所述 《,逐贫赋》实取材于民俗。但我们也不可呆看。民俗固然会 影响 文人创作 ,反过来也一样。二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康熙五十六年刻《解州志》“:送穷 ,古以晦日 ,今用五日 ,稍”(P.689) 韩愈《送穷文》谓穷鬼之名有五:曰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俗盖因此讹为五日。可见韩愈是受民俗影响写了《送穷文》,但又给民俗以重大影响。由于种种原因 ,虽然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送穷的风俗 ,但送穷的时间并不一律。正月里 ,或以初三、初五、人日(初七) 、十六、晦日 ,有些地方还在年前送穷。直到民国时期仍然如此。又送穷和迎富正是一物两端 ,送穷同时又复迎富。民国二十二年刻《邯郸县志》“:五日 ,俗称‘破五’,未明 ,以箩头盛煤碴少许送村外 ,同时换为黄土 ,名曰‘送穷土 ,取富土’。”(P.439) 也可于送穷次日再迎富。北宋初赵湘《南阳集》卷六《迎富文》“:淳化四年 ,送穷之明日 ,众人复迎富。”

民俗岁时节日每每纷杂如此。钱大昕 ,俞樾 ,钱钟书三人或认为送穷同时迎富 ,或认为次日迎富 ,都有所据。扬雄自元延三年辛亥(公元前 10 年) 44 岁给事黄门 ,三世不徙官 ,18 年未得升迁。62 岁以耆老久次转为大夫 ,其后 71 岁时以太中大夫卒 ,其“恬于势利乃如是”《(汉书 ?扬雄传》) 。他草《太玄》时 ,刘歆曾对他说 ,做这东西是自讨苦吃 ,没有人会看 ,最多是个“覆酱瓿”的料。扬雄只是笑而不答。扬雄当初北上长安的目的 ,就是追求功名利禄 ,这一点不必为贤者讳。当长久不得晋升的时候 ,他也曾为此不平“:朋友道绝 ,进官凌迟。厥咎安在 ? 职汝为之。”在《逐贫赋》中他也曾追问。

但在感慨不平之后 ,他终于走向安贫“:贫遂不去 ,与我游息。”虽然仍然做官 ,但他已经决意从事着述。他仿《周易》着《太玄》,仿《论语》作《法言》,又几十年如一日从事方言调查 ,为我们留下小学名着《方言》。成为着名的文学家 ,语言学家和思想家。《逐贫赋》深受民俗影响 ,它的价值并不在于所谓“创题造境”。这篇赋真实地记录了他的心理历程和旨趣所在:由逐贫而留贫、安贫 ,并努力为后世留下一份文化思想遗产。生活的贫穷如同粗辣的砺石 ,当它不动声色的把因为愤世嫉俗而刺世嫉邪的烦燥一点一点打磨净尽之后 ,那些强悍的头颅 ,高尚的心灵就不再叹老嗟贫。《鵩鸟赋》表明:作为一个士人 ,一旦被 政治 的浊流冲击到 社会 的边缘 ,贾谊就不再会生活。从贾谊到扬雄 ,经过近二百年的尝试和思索 , 中国 的士人才算在政治之外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所在。这一点对后世文人和中国文化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我们不可低估。

《逐贫赋》的价值是在这里。

参考 文献 :

[1 ]费振刚. 全汉赋[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2 ]钱钟书. 管锥编 (第 3 册) [ M]. 第 2 版.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961 —962.

[3 ]丁世良.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 (华北卷) [ M ].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89.

Yang Xiongπs Poetic Prose of Expelling the Poverty and the Folk Custom in Han Dynasty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农业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结合诗篇论析诗经是如何借助物象和景象抒情达意的(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心物关系论)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