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会艺术

朝鲜族舞蹈的特点与表现形式(朝鲜族舞蹈论文题目)

2023-01-13  本文已影响 238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第1篇:朝鲜族舞蹈与中国古典舞蹈拧身动作之比较


  舞蹈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我国的文化艺术,在辉煌的历史朝代中曾经波及周边的邻国。从朝鲜、韩国等国的舞蹈中看到某些传承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痕迹。朝鲜封建王朝统治时期的宫廷舞蹈。它来源于天君日神的祭祀仪式上演出的集体舞蹈“俗喜歌舞”、“喜歌乱舞”。这些舞蹈在历史上与中国古代舞蹈有密切联系,其形式丰富多彩,有的流传至今。


  而中国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称它为戏曲,它已去掉了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说它是舞蹈,它还大量保持着戏曲的原态。


  一、拧身动作在朝鲜族舞蹈与中国古典舞中的体现


  (一)拧身动作在朝鲜族舞蹈中的体现


  朝鲜族在历史上创造和发展了丰富多彩的歌舞文化,且在深受中国乐舞文化的影响过程中,形成了宫廷舞蹈、民间舞蹈、伎房舞蹈、宗教仪式舞蹈等存在空间有异、社会功能有别的传统舞蹈形态。当朝鲜族从半岛迁入中国时,只带来了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原本存在空间、社会功能有异的舞蹈形态,被带入中国后均落根于民间,有的为传承在民人民群众中,有的则被民间艺术家们所保存。根据调查,迄今仍在朝鲜族地区流传约有四十余种的传统舞蹈形态。


  朝鲜族舞蹈的基本体态是在人体的横向上求“圆”,从纵向上求“拧”;拧身动作是在朝鲜族舞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服装长短就可看出,身体从肋骨开始拧身,一方面是因为其形态上显示出下身修长的体态,另一方面,蕴含着拧身训练的科学性。他在舞蹈动作和训练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朝鲜族舞蹈的形体美,基本表现在舞蹈动作中的韧劲上。尤其是拧身、内含胸、弧弯臂等舞蹈动作,将舞者的全部身形呈现为含而不露的姿势。结果,其动作就把温柔、细腻、优雅、祥和、缓慢、稳重等诸多表演内涵有机地统一起来,体现出了一种谦和忍让的审美特色。


  (二)拧身动作在中国古典舞蹈中的体现


  戏曲舞蹈中的舞姿、身法、韵律所强调的曲、圆、收等特点,在中国古典舞训练中得以体现。例如卧云强调中国戏曲传统中拧、收的综合美场则强调那种向心的不失民族所追求的那种意境、典雅的气质。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在掌握正确的人体驱赶直立重心的规格要领后,在“拧、倾、仰”的提太重去完成各种舞姿,在这样的姿态中完成身法的变化及技巧的运用,更是一种技法的标志。从腰开始带动肩在与地面保持平行,脚位不动的情况下横面旋转上身幅度大小由胯是否转动来决定的,胯不动完全由腰和肩横向转动,形成只能看到前面肩膀的“一字肩”为基本的横拧。但她的幅度是较小的,另外,在膝部不动,胯也随着腰肩横拧,拧的幅度可以达到极限。因此,人体躯干拧、倾、仰,是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掌握的能力和感觉,它不仅是外部技法的要求,更有着很高的内在意蕴的要求。


  二、朝鲜族舞蹈与中国古典舞拧身动作的共同性与异同性


  (一)朝鲜民族舞蹈与中国古典舞拧身动作的共同性


  朝鲜族舞蹈与中国古典舞蹈之间的相似之处,首先从历史联系上到的就是一代舞蹈家崔承喜,崔承喜中国戏曲进行研究,她特别注意到中国戏曲里的传统舞蹈动作,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分析与攒用,成为一种特有的舞蹈形式,她在短短几个月中的喜、怒、哀、乐的种种表情与身段组织起来,使蹈和感情得到一致。也就是因为这样一位朝鲜族舞蹈家,在中国的研究,使中国舞蹈与朝鲜族舞蹈在历史上有了这样的连接以至于发展,后人称她的舞蹈是“朝鲜的线,中国的型,日本的色。”


  中国古典舞的形指的是舞蹈形态的外部动作。它表现为不同的体态,各种各样的动作之间的连接。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形”。形是一种形象在艺术中最基本的链接特征,是古典舞魅力之附体,是古典舞的美传达给观众和人们的一个中介。中国古典舞在形态上一直是以“曲、圆、倾、拧”,卷、翻、俯、仰”的曲线美为主要动作要素。从出土的墓俑和敦煌壁画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是由古至今一脉相承而不断发展演变的。


  (二)朝鲜族舞蹈与中国古典舞拧身动作的异同性


  两者虽都称为拧身动作,但是幅度的大小,呼吸与感觉是不同的。朝鲜族拧身为横拧,以崔承喜的弟子朴荣媛继承并发展的。它是在准备姿势下从胯部一下不动,腰部横拧,在动作时,配有上身的呼吸和下身的屈伸,是一种形象美的表现。这种拧身是有韧性的,不同于古典舞的造型感,它是一直在延伸一直在延续的拧身动作。中国古典舞同样也是从腰开始带动肩在与地面保持平行,脚位不动,跨不动完全由腰和肩横向转动,形成只能看到前面肩膀的“一字肩”为基本的横拧。她的不同之处在于,朝鲜族舞蹈的拧身动作,是为表现动作辅助动作更加完美,表现主题更加明显而胯部不得跟随腰部转动,动作同时伴有含胸,气息下沉,呼吸等动作韵律进行的。而中国古典舞蹈,他拧身的大小是根据胯部的转动而定的,胯部不动,上身进行旋转时为小拧身,当上身转动的同时胯部也跟着旋转可达到极限。上身特点有倾拧、仰拧、横拧之分。


  结论


  朝鲜族舞蹈教育家朴荣媛,她一生从事朝鲜族舞蹈教育。培养出了众多的门生为中国朝鲜族舞蹈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将形象性的语言和形体动作的示范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即从形体得到直观的感觉,又从语言中捕捉到动律的内在感受,在身心共同的作用下,把握朝鲜族舞蹈在动态体现方面,不仅要求参照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素材,且根据朝鲜民族的审美特征加工。


  古典舞的外部形态除直立外,拧、倾、圆、曲的外形特点是区别于其他训练的外部特征。古典舞蹈基训中对每个部位都有这系统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古典舞民族风格的展现体现于身体各部位的特殊表现能力,而躯干是古典舞动作的核心,无论是直立状态还是“拧、倾、圆、曲、俯、仰、开、合”的动律特点,无一不是从躯干的运动变化而来。身法的掌握的不准确,就无法将其结合。古典舞中许多技术技巧和舞姿造型也同样需要要不得特殊能力才能完成。如拧、倾、俯、仰等舞姿造型。


  朝鲜族舞蹈拧身动作长于呼吸,而古典舞蹈的拧身动作是继承戏曲亮相大幅度而来的,那么如果将二者的长处进行有机的结合,古典舞不光是大幅度动作亮相特点,而是加入朝鲜族舞蹈拧身连续性,使舞蹈更加连贯。朝鲜族舞蹈在韧性与连贯的同时借鉴中国古典舞蹈拧身动作的幅度与活力。也许也会更加体现出舞蹈的劲道。二者的结合也许在未来舞蹈艺术更加完善的同时,也能借鉴与结合更多更好的各民族因素与外来舞蹈元素,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即将势不可挡。


  当今舞蹈与武术的结合,舞蹈与杂技的结合,东西方舞蹈元素的结合等等。都是舞蹈发展中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过程。也是舞蹈走向世界,创造出世界性舞蹈的重要形式,创造出舞蹈的多元化方向发展。这种发展是必然的,这样的趋势,必定会使舞蹈界的发展大放光彩。


  作者:李梦莹

  第2篇:朝鲜族舞蹈的基本功在舞蹈普及中的作用


  朝鲜族舞蹈在民间舞的种类当中是难度较高的舞种。朝鲜族舞蹈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其民俗与情感充分地反应在朝鲜族的舞蹈当中。朝鲜舞的基本功包括:身体基本姿势,脚的基本形态,朝鲜舞的手型,手的基本形态,腿的基本形态,脚的基本位置,手臂的基本位置。除此之外还有朝鲜民族舞蹈的节奏,例如:“古格里”、“扎金古格里”、“安旦”、“他令”和“挥莫里”等几种节奏。另外“呼吸”的运用是朝鲜族舞蹈中的一大特点,也是有别于其他民间舞的一大难点。呼吸贯穿于整个动作过程的始终,并贯穿于身体的各个部位,甚至细致到手指,脚腕和脚趾。而呼吸的节奏、长短、轻重、缓急等又是体现朝鲜民族舞蹈风格的特点。若想把朝鲜族舞蹈的潇洒、诙谐、典雅、飘逸的风韵,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动作表演得淋漓尽致,那么,和朝鲜舞的基本功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


  通过多年群众辅导工作总结,社会舞蹈群体通常是省略基本功训练,直接跳成品舞蹈,导致动作不规范,体力跟不上,提高水平受阻碍。首先,从社会舞蹈群体角度来讲,通过训练朝鲜舞基本功首先能够使他们认识朝鲜舞的手、胳膊、腿、脚都有哪些形态和哪些位置。比如之前都是照葫芦画瓢,而通过训练基本功之后知道每个动作都是基本功里面的哪些位置、哪些形态。第二,从认识达到认知的程度。因为他们的身体及生活中的习惯性动作,往往缺乏表演艺术所需要的力量、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表现为松懈、呆板、僵硬、不协调,通过朝鲜舞基本功的训练之后,可以对他们的肢体进行“塑形”。使他们克服自然形态的各种毛病,掌握正确的形态;训练其肢体的柔韧度,形成其各部肌肉的紧张、松弛的控制能力和各关节的柔韧力量;培养其音乐感和伴随音乐灵活、自如地运用手、眼、身、步各种动作的风格韵律。比如,舞蹈动作里面有抬腿、深蹲、下腰等动作,在通过朝鲜舞基本功训练之后,抬腿不再左右摇摆不定,具备了“稳定性”。深蹲不再感到腿酸乏力,积攒了“力量”。下腰不再那么费力才到45度而是轻而易举的可以达到90度,具备了“柔韧性”。第三,通过朝鲜舞基本功训练之后,他们从跳小组合到可以完成一个作品的程度,因为他们的肢体经过塑形之后,在表演中,表现出了美和齐。每个舞蹈动作都是由基本功组合而成的。比如,一个八拍的动作,无论是动作规范还是节奏,都有固定的位置和节拍,通过朝鲜舞基本功训练之后,每个人都会按照规范做出来,从而达到美和齐。第四,通过朝鲜舞基本功训练之后,他们掌握的不是僵死的形体动作,而是渗透了充满情感和想象的舞蹈艺术语汇,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发展形象思维,自由地、创造性地组合表演动作,直至能较成功地创编舞蹈。甚至可以参加省、市级舞蹈大赛,并且获得优异的成绩。由此可见,而朝鲜舞基本功对于社会舞蹈群体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从舞蹈普及的角度来讲,通过对社会舞蹈群体的朝鲜舞基本功训练,首先可以解决交流障碍的问题。没经过基本功训练时,辅导他们的时候必须用白话来说明动作要领。在经过基本功训练之后,完全可以用专业术语来交流,使辅导更方便,更专业化。其次可以解决根本问题,提高舞蹈水平。面对社会群众辅导对象,他们的舞蹈基础是从零开始的。要从正规的、传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舞姿培训发展。通过朝鲜舞基本功的训练之后,不仅让他们了解了,朝鲜族舞蹈的体态、头、手、腿、脚的正确位置和要领,还让他们了解了朝鲜族舞蹈中的含蓄、外柔内刚、积极、热情等朝鲜族舞蹈的内涵。使他们的舞蹈里面体现出正确的舞姿,体现出具有情感内涵的舞蹈。第三,通过对社会舞蹈群体的朝鲜舞基本功训练,加强了业余舞蹈群体的队伍建设,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辅导工作培养了一批批热爱民族舞蹈的社会群体文艺骨干,通过培训网络,又对基层社会群体进行了轮训,受益群体不断扩大,从而使得吉林地区朝鲜族舞蹈水平整体升位。这些都得益于在舞蹈普及中对基本功的重视。


  身为朝鲜族群众文化工作者,传播并弘扬朝鲜族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通过对吉林地区朝鲜族舞蹈的培训中,不仅使广大群众更深层地了解了朝鲜族舞蹈和民族文化,用舞姿表演,继承了民族文化历史,同时还壮大了民间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和文化志愿者队伍,发现并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文化骨干,推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民族地区扎根生长。


  作者:徐权

  第3篇:探讨朝鲜族舞蹈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


  一、追溯朝鲜族文化渊源,阐析舞蹈动作内涵


  朝鲜族舞蹈是朝鲜族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朝鲜族舞蹈的产生和发展与朝鲜民族的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居住环境、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因素息息相关。在朝鲜族舞蹈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们全方位的了解朝鲜民族的文化背景,深刻体会朝鲜族舞蹈深邃的内涵,让学生们了解每一个舞蹈动作所包含的文化寓意,然后达到身心合一,充分表现出朝鲜族舞蹈的韵律和风格。


  二、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是基本能力的训练,能够让学生们初步掌握朝鲜族舞蹈的韵律、风格、规格、要领。基础训练通过提炼动作元素,从头部、肩部、臂部、脚部进行分解练习,[1]对“呼吸”、“扛推手”、“划手”、“屈伸”、“步法”的进行训练,在“呼吸”的带动下能够使舞者的动作呈现出动静相间、含蓄、细腻、柔韧、还款的特点,体现出朝鲜族舞蹈动律上的风格韵味。金艺华老师曾指出呼吸是朝鲜族舞蹈中带动全身感觉的关键动律。通过“扛推手”、“划手”、“屈伸”、“步法”等基础训练能够训练学生上身动作的动律、臀部动作的动律以及上身动作的动律,从而对朝鲜族舞蹈的韵律、风格、规格、要领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朝鲜族舞蹈学习打好基础。


  由于基础训练是学生们初步掌握朝鲜族舞蹈的韵律、风格、规格、要领的基础阶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及时的纠正引导非常重要。有很多学生在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朝鲜族舞蹈,对朝鲜族舞蹈的韵律、风格、规格、要领等也不够了解,在刚开始学习的阶段,难免会出现动作不到位、姿态不准准确等问题,例如:有些学生没有将舞蹈中的呼吸和自然呼吸区分开,在舞蹈训练时没有吧呼吸的起点放在丹田,容易出现胸部极度紧张的情况;做步法中的平步动作时第一拍没有移动重心;做“屈伸”动作没有注意抻、伸、顿韵律的有机配合;;做蹲动作时撅起臀部造成姿态不准确等等。在朝鲜族民族舞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在舞蹈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和该问题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并给予正确的纠正,让学生们打下扎实的舞蹈基础。


  三、朝鲜族音乐“长短”教学


  自古以来,朝鲜族舞蹈就与朝鲜族民族音乐“长短”共生存同发展,朝鲜族音乐“长短”是完成朝鲜民族舞蹈动作不可缺少的要素,因此,让学生们学习了解朝鲜族音乐“长短”,对充分体现朝鲜族舞蹈的美妙舞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个“长短”都具有其独特的情绪和性格,如:同样是肩动作,如果用不同的“长短”时,肩动作的跳法以及所表现的情绪也不同。庆祝丰收和劳动之余等喜庆场面中用“扎津古格里长短”跳出来的肩部动作叫——小脆肩,常用与儿童及姑娘舞中,表现出内心的喜悦;用“安旦长短”跳出来的肩部动作——中跳肩,表现跳跃、欢快的情绪;如用“它令长短”跳出来的肩部动——重抻肩,常用与男子、中年妇女、老人舞中,跳线潇洒、诙谐的情绪等。通过朝鲜族舞蹈中常用的“古格里”、“阳山道”、“安旦”、“挥毛里”、“扎津古格里”等“长短”的长鼓击打训练[2],让学生们掌握朝鲜族“长短”的内在风格、速度、节奏感,掌握长鼓的击打法是教学朝鲜族音乐“长短”的重点。


  四、不同性格的舞蹈组合训练


  朝鲜族舞蹈种类繁多,尤其各种“长短”所创生的不同性格舞更具有独特风格。[3]通过不同性格的舞蹈组合训练,能够促使学生们对朝鲜族舞蹈的基本词汇和风格韵律进行重点掌握,逐步拓宽舞蹈领域。随着各种“长短”舞的不断发展使得朝鲜族舞蹈更为丰富多彩:阳山道长短舞蹈具有动作流畅、韵律颠簸、情绪激昂、感觉游荡的特征;挥毛里长短舞蹈具有动作奔放、感觉急迫、韵律飞跃、情绪沸腾的特征[4];古格里长短舞蹈具有动作舒展、感觉连贯、韵律柔韧、情绪饱满的特征;萨尔普里长短舞蹈具有情绪含蓄、韵律平稳、动作缓慢、感觉宁静的特征。扎津古格里长短舞蹈具有情绪活泼、韵律轻脆、动作灵敏、感觉提升的特征。塔令长短舞蹈具有动作潇洒、感觉伸展、韵律重沉、情绪诙谐的特征;安旦长短舞蹈具有情绪高昂、韵律哏顿、动作大方、感觉跳跃的特征。在朝鲜族舞蹈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们基础训练和不同性格舞的训练,逐步拓宽学生们的舞蹈领域。


  五、表现力训练


  唐满城老师认为任何动作都应该具有艺术的表现力。通过以上方面的训练,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舞蹈基础,表现力训练是引导学生们进行自我完善,提高舞蹈表现力和跳舞水平。通过表演性强的道具舞训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朝鲜族舞蹈中的“悠荡”、“柔韧”、“抻伸”、“动静”等双重韵律舞蹈的表现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学习舞蹈艺术相关的各种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设一些尽可能的情景,例如:颇具朝鲜族特色的服装、音乐、道具等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舞蹈主题情境中来体验朝鲜民族的生有习惯和民族风格,让学生们阅读朝鲜族风俗、朝鲜族舞蹈史等方面的资料,丰富学生舞蹈内涵、开拓眼界,了解朝鲜族的民族文化,从而在舞蹈中更好的体现朝鲜族民族文化。


  六、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鲜明、直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多媒体的运用对提高朝鲜族舞教学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收集并放映朝鲜族舞蹈的相关知识和舞蹈录像,让学生们通过观摩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能够感受的朝鲜族舞蹈的魅力、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提高学生们的舞蹈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也能弥补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另一方面,通过舞蹈教学实况录像的回放,可以让学生们直观的了解到自身舞蹈练习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大家的探讨及老师的及时指正,不断提高学生们的舞蹈水平。


  结语


  朝鲜族舞蹈是朝鲜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舞蹈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朝鲜族舞蹈的产生和发展与朝鲜民族的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居住环境、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因素息息相关,通过朝鲜族舞蹈教学,让学生们准确的掌握朝鲜族舞蹈的风格韵律,通过舞蹈充分体现出朝鲜族的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追溯朝鲜族文化渊源,阐析舞蹈动作内涵,通过基础训练、朝鲜族音乐“长短”训练、不同性格的舞蹈组合训练、表现力训练,多媒体辅助教学等,让学生们了解朝鲜族相关文化,掌握朝鲜族舞蹈风格韵律,提高自身舞蹈水平。


  作者:朱媛媛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
原生藏族舞蹈的形态分析(藏族音乐舞蹈特征)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