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会艺术

音乐学院五项全能比赛(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比赛)

2023-01-13  本文已影响 665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内容摘要 :知识的积累与音乐、技术、实践的相互渗透是培养音乐艺术教育人才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国家一流音乐专家对五项全能大赛中专家对选手所展示的艺术才能的精辟点评,引发了对音乐教育中凸显的弊端的反思。

  关 键 词 :音乐教育 专家点评 弊端 音乐 知识 技术 实践
  
  2006年11月10日,由国家教育部在华中师范大学举办的第四届“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选手以各自的艺术才能分别荣获综合音乐知识答卷、钢琴演奏、歌唱与钢琴伴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五个比赛项目的全能二三等奖,并获得专科团体奖第二名(2004年在西安参赛中荣获专科团体奖第三名),取得了有史以来广西参加高校音乐教育全国比赛的最好成绩。笔者带队指导并参加了第三四届的学生比赛,引发了对音乐教育中凸显的弊端的反思,并就存在的问题阐述以下观点。
  
  一、知识的积累
  
  第四届“珠江钢琴”大赛综合音乐知识测试的主评委臧艺兵教授点评说:“在改卷中看到这样特殊的卷面:一个选手有5道题都做对了,但又全部改成错的;另一个选手错把《二泉映月》答成《喜相逢》;有的选手却交上了空白卷……对于选手答题的差异性,凸显出综合音乐知识测试与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综合音乐知识是靠平时长期的积累,平常大家要养成听音乐的习惯,在脑海里对音乐知识的技术与问题要归纳,有一定的曲目文献积累和熟悉程度,同时对我国民族音乐要有更广泛深入的了解。”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周荫昌先生说:“掌握音乐知识,必须要有量的积累。”“这次测试中有关于《长征组歌》的答题,完整回答出来的没有;在纪念莫扎特250周年的答题中,选手们大多答不上来。在目前的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对音乐领域的重要事件不够关心,对世界上的重大音乐活动不关注,这怎能谈得上学音乐的呢?90岁的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界的前辈钱仁康先生亲自审定这次大赛的知识答卷时,自己做了一遍,全都做对了。”音乐知识的积累与记忆力有着密切的关联,它是一种音乐心理活动过程,可分为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良好的记忆是可以后天锻炼提高的,一个记忆力超强的学生,他会在各方面都能表现得出色。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在开幕式上说:“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师资的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师范培养的人才素质决定了国民教育的整体水平。我们举办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竞赛的目的就是以此为契机,推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音乐师资,更好地为国民音乐教育服务。”①确实,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多是以一种器乐或声乐特长考入大学,在客观上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偏科的现象,因而不利于培养合格的音乐教育人才。举行音乐教育五项全能比赛,弥补了传统考试的不足,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音乐水平、音乐修养和创新能力,它为学生提供了大平台与实践机会。这无形中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使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应变能力灵活自如,为毕业后的独立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当今,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积累的速度和知识更新的程度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高校领导者、教育者“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努力提升音乐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创造条件,积极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善于选择、获取、吸收新知识和总结新经验的思想方法。这样,才有可能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综合素质。
  
  二、音乐、技术、实践的相互渗透
  
  这次大赛的专家评委在点评中都一致赞扬:该大赛意义深远,是一个创举,指出了音乐教育改革方向,学校办学的目的,大赛对音乐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使专家评委更为感动的是:选手的整体水平比往届有所提高,技术、音乐相对平衡。有的选手潜质好,综合能力强,在技术上、风格上、音乐表现力的再创造上,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但各组的专家评委同时看到了音乐教育中凸显的弊端。大赛钢琴演奏组朱雅芳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差的选手表现在选曲追求程度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驾驭不了,暴露出很多技术的问题,如不注意风格、速度、技术弱等,有的选手弹错很多音,节奏不稳,我们能听出某些方面反映出来的老师的教学问题。歌唱与伴奏组李未明教授点评到:有的选手演奏与歌唱没有把握好风格;弹正规伴奏谱中,有的选手大量删改,使作品面目全非,破坏了作曲家的意图;伴与唱的音量不平衡。在即兴伴奏方法上,和声普遍单一,缺少变化,伴奏织体千篇一律、踏板混乱,没有与音乐很好结合;有的存在着读谱问题、情绪问题、拍子问题;有的前奏、尾奏与伴奏部分不协调,直接影响音乐的表现。歌唱与伴奏组吴天球教授点评说:生源是基础,老师是关键,领导是决定因素,选手的表现,就能体现老师的水平和存在的不足。有的选手唱的曲目难,就容易暴露自己存在的缺点,分数就低。从参赛选手情况看,一些老师没有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参加大赛不是领导、老师下命令,选手就能拿奖,而是需要长期培养、磨炼,才能有所提高、收获。比赛获奖不是主要目的,要通过比赛,看到自己的差距,明确办学方向、目标,树立信心和志气,找到提高教学的办法,这才是最重要的。自弹自唱组评委黄莹、刘辉、陈述刘三位教授在点评中指出:有的选手反差很大,问题表现在读谱、唱词、乐句、编排、性质、高潮等方面没有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与选好适合自己的作品(如曲目的大、小,美声、民族等多种唱法);演唱声音不统一(自选曲与抽唱曲唱法完全两样);咬字与音准问题(有的音完全不在调上);没有基本的音乐形象(如情绪的变化、速度的把握、高潮的处理等)、和声语言贫乏、伴奏手法单调;有的画蛇添足。合唱指挥组评委高奉仁教授点评到:有的选手在基本功方面,指挥姿势、动作、拍点、图式、起拍、收拍,50%不到位;基本姿势方面,动作要少而精,表达情感要动人,会双手分工的选手不多;动作语言方面,选手要有很好的音乐综合素质,才能用恰当的手势语言来表达,临阵磨枪,模仿是不行的。
  以上评委老师都谈到同一个重要主题:从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师范性的特点出发,参赛选手不要追求高、难、大的作品,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好参赛的每首作品,准确、规范地演唱、演奏,注意音乐、技术、实践的相互渗透与完美结合;而如何培养、挖掘开发学生的艺术潜力是老师的重大责任。

  例如:在钢琴演奏中如何将音乐与技术在实践中完美地结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这次专科组钢琴演奏比赛中,有的选手已经弹到贝多芬奏鸣曲作品57“热情”和作品53“黎明”,这样超大、难且有深度的作品却没有获奖,要从自身演奏方面找原因。高质量的演奏是全面的演奏技术与丰富细腻的音乐表现的结合。在技术上要干净、准确,给人感觉轻松、毫无负担,并有丰富的内涵,细腻的情感,极大的感染力,使听众从心灵上产生共鸣。“如何达到音乐与技术两者的统一,是进入钢琴演奏艺术境界的关键。钢琴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这是通向丰富音乐表现力的必然途径。”②在钢琴艺术发展中,不同阶段的作品在音乐创作思维、音乐美学理念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风格差异,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也呈现出不同的弹奏技术特点。如巴洛克时期的钢琴作品纤丽细致、温文尔雅;古典时期的钢琴作品典雅优美、圆润清晰;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在音乐结构、音响效果、和声组织以及音乐与情感意识的结合等方面都产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丰富的钢琴音乐内涵促进了钢琴弹奏新技术的产生;印象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表现出鲜明的光影意象和变幻色彩,手指演奏技巧的轻触键,造就出朦胧迷人的印象主义音乐美感;到20世纪,手指和手臂的随意运用,刮奏、拨弦、拉弦等音响新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着现代钢琴演奏向多元化风格、形式方向发展,也极大地推动着我国钢琴作品创作的繁荣与演奏水平的提高,彰显着各民族的风格特点和神韵。所以,教学双方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掌握钢琴作品时代风格的特点,运用正确的演奏技巧,并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差异、能力大小,选择适合自己演奏的作品,注意触觉、感知、想象,准确地把握节奏、音准、音色、力度、奏法等,使音乐、技术、实践相互渗透,流畅完美地把每首作品的风格含义传达给听众。对于歌唱选曲,指导老师要切合实际,根据每个学生的音色、音质及所掌握的歌唱技巧、风格程度来选择参赛曲目。
  
  三、音乐教育中弊端凸显的反思
  
  综上所述,从全国各省挑选出来的参赛选手凤毛麟角,专家评委不同程度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全国绝大多数没有机会来参赛的大学生,他们的音乐艺术才能又如何呢?笔者阅读最近几年的音乐杂志,几乎所有论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作者都评述:我们培养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不要追求“高、专、尖”……教育者应该如何实施“通才教育”等。实际上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好的学生都偏向单一的技术传授,不遵循音乐教育“师范性”的特点,而把教学目标转向“专业性”;对差的学生缺少关爱教育。其次,大多数高校相继办起了艺术类学科,盲目地招进一些无音乐潜质、文化课较差的考生。再次,许多音乐教师无暇顾及自身文化素质及专业水平、教学水平的提高。熊川武教授将“反思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③这一反思过程已具有科学研究的性质,可利于发现音乐教学中的问题,从中吸取正反经验,促使教师要“学会教学”“学会学习”,以加速师生共同发展,将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目前如何解决音乐教育长期凸显的弊端,是每个音乐教师的责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首先培养人。”李秀军、李灵燕的论文《耶鲁和她的音乐生活及教育》文中罗列:“耶鲁为音乐专业的本科生在4大学科中提供了400多门的选修课。”④中国一流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音乐学院也最多几十门功课。论文还指出:“一位耶鲁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的硕士生毕业后要去耶鲁医学院读博士。……另一位音乐学院的年轻钢琴教授迈文·陈(melvin chen 亚裔),他先是在朱利亚音乐学院获得了钢琴及小提琴的演奏硕士,后又在哈佛大学获得化学博士,现在他既在耶鲁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又在耶鲁音乐学院教钢琴。”这些例证充分体现了美国教育的宗旨:“通过教育获得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的、抽象的专业式发展。……其最终结果是,你是一位音乐家,但是一位有着丰富文化和科学底蕴的音乐家……”⑤耶鲁大学有一批真才实学、知识渊博、认真负责、颇具影响,具有世界一流教学水平和力量的教师队伍。我国音乐教育应吸取他们的各种教育经验,虚心借鉴他们的教育体制,不断拓展和提高教师的知识面及业务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多探索教改新路子,积累课程设置、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要在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素质方面下工夫,不要照搬音乐院校的培养模式。努力改变学生严重偏科,重技能、轻理论的做法。要正确认识音乐教育的特性、内容、范围,按国家制定的新课标教学大纲办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形式、方法,培养学生不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包括广泛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创新和社会工作能力,并有着高尚的人格,能肩负时代的需要与重任,以适应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音乐教育在当今社会处处存在,遍地散发出音乐的芬芳。歌唱与钢琴伴奏评委吴天球教授说:大赛的宗旨要广泛深入人心,以关心提高全民族的音乐素质为根本。因为中小学生都要学习音乐,社会也离不开音乐,音乐教育者应倍感责任的重大与光荣,音乐教育对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有着特殊的价值与贡献。
  
  注释 :
  ①立青.九省通衢“珠江”唱响[m].中国音乐教育,2006,12.
  ②江海燕.钢琴演奏与内心听觉[j].中国音乐,2005,1.
  ③马达.反思性教学与音乐教师教育[j].人民音乐,2005,1.
  ④⑤李秀军,李灵燕.耶鲁和她的音乐生活及教育[j].中国音乐,2006,4.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
中国民族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举例说明中国传统音乐保护的意义与价值)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