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会艺术

德彪西g小调小提琴钢琴奏鸣曲(德彪西g小调弦乐四重奏)

2023-01-13  本文已影响 358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德彪西的这首四重奏作品在室内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传承和创新的意义。作品中包含较高的技巧性和风格性,是弦乐四重奏组常演曲目。下面将从各乐章主题的处理、乐曲速度的处理等方面对这首作品进行演奏分析。
  关键词:德彪西;g小调;演奏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0-0098-01
  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dussy(1862-1918)法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1884年以《浪子》获得罗马大奖后开始了频繁的创作活动。1890年后,德彪西与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结识,加入了巴黎文艺沙龙,在那里结识了许多青年艺术家。这些艺术家们全新的观点和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德彪西,使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音乐风格,音乐创作进入巅峰时期。
  一、对各乐章主题的处理
  在这首作品中原始简洁的音乐主题通过各种变化处理在各乐章中不断发展运用,这种创作手法使乐曲既富有变化又完整统一。例如一乐章的1-12小节主部主题第一次陈述,旋律短小精炼,三连音和切分音节奏型使音乐生动活泼。演奏时应注意对节奏的准确掌握以及顿音和重音在演奏法上统一。一乐章发展部75-78小节和再现部138-141小节,德彪西将同样的主题材料用ff力度以四声部齐奏的形式写作,创造出更加丰满的音响效果,使音乐更加热情活跃、坚定有力。在演奏时,大提琴声部在控制音准、节奏、音量方面起着支柱作用。大提琴演奏者需要具备坚定的节奏感和支撑整个重奏音量的能力。而其余成员既要善于倾听整个重奏的音响,还要关注自己声部的演奏在整体中的效果,并在乐句的呼吸、发音、节奏等方面做到与其他演奏者的协调配合。在乐曲二乐章56-63小节,以及四乐章125-136小节,德彪西在速度、节奏、力度上对主题材料作了变化处理,表现出悠扬、迷人、赋有感染力的音乐性格。演奏时注意音色的变化,二提琴与中提琴作为内声部与旋律声部在音准、音量方面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声部之间随机应变的配合能力。
  二、对乐曲速度的处理
  这首重奏曲的速度转换极为丰富和复杂,德彪西细心地在乐谱上注明各种速度提示,这些标注反映了作品特有的情绪变化,是德彪西独有的音乐语汇,也是演奏者正确理解和学习作品的重要依据。
  (一)乐章中各乐段之间的速度变化: 如在一乐章呈示部和展开部的连接处,音乐速度有明显的调整变化。首先63-66小节的Un pen retenu,表明速度较之前有所放慢,67-68小节Ier Mouvt回到乐章的原速度,69-71小节又一次慢速Un pen retenu,72小节后音乐开始加速进入到展开部。另外在138小节再现部前,速度也有一次较大程度的渐慢,这种变化增强了音乐的张力,为进入再现部作好了情绪上的铺垫。类似的速度变化在乐曲中多次出现,而速度与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有着密切关系,是准确诠释作品的基础。因此在演奏前应熟读总谱,了解作曲家标注记号的真正意图,将乐曲中的速度变化与作品的整体结构和音乐内容相结合,保持作品的严谨性和统一性,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二)减速或加速后回原速的速度处理:在作品中,当出现了新的音乐材料时,德彪西常使用改变速度的方法,即加快或减慢后再回到原速,使乐句的转换和连接更加流畅、自然。为了使演奏达到作曲家所设想的艺术效果,在排练中,演奏者应理解和掌握作品丰富而细微的速度变化,统一内心速度,由负责主要旋律和节奏的声部演奏者在速度变化时给以明确地示意和引领,并注意在渐慢或渐快后要一定要回到原速度。
  (三)自由速度—Rubato:在作品一乐章的展开部和再现部以及四乐章中出现了rubato自由速度的乐段,这种局部的、块状的速度变化使作品更具自由性和灵活性,是德彪西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演奏时应从音乐的整体结构和效果上掌握好速度变化的分寸和层次,对速度的进行灵活处理和合理组织,避免音乐松散、凌乱。
  三、对乐曲力度的处理
  德彪西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其音乐风格精巧飘逸、迷离朦胧。在他的作品中很少出现贝多芬似的戏剧性的力度变化,而是以不同层次的力度和减轻渐强的细微变化表现作品的音响层次和情绪变化。在这首作品中,如果将乐谱上的力度记号做一个统计,不难发现除高潮部分力度较强外,大部分乐段都采用了pp或p的力度,并在弱的力度范围实现渐强渐弱等细微的变化。因此演奏者应具有丰富的内心想象力和内心听觉能力,在演奏前先“听”到作品要求的音色和音量,然后再用相应的方法来演奏。另外还应明确四个声部各自音量的分配,清楚自己声部是处于主导地位还是从属地位,应该用什么音量来演奏以达到均匀、平衡的音响效果。
  四、对音色的处理
  色彩是印象主义音乐创作的主要因素,德彪西凭借对音色独特的敏感才能,在这首重奏作品中充分表现了印象主义音乐瞬间交替变幻的色彩和法国音乐华丽、优雅的风格。根据作品的音乐特点,演奏者应对运弓部位、压力和弓度、弓法选择等右手技术有非常细致的考究和设计。此外由于德彪西较多使用pp或p力度表现柔和、纯净的意境,在演奏中对力度的控制以及音乐连贯性的表达也非常重要。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
琵琶文曲特点(浅议琵琶武曲佳作的分析与感悟)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