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汉字意象 汉字符号 意象构成设计
“书画同源”“六书”之说无不诠释着汉字的象、意的灵动,汉字的象形与“音”“义”三位一体表意的性质,释放出无尽的深层意念,它所给予的营养正是设计师所追求的,并不断被他们驾驭在新的时代精神领域中,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一、汉字“象、意”的灵动
中国的文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字形和字义有着密切的关系。汉字结构离不开汉代古文经学家发端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书”之说。“六书者、象形为本”,“ 象形”就是像实物之形。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得精湛:“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所谓“随体诘诎”,也就是随着物体的自然形状,弯弯曲曲地描绘出来。如“日”“月”就像一轮红日和一弯新月高悬太空。再看“山”的甲骨文字形,当中一峰突起,周围群岚环抱,颇有点“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味。“意”,在《辞海》中,有“意思、心愿、意味”等解释,可以延伸出意图、意象、意义、意蕴等含义的词语。
“意象”指的是艺术构思活动中主体心意与客体物象交融合一的艺术表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窥意象而运斤”,亦将“意象”作为由“意”与“象”二者构成的一对范畴使用。在这里“意”指客体化的主体,“象”指主体化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是“意”与“象”彼此生效的两个方面的相融和契合。
设计之“意”是对造物对象的完整性的把握,是造物与审美活动中产生的具体意识形式,它亦是感性映象被审美注意的选择,并为设计师的思维所改造,使之符合改造目的的产物。设计创造中的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思通过“意”这一中介得到过渡、融合、升华,使得设计超越了一般正常化的现实原貌,成为一种积极的表现和创造。汉字是一个载体,这个载体所担负的任务是传达“意”的发现和创造、交流与理解,它不单是字体外“形”的设计,还要以汉字的内容为依据,进行艺术处理,使之生动,包括形式美给予人的情感渲染,是趣味格调的表征。
二、现代汉字设计中意象的构成
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经过长期演变,虽然已远离物象,趋于抽象化、符号化,但仍具有“因形见义”的表意性质。我们从汉字的形体上就可以把握这个符号所标志的概念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它所隐含的深层意念。汉字的意象设计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符号化是汉字意象设计的动力所在。在二维空间中对汉字的位置、比例、意象化的符号筹划,无疑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而这种思维过程是设计者通过汉字符号来延续受众心理活动的过程。找到一个“汉字符号”以传达更为准确的信息,成为汉字意象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如“炎”,两火重叠,表火势大、热度高之意;“秋”,像禾穗低垂形,以谷类成熟象征秋。汉字这种表意性正是设计者所追求的。
这种汉字构成设计其特点是把握特定文字个性化的意象品格,将文字的内涵特质通过视觉化的表情传神构成自身的趣味,通过内在意蕴与外在形式的融合一目了然地展示其感染力。意象化字体符号渗透了现代设计思想,赋予汉字以字面外的强烈意念,通过丰富的联想别出心裁地展示浪漫色彩。意象文字超脱了具体的“形似”将具体的“形”提炼成抽象的“意”。意象化字体设计的表现手法,一般不以具象形穿插配合,而是单纯以笔画竖、横、点、撇、捺、勾与部首偏旁的多与少、大与小、有与无、增与减及空间结构的配合进行灵活变化。下面就是一些汉字意象构成设计的方法。如:
1.异质同构设计
异质同构设计是指汉字艺术设计中两种或数种物象之间外形结构相异而含义相同的表现形式。如田中一光的设计:“历史的变迁”(香港回归招贴),利用香字下面的方框与国旗外形的相似,设计出三种不同的时间变迁,表达出了设计的主要思想。
2.同质同构设计
同质同构设计是指在汉字艺术设计中利用字义外形特征的相似,以另一物象及特性把创意传达出来。如张达利的设计作品:“平面设计在中国”,巧妙地利用字形结构与迷宫图形的相似,设计内涵与主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形义同构设计
形义同构设计即把含义、形象两类同构综合起来,利用含义的相似和形式的相似进行双重构成。这种同构不仅具有视觉冲击力,而且具有很强的心理效应。如靳埭强设计的《朝鲜统一》海报,巧妙地利用“韩”字的左偏旁,在韩字与朝字之间的上下颠倒处理,在设计上产生隔阂的意味,呼应了主题。
4.字义形象设计
字义形象化构成设计即指在汉字艺术设计中借用字本身的含义特征,将所要传达事变的属性表达出来。如田中一光的作品:“明石书体”招贴设计作品。以日本濑户内海为表现对象,对大海中的岛屿的形象都以字的大小相似形为契合,在图形与字体的形义上设计出了一致性。
我们在探索汉字设计的同时,越来越发现其意象空间展现出的无穷趣味性。运用汉字设计的意象空间,这种重要的设计概念也越来越被更多的设计师所接受和运用,不光是在平面设计领域当中,还包括数码、建筑、公共艺术等其他门类设计的领域当中,越来越被创作出了许多富有强大中国汉字文化所渗透出的无尽意蕴魅力的优秀作品。现代汉字设计的意象表达正朝着更深邃的空间向前发展着。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2]左民安.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九州出版社,2005.
[3]倪伟,朱国勤,陈虹.字体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1.第1版.
[4](英)罗杰·沃尔顿著,韩春明译.大字体.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2.第1版.
[5]曹方.现代汉字艺术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1.第1版.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