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会艺术

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音乐教学中的互动与创新有哪些)

2022-11-27  本文已影响 507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论文导读:在我们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仿佛是一个“受众”群体,他们被动接受来自教师的信息,进行单项传播式学习。在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尤为重要,如果音乐教学单单只是音乐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二者之间缺乏沟通与互动,交流过程枯燥僵硬,音乐本身的美和灵性就会消失殆尽,学生根本就体会不到音乐的美,又谈何在音乐中得到陶冶呢?在我们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处于中心位置,分别与每个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与稳定的控制,便于掌握课堂的进度和局势。音乐教师自身首先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只有有了教师的创造激情,才会有学生的接受创造激情,才会有音乐课堂中师生双方如痴如醉、物我两忘、共同创造的和谐的、愉悦的教学气氛。
关键词:音乐教学,师生互动,创新

  1.音乐教学中的互动
  1.1关于互动的理论基础
  互动,英文中的表述是“”,也叫相互作用、交互作用。互动首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三个阶段组成的过程。社会是有互动的个人组成,他们的行为不只是反应,而且还是领悟、解释、行动与创造。人在和他人的相互作用中构建自己的认识与知识,即知识与理解是由认识主体建构的。
  1.2音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在我们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仿佛是一个“受众”群体,他们被动接受来自教师的信息,进行单项传播式学习。互动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或群体之间,借助语言、文字等符号进行交互活动、交互影响。在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尤为重要,如果音乐教学单单只是音乐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二者之间缺乏沟通与互动,交流过程枯燥僵硬,音乐本身的美和灵性就会消失殆尽,学生根本就体会不到音乐的美,又谈何在音乐中得到陶冶呢?在我们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处于中心位置,分别与每个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与稳定的控制,便于掌握课堂的进度和局势。《音乐课堂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特别提到,音乐教学要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音乐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授课过程,不是仅凭教师的讲解和灌输就能达到目的,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充分的对话与频繁的交流。教师与学生在节奏中旋律中舞蹈中,共同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唤起感情上的共鸣,共同分享彼此的感受,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此时此刻音乐的动人心魄,都能表达出心中的感受。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在适时加以指导,调动学生的情绪,与学生积极的沟通交流,一起分享心中所感,课堂自然就“动”起来了。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之间的活动轻松愉悦,学生也能在良好的互动中取得更多的收获,教学效果的显著也是不言而喻的。
  1.3如何做好师生互动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用静止的、固定的程序来照本宣科,而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手段来进行教学,让生命跃动、让智慧闪光、让课堂和谐。
  1.3.1教师和学生个体的互动
  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主要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应答、要求与练习、设计与反馈,以及个别辅导、眼神交流、直接接触等过程中。在这类互动中,教师会表露出对学生的期望、印象或成见,学生则体验着归属、自尊、自我形象等。论文参考。这种互动对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窦有重要影响。
  1.3.2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互动
  它主要发生在组织教学、讲解、示范、提问、评价、讨论和动作练习中,是音乐课堂教学实现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基本保证。
  2.音乐教学中的创新
  2.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转变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式,这些都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更新观念改变并打破陈规旧俗,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挑战才能使自己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需要。为了顺应当前的形式,教师应努力做到:
  2.1.1树立现代教学理念
  首先,树立建构主义教学观念。论文参考。对学生而言,音乐艺术主要的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很难获得真正的音乐体验的。教师只要认识这一点,便会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教学中存在的过分依赖课、被动学习、机械训练的状况,使学生积极的、充满自信的、主动探索的、集体合作的基础获得音乐体验,这样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真正理解,特别是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才会成为可能。
  2.1.2音乐教师素质的重构
  知识素养方面:音乐教师应有意识地扩宽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知识结构更合理。对于音乐领域知识的了解,不仅要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还要了解其他特别是与音乐有密切关系的学科知识。音乐教师自身首先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只有有了教师的创造激情,才会有学生的接受创造激情,才会有音乐课堂中师生双方如痴如醉、物我两忘、共同创造的和谐的、愉悦的教学气氛。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那么必然也要求有能力帮助学生的老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主要表现在音乐教师与其他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处理上,关键在教师要会欣赏自己的协作对象。
  2.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是一门审美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与其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的基本素质教育。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就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性,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3营造“创造教育”环境
  “创造教育”环境是指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环境,它包括有利于学生培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活动等要素构成的教学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总和。论文参考。音乐教学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更主要的是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参加艺术实践,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如课外音乐活动,研究性学习等等。
  2.4重视音乐创作
   创作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学生的方法出乎教师的意外之料,这是完全正常的,教师对于有独创性的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即使错了的,也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领会、去认识,决不能把老师的个人看法作为唯一的方法,强加给学生,而导致学生的盲从。
  2.5突破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新课程强调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课后的问题和作业的设计具有开放性,答案是不确定的,这样做就是为了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努力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师生间充分的互动,使整个课堂动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促进其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新概念[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2]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
幼儿舞蹈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让少儿舞蹈充分走进音乐课堂音乐课题研究)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