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农业论文

现代节水农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2021-11-22  本文已影响 608人 

  摘要:水资源是维持着地球生物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传统农业大水灌溉的生产方式下,水资源利用率严重低下,投入产出失衡,其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甘肃省民勤县,高质量发展现代节水农业尤为重要。通过县域内近几年发展现代节水农业中存在的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节水设备维护性不足以及节水与投入产出未同步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调研。并以此提出了一些以节水绿色生态为引领,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的解决措施,进行了论证与分析,旨在通过研究县域现代节水农业发展,助推我国荒漠化地区现代节水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相关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节水农业;协调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绿色成为普遍形态,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发展,高质量发展现代节水农业必然对农业的资源投入节约化、生产过程智能化、投入产出高效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地处河西走廊的民勤县,在一定时期内,农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随着当地人们对地下水资源过度掠取使得民勤县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纵观甘肃省民勤县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大田农业”粗放式发展已到尽头。在种植面积、方式方法、农资农技、生产管理与经营、成本及收益等方面边际效益逐年递减。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必须做好现代节水农业与生产效益增加之间的平衡,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1]。发展现代节水农业对原有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重构,一定程度上会对现阶段农业效益产生影响。使现代节水农业与农业效益相对均衡发展,才能充分促进现代节水农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发展现代节水农业越来越被重视,学者们分别从节水农业模式、农技推广、个案区域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注重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李开宇[2]通过对旱作节水农业模式发展和应用,推广旱作文化,形成“基地+合作社+公司”的发展模式。谢鹏宇[3]以研究在农业水费问题与改革思考,要通过抓机制创新和现有支农政策的协调落实,解决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引导农民投工投劳。饶静[4]在河北省高校农业技术推广背景下,研究指出节水农业技术采用“项目制”的推广方式。刘烨等[5]以新疆巴州1998—2010年节水农业发展过程为例,采用该模型方法解释“灌溉效率”悖论的发生机理和演化过程,并采用情景分析法对节水农业的水土政策进行了比较评价。常兆丰等[6]通过对发展节水农业调整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的研究,指出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利用效益是干旱地区节水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必由之路。陶爱祥[7]通过对以色列和美国发达国家农业用水进行总结,得出对我国农业节水有益的启示。从已有的现代节水农业看,研究对象普遍选取节水农业模式,研究思路主要是从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和农技推广及国外发展现状进行的分析。但是对荒漠化干旱缺水地区如何高质量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研究较少,因此该研究选取具有干旱区代表性的甘肃省民勤县为例,分析现代节水农业问题所在,为进一步推动荒漠化地区现代节水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1研究区概况

  1.1地理位置与环境概况

  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包围,全县总面积1.59万km2,其中沙漠、盐碱地占91%,绿洲面积占9%。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年均降水量仅113.2mm,蒸发量却高达2675.6mm,日照时数为3142.2h,无霜期152d。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是我国典型的内陆干旱区和灌溉农业区,也是典型的沙漠绿洲县份,具有干旱农业区的典型特征,干旱缺水和灌溉技术落后是制约全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8]。辖区有18个镇、284个村,总人口26.39万,常住人口24.14万。受生态环境的影响乡镇人口流失严重,地下水质矿化加重,农业种植作物受限,民勤县大面积压缩高耗水农作物种植,积极推广高质量发展现代节水农业及生态旅游业。

  1.2民勤县现代节水农业现状

  民勤县近年来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立足全县水资源承载能力和优质农产品市场需求,围绕“节水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思路。建成红旗谷现代农业产业园、蔡旗镇官沟韭黄产业园、苏武供港蔬菜基地等高效节水技术示范基地292个,辐射带动全县高效节水面积4.652万hm2。同步开展全生物降解膜应用试验示范、保水剂蓄水保墒试验研究、秸秆覆盖替代地膜应用效果试验示范研究等试验示范项目。大力推广种植、茴香、果蔬等高效节水作物种植高质量发展,扩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2020年,粮、经、饲比例从2019年的32.60∶48.89∶18.51优化为29.5∶57.5∶13.0。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084万hm2左右,茴香0.667万hm2,果蔬0.667万hm2,饲草面积0.6万hm2。目前全县已落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667万hm2,其中垄膜沟灌1.667万hm2,膜下滴灌1.00万hm2,较2019年分别增加0.187万、0.013万hm2。膜下滴灌较地面灌溉地均节水3150m3/hm2,节水率高达5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20%~30%,地均效益提高3000元/hm2以上。全县节水面积达到3.780万hm2,占总播面积的81.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中(图1),棉花和红黑瓜籽种植面积较低,以油料、葵花籽、茴香和其他节水经济作物为主。图12017—2019年民勤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Fig.1ThesownareaofcashcropsinMinqinCountyfrom2017to2019。

  1.3实行节水农业以后数据变化对比

  2015—2019年民勤县水资源使用情况见图2。按照“压减农业用水、节约生活用水、增加生态用水、保证工业用水”的要求,在大幅压缩农业灌溉面积的同时,辅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配套设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了74%。灌区农业配水量由2009年40649万m3减少到2018年的19908万m3,与2006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369%。农业单方水效益由2006年的2.86元提高到2018年18.84元。推行“1亩1轮次节约1至3度电”年节水500万m3以上,2015—2019年生态用水增加较快,农业灌溉用水逐年下降,为民勤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2民勤县现代节水农业存在问题

  2.1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制约节水农业高质量发展

  民勤县已经实施的高效农业规模项目耕地共4.00万hm2,但对高效节水设施利用率较低。在沿边、沿沙大田高耗水种植对水资源浪费极其严重。全县小麦、玉米等高耗水大田农作物种植面积仍然较大,但集约化、规模化、特色化程度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日光温室规模产业对现代节水农业效益可观。然而,通过2007—2017年的重点推进,日光温室搭建存量不足20000座,按照日光温室管理得当常规收益计算每座收入在20000元以上,全县日光温室年产值在4亿元以上,地均收入是种植大田灌溉小麦、玉米、辣椒等作物收益的25倍以上。现在民勤日光温室现状荒废、弃用、种植其他作物占了多数,真正发挥生产经济效益的日光温室不足1/3。农业产业较为单一,设施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发展滞后。2.2灌溉设施配套不健全,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节水技术落后农田灌溉水利设施长期存在一个顽症,即各类水利设施之间缺乏互补性与衔接性,造成有限而宝贵的水利资源未能得到有效配置和高质量发展。由于村民对兴建和养护农田水利设施的偏好差异太大以及普遍持有的“搭便车”心理,农户杂乱无序不合理的用水行为,造成了农田水利设施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既加重了水利资源的浪费与破坏,又在无形中增加了使用水资源的成本[9]。节水设施配套不完善对水资源抗旱调节能力较差,骨干工程与田间改造建设没有同步协调推进,导致出现跑、冒、滴、漏降低了节水效率,与现代节水农业对农田用水的精细化差距较大。灌溉工程设施年久失修,严重老化。许多灌区工程已达到或超出规定的使用年限出现了淤积、塌方、损坏等较为严重的问题。水资源保障和骨干工程调蓄调度能力低,节水工程技术服务和管理措施不完善,缺乏后续的资金保障。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示范质量有待提高[10]。

  2.3农业用水配置不平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灌溉地下水资源费用由2006年的0.01元/m3调整为2009年的0.02元/m3,地下水计量水价调整为0.201元/m3,地表水水价由2007年的0.151元/m3调整为0.266元/m3,实行成本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对传统高耗水低收益,配水定额内实行水价上浮。导致区域性用水成本较高,致使水资源配置效益不高,阻碍了节水农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只关注节水技术发展及水利工程的建设,忽视了相关制度建设。关注水资源供应的管理而忽视需求状况的管理,这种不协调的发展路径是导致节水农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11]。导致部分地方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类型,没有差别化制定农业节水标准出现了大量弃耕,抛荒较多。现阶段现代节水农业的推行过程中政府对农业用水量干预性强,政策缺乏弹性,农民缺乏主动性。

  3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民勤县现代节水农业发展对策

  3.1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一是,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各乡镇发展自身优势产业,持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依靠种植结构调整与节水技术应用形成单位用水效益高的农牧业和种植业生产经营体系,建立起农牧结合、粮经结合、高效节水农业依靠规模结构提升节水设施利用率。二是,着力打造沿沙特色产业带,有序推进节水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鼓励种植耗水少、附加值高的农作物。坚持以水定产业布局,以水定发展规模,遵循自然规律,调整种植结构[12]。围绕发展日光温室、特色林果业、龙头企业、草畜肉羊产业等,展示地方特色,打造品牌产业。三是,大力发展文旅融合下现代节水观光旅游产业,在苏武文化研学游等项目大力投入,发展“节水文化”品牌对现有的库区、湖区河区、公园景区积极建设及宣传。使文化旅游业发展成为带动设施节水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的新动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多种多样的高标准、高质量农产品服务。

  3.2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推广节水技术广泛应用

  一是从“开源”和“节流”入手。提高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率,加强高效农田示范点、示范片的建设,大力推广抗旱作物和移动式软管灌溉等地面灌溉方式,积极引导种植大户采用膜下滴灌、喷灌、温室搭棚、垄膜沟灌、喷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实现生产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的现代节水农业发展目标。二是全面普及膜下滴灌、垄膜沟灌等高效节水技术,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将垄膜沟灌技术及免耕(少耕)制等蓄水耕作作为主推节水技术。三是完善对灌溉节水工程整修力度,建立科学长效养护管理机制。继续加大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和管理。调整灌溉方式,推广现代节水模式,对各类作物的灌水轮次、灌水时期、灌水定额进行进一步试验示范,促进节水农业有效落实。继续放大节水农业产业园示范引领效应、做好节水农业主导的发展思路。

  3.3提升农业效益增长,培育新的增长动能

  农业用水价改革要兼顾各方利益主体,尤其要重视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和供水单位的供水成本,从而能够调动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一是农业水价应当综合考虑供水运行成本、农民支付能力、地方水资源禀赋,政策性水资源调整和社会稳定合理性等多方面因素。发展节水农业农民对水价较为敏感,在改革的过程中应避免水价突然大幅提高。二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始终把强农、惠农作为重点,实现现代节水农业与农业效益协同发展,加强水利工程维护常态化制度建设,农业节水标准制定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作物用水效应,区别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设施作物水价标准,促进农业节水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13]。三是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开展农业节水和受益的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激发农民动力与活力,引导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参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将其作为财政奖补对象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节水发展动力,增加农业效益,培育农民长期持续增收新动能。

  参考文献

  [1]叶得明,杨婕妤.石羊河流域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3,36(1):76-83.

  [2]李开宇.阜新地区旱作与节水农业模式发展与应用[J].农业经济,2020(6):25-26.

  [3]谢鹏宇.农业水费计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考[J].灌溉排水学报,2020,39(S1):153-155.

  [4]饶静.“项目制”下节水农业建设困境研究:以河北省Z市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推广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7,38(1):83-90.

  [5]刘烨,田富强.基于社会水文耦合模型的干旱区节水农业水土政策比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6(4):365-372.

  [6]常兆丰,韩福贵,刘克峰.民勤县节水型农业系统优化模型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0,26(2):227-231.

  [7]陶爱祥.发达国家节水农业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4(8):151-153.

  [8]白爱桃,叶得明.西北干旱区人口—农业经济—生态耦合协调态势分析: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1):54-58.

  [9]刘石成.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1(8):40-44.

  [10]王振华,陈学庚,郑旭荣,等.关于我国大田滴灌未来发展的思考[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0,38(4):1-9,38.

  [11]赵文杰,丁凡琳.我国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现状与对策研究综述[J].节水灌溉,2015(4):95-98.

  [12]吴孔森,刘倩,张戬,等.干旱环境胁迫下民勤绿洲农户生计脆弱性与适应模式[J].经济地理,2019,39(12):157-167.

  [13]邹涛.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对策[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5):41-44.

  作者:香银元 涂维亮 单位: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返回农业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上一篇: 大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研究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