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会艺术

我的美学观论文(谈谈对美学与人生的理解)

2023-01-10  本文已影响 223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人生美学是什么?它的论文怎么写呢?它其实是一种注重自身精神的修养和身心和谐,强调人生体验和境界的美学。古代文人、美学家们对美的本质的认识,从来都是与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人生幸福的认识深刻地、水乳交融地联系在一起的。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人生美学论文范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第1篇:从梁牡丹看林语堂的人生美学思想


  万平近曾经评论林语堂的《红牡丹》带有香艳色彩,社会意义单薄①,这一见解在当代多元共生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显然是失之偏颇的。只有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林语堂的文化理想,才能真正理解其文学作品所传达的人文内涵。林语堂一方面揭示了近代中国人麻木、愚弱、保守、落后的文化根由,另一方面又致力于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平、文雅、优美的文艺精神;一方面呼吁现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科学与民主精神,另一方面又认为感性与理性分裂的西方人应该从中国的审美文化中获得启示②。林语堂重释了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其美学思想也呼应了西方现代人文主义美学思潮。其中蕴涵强大的批判性与解构精神,将文艺从对经典的摹仿中解救出来,进而使之摆脱与政治、道德及概念的非自然的联姻和不自由的依附关系,维护审美的独立品性。林语堂人生美学思想为中国在全球化语境中求发展提供了一种策略,其小说也往往营构一个突出的审美时空。与《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一样③,梁牡丹作为林语堂《红牡丹》女主人公也承载了向西方人展示中国人的审美文化的使命。由于《京华烟云》主要倾向于让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姚木兰的古典气质更为突出,而《红牡丹》则倾向于表达作者自身的人文理想,所以梁牡丹的现代风格较为明显。因此,木兰较温和而牡丹较热情,两者皆是林语堂美学思想的形象符号,她们共同传达了林语堂的人生美学思想。


  一


  林语堂美学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自由自然有情有味的人生美学。“一幅美丽的图画,它的功用,只是使我们回想一片真的风景或是一个美丽可喜的面貌,因而生出一种情欲的欢乐,此外可还有什么作用?文学也只是重作一幅人生的图画,表现它的环境和色彩,表现草地的香味和都市中沟渠的臭味,此外,可还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大抵都有一个观念,认为一部小说必须要描写出真正的角色和真实的情感,才近于真正文学的水准。如果一本书的描写脱离了人生,或只把人生做了一个平淡的解剖,那便不是真正的文学;一本书越有真实的人性,也便越是好文学。如果一本小说只淡淡的分析一下,而不把人生的酸甜苦辣描写出来,怎能引得起读者的兴趣呢?”④林语堂的这段话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就美的存在而言,美不是超越人类生活的纯粹理念,而是贴近现世人生的具体实相。这意味着美是无处不在的,它不是远离人生的形式法则,更不是独立于现实人生的外在理念。其二,从审美经验来说,美主要是依靠人的情感与直觉,它无需烦琐的逻辑方法加以分析,而是直接在人生中随时可以感悟到的。因此,林语堂美学思想强调对“人生之真性情”的表达和对“人生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的真切体会,这种对“情味”的强调可以说是抓住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精髓⑤。林语堂认为美不可能是柏拉图玄奥的“理式”,也不可能是对上帝惠赐的一种“分享”,世界上不存一种先天的“美的性质”,美在于一种自我体认。“我觉得艺术、诗歌和宗教的存在,其目的,是辅助我们恢复新鲜的视觉,富于感情的吸引力,和一种更健全的人生意识。”⑥林语堂以这一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为解决当时世界由乱及治的文化策略,借此纠正当时西方人“唯科学”和“非理性”的双重偏激倾向。林语堂发现了传统的中国人文主义的独特性:它不太可能产生对自然科学的热望,也基本上不会孕育坚强的宗教信仰,它没有特别抽象的学理论证,但它直指感性人生,使人们不忘投入真实的人生。“中国人对于动植物都是这样,主要的观念是怎样欣赏它,享受它,而不是它们是什么。鸟的歌声,花的颜色,蓝的花瓣,鸡肉的肌理,才是我们所关心的东西。东方人须向西方人学习动植物的全部科学,可是西方人须向东方人学习怎样欣赏花鱼鸟兽,怎样能赏心悦目地赏识动植物各种的轮廓与姿态,因而从它们联想到各种不同的心情和感觉。”⑦——正如孔子所言:“道不远人。”审美的世界就在人生之中自由自然生发而成,使人生变得有情有味。


  林语堂的人生信条是“文章可幽默,做人须认真”,思想崇老庄,行动崇孔孟,亦即要求情与理的折中,不可偏废。语堂强调理性精神,却并不强求十分的合理的人性,因为“人类的灵心是不合理的,是固执的、偏见的,是任性的,是不可预料的,因此也就可爱。”⑧十分理智的人要么会上升为神,要么将退化为机器。人生之美在于其不可预测之势,既合理,又重情,使感性冲动与理性秩序得以协调,最终达到“和而不同”的美学效果。由是理智交织着情欲,良善夹杂着恶念,平淡中爆出惊异,平常心偏生好奇,如此人生才会有色彩,有滋味,充实而有深度,真实而不平板。因此,梁牡丹作为林语堂创作的女主人公也先天具有这种人文精神。


  二


  梁牡丹的审美人生首先体现在其自由自然的性灵人生。传统文化束缚下的女性在婚恋上本来毫无自由可言,一般都扮演的是男权文化下的牺牲品。中国文学中虽然不乏为追求个人幸福与自由而奋斗的女性形象,如与命运抗争的杜十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为情方生方死的杜丽娘(《牡丹亭》);敢于自由恋爱乃至与爱人同居的子君(《伤逝》),但她们的幸福与自由都是有限的,并充满了浓郁的悲剧色彩。相比之下,牡丹的婚恋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她虽生活在清朝末年,却被赋予超然的独立精神和自由品性。牡丹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及情感传达丝毫不受封建礼教的限制,其爱情抉择也不受现实功利的束缚,充满了性灵之美,故悲喜剧得以中和,是一出正剧的女主角。


  其一,牡丹的情感传达根本不受传统礼教的限制。


  中国正统的儒教思想讲究做人应当“发乎情,止乎礼”。作者通过牡丹“哭丧”的细节描写,传达了“越名教,任自然”的道家文化理想。小说伊始写牡丹新寡,在丈夫的丧礼上不落泪,也不悲伤。离开灵堂,牡丹却私下泪流满面。牡丹之哭并不是为她死去的丈夫,而是对她自己的人生命运感到茫然。只有当与爱人生离死别之际,牡丹才能纵情任性地哭。在运送丈夫灵柩回婆家的途中,牡丹与孟嘉相遇相知却必须短暂地分离,“分别的时刻越来越近,牡丹实在抑制不住,哽咽着哭起来。这也好,因为她婆家的人会看见与丈夫恩爱的寡妇两眼哭得又红又肿啊!”⑨这一叙述十分传神,倘若不是因为与孟嘉的奇遇,牡丹是难以假装痛哭而让婆家满意的。最精彩的描述是在初恋情人金竹的丧礼上:“所有的客人,立刻鸦雀无声。她的哭,不是丧礼时照例形式的那种哭。她的哭简直是肝肠寸断的哭,透不上气来的哭,对周围的人完全不管不顾倾泻无余一发而不可控制的痛哭。她的头不断撞击那棺材,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的说话,幸而没有人听得清楚她说的是什么话。”⑩金竹乃有妇之夫,自有其“未亡人”为其哭丧,从传统礼法上看,牡丹此时大哭可谓不成体统。然而,这一情节却充分显示了其情感世界极其丰富而又异常单纯,不为礼教所牢笼。


  其二,牡丹的爱情抉择完全不受现实功利的束缚。


  中国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却必须从一而终。因此,中国文学作品的叙事模式以一男配多女为主,如果出现一女配多男,则该女子被视为不道德的象征。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牡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异端,是男权文化注目下的红颜祸水,她的言行完全是离经叛道的。由于牡丹在金竹灵堂上的任性之举,社会开始流传“红牡丹”的歌谣,在歌谣中,牡丹被塑造成为一个水性杨花的女子。从封建传统道德及功利眼光而言,牡丹不但克夫,而且其他男子招惹她,可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但是从追求理想爱情的深层视角而言,牡丹却是出乎本心,不同凡俗的。她在历次恋爱中敢于触犯社会禁忌,追求个体做人的尊严和幸福。只要牡丹能稍微现实功利一些,按照传统观念和社会伦常行事,便不会作茧自缚。


  作家林语堂在小说中营构了素馨与孟嘉这桩完美的儒家婚姻,又塑造了白薇与若水这对理想的道家夫妇,就是为了衬托女主人公独特的人生历程。表面看来,牡丹的爱情理想始终未能实现,然而正是由于种种戏剧化的变故,才使她的人生异常丰富,令人有一种惊异之心,想去探求宇宙人生的真意义。梁牡丹虽然身处封建时代末期,却不被封建思想及伦常所牢笼。牡丹时常对人生进行反思:“有时,我独自思维,吾辈生活中最美之刹那,最真之刹那,方是真正之生活,其他时间则一旦过去,永远消失,因其于吾人心灵上毫无意义可言也。”{11}这种反思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虽然牡丹的行为及思想皆不成熟,但是她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与不可分析的特点,所以牡丹的人生虽不够理想,却耐人寻味。作者也正是通过牡丹的这些不同凡俗的人生际遇很好地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流动性和非科学性。


  牡丹这一形象既诠释了新时代中国人对自由独立的追求,对自由恋爱和自主婚姻的强烈要求,对女性解放和两性和谐发展的愿望,又表达了作者本人的女性崇拜思想{12}和崇尚性灵的人生美学思想,成为解读作者心灵密码的一把钥匙。林语堂的美学思想受到中西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其中道家美学精神及明代袁宏道为代表的“性灵”说与克罗齐及约尔·斯平加恩的美学思想对其影响尤大,是林语堂美学思想的直接来源。林语堂的美学思想既是对中国传统的载道文学的反拨,又是对亚里士多德以降的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和西方现代的非理性主义的反拨,他认为审美活动应该摆脱逻各斯中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束缚,既与宗教、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不能成为这些外在势力的傀儡。因此,梁牡丹作为林语堂小说的女主人公也传达了其崇尚性灵与和谐的人本主义美学思想,诠释了“厉与西施,道通为一”的中国道家思想审美境界。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她既不是中国传统道德的载体,又不是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她既不是历史的沉重回响,又不是中国现实状况的简单映射;既不是远离人生的理性符号,又不是非理性的象征。如果仅仅从政治教化及对现实的真实反映等传统的文学批评层面来理解,就会认为牡丹的言行有违中国传统文化规范,并非旧中国受侮辱被迫害的妇女的典型代表,因而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国的社会状况,甚至认为这一形象是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口味而塑造的。其实牡丹这一形象既表征了现代美学要求打破传统思维桎梏,又体现了林语堂的美学思想和文化理想,具有深层的人文内涵。


  三


  梁牡丹的审美人生还表现在其对有情有味的世俗人生的深刻体悟。在封建男权社会中,女子一般都是足不出户的,对世俗社会十分隔膜。牡丹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冲破旧礼俗束缚,对自然、社会充满了热爱。在运送丈夫灵柩回乡安葬的途中,作者安排这位新寡的“文君”走水路回婆家。这样,牡丹不但可以欣赏沿途美丽的自然风景,而且因途中有许多码头和港口,牡丹就有一个接触世俗生活的独立时空了。牡丹在日记中写道:“人生中此等花花絮絮,所有生命力旺盛之人,我皆喜爱。我亦爱群众中之悲剧与群众充沛之活力。”{13}牡丹对人生总是满怀热情,因此能保持从容的审美态度,不为现实所困,将失败的爱情经历幻化为审美回忆和审美想象,最终嫁给平民傅南涛,享受普通家庭生活的乐趣。


  林语堂通过对比中西文化{14},认为西方须由动入静,中国须由静入动,才能使世界协调发展。中国传统阴性文化只有与西方世界阳刚精神融合,才能得以复兴,从而促进整个世界和谐而健康地发展。西方人则可从中国审美文化中获得启迪,纠正其偏激的文化思想,使得灵与肉、理性与感性、主体与客体达到和谐统一。因此,作为林语堂人文精神的载体,牡丹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精神,又吸取了西方注重物质崇尚科学的现代人文精神,十分重视健全的人格,追求物质与精神和谐统一的完美生活,所以她最终嫁给傅南涛也是情智勇合一的必然选择,因为其夫家自然环境很好,物质条件也不错,其自由自然有情有味的审美人生才能有所依托。


  《红牡丹》乃林语堂晚年所作,它十分鲜明地体现了林语堂的人文理想和美学思想。梁牡丹乃一“崭新”艺术形象,执著与命运抗争,是林语堂审美精神的化身。与姚木兰一样{15},牡丹作为林语堂创作的文学形象,很好地诠释了林语堂人生美学的见解。很明显,牡丹和姚木兰有颇多相似之处,两人有着难以分割的血缘关系,而牡丹则更具有阳刚之气,更多体现作者本人的美学思想。


  作者简介:李灿,

  第2篇:从沈从文的人生美学谈起


  最近几天,我是沉醉于《我所认识的沈从文》一书。这是一本熟悉、理解沈从文的作家、学者们写的文章汇集。沈从文的伟大、奇特而平凡,我这里就不赘述,我最心醉的是他的这一句话:“美是最愁人的。”


  因此我称他为最懂得人生美学的大作家、大文史家、大文豪、大艺术鉴赏家、大诗人!他的著作的价值当然伟大,他的一生,他的为人,他的人生哲学思想也很伟大。尤其是他对美学、人生的美学,其深邃的见解更伟大。我没有读过《烛虚》,但从黄苗子的文章中我知道了一些。黄苗子说,《烛虚》用十分绚丽的文字来形容美的存在:“生命之伟大意义,在于对自然或人工巧妙完美而倾心。”“凡知道用各种感觉扑捉住这种美丽神奇光影的,此光影在生命中即终生不灭,但丁、歌德、曹植、李煜便是将震中光影用文字组成形式,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几个人。”那么,我说,沈从文也正是将这光影用文字组成,保留得比较完整的一个。沈从文是对自然、对人工的巧妙完美而倾心的人。他是知道用感觉扑捉住人生的美丽神奇光影的。“烛虚”,便是烛照这虚无恬适的人生!


  美是最愁人的。美也是最能使人倾心的。


  曹植、李煜是诗人、词人,也是人生道路上曾经严重失败的人,但他们倾心于人生之美,他们能用文字组成一种形式(诗)来留住人生的美丽神奇光影,所以伟大。这是沈从文的观点,我非常同意。那么屈原、李白、苏东坡、郑板桥等人也是,各国历代的诗人(词人)也都是。我的老师林散之、吴白匋先生也是,他们用诗词留住了他们所经历的人生神奇美丽的光影。我也是,我的《一勺吟》近三百首诗词,还有未印排的《两浦吟》约六七百诗词,不也是我所经历的人生神奇美丽的光影吗?凡是能以新鲜、隽永的语言文字写成散文诗歌,而有典型审美意义的都是可称为伟大的,因为超出了常人的平庸生活。


  沈从文从不炫奇,而确在平平凡凡中叙写中焕发出神奇丽彩。他的感观、他的语言是那么淳朴而灵活,淡泊而富于诗意,然而又无不笔酣墨饱,精光四射。他以朴为美,而且带着淡淡的哀愁,湖南苗族人的生活,使这个“乡下人”永远是个乡下人,乡土气息散发在他所有的作品和毕生的勤奋中。我非常赞赏、挚爱他这个乡下人。


  我在十三四岁时,随父母避日寇,住在乡下的那个村子叫杨家墩子。那时一边读唐诗,一边读冰心、刘大白的新诗,就浸染上乡下农夫们的情感,我就自号为“野农”,而且还在骰子般小石印上刻下这两个字,当时做了一副嵌名联“仁人在野,君子务农”,后来还写下了“烟蓑雨笠不离身,早起迟眠历苦辛。谁使农夫饥饿甚?一犁养活半城人”的诗句。我相信郑板桥的话:“天下最可贵的是农夫”,“凡吾所画者,用以慰天下之劳人也。”这就奠定了我一生在文学艺术上的追求宗旨。考大学,我报的是农学,四十多岁后被下放到农村,我和全家人高兴地生活在农民中间,尽管那是被整、被押的,心情是抑郁的,可我却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号,叫“原上村人”,我真的成为了一个野农了。于是,我便用文字组成一个形式,留住了那段人生的神奇美丽的光影:《原上吟》。后来挑了一些代表作,选入了《一勺吟》。我这个野农也可说正是如沈从文一样:乡下人。


  每个人的生活,即每个人的人生,总有他的神奇美丽的光影,不过神奇也并不神奇,只是平凡,美丽也并不美丽,只是各有各的苦难。能用文字组成一个形式来留住这些光影的,只是很少的人。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曹植、李煜他们因为太热爱、太倾心于他们的生活,所以才觉得人生是神奇美丽的,因而要用文字、用心底的声音来留住这些光影。文字即思想、感情,文字这东西需要他的主人有丰富独到的感情,就能变为有魅力有感染的光影、声音,就能笼络住观阅文字的人的感情,给阅看的人以清晰动人的力量。有谁读了李白、屈原他们的诗歌不被感动的?能捕捉住这感觉、这光影的人多幸福,他没有离开这人世,他的生命在这光影中“终生不灭”。这也就是前些时我所悟出的一条道理:“能留住瞬间,便是永恒。”


  我不是屈原,不是李白,不是杜甫,不是苏轼,但是我有他们那种苦闷与快乐,我已经不自觉地从幼小起就染上了人生的哀愁,无谓的烦恼,也觉察到人生的乐趣,没来由的眷恋。从在杨家墩十四五岁会画山水画时起,就爱题诗,一开始就似乎懂得用一些朴素隽永的文字来组织勾画我的生活光影。现在读读那些幼稚淳朴的小诗,反倒惊奇于我少年时代的迂痴,喜欢起那个痴呆的我了。


  邻家稚子能耕种,陌上老槐自雨风。


  思将天上月,劈作小园星。


  听竹风盈袖,看松月在天。


  其奈韶光容易逝,山塘剩有白芦花。


  崖上生苦菊,撷之有清香。


  煎茗堪一饮,洗我老诗肠。


  真不懂,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怎么会写出七八十岁的老头才能写出的这种诗来!中国文人雅士的习气竟会如此自然地浸透那时的我!我没有什么特殊的生活经历,就是那么一点国难家愁,把幼年的柔情的我灼热了:“猛虎立高岗,飞泉落九霄。怒吼百兽惊,咆哮千山摇”。“皓月清风夜,振轡独长鸣。将军宴未醒,江南寇如林。”


  这十三岁时的诗,后来六十三岁时在南京农业大学开的诗书画展览会上,被不少观众认为是可比拟南宋辛弃疾的爱国诗篇,就是那时生活的火花光影。


  受到淳朴农民的感教,我始终是挚爱着那些终年劳动难得温饱、子女众多、生活俭苦、形象憨厚的老农。我从他们那里认识到田主们“高楼大厦闲坐等收租”的可诅咒,认识到也写下了“粮无隔宿箪瓢空,儿女嗷嘈到处同。日日陇上频自祷,苍天许我稻粮丰”的诗句。认识到了,可没能做到,解除他们的苦难,是中国社会的大事,不是一两个有正义的少年学生所能担起来的,要靠一个巨大变革。1949年,我二十三岁时,江浦的农民得到解放了,我在一首七律中写道:“……诗画十年徒草草,斯文一派总平平……今求改造当劳动,尽扫闲愁意气横。”表示了改变自己、投身革命的愿望。大学毕业时将自己原来的名字“仁崟”,申请改为“人耘”,就含着为人民而耕耘的意思,“野农”正好是号名。没想到四十三岁上,1969年下放到苏北农村,真的当上了野农。“草堂好,浣砚去浮名,洗尽寒云吞吐色,磨将夜雨纵横声。辍笔学春耕”。最能表达我对农村感情的是收入《一勺吟》中的那组“点绛唇”词:五月刘桥,麦场脱粒机声奏,白云缓走,新绿迎村口。蓬荜生香,香在老爹手。倾我缶,以茶代酒,小憩同背篓。


  桑竹清阴,老农披褐来纤走。风神抖擞,是我知心友。一盏甜浆,且润微干口。拊其肘,相送几回首。


  ……


  这样的词,确实写来全不费力,真像是心里有一股清泉,流涌到纸上来的,好像自古以来还没有一个词人是怀着这份感情专门写农民的。当然,自《诗经》“七月流火”开始,尊农、爱农、悯农的传统诗章一直未熄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仅思想是光辉充实的,词语也是朴质而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世世代代教育孩子们做爱劳动、不剥削的真诚的人的好教材。我在杨墩李姓草庐所写的“烟蓑雨笠不离身……一犁养活半城人”的诗,应当说是继承了“锄禾日当午”悯农诗的传统。“五月刘桥”则是发展了,写下了尊农爱农的好词。我知道用各种感觉捕捉住人生、自然中的完美的光影。至于《水龙吟·岁暮忆刘桥叟》,一个朋友说是闪烁着时代感受与爱国爱民光彩、情真意挚的佳句。我也以为是这样。这个赞美,我不想谦让:“桥头新绿溅溅,芦芽簇簇生南浦。晴曦如画,东风送暖,岸边人语。水浅情深,朝朝同汲,须眉正妩。更林间矮屋,桑麻理篱落,俱曾是,携问处。五载殷殷关切,频教我,忆甜思苦。何期岁暮,江城归咏,苍茫烟雨。凝想当年,袒怀短褐,犁欢锄舞,待春来,料似前朝顽健,踏芳菲路。”


  这使我想起南宋吴文英的词:“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他想的是“纤手”,我想的是“袒怀短褐,犁欢锄舞”。我用宋代词人对自己爱人、情人的感情对待那些终年劳动、难得温饱的农人,是一点也不矫饰作假的。韦应物诗:“邑有流亡愧俸钱。”这才是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读书人,一个好的邑吏!我们生当今世,觉悟更高,为什么不用最美、最有感情、最有良心的语言来歌颂、来表现可爱的劳动者呢!


  我为什么不自信?普天之下,如果没有农人,任何时代人们怎么能活下去?为什么不尊重农民?为什么不支持农民?为什么不歌颂农民?为什么不学习农民?我爱农民纯朴的美,我也爱我的词有纯朴的美!能认识淳朴的美,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乐趣。


  能留住生命中美丽神奇的光影的文字,就是不朽。我以为我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表达出我的内心。我以淳朴清新的美的诗作为我的灵魂。将来,即使我不在人间,但只要有人看到我留下的这些诗词时,我就仍然活着。我淳朴的美的感情就会感染给人们。


  我在宜兴与宗良纲一同走在大街上,看到雨后多云接日的奇瑰景象,我口占一绝,后来用淋漓的墨笔写在市统战部办公室大台子宣纸上:“瀛园夕照亦多姿,银烁乌云瞬息诗。但得诗中能驻我,与君吟到石枯时。”


  纯朴的美,是一种淳朴的爱。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


  作者:单人耘

  第3篇:根植知识土壤传播人生美学


  作为一名好教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应当努力加强师德修养和业务提升,自觉用行动担当起责任使命,既教好书,更育好人。用高尚的人格魅力,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脚踏实地立德树人,实现“经师”与“人师”的完美统一。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注重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人格的培养;既培养了学生的高尚品德,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是一名美术教师,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下面笔者结合具体事例,简要介绍一下平时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深挖教材内涵,陶冶学生情操


  在上美术鉴赏课时,我一方面在内容的选择上做到兼顾知识性、鉴赏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不断调整好自己的教态,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例如在欣赏北魏的雕刻作品《孝子棺线刻·郭巨埋儿》时,我由作品的内涵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做人要有孝心,要学会感恩,学会感激身边帮助过和爱你的人;在欣赏徐悲鸿的《奔马》时,我由画家创作的背景时代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而在欣赏齐白石老人晚年的作品《虾》《青蛙》《小鱼》等作品时,我又由他的画风和选材上体会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眷恋,唤起了学生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样在美术鉴赏课中,既传授了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又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提高了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二、丰富教学手段,开阔学生视野


  在教学中我不断探索,例如运用实物投影演示创作过程,或者直接用电脑上绘画课,使教学非常直观,增强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丰富了美术创作的形式。例如在教学《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绘画》一课时,我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主动收集、筛选、分析、整理图像,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采用对比的赏析方法,并利用互联网大胆发表自己对美术作品的学习心得与感受,实现因材施教。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利用网络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们乐于学习,热爱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视课堂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教学中我发现,一些学习稍差的学生在美术方面有特长,如,我任教的班上曾有一个学生,他非常热爱美术画得也好,但学习成绩总是不如人意,他的妈妈也和我沟通过。所以在平时的课堂评价中,我充分给他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课下我又主动找他谈心,了解学习情况,让他树立自尊心,拥有自信心。看到他由于学习进步而兴奋的笑脸时,看到他由于自己的努力,中考取得好成绩又考回我们学校的高中时,看到他妈妈给我发的录取短信表示感谢时,我从内心深处感到作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的幸福!


  四、拓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这些年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我认为:拓展课外实践活动也是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好途径。例如,我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课题要求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们自己设计制作的“未来停车场”和“五环立交桥”项目,在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节目播出后,受到北京和天津的专家的一致好评,赞扬我们的创意新颖,设计成功,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统一。这两个项目一举获得了国家海尔科技奖、天津市科技创新大赛两个一等奖,获奖的学生参加市青少年创新成果展览,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这两个课题在《今晚报》、《天津教育报》、天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上进行过报道。我还针对《产品设计》一课,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专利的申报,至今学生们共获得了250多件国家专利证书。这些活动的组织,优化了学科之间的有效整合,促进了课堂内外的教学,为学生将来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在今后的学校艺术教育中我会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进行教学活动,做到以美育人、寓教于乐,成为“人才美的雕塑家”。用自己的思想、道德、作风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还要提高自己全面的修养,以自己崇高的思想境界、正确的教育理念、敬业爱生的职业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影响和感染学生。我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采用切实有效的教法,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触摸到美的真谛!


  作者:王津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
中国美学传统为(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上一篇: 心理学对数学教育研究的影响(教育心理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