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会艺术

外部空间设计笔记(建筑外部空间设计要点)

2023-01-10  本文已影响 196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传统的中国建筑是封闭式的,是一种筑高墙围大院的建筑,它的外部空间是冷漠的,对建筑的外部空间没有足够的重视。随着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注重风景园林与城市生活相结合,把园林扩大到了城市环境,因此对建筑外部空间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同时对建筑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 设计风格; 人性化
1.建筑外部空间的分类
  建筑外部空间按使用性质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1活动型:这种类型的外部空间一般规模较大,能容纳多人活动。
  1.2休憩型:这种类型的外部空间以小区内住宅群中的外部空间为多,一般规模较小,尺度也较小。
  1.3穿越型:城市干道边的建筑及一些大型的观演、体育建筑常有穿越型的外部空间,或者是城市里的步行通道或步行商业街。如上海市的南京路步行商业街,广州市的北京路步行商业街,步行商业街和花园街人行道,其间点缀绿化、小品等,既可穿越,也可休息,也可活动,可以说是多功能的外部空间了。
  2.创设以人为本的建筑外部空间
  换句话说,外部空间就是建筑物之外的、为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
  2.1功能与分区建筑外部空间作为开放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功能要求。
  建筑外部空间按功能分为人的领域,及除人之外包括交通工具的领域。而要获得舒适的人的逗留空间,就需要以限定空间的手法创造一定的封闭感,利用标高的变化及墙的运用均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封闭感。同时,作为外部空间,它不同于内部空间,它应该具有开敞,流动的特点,意念空间的设计也是限定区域的重要手段。
  2.2现代城市空间是为生活在城市中普通的人们设计的,这些普通的人是具体的,富有人性的个体,而不是抽象的集体名词“人民”。场所或景观不是让人参观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及现象主义景观学派都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普通的、日常的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这里的物理特征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这里的人则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场所、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我们怀念没有设计师的公共场所,那是浪漫的、自由的、充满诗意的,或是艰辛的、可歌可泣的;那是朴素的、且具功用的;那是自上而下的,人的活动踩踏和磨炼出来,根据人的运动轨迹所圈划的;那是民主的,人人都认同,人人参与的物化形态;是人所以之为归属的,刻入人的生命历程和人生记忆的——那随自然高差而铺就的青石板,那暴露着根系的樟树,那深深刻着井绳印记的井圈,还有缺了角的条石座凳。这些场所归纳起来都有以下几大物质特点:①它们是最实用的,而且能满足多种功用目的。②它们是最经济的,就地取材,应自然地势和气候条件,用最少的劳动和能量投入来构筑和管理。
③它们是方便宜人的。④它们都是有故事的,而且这些故事都是与这块场所和这块场所的使用者相关的。.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公共场所的美。
  2.3城市规划在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往往偏重于城市平面的规划设计。其实,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不仅要重视平面规划,更要重视规划建筑外部空间、规划城市轮廓线景观。例如,一个小型的城市或市镇,可规划设计一条或两条城市轮廓线景观,使所有建筑外部空间和环境具有一个或两个中心主题,以这一、两个中心主题为核心,那么这个城市的轮廓线景观和城市建筑空间与环境就会重点突出,井然有序,优美怡人。如果是大型城市,就要规划设计多个主题内容不同,富有变化,相互呼应,对比强烈或是和谐统一的城市轮廓线景观和建筑空间,则可显出这个城市蓬勃的生命力,丰富的生活色彩,多样的城市内容。
  建筑外部空间的规模与尺度受城市规划,日照及不同的生活习惯所影响。其尺度的不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建筑师应该利用这种尺度的差异来创造不同的丰富的建筑外部空间形态。建筑外部空间作为开放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功能要求。大致可分为:①边界区,即与邻近土地相连的界区;②停车场道路系统区;③步行区;④建筑群中的开敞空间;⑤小区庭院等。
  3.建筑外部空间体现人性化
  当设计是为了生活、为了内在人的体验;当设计师成为一个内在者而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当设计的对象具有功用和意义时,我们方可重归人性的场所,为此,设计师应该:
  3.1认识人性: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独;人需要运动,需要坐下休息;人离不开水,人也爱玩火;人爱采摘和捕获;人需要庇护和荫凉,需要瞭望,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他需要领地,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人需要安全,同时人需要挑战;人爱走平坦的道路,有时却爱涉水、踏丁步、穿障碍、过桥梁;人要恋
  爱、要被人关注、同时喜欢关注别人.因此,需要设计的场所能让人性充分发挥。
  3.2.阅读大地:大自然的风、.水、.雨、雪,植物的繁衍和动物的运动过程,灾害的蔓延过程等等,都刻写在大地上,因此大地会告诉你什么地方可以有树木,什么地方可以有水体;大地也告诉你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与健康的,因而是吉祥的,什么格局是危险和恐怖的,因而是凶煞的。同时,大地景观是一部人文的书:大地上的足迹和道路,门和桥,墙和篱笆,建筑和城市,以及大地上的纹理和名字,都讲述着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和恨,人类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因此,阅读大地是在认识自然,而更重要的是认识人自己。
  3.3.体验生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当地人的价值观。如果你不到都江堰的江边林下坐上一天,就不明白为什么成都被认为是中国最悠闲的城市;如果你不搭一回北京街上的出租车,就不理解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含义;如果你不到温州街头走走,你也不知道“全民皆商”的意味;如果你不经历青藏高原的缺氧,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这里的人会成为释迦牟尼的选民。只有懂得当地人的生活,才会有符合当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的设计。
  3.4.聆听故事:故事源于当地人的生活和场所的历史,因此要听未来场所使用者讲述关于足下土地的故事,要掘地三尺,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的力量,是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也是设计所应表达和体现的场所的本质属性。这样的设计是属于当地人的,属
于当地人的生活,当然也是属于当地自然与历史过程的。
  4.建筑外部空间设计风格的运用。
  为了获得宜人、丰富的外部空间,仅仅一种手法是不够的,需要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根据不同的建筑以及不同的环境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手法。
  4.4.空间的延伸和渗透
  内外空间及外部空间的相互延伸及渗透是空间的连续和相互作用造成的时空的连续。如漯河的沿河游园,借助两条河流,做到水中有景,景中有水,是典型的空间延伸和渗透手法的运用。
  4.2层次与序列
  要创造有秩序而丰富的外部空间,就要考虑空间的层次。而对于运用空间就要有空间导向,就要有序列,有高潮和过渡。外部空间的序列通常表现为“开门见山”和“曲径通幽”两种。建筑要求其造型优美、高低错落,前后要有层次感和周围的环境相互呼应,或强烈对比,或和谐统一,或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4.3.建筑尺度的处理
  建筑作为外部环境的主体其本身的尺度必须有适应人体尺度的过渡。建筑本身需要以一个较大的尺度去适应其所处的大环境,又要以一个较小的尺度去满足其本身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建筑相互之间要注意建筑空间和环境的呼应与融合,在尺度、比例、造型对比等方面要彼此成景,又浑然一体。所以建筑物应该具有多层次的尺度关系。
  4、小品及雕塑的运用
  在建筑外部环境运用中,小品及雕塑的运用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门前的雕塑。有时,雕塑或小品往往就是环境的主题。如南京市南京大屠杀纪念广场的主题雕塑等等。
  5.结语
  建筑外部空间是指建筑与周围环境,城市街道之间存在的空间,它是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街道或城市之间的中间领域,是一个有秩序的人造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空前繁荣。向人们提供优美的外部空间是历史的必然,它不同于历史上的私家园林,它是归还给人们属于自己的诗意空间和栖息之所。.同时,.作为一名建筑师,对于建筑外部空间的重视也应象对建筑内部空间一样,让人们能感受到内外一致的贴切关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的生活质量都在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外部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工作者要更加精益求精,力求在城市建筑环境的各个方面都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
高层居住建筑设计(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