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会艺术

美声唱法讲究什么呼吸方法(唱美声呼吸方法)

2022-11-27  本文已影响 622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什么是美声唱法为切入点,系统地从呼吸、咬字、混声的运用三个方面阐述了作为基础训练应该掌握的方法。从而能够使学生更便捷地进行练习。
论文关键词:美声,呼吸,咬字,混声,基础训练
  美声唱法实际上是从西欧专业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起来的,从文艺复兴以后逐渐形成美声唱法。当时的西方音乐更多是建立在多声部教堂音乐、复调音乐基础上,唱法本身脱离不了宗教音乐的影响。最初的歌剧以阉人代替女声来演唱,随着歌剧剧情的发展,一些情感激烈的戏剧性唱段,阉人的歌唱满足不了表达剧情激烈发展的需要,于是歌唱家们努力探索、钻研、改进自己的唱法,以适应剧情的需要,这样就产生了今天表现力丰富多彩的美声唱法。美声来自意大利文Belcanto,意思是美好的歌唱。Belcanto在西方音乐界的定义和我们的理解有所不同,西方对Belcanto理解指的是由作曲家罗西尼(Rossini)、多尼采蒂(Donizetti),贝利尼(Bellini)等人那个时期的作品和歌唱艺术,它包括了那个时期歌唱的风格、技巧、内容、形式以及歌唱方法。
  美声唱法实际上不是只讲声音,在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过多种不同的现象:有一个时期只讲声音,有一个时期以炫耀技巧为主而脱离内容,有一个时期曾改变过要以内容为主。我们接受美声的传统是主张声情并茂的歌唱,不主张为声音而声音的歌唱,只要求“情”而没有适应歌剧音乐会所需要的声音,观众也是不喜欢的。
  学习和掌握美声唱法的过程,等于用我们的歌唱训练来制造我们的嗓音乐器。因为是否采用正确的歌唱基础训练,便成为能否真正掌握美声特有的“味道”的关键。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四个部分美声唱法的基础要素。呼吸是动力,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这声音经过共鸣腔体把它加以扩大和美化,而形成动听的歌声。在歌唱活动中,呼吸、发声、共鸣这三者是同时出现的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如果没有呼吸,没有共鸣,嗓子的运用也不存在。因此歌唱者在考虑问题时不能只考虑一个问题,就像要练习呼吸时而只想着呼吸,其他问题都不想,那则是徒劳无功的。歌唱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在演唱的基础训练中的灵活性,而在歌唱中又将如何把握,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是呼吸。人离开了呼吸无法生存,歌唱离开了正确的呼吸,其他任何技巧都是无从谈起的。我们说歌唱的呼吸和人们自然生活的呼吸是有差别的,其实这种差别在我们刚刚出生还是婴儿的时候,那是不存在的。我们可以看到熟睡婴儿的呼吸,是原始的、自然的、平稳的腹部呼吸,这正是我们歌唱所需要的。而现在有相当多的初学者,一吸气胸腔上提、脖子发紧,这样歌唱,听的人唱的人都非常痛苦,其实正确的呼吸他们也是有的,只是由于后天的习惯把好的状态打破了。歌唱呼吸的训练也就是某些肌肉群的训练。呼吸肌肉群包括从前胸往下主要是两肋、腰部周围、甚至到后背。以“打呵欠”的状态来引导歌唱的吸气,会形成很舒服的吸气。而呼气肌肉群的工作其实就是迫使吸气肌肉群的放松,它的力量比较强,同时也借助了大气压力的作用。我们生活中感叹的“哎!”“啊!”,打喷嚏都是呼气肌肉群的工作,我们在训练呼吸的过程,其实很多都是来自于生活的,比如我们拾起一件重物,往往是先吸一口气,横膈膜上提,在吸气肌肉群的迫使下声门关闭,气息憋在上胸,并且由于小腹不断的往上加强力量。这是呼气肌肉群的力量,促使咽部及整个颈部肌肉更加用力迫使声带去挡气,以达到往下用力和小腹往上力量的平衡。这样产生了一种向上的力量,于是重物被抬走了,完成了生活的需要,其实这也是我们在呼吸中歌唱力度的需要。
  美声唱法的呼吸是自然的,科学的,艺术的。是以深呼吸为动力,要求气吸到什么部位产生支持力来唱。歌唱的支持力来源于吸进气后,吸气肌肉群还需继续工作,不能放松,继续保持吸气状态,使呼与吸形成对抗,有了这个对抗,我们就可以做到用最小的气息消耗唱出最大的可能性来,从而把声乐规范为一个型:圆润、饱满、明亮、通畅。
  其次是咬字,语言是歌唱的灵魂。歌唱乐器区别于其他乐器所独有的特点就是语言。自然界各种动物,昆虫都能发出声音各异的鸣叫,鸟儿能有动听的叫声,各种乐器能够奏出美妙的音乐。而只有人声歌唱才能发出带有语言的音乐来,这是其他任何乐器都不能够的。可见语言是人类歌唱所独有的特点,而它能否使歌唱艺术在传情达意上独具特色,又取决于咬字和吐字的自然性。
  说起咬字,很多初学者都会认为那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咬字说话怎能不会?殊不知咬字不正确问题在我们的声乐训练中出现的是最频繁最复杂的。地方方言的影响是最直接的,譬如北方人说话口腔比较大,而南方人说话口形基本不变,有的方言舌根音又很重。这些都会影响咬字的规范性。与方言相比较,那些在懒散、急躁、紧张情绪下产生的影响都属于间接影响。在懒散状态下的咬字,口腔位置容易偏小,在急躁情绪下的咬字,口腔位置又容易偏大,而在紧张状态下的咬字会改变正常自然的演唱状态。为了达到美声唱法所要求的声音我们必须规范他们的咬字,从而使口腔形成良好的习惯。
  其实在咬字时,心理上要有一个字的整体感觉,绝不能像唱戏那样把一个字读成三部分。例如:“花”字,不能读成h-u-a;“连”字不能读成l-i-an等,美声唱法是来自意大利,意大利语言的特点是强调音节特性的。

因此,我们在不失中国语言特点、字音的清晰度情况下,把字化成双音节来读,既保持美声唱法的吐字特点,又具有中国语言风格。例如“花”字,在保持整体感觉的同时,可以分成两个音节,即:hu-a,这种分音节读字方法比较容易掌握。即使分两个,但在心理上一定要保持字的整体感,千万不能把文字肢解了,否则也是听不清楚的。另外,闭口音的字,不能在字音上保持时间过长,否则母音就会闷住,声音就出不来了。
  好的咬字的感觉就是用字去抚摸自己的唇、齿、舌、腭等感觉;或者喷、谈、吹、吐的感觉;或者是要具有出字点的感觉;好的咬字要有气息流动的感觉,喉咙内要自由轻松,不参与咬字的工作。
  最后谈一下混声的运用。美声唱法中混声运用的科学性已得到全世界的一致公认。混声,简言之,既指在歌唱中嗓音运用的真假结合,又指共鸣腔体不在局部而采用混合共鸣(整体共鸣)所形成的一种发声类型。混声的运用不同于前面我们所讲的呼吸和咬字,呼吸和咬字比较具体,而混声的状态比较抽象。它是属于声乐艺术能力的高级能力。在把握和运用的过程中比较复杂。这种能力是在声音状态比较成熟稳定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于初学者不能过多地谈,不然就会像空中楼阁一样,声音的概念永远也无法建立。
  一般来说,唱高音时假声成分和头腔共鸣多一些,但不失少量的真声和下部共鸣,使高音明亮而有力度;唱中、低音时,真声成分和口腔、胸腔共鸣逐渐增加,也掺入适量的假声和不失去头腔共鸣,使声音柔和圆润。要做到“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混声唱法的音域宽广,音色和音量的变化要控制自如,具有纯正的音色和良好的共鸣,有利于清晰的吐字和表达不同的感情变化。我们在混声运用的训练中,应多听、多想、多模仿。这对于初学者和有些基础的人都是适用的。多听即多听国内、外知名歌唱家的声音。多想就是想想自己的声音找出共性和个性。多模仿就是在自己的练习中,心里一直想着你喜欢的歌唱家的声音,让他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你。其实人声音色是受审美爱好的影响的,我们每想到一位歌唱家,听觉就会出现记忆中的一种混合声音色的声音。这就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声音已经有了深刻的感觉,但我们对于诸多歌唱家的声音不能全部喜好,要有所选择,有所追求,取众家所长,避众家之短,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例如,有的人喜欢萨瑟兰清亮透彻、华美醇厚的混声音色,有的人喜欢卡拉斯丰满流畅、灵活柔美的混声音色,但两者绝不可能兼得。人有七情六欲,因而人声色调也是五彩缤纷,所以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声音条件,选择一种自己能够达到的,作为自己追求的混声音色。建立混声音色的概念,我们的声音便能够更加规范更加时尚。从而做到“真声不炸,假声不虚,上下统一”。
  在生活中,有的习惯往往不是歌唱中所需要的,而在歌唱中所需要的常常是生活中不习惯的,没有过的。同时每个学习美声唱法的人,他们的性格、文化修养、理解能力、嗓音条件都有所不同,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因此,这就体现出美声唱法训练的复杂性。但是就算再复杂,我们也必须把握好呼吸、咬字的基础和混声概念的规范性。切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否则必将欲速不达。其实学习声乐与学习其他学科是一样的,都会从一个不自然的过程发展到自然的过程,这是事物发展的一段规律。总之,我们只要多动脑去思考,多用耳去听、去想,在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下,勤学苦练,循序渐进,就不难训练出美妙的声音来。
  参考书:
  《声乐艺术心理学》邹长海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
美国爵士音乐代表人物(美国爵士音乐的特点)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