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会艺术

花气袭人知昼暖是什么现象(花气袭人知昼暖是谁写的)

2023-01-10  本文已影响 670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红楼梦》中人物形象非常丰富,袭人和晴雯就是两个鲜明的人物。可两个人的性格却有很大的差异,袭人温柔和顺,言谈举止非常合乎封建社会的妇道标准;晴雯“心比天高”,性格刚烈,身为奴婢,却从不自轻自贱。两个人性格的差异,造成了她们完全不同的命运结局。

关键词:袭人;晴雯;性格;命运

在《红楼梦》中所有有名有姓的丫鬟里,第一个正式出场的就是袭人,她从第三回出场,是一个贯穿全书的人物。袭人原名珍珠,宝玉知她原来姓花,又曾见旧诗“花气袭人”之句,就更名为袭人。在《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中这样写到:“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1]同时,唐代卢照临这样写到:“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裙”,这“飞来飞去”正是袭人的性格特征及命运归宿的形象描绘,袭人曾侍候贾母,也侍候湘云,后侍候宝玉,最后嫁于蒋玉菡。
与袭人相比,晴雯的身世却更为悲惨,晴雯是一个无家世可考的孤儿,她除了有个叫吴贵的姑舅哥哥外,就再也没有亲人了。十岁那年,她被大管家赖大买了做丫头,因赖嬷嬷常常带她到贾府去,贾母见她生的伶俐标致,十分喜欢,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使唤。接着把她给了宝玉。短短的几年时间,晴雯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的《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晴雯居首,这样写道:“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第5回)这几句话,反映出了晴雯的性格,也预示了她命运的悲剧。
两人的命运和性格都有很大差异,我们具体进行分析
1、袭人任劳任怨,尽职尽责
袭人担任着怡红院全体员工的“队长”兼“指导员”的角色。她处处、时时、事事以身作则,使贾宝玉受到了无与伦比的优秀服务。[2]从第3回开始介绍袭人时,我们就看到了她的“竭力尽心”,并“有些痴处。宝玉的日常生活,她件件亲自料理。宝玉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都牵动着袭人的神经。宝玉外出,她千叮咛万嘱托,惟恐他有些闪失;宝玉稍微回来晚些,她就等坏了,愁坏了,不是倚门而望,就是到处寻找。宝玉的眼神、面色略有异样,只有袭人能立即觉察出来;虚寒问暖,千般开导,直至宝玉喜笑颜开才放心。袭人对宝玉的那块命根子的通灵玉更是非常细心地保管者,每次,她摘下那那通灵玉来,“用娟子包好,塞在褥子底下,惟恐次日带了冰了脖子。”(第8回)细心之至,让人佩服。她更关爱着宝玉“一生的品行”,担心受怕的是宝玉在污泥浊水中不慎而失足。她要宝玉远离一帮纨绔子弟,不要吃丫鬟们嘴上的胭脂,不能再有爱红的坏习惯......宝玉挨打后,这时王夫人便单独召见了袭人。王夫人与袭人作了一大堆推心置腹的长谈,其中说道她:“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的姑娘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舅姑表姐妹,虽说是姐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在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设若叫人哼出一声不是来,粉身碎骨,这是平常,但二爷一生的品行,岂不完了?”(第34回)
心底无私的袭人,实实在在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可爱丫环,全心全意为着自己主人。在这个等级观念极重的贾府里,只需要服帖的奴才,奴仆们只有服从于主子役使的义务,袭人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因此受到统治者的信任,她的命运也必然是好的。
2、晴雯自尊自重,率真高傲
晴雯是独特的。正如宝玉在《芙蓉诔》哀婉的“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体,则冰雪不足于其洁;其为神,则星月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可叹的是,她的“红颜绝世,易启青蝇”,“有过人之节而不能以其藏,其自祸之煤也。” [3]就连嫌恶的王夫人,也不得不承认,她是“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林妹妹”,凤姐附和道:“若论这些丫头们,总共比起来,都没晴雯生的好。”(第74回)不仅如此,晴雯还有着超众的才能,这在红楼丫头中是无人能及的。贾母都惦记她说,“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她”(第78回)。“夜补孔雀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能工巧匠们没有一个敢揽此活时,晴雯正在生病,她只是“狠命咬牙捱着”,而她自己撑到天明补完时,已经精疲力竭了。人们除了赞叹她的风流灵巧,感服其拼命的精神之外,更会由衷敬佩这一力承担的英勇坚强的晴雯。
在封建礼教的重重桎梏下,身为丫头,没有人格尊严,更不会有自由平等,可晴雯却“心比天高”,懂得自尊自重。最重要的是,晴雯反对别人奴视自己,以一颗不甘为奴、高傲的心,与生存的恶劣环境进行不屈的斗争。在“撕扇子”之初,晴雯伶牙俐齿,步步逼紧,含沙射影,把宝二爷“气得黄了脸”,把袭人“羞得脸都紫胀起来”,存着赌气的心理,而接下的撕扇子这动人情节,则表现出更多任性的成分。“晴雯的个性觉醒和反抗意识是一种勇敢的、本能的精神诉求,不只有着难能可贵的悲壮,甚至颇具超越封建时代的色彩。” [4]晴雯的这种与封建礼教格格不入的个性,最终招致了封建卫道士的迫害,从而断送了她美丽青春的生命,只留下多情公子的一番牵念。
从上述人物性格对比可以看出,在同一个封建大家庭里,性格不同,遭遇却有天壤之别。袭人在环境影响下所逐渐形成的思想和性格与晴雯相反,她合乎封建礼法对奴婢的要求。袭人是那个时代完美的典型,从社会最底层一步一步按照自己所愿,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而晴雯的性格为我们所欣赏却不为当时的礼教所容,从“晴雯撕扇”、“惑谗抄捡” 等细节可以看出晴雯风流灵巧,任性娇嗔,自尊高洁,锋芒毕露的个性。
袭人的道路或许会为很多人所不屑,她只是封建社会奴婢的典型代表,她的思想无可厚非,由于阶级局限性,不可能要求她做出更好的选择,这是那个时代的秩序,只有遵守它才能生存下去;如果改变,她将重蹈晴雯的覆辙。

参考文献:
[1]周汝昌.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红楼十二层[M].北京:中华书局,2006,38.
[2]高昂,高万年.袭人和晴雯形象新解[J].天中学刊,2007,22(1):22.
[3]涂瀛.红楼梦论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60.
[4]李希凡.红楼梦寻[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297.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
小论《八月之光》的复调叙事作文(小论《八月之光》的复调叙事手法)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