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会艺术

简述音乐在舞蹈作品中的作用(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的艺术形式是)

2023-01-13  本文已影响 626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优秀的舞蹈作品,音乐语言和舞蹈语言完美结合,将创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与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进而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即旋律、节奏与节拍及速度、调式与和声、织体与音色等对舞蹈作品创作的情感表达、性格塑造等有着重要作用。
  一、旋律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体现音乐的全部思想或主要思想,用调式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合起来的,具有独立的许多音的单声部进行,叫做旋律。①旋律对舞蹈的调度、空间变化、形象的情绪、情感升华等都起到重要作用。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旋律是最容易被人的感官所感知、接收,也最容易记住的音乐信息。如Mikhail Fokine编创的芭蕾舞《天鹅之死》的音乐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1835-1921)《动物狂欢节》组曲中的由大提琴与钢琴演奏的《天鹅》,舞蹈中白天鹅缓缓倒地、合上双眼、默默死去,画面是凄美的,而音乐也与舞蹈默契结合,对这种情感进行渲染,再现部的第二乐句出现了连续四小节下行的旋律,让人看后极度心酸悲伤。在舞蹈《东归英雄》中,马头琴是重要的演奏乐器,擅长表现如泣如诉的情感,如在呈示部与中部的连接处(1'14处)拉奏出来的旋律与速度音调和抽泣的节奏十分相近,让人听后非常伤感,加之“母亲”抽泣的动作,二者重叠在一起,让人体会到了母亲痛失儿女的心情,听后肝肠寸断。
  二、节奏、节拍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的舞蹈,节奏型本身就有其表现意义,绝不是简单的规定动作的快慢。如在朝鲜族舞蹈中,“古格里”节奏为中等速度的行板,旋律优美,舒缓、平稳、柔和;“安旦”活泼、欢快、喜悦;“赫毛里”奔放、急速、旋转,赋予朝鲜族舞蹈以动律、性格和生命。如《长白祥云》4'38处(中段)使用“安旦”节奏,舞蹈动作大方、演员感觉跳跃、观众情绪高涨,与呈示部的“古格里”节奏所表现的含蓄、细腻、柔韧,形成鲜明对比和反差,天边“祥云”在安静祥和之后的“欢腾翻滚”的景象,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叫做节奏。有重音的及无重音的同样时间片段,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叫做节拍。节拍用强弱关系来组织音乐。舞蹈形象可以通过2/4、4/4、3/4等不同的节拍类型塑造得更加形象生动,充满更加丰富的情绪情感。如在舞剧《白毛女》中,同一段主题旋律,表现方式却有所不同,不同的演奏速度,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如用三拍子表现喜儿的优美、善良的性格特征,而用二拍子一强一弱交替的方式,表现白毛女愤怒、无奈的情感。
  三、调式与调性在舞蹈作品中的作用
  按照一定关系连结在一起的许多音(一般不超过七个),组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叫做调式。音乐中广泛应用的是五声调式、大调式、小调式等调式,不同的调式具有不同的色彩和特性。如大调式音乐可以表达阳光、快乐、希望等明亮心情;小调式音乐则可以表达忧郁、诉说、痛苦等灰暗心情。如《新家园》中多次使用调式和调性的转变塑造舞蹈形象,赋予其不同情感。作品中大调—小调—大调的色彩转换,让我们看到了灾后重建的藏族土地上军民和谐的画面。在舞蹈《翻身农奴把歌唱》的2'13到4'11时段,将同一段旋律在不同调性上演奏了三遍:首次出现,表现“农奴”对自由的渴望;第二次重复,“农奴”渐渐站起身来,挥舞袖,翩翩起舞,表现其反抗的意识;第三次重复,“农奴”则释放出了心中压抑许久的情感,舞步变得欢快,准备迎接解放的狂欢。这样的重复因为音域的改变,使音乐和舞蹈的色彩由暗淡变得明亮,情感变化逐步展现,不显突兀,引起观众情感的起伏。
  四、织体与音色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织体是音乐的结构形式之一,指多声部音乐纵向与横向的结合形态,主要分为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复调音乐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各自独立的旋律构成的音乐形式,主要有保持音乐进行中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同时描述不同的音乐形象、揭示同一形象的不同侧面或不同情绪等作用。在舞蹈《哈达献给解放军》的1′14-1′27、3'44-4'32、4'55-5"44、755-8'28分钟等处采用复调音乐来塑造小姑娘和解放军的艺术形象,演绎军民鱼水情的故事,多角度多形式的展示了解放军战士与藏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音色是指 乐器、人声或者发声在听觉中所产生的色彩感,是音乐中极为吸引人、触动感官的重要表现手段。很多民族舞蹈都会选用该民族最具特色的音色来加深巩固舞蹈的民族属性。如傣族的葫芦丝,如《遇》、《竹林深处》等;蒙族的马头琴,如《东归英雄》、《奔腾》、《马头琴的传说》等;维吾尔族的热瓦普,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葡萄熟了》等,作品中都选用了与舞蹈形象相吻合的音色。音色还可以将舞蹈情绪推向另一高潮。
  在舞蹈作品中,我们可以利用音乐基本表现手段将音乐的细节与舞蹈的细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舞蹈作品主题、动作、调度、形象、高潮等更加突出。
  注释:
  ①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221.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
葫芦丝的艺术特点(民族乐器葫芦丝的特点)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