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苏醒而出现,装饰性则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美术绘画发展史当中,尤其是在整个中国绘画发展史中绘画性和装饰性总是相互依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同于西画的写实,中国画自诞生以来就带有浓厚的装饰性、概括性,其主要以对客观事物的把握为基础,将对物象的具象描绘提升为抽象的、富有装饰意味的意象表现。有人说,西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中国画作为我国一种独有的绘画形式,与装饰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其主要艺术特色是装饰化和符号化,创作过程中还运用了特有的绘画工具:毛笔、墨、宣纸,以及依据性能发展出的一整套笔法,墨韵,创造出它独有的表现形式。它的笔墨运用,形象的概括与夸张,笔情墨趣的韵律感等,无不渗透着装饰艺术深邃的意境和形式美感。
对观众来说,最直观的造型艺术首先打动人的是它的形式感,中国画在人物、山水、花鸟各画种中以疏与密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动与静、均衡与对称、对比与调和、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等形式法则构成。无处不孕育着装饰法则的表现魅力,是形与神高度概括的结晶。“装饰”是自然形象的“浓缩”与“升华”,是艺术家诗意地理解自然的结果,具有极强的艺术形式。对于艺术作品的受众,最先接受到的是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感,以构图、色彩、线条予人的视觉刺激为先,然后才进一步思考画面之中蕴含的思想意味、立意主题、历史背景等。
一、中国画的演变
谈中国画的装饰性,不能绕开介绍中国画的历史演变。
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最初的象形文字并不是写的而是画的,有“书画同源”之说,是抽象概括的结果。除了象形文字和岩画、陶画外,至今发现的中国画的最早形态,当属战国时代的帛画。早期的绘画具有突出的装饰性,如两千多年前的《人物龙凤帛画》,它采用了白描的技法,用简洁洗练而圆滑自然的线条勾勒出主要人物和龙凤,全画构图平稳,虚实有度,敷色单纯朴实,以石色平涂为主,构图具有装饰意味。值得一提的是,工笔画正是由讲究用笔敷彩的古帛画沿袭发展而来的。《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通过对晚周帛画、战国铜器装饰纹样、汉代画像砖等代表作品的研究,对装饰画的定义、艺术风格、形式等方面均进行了一定的阐释,书中认为,装饰画在艺术上要求平整、丰满、稳定,造型应简练而富有变化。为中国画的装饰意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二、中国画的装饰性表现
“装饰”产生于艺术家对自然主观、诗意的理解,是表现对象的浓缩与升华,也是感性发展到理性艺术化的认识飞跃。装饰以追求平面化、单纯化、理想化以及稳定感、饱满感和韵律感来作为自己塑造形象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将自然美提炼为装饰美,将写实性上升为表现性,体现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认识能力,往往熔美学和视觉艺术为一炉。在中国画中,外在的装饰形式往往把作品思想引向深刻的内涵。
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造型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点:
(一)构图
中国画的构图形式就富有特别的装饰意味,它一般不遵循西画的黄金律,而是或作长卷,或作立轴,但在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上却有独特的审美趣味。中国画构图依据艺术家的主观情感、思想意境、审美观念,通过在画面上恰当地安排物象形态,从而展现绘画主题,并创造具有形式美感的意境。中国画构图讲究起承转合、开合呼应、穿插变化、虚实疏密,追求画面的形式美感;同时,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也有别于西画。中国画不以一个固定的地方作为立脚点作画,也不受视线区域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构图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不断移动视点,把不同视野中的景物一同摄入自己的画面并进行合理安排,称为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宋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的就是散点透视法。《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内外丰富复杂、气象万千的景象:它以汴河为中心,从远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处的郊野画到热闹的“虹桥”;观者既能看得到桥上的行人,又看得到桥下的船;既看得到近处的楼台树木,又看得到远处纵深的街道与河港。而且无论从哪一带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这种排列式的构图就与装饰画的单纯、稳定、规律的形式构成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用笔
作为造型的重要表现手段,点、线、面的运用,特别是在线这一方面中国画在意境和内容表达及形式表现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在装饰性的体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点线面的运用,是一切装饰艺术及绘画作品构成的基本要素。在中国画造型中用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人物传统描法有十八描,利用线的顿挫、翻转、起伏创造出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装饰美;在山水画的“皴法”中,就已包括几十种风格特征的皴法,像披麻皴、乱麻皴、大斧劈、小斧劈、云头皴、雨点皴等。这些在中国画中被历代逐渐摸索出来的特殊用线,构成了国画里的独有的装饰效果。中国画的线的装饰性是通过艺术家的概括、提炼、抽象出来的形象,更简明、更典型、更具形式感、更有装饰意味形象。中国画中的线已经不仅为整幅画的整体而服务,而是成为了具有独立性格及装饰趣味的欣赏个体。
(三)墨色
在中国画用墨,则讲求皴、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型体,烘染气氛。墨色形成的笔墨二字被当做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四)敷色
中国画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讲究,所用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或植物的粉末,以平涂的敷色方法为主,追求物体固有色的效果,讲究“随类赋彩”,把色彩的应用归结到“类”,很少表现光影的变化。而从色彩使用来看,最富装饰性的当数工笔重彩画。工笔重彩画在着色上以石色为质,水色为文,并在石色之上,用金色勾描渲染,赋色柔丽多姿,以追求画面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工笔画用色讲究理性化单纯化的装饰味,色彩越单纯越限制,装饰性越强。色彩不以写实为目的,而是起一种装饰美化的作用,增强画面的节奏韵律感,借以抒发情感。
(五)造型
从最古老的中国画开始,我们的先人们赋予了各种各样物象造型独特的形体符号,对各类自然景观、花鸟人物具体形象的高度把握的基础上提炼出了简洁明晰、自成体系的抽象造型,在一系列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了特殊的造型符号。国画造型走向单纯化、几何化的简明结构,并走向抽象。简明中表达着作者的思想,将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主观思想感情的表现得更有力度,更给观画者悠远的遐想。中国画造型具有浓郁的东方式的平面装饰感人情趣,它的目的不是如何再现事物、模仿事物外形,达到形象肖似,而是以美化、理想化对象为目的。
三、结语
中国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其精心的章法布局、特殊的笔墨意趣、单纯理性的色彩、形象的概括与夸张,无不渗透着古老的装饰意味与形式美感。装饰形式使作品的主题更鲜明,使艺术形式更适合表达主观的内容,更适应于人们审美的欣赏要求。中国画的装饰性蕴涵于中国古今艺术的表现形式,散发着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格,应该越来越受到艺术家的重视并创造出更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庞薰琹.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本文选自《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5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