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会艺术

《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粤语歌曲发展史)

2023-01-13  本文已影响 352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粤语音乐的流行与发展是每个时代都都可以见证的,那么粤语流行音乐论文怎么写呢?本篇今天主要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粤语流行音乐论文范例欣赏,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第1篇:粤语流行音乐发展史


  粤语流行歌曲,一般指香港的用粤语广州话唱的流行曲,由于香港的原创作曲家是广东人,又叫广东歌[1]。一般所指是近代的“粤语流行音乐”,香港自1970年代起,由莲花乐队主音歌手许冠杰所带动的一股潮流,其后蓬勃发展的粤语流行歌曲;这一定义亦正符合了大部分1970年代或以后出生的香港人对“粤语流行歌曲”的认知范围。一如其他流行音乐,粤语流行曲是一种商品;一种反映某段时期社会面貌和价值观的商品。


  粤语流行曲的起源


  一般说法粤语流行曲源于1950年代初期,但确切的源头仍然莫衷一是,有着不同的说法。惟初期的粤语流行曲脱胎自粤曲中的小曲,乃不争的事实。小曲是传统粤剧的过场谱子[2],除原有的广东谱子外,大量套用易于上口及流行的国语时代曲、欧西流行曲以至外省民歌,填上粤语曲词,以粤曲的唱腔及配乐出现。


  1950年代


  1950年代前的香港社会结构大致可分三为阶层:上层是英国殖民政府高官、外资商行高层与一小撮华人商办与富商;中产阶层只占少数;下层是佣工、文员、和占大多数的劳动人口。各阶层的交往与流动不多,泾渭分明,绝少互相沟通[3]。但1949年大量移民涌入香港,香港人口激增到250万人,是战前的四倍多。新移民之中,除了少数的资本商家和专业人士外,绝大部份都是操粤语的广东农村居民,在1950年初期,真正流行的音乐是粤曲。


  从粤剧滋生出纯演唱的粤曲歌坛,将全出粤剧化整为零,在民间流传,一般歌坛附设在茶楼之内,供人品茶听曲,消费尚算普及,平民可以负担,在五十年代初期,十分兴旺[4]。


  1960年代


  及至1960年代时,也是香港粤语电影流行的年代,不少香港电影更卖埠东南亚等地而大受欢迎,谭炳文、邓寄尘和郑君绵等当时的电影演员均曾推出唱片。当时粤语流行音乐只是粤语电影的附属品,未能独当一面成为艺人发展的事业。而且一般香港粤语片中粤剧风格的唱腔亦不易受年轻人的喜欢,被认为是陈旧和市井的,好像“庙街王子”-尹光就是其中的代表。当时的大部份年轻人还是依旧偏好于英文歌曲和国语歌曲。1960年代后期,来自新加坡的郑锦昌和丽莎打开香港市场,当时的郑锦昌有“粤曲王子”之称、而丽莎被称为“粤曲王后”[5]。他们的经典名曲包括《新禅院钟声》、《唐山大兄》、《相思泪》等,可是仍未令粤语流行音乐走出低下阶层音乐的形象。其他当时的主要电影演员如陈宝珠、胡枫、吕奇、萧芳芳等也有不少歌曲作品,主要是电影插曲。


  早期香港的娱乐场所如酒廊、夜总会被英文歌曲及国语歌曲所主导,当时本地著名歌手较为现时香港人所熟悉的包括祖·尊尼亚(JoeJunior)与黎爱莲(IreneRyder)和泰迪罗宾(TeddyRobin)等。英文歌曲主要流行的原因是演唱这类高级娱乐场所以上流社会的洋人为主,只有少数华人较有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来负担这类高级消费。


  粤语流行曲的发展期


  1970年代


  承先启后


  1974年-粤语流行曲分水岭


  1974年,仙杜拉(Sindokla)被邀请主唱《啼笑姻缘》,而事前她是一位从未演唱过粤语歌曲的英文歌手。此曲由顾嘉辉作曲和叶绍德填词作为一首电视剧主题曲,在优美的旋律配合文雅的歌词加上电视剧做成的流行风潮,一度成为当时的炽热音乐。


  港产电视剧在1970年代开始的流行,为粤语流行曲注入强大动力。电视剧的主题曲不少都能成为流行一时的经典。当中以无线电视音乐总监顾嘉辉的作曲最为人所熟悉。很多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由顾嘉辉作曲、黄霑填词的电视剧主题曲,至今仍被奉为粤语流行曲的经典作品。


  1972年,许冠杰主唱的《铁塔凌云》可以说是近代粤语流行曲的滥觞。1970年代初香港无线电视节目《双星报喜》好评如潮,主持节目的许冠文和许冠杰两兄弟因而名利双收(其兄弟许冠英后来也有涉足娱乐圈,人称许氏三兄弟),许冠文在做节目前到世界各地旅游因而作了一首英文诗,回港后许冠杰觉得很有意思所以改为《铁塔凌云》的中文歌词并主唱,在新一辑的“双星报喜”内发表(当时歌名为《就此模样》),结果反应空前理想而大受欢迎,带动了香港当代粤语流行曲的发展。


  在许冠杰的《铁塔凌云》得到好评之后,其他歌手纷纷改变唱国语歌及外语歌的路线,其中最有名的,有温拿乐队、徐小凤、罗文、甄妮、林子祥、关正杰、叶丽仪、叶振棠等。社会的气氛逐渐改变,人们开始不再认为唱英文歌和国语歌才是高格调的表现。


  这时期美国流行音乐权威杂志《告示版》(Billboard)上出现“Cantopop”这个英文专用名称称呼粤语流行曲[3]。


  作词风格上的改变


  早期的粤语时代曲,有两极化的填词现象:一部份像粤曲一样,用较严谨的书面语甚至文言文写作歌词。这一类比较文雅的歌曲至今仍为人熟悉的,有《天涯孤客》、《啼笑姻缘》与《一水隔天涯》等等(部分此类的歌曲的作词风格,也深受日本演歌的影响);另一类就是人们所说的“鬼马歌”,以香港地道的广州话口语填词,歌唱的内容就像一般对话一样。因为它的内容每每幽默灰谐,描写一般市民大众的经历和感受,所以得到草根阶层的共鸣,故有这个名称。例如:《半斤八两》、《打雀英雄传》。


  “为怕哥你变咗心,情人泪满襟。爱因早种偏葬恨海里,离合一切亦有缘份。”-《啼笑姻缘》


  “六婶三太公大众开台喇面似莲蓉又放工打餐懵围埋砌几圈论呀论英雄”-《打雀英雄传》


  随着粤语流行曲逐渐脱离“时代曲”的框架,新一代的填词人(如黄霑、郑国江、卢国沾等等),凭着他们的文学素养,在流行曲的歌词上,作出史无前例的改革:摒弃传统的“粤曲风格”,将歌词写得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同时开拓新的题材,撰写非情歌,将“粤语流行曲”的热潮推上高峰,并使“流行曲歌词”升格到艺术层次。例如郑国江所填写,改编自日本演歌《北国之春》的《故乡的雨》,由薰妮在1979年主唱[6],可以见到一点艺术层次。


  “母亲的笑深深记望着这信泪儿垂


  念到故乡俩老愿似燕子家乡飞去”-《故乡的雨》


  粤语流行曲的黄金期


  1980年代


  “城市民歌”的兴起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由李泰祥作曲,女作家三毛写词,齐豫演唱的《橄榄树》带起台湾的“校园民歌”风靡港台两地,同时带动香港“城市民歌”的兴起,引发了香港电台主办的“香港城市民歌创作大赛”,产生了《问》(区桂芬、叶源春主唱)、《昨夜渡轮上》(李炳文主唱)等的民歌[7],可说是粤语流行曲发展史上的一段“小插曲”。在“城市民歌”热潮退却后,唯一能继续立足乐坛幕前的只余林志美一人[8]。对于大部份香港人而言,提起香港的城市民歌,可能第一个想起的人,就是区瑞强,因为他在2000年代仍然为港台主持怀旧民歌节目“2000靓歌再重聚”,此节目令年青听众对昔日民歌音乐产生兴趣,也令他成为香港“城市民歌界”中最有知名度和代表性的歌手之一。


  粤语流行曲的辉煌全盛时期


  1980年代不仅是粤语流行曲百花齐放的日子,亦是香港乐坛的全盛时期,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人纵然不谙粤语,亦会听粤语流行曲,甚至跟着唱。


  重量级实力歌手,演歌派如关正杰、徐小凤、甄妮、罗文,唱作型如许冠杰、林子祥、陈百强,都同样大放异彩。而实力新人张学友和李克勤亦于八十年代中后加入乐坛。从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叶蒨文、林忆莲、陈慧娴、关淑怡、乐队Beyond、达明一派及组合草蜢等均能独当一面,红极一时。总括这时期的歌手,无论在发片量,销售量,音乐多元性,表演诣艺各方面,都印证了整个八十年代香港粤语流行乐坛发展成熟,丰富多姿,盛况空前。


  “二王一后”争霸乐坛


  当中张国荣、谭咏麟和梅艳芳于1980年代中开始雄霸乐坛,成为划时代巨星,不但唱片销售,演唱会次数/场数屡创高峰,且各人歌艺、形象和台风都广获歌迷受落和疯迷,历久不衰。


  广泛改编日本歌曲


  从1980年代初期起,香港乐坛开始大量输入日本改编歌曲。自谭咏麟的《忘不了您》(五轮真弓《恋人よ》)开始带动,好像张国荣的《不羁的风》(大泽誉志辛《LaVieEnRose》)、《Monica》(吉川晃司《モニカ》),谭咏麟的《酒红色的心》(安全地带《ワインレッドの心》)。而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更与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及BlueJeans的《无聊时候》同时改编自近藤真彦的《夕烧けの歌》。其中张学友翻唱的《太阳星辰》(德永英明《BIRDS》)被喻为影响香港流行乐坛最重要的歌曲之一。于本地原创音乐力量走下坡的同时,不少台湾原创歌曲亦成为本地改编对象。这不但丰富了本地乐坛,也间接促成了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一批台湾唱作音乐人在香港走红,如童安格、巫启贤、王杰、周华健等。


  1990年代


  “四大天王”及王菲、郑秀文时期


  “四大天王”


  1990年代,张学友、刘德华、黎明和郭富城被传媒封为“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支配香港乐坛,并垄断四大电子传媒音乐颁奖典礼的奖项。虽然张学友凭著出众的歌艺而雄霸整个乐坛,并成为了1990年代的乐坛巨星,但乐坛已开始出现吹捧偶像而不重实力的现象(如林忆莲的《野花》口碑叫好,却出现“曲高和寡”的现象,专辑不受市场待见),整个粤语歌坛的一线歌手亦被认为只有张学友一人是以实力为主发展的歌手。


  “两大天后”


  女歌手方面,除了早于1980年代后期走红的叶蒨文与林忆莲于1990年代初期仍十分活跃之外,在1992年凭一首“容易受伤的女人”成为乐坛天后的王菲,除了一般较为大众化的歌曲外,王菲的不少作品被认为是对多种另类音乐的尝试,如“梦中人”、“开到荼靡”等等,与当时的关淑怡被认为同是音乐风格上大胆尝试的二人,是80年代乐队热潮过后在粤语音乐上最具探索性、音乐个性最别树一格的歌手之一,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确认为当时全球粤语专辑销量最高的香港女歌手。


  同期的其余女歌手主要被定义为玉女歌手之流,然而于1995年以《舍不得你》冒起扬名香港乐坛的郑秀文则以其歌艺及百变形象而见称,有别于同期其他女歌手。大胆鲜明的的形象让郑秀文赢得唱片业内人士及大众的注意与赞赏,被广大媒体尊称为“百变天后”,出道至今唱片销量高达2500万张[9],亦为1990年代出道女歌手红馆个人演唱会总场次最高纪录的天后级歌手。


  音乐新尝试


  张学友于1996年后开始尝试一些不同的表演方式,藉以挖掘香港流行音乐的潜力以及帮助其他歌手寻找更多方面的发展机会,他于1996年与香港管弦乐团一连合作四场现场音乐会《爱与交响曲》,将流行音乐与交响乐相结合,当时赢得外界极佳的反响,令香港许多青年一代以最直接的方式接触到交响乐甚至于古典音乐领域,多位当红歌手更是主动效仿,推出一系列的流行曲与交响曲合作的演出,均获得了甚佳的反应。随后他于1997年展开大型音乐剧:《雪狼湖》的制作与表演,当时在香港体育馆接连加场,最后连续公演42场,成为当时全城热议的话题,并将粤语流行音乐与音乐剧的完美的容纳在一身,影响覆盖至大中华区。《雪狼湖》的成功对于流行音乐歌手是一种新的尝试,该剧的演出在多个国家地区均获得广泛的赞誉以及成功,但是因为种种因素,其他歌手并未主动效仿,并未带来一种潮流。但音乐剧的模式经他探出后,亦成为了其他粤语流行音乐歌手展开多样发展的一条“新路”。


  广告歌曲空前盛放


  “四大天王”亦有大量参与广告演出,使广告歌曲非常流行,当中以黎明的和记电讯广告、刘德华的爱立信广告及郭富城的百事可乐广告影响巨大。其他歌手亦争相仿效。


  天王歌手淡出颁奖礼


  1999年,正值开创新高峰的“四大天王”时期,黎明和张学友先后宣布不领取乐坛奖项后逐渐没落。“四大天王”时期之后,吹捧偶像而不重实力的现像在1990年代末期愈来愈明显,加上唱片公司和电子传媒只重视市场和包装而不重视音乐创作,导致音乐界人才青黄不接。


  在大中华地区掀起粤语流行音乐高峰的唱片《真情流露》封面


  其他歌手如许志安、周慧敏、李蕙敏、梁咏琪、陈慧琳、陈奕迅、古巨基、陈晓东及谢霆锋等也于九十年代相继走红乐坛。


  国际化时期


  1995年以及1996年张学友分别取得世界音乐颁奖典礼的亚洲最杰出歌手以及最受欢迎华人歌手大奖(只在此两年设置),令香港粤语流行音乐歌手攀上巅峰,他亦发行了高销量的数张国语,包括在大中华地区大热的唱片《吻别》,《祝福》,《真爱新曲+精选》等,不仅引起国际传媒瞩目,亦令他同期发行的数张粤语唱片如《情不禁》,《真情流露》等流行于台湾,中国大陆,新加坡等国语地区,令香港粤语流行音乐取得了另一个高峰。在这个时期,张学友成为香港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统领香港流行音乐的四大天王之首。


  此时,部分非粤语为母语的歌手亦尝试发行粤语唱片,如台湾的伊能静、吴倩莲、张信哲、许茹芸、苏慧伦;新马地区的陈洁仪、许美静、巫启贤及中国大陆的梁雁翎等等。他们为粤语流行音乐添上了更多不同元素,而此风气一直持续至1999年为止。


  “K歌”文化


  另见:K歌


  K歌是1990年代中后期的香港音乐文化之一。自从香港盗版音乐充斥市面起,香港乐坛开始处于低迷,至使唱片公司收入大减。于是,唱片公司与卡拉OK集团合作,推出独家试唱歌曲,乐迷可在卡拉OK盒子观看新歌的音乐影带或试唱该歌,以图吸引卡拉OK盒子的生意,及令香港乐迷重新注意本地乐坛。唱片公司为迎合一般人的口味,一般会要求音乐人在作曲时采用较简单的音乐和重复易记的歌词,令乐迷较易掌握该歌曲。而大部份歌曲以情歌为主并开始公式化,由于要迎合市场需要的关系,从而慢慢降低了歌曲的素质和大幅收窄了音乐人的创作空间。结果久而久之,香港乐迷开始对“K歌”生厌,不愿再浪费金钱购买本地唱片,唱片公司却又未有迎合这个市场趋势去提升歌曲质素,结果导致香港乐坛持续低迷,恶性循环下,不单无法走出香港市场,削弱了在全球华人社区的影响力,甚至连本地市场也失守,大批香港乐迷流向台湾、日韩、英美等外地音乐之上。可是,莫名其妙的是,绝大部分乐迷在卡拉OK盒子仍唱广东和国语歌,有些还唱近期的广东歌。


  九七衰败


  自1997年以来,香港乐坛逐步衰败,主要原因包括有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盗版唱片在1996/1997年起开始肆虐、电脑下载歌曲/互联网在1999-2000年间盛行以及2001-02年间香港经济再现衰退等,以致香港唱片市道相对八十年代高峰期大幅下泻,市道疲弱,华星唱片于2001年被传结业,但实际于1996年已经被南华早报集团收购。滚石唱片也于2005年撤出粤语音乐市场。


  粤语流行曲的近况与未来


  2000年代


  香港电音舞曲时代


  1999年尾,雷颂德从韩国引入电子舞曲,并替陈慧琳及黎明创作了多首电音舞曲,包括:《恋爱情色》、《眼睛想旅行》、《Happy2000》等,并取得空前成功。


  期后,由乐坛天后陈慧琳、郑秀文及天王黎明、郭富城引领的电子舞曲风潮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掀起华语乐坛电音热潮。陈慧琳著凭大碟中《花花宇宙》一曲获得高达二十万的全年销量,引起音乐界及广大乐迷的注意。郑秀文凭改编韩国歌手李贞贤的舞曲《煞科》使电音舞曲形象更为鲜明并将其热潮推至台湾等地区,《LadiesFirst》一碟销量超过十万。郭富城同年于香港体育馆的“百事郭富城LiveOnStage演唱会2000”更多达28场,打破其个人演唱会纪录。四人的电子舞曲风潮风靡台湾、中国大陆、东南亚等地,其舞曲国语版本,如:《不如跳舞》、《眉飞色舞》、《不得了》、《ParaParaSakura》、《Happy2000》均为四位天王天后之国语经典代表作。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01年年中。


  “四大天王”后的造星运动


  由于音乐界人才青黄不接,唱片公司陆续出现裁员和结业潮。唱片公司为寻找赚钱途径而尝试邀请电影界受欢迎的演员成为歌手,或者物色模特成为歌手,令香港乐坛变得只重视市场和形象而不重视歌唱实力,大量只有外表但歌艺平庸的新人在乐坛涌现,当红人气组合Twins正是这时期出现的表表者。可是,大部分在这个时期出道的新歌手都没有什么影响力,出道不久就很快销声匿迹。2006年12月,Twins所属的英皇娱乐与长期垄断香港乐坛市场的电视台无线电视合作开设一条开宗明义用作“造星”的电视频道英皇娱乐台,但它们此举显然忽视了当前的现实——在香港,因大量上一代的歌手高调复出,以及网络歌曲和非主流音乐因宽带发达而迅速崛起,加上乐迷对香港歌手的实力要求变得严谨,“造星”这种推出乐坛新人的手法经已失效。香港本土流行音乐由于过度注重包装以及过分削弱音乐实力的整体力量,已被认为远远不如辉煌时期的1980年代和1990年代。


  粤语流行曲的衰落与实力派歌手的再现


  踏入2000年代,不少1990年代的香港歌手如张学友、王菲、郑秀文、刘德华、黎明和郭富城等已渐渐淡出歌唱演出。部份转而发展电影甚或尝试音乐剧等演出。亦有部份1970年代、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期的歌手高姿态复出,如许冠杰、徐小凤、甄妮、谭咏麟、林子祥、叶蒨文、林忆莲、周慧敏、彭羚、关淑怡;乐队方面Beyond20周年的重组(已再度解散),达明一派及草蜢也有重组的活动。另一方面,音乐界亦有几位知名歌手及音乐人因各种原因逝世,包括张国荣、梅艳芳、罗文、黄霑和林振强,对香港粤语流行音乐影响甚大。张国荣在生前,以及谭咏麟、张学友、黎明等歌手更是数次公开表示不赞同香港的频繁颁奖典礼模式,认为频繁的颁奖活动会降低奖项的影响力。


  随着K歌文化导致香港乐坛持续低迷,粤语流行音乐的影响,就正如黄霑在他的博士论文所言:“粤语流行曲已完全失去从前的优势,未来或许只能像粤曲一样,成为古董式的精英文化,在高级文化场所变中国曲艺来演出。”,“声音会随时间湮没,除了存在人们的记忆和几张尘封的唱片里,下一代未必再有人惹起共鸣了…主权移交后的香港,纵然偶有独唱,也只是大中华合唱的单一环节。”


  “三王三后”时期


  在2000年代,香港乐坛虽有大批新晋实力歌手涌现,但却缺少举有十足影响力的王牌歌手,当中古巨基、陈奕迅、李克勤、陈慧琳、容祖儿和杨千嬅则一直为2000年代最主要的王牌歌手。


  古巨基自1994年踏入乐坛后,至今已夺得多个男歌手及音乐上的奖。更曾获颁2008年MTV全球频道的“MTV亚洲大奖-香港最受欢迎歌手奖”成为首位得到该奖项的香港男歌手,他于1997年叱吒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中更击败四大天王之中的三位(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夺得“叱吒乐坛男歌手银奖”。2003年,古巨基与前任经理人黄柏高签约,加入金牌唱片公司,复出香港乐坛。2004年年底古巨基凭歌曲《爱与诚》登上歌唱事业的高峰,成为乐坛天王,期后也推出了不少极受欢迎的作品,如《天才与白痴》、《爱得太迟》、《爱回家》、《时代》等等,而他最著名的粤语歌曲是《爱得太迟》,这首歌于2006年横扫各大颁奖礼的大奖,此外《爱得太迟》更在全港的卡拉OK上点播次数达700万次。


  陈奕迅于1995年夺得第十四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并加盟华星唱片,正式开始他的歌唱事业。他在华星时期,已拥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每一个明天》、《与我常在》、《天下无双》等等,在2000年代初期,他改签英皇娱乐旗下的MusicPlus,并推出了不少极受欢迎的歌曲,如《K歌之王》、《明年今日》、《Shallwetalk》等等,成为乐坛天王。2005年,他转投环球唱片旗下新艺宝唱片,开始唱作有关人生方面的歌曲,如《夕阳无限好》、《葡萄成熟时》、《沙龙》、《陀飞轮》等,均大受欢迎。此外,他自2001年开始囊括甚至蝉联多个乐坛男歌手及金曲奖项,亦多次夺得唱片销量大奖,更曾获颁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演唱人”以及年度国语专辑。


  李克勤在1985年凭着歌唱比赛冠军出道,他是少有在80,90,千禧年代也有辉煌成绩的歌手。90年代头,李克勤凭首《红日》、《旧欢如梦》、《回首》等金曲被称为“第五天王”,但后来在与唱片公司的合约纠纷令他在90年代后期声势下滑。直到2001年,他凭首《飞花》再重归一线男歌手之列。2002年的《高妹》更令他重新登上乐坛天王地位,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手”。2003年他更与谭咏麟组成“左麟右李”,使香港掀起一阵“左麟右李”热潮,“左麟右李演唱会2003”两度加演后共在香港演出18场。在2003年至2007年推更推出了《我不会唱歌》、《婚前的女人》、《情非首尔》、《公主太子》、《天水.围城》等多首耳熟能详的金曲,更与陈慧琳、容祖儿两位天后合唱了《爱一个人》、《刻不容缓》两首经典男女对唱金曲,并且再夺得2003年及2005年“最受欢迎男歌手”。


  陈慧琳在90年代尾凭《对你太在乎》奠定其乐坛天后地位,再于千禧年代头凭《花花宇宙》、《失忆周末》、《恋爱情色》、《大日子》等经典电音舞曲大红,成为“电音女皇”。她于千禧年代头声势依然十分强劲,除了发展外地市场外亦有推出一定经典曲目。在2002年至2005年间,她推出了如:《有福气》、《最佳位置》、《伶仃》、《她比我丑》、《爱一个人》(与李克勤合唱)、《纸醉金迷》等金曲。她于2003年凭着舞曲《ShakeShake》配合广告掀起全港ShakeShake热潮。2005年她更凭着电视剧大长今主题曲《希望》再创高峰,她更入围“2004-2005Asia-PacificMusicChartAward-TheBestFemaleSinger”的最后5强。在2001年至2006年,连续获得6届“亚太区最受欢迎女歌星”,在千禧年代头(2000-2005)一共在红磡体育馆开了28场个人演唱会,为当代女歌手之最。


  容祖儿则于1990年代后期正式出道,以歌艺及唱情歌见称,2003年凭一首《我的骄傲》成为乐坛天后,至今推出的多首作品如《痛爱》、《全身暑假》、《心淡》、《爱一个上一课》、《隆重登场》、《零时零分》、《搜神记》备受欢迎,并囊括乐坛多个女歌手奖项,更从2004-2006连霸三年“香港女歌手年度总销量冠军”,是2000年代后期少数在香港乐坛具有领导地位的女歌手。虽被不少听众固定为以K歌走红、缺乏自我风格的“K后”形象(尤其在2003年-2005年间,其公司英皇娱乐加大对容音乐的控制力度),但事实上她2006年的专辑《TenMostWanted》和2008的《InMotion》在非主流音乐风格上作出了大胆的尝试,不过至今仍未扭转多数听众对其深入民心的印象。如今她已在自己的音乐上获得较大的主导权,也拥有较为固定的合作班底,力图做出拥有较为明显个人风格的音乐,同时又不脱离市场。她亦六次夺得“叱咤乐坛女歌手金奖”及两次夺得“叱咤乐坛我最喜爱女歌手”,并六度夺得“最受欢迎女歌星”,奠定其乐坛天后地位。


  杨千嬅于1995年参加第十四届新秀歌唱大赛获得第三名后晋身乐坛,她唱歌着重感情,并能完全地将填词人想表达的讯息和情感演译出来,令一众填词人都对她份外疼爱,特别是著名填词人林夕。她早期的歌曲比较充满少女情怀,例如《再见二丁目》、《夏天的故事》等,当中《少女的祈祷》为她首夺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的金曲金奖,正式踏上天后之路;2000年后,她的歌曲主要突显出其“烈女”的性格和形象,作品包括《杨千嬅》和《烈女》等;另外,当时她亦推出了不少大热的K歌和情歌,深受大众欢迎,例如《野孩子》、《可惜我是水瓶座》和《小城大事》等;而随着年龄的渐长,歌曲也开始走向较成熟的路线,例如《化》、《AllAboutLove》、《原来过得很快乐》和《斗零踭》等。她坦诚率直的性格,加上她与传媒保持着较合作的关系,为她建立了很正面的形象。她三次夺得“叱咤乐坛女歌手金奖”及六次夺得“叱咤乐坛我最喜爱女歌手”,并三度夺得“最受欢迎女歌星”,乐坛天后的地位不容置疑。


  一直到2000年代后期,他们仍然是香港乐坛的主力王牌歌手,支撑着香港乐坛,而演唱会更拓展至世界各地,足以见他们的影响力。而同期的其他实力派歌手包括有许志安及何韵诗等等。


  新四大天王


  2004年,谭咏麟于接受传谋访问时封李克勤、许志安、古巨基、梁汉文为新四大天王。希望能够重振香港乐坛,可惜引来大量抨击及反对。


  唱作歌手与实力唱将涌现


  而自2005年,香港也陆续出现不少被喻为实力派或是别树一格的歌手或创作歌手,为乐坛注入一股清新的气流。他们都被大众视为香港乐坛的明日之星,如:张敬轩、邓紫棋、卫兰、侧田、王菀之、泳儿、吴雨霏、蓝奕邦、陈柏宇、谢安琪、周国贤、方大同、关心妍等等,都被众多乐评人,或乐坛前辈如谭咏麟、林忆莲、黄耀明、关淑怡等推崇备至。其后,不少在1960年代后期到1970年初期曾在香港风行一时的粤语时代曲歌手亦再次回到香港开演唱会,例如郑锦昌、凌霄、丽莎等[10]。


  同时,女子组合慢慢复兴,如Twins、2R、Cookies、HotCha。男子组合亦从新冒起,如Soler、EO2、Shine、SunBoy'z。以唱作人身分出道的歌手也不少,他们往往是集作曲、填词、歌手于一身,如唱作四小强——王菀之、张敬轩、张继聪、方大同。


  到了2008年,被不少人认为是乐队热潮复苏的一年,以Mr.与RubberBand走红为标记,多个乐队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为当时的香港乐坛注入不少新元素。


  第2篇: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


  1974到1983年这十年,粤语流行曲的发展是令人惊异的。起先,音乐工业的人有点半信半疑,好像还未完全看清路向,又像个刚刚学走路的小孩,还没有立定脚跟,信心很不够。所以在起初一段日子,入行的音乐人和词人都少。本来,在姚敏和李隽青两位大师去世后,香港音乐界已经开始严重缺乏创作人才,英商“百代”本来向台湾预备招揽。据1969年曾出任该公司唱片监制的姚莉忆述,她曾和英国高层管理人员到台湾拜会作曲家,但发觉两地创作费用差距极大,因之未能成事(81)。到粤语流行曲开始兴起,入行的仍然不多。顾嘉辉、黎小田、许冠杰、黄霑等,都不能算是新人,卢国霑因为在电视台工作,因利乘便应邀才加入词人行列。邓伟雄也是电视台创作出身。骤看起来,外界不免有“垄断”印象。


  (81)据作者访问姚莉纪录。


  1.“垄断”现象


  不过,实情是70年代中叶,粤语流行曲声势虽然浩大,而且因为电视覆盖面广,又在短短时间里,已经进入全港百份九十家庭(82),观众达三百万之多,所以看起来,煞有介事。但骨子里,需求不算很多。那时的流行曲寿命比较长,一首真正最热门歌曲(Tophit)可以流行数月之久。而电视连续剧集数亦多,有时三四个月,甚至半年之久,才播完一套(83),所以外间印象,便以为粤语流行曲被五六位创作人“垄断”。


  1977年,香港“作曲家及写词家协会”成立,会员只有廿余人,这已包括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两大阵容。入行者少,主要原因是经济效益不高,创作人只能视为兼职。到后来,粤语流行曲唱片销量急升,唱片工业提升创作人酬劳,而CASH开始版税收入增多,会员收入渐高,粤语流行曲创作人知名度随之鹊起,这才逐渐吸引了新人加入。


  (82)根据香港政府1975年报(HongKongAnnualReport1975),1974年全港已有电视机78万部,电视观众达260万。到1979年,《网中人》和《上海滩》的观众收视率统计,观众已达300万。


  (83)如《狂潮》(1976)共129集。《大亨》(1978)85集,《家变》(1977)与《强人》(1978)都共111集。见史文鸿:《香港的大众文化与消费生活》,载王赓武编:《香港史新编》(香港:三联书店,1997年),页604。


  (a)日曲粤词潮


  创作人才不够,改编外国歌曲是快捷而有利的路。60年代末,台湾唱片行业已时常改编日曲而获得成功。香港听众也很欣赏。所以在70年代中期后,日曲粤词潮兴起就成为粤语创作歌曲主流之外的一支流量不弱的分支。改编日本歌曲的好处,尤在改编美国歌曲之上。日本流行曲多用的六音音阶,东方味浓,比美国歌更适合香港人的中国耳朵。70年代的香港青少年和中层人士都再没有上一代对日本的憎恶。他们眼看日本科技成功,经济发达,反而有不少向慕,旅游日本东京更成为时髦一族的高尚消闲娱乐。因此对日本歌曲,不但全无抗拒,还极有好感。


  唱片行业本身,如果是跨国集团经营,改编外国分公司产品,符合集团利益,是深受鼓励的做法。而即使独立唱片公司(Independent),因为往往可以挑选最适合自己制作路线产品,也对这方式欢迎。唱片公司执行人员,虽然是行业专才,但究竟什么歌曲一定会受市场欢迎,实在并无十足把握。据研究流行音乐工业十分深入的学者费理夫(Frith)的数据,70年代面世的唱片,有百份八十是连成本都无法赚回来的(84)。因此如果音乐全部录好,才供挑选,自然就较有信心,所以独立唱片公司,虽没有集团利益的考虑,也乐于加入追随这潮流。于是谷川新司,都仓俊一,因幡晃,五轮真弓,中岛美雪,大冢博堂,布施明,喜多郎作品,在70年代末及80年代初,成为香港乐坛流行一时的热门歌曲。


  从另一角度来看,这种改编外来歌曲的潮流,亦促进了香港本地创作的进步。一来,“他山之石”的效用,得以充份发挥。二来,日本音乐市场,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比全个欧洲还要大。发达的市场,自然促进了先进技术。香港流行音乐,老实说,是需要这类技术的刺激和挑战竞争,来督促自己进步的。74年到83年这十年,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得好,和不停有外力竞争很有密切关系。


  (84)SimonFrith:“IndustrializationofPopularMusic”,载Lull编:“PopularMusicandCommunication”,同注(77),页65。


  (b)乐人新一代


  70年代,歌诗宝(VicCristobal)这位菲籍编乐大师随着“百代”唱片和港产时代曲的退落,影响开始减弱。代之而起的是60年代中来港领导乐队MajorandMinor的奥甘宝(Eugenio“Nonoy”Ocampo)。他是黄霑在60年中便起用的编乐家,其后顾嘉辉,黎小田及“华星”,“宝丽金”(Polygram),“娱乐”唱片等粤语流行曲主要生产商争相聘用。奥甘宝功力深厚,是思路极快的编乐捷才。他编的弦乐,分音(Voicing)丰富悦耳,而善用吹管乐器作句逗强调,节奏运用又紧贴欧美最新潮流。加上他喜欢在歌曲中采用中国乐器作画龙点睛式的特别色彩,所以旋律经过他编曲装扮,份外动听。香港电台在第6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1983)颁发香港乐坛最高成就“金针奖”,表扬他对此地流行音乐贡献。本文作者认为香港在70年代的不少金曲名作,如果不是由奥甘宝编乐,也许得不到乐迷现在熟知和欣赏的好效果(85)。另一位影响香港流行音乐的菲籍音乐人是鲍比达(),他既作曲又编曲,又是极好的键盘手和乐队领班。


  其它来港菲律宾乐人的第二代,在70年代中期已纷纷成长,亦加入作曲与编乐行列。他们大都是香港出生,在此地受教育,即使有部份不能阅读中文,却多数能用粤语交谈。而因为出生音乐世家,耳濡目染自幼饱受熏陶,加入香港乐坛既顺理成章也如鱼得水。这群行内嫟称为“香槟”(86)的菲籍音乐家,也为香港流行音乐界出尽棉力。如戴乐民(RomyDiaz),杜自持(AndrewTuason),韦祖尧(JoeyVillanvera),TonyA.(TonyArevelo)等或作曲,或编乐,或出任唱片公司音乐总监,都是令香港流行曲保持顶尖水平,不落人后的功臣。


  香港新一代青年,加入音乐创作行业的不少,作曲的键盘好手如赵文海,赵增熹,钟肇峰,徐日勤,林敏仪;乐队出身的如周启生,陈家荪,冯添枝。歌手兼任的如陈廸匡,区瑞强,林子祥,陈秋霞,陈百强,蔡枫华,卢冠廷,泰廸罗宾等,各有各的风格。他们的入行,填补了作曲家短缺的漏洞,但可惜他们都各有正职,或任乐师,或作乐队领班,较少全神贯注,全情投入作曲发展,因此比较起来,虽然每位都有过佳作,但质量的水平都未如顾嘉辉。


  (85)《鳄鱼泪》,《天蚕变》,《好歌献给你》,《人在旅途洒泪时》,《戏剧人生》,《忘记他》等,黄霑或黎小田作品,多由奥金宝编曲。他编乐之多,难以尽录,在此只举一二,聊作例证。


  (86)“香槟”是“香”港菲律“宾”人之意。因与名酿Champagne之粤语音译相近,令此词特别有趣,在音乐行颇为流行。


  (c)现代感词风


  1974至1983这十年,香港流行音乐界发生了个很特别的现象,写歌词的青年人,忽然多了很多。一来这是因为流行曲层面忽然扩阔,变成雅俗俱赏,二来填词人不少开始有了名声,带起了青年人的好奇与兴趣。三来社团亦见猎心喜,纷纷举办填词比赛,趁机推行小区活动。而写词活动,也实在容易尝试学习,找来心爱旋律,一纸一笔便可开始,可说不花成本。骤然看,至少比必须有音乐基础才可一试的作曲实验容易。不过,学填词的人不少,能有作品发表而录制成歌的,却绝不多见。据普及文化论者朱耀伟的意见,在那粤语流行曲重新崛兴的初期,“市场相当集中,填词人来来去去都是那三数字,因而作品风格比较单纯。黄霑、卢国霑及郑国江可说是当时鼎足而立的重要词人,而只有许冠杰、黎彼得的组合可以借许氏兄弟的电影之帮助而与他们分庭抗礼。(87)”分析朱氏意见,大概他也觉得那“集中”的市场,是有“垄断”嫌疑的。


  其实,歌词在香港音乐界,有段日子颇受歧视。“百代”公司请作曲家写旋律,价钱比写词高,有版税。请人写词,反是。以当年“百代”公司这家领导着香港唱片行业的老大哥,写词费亦不过一百元港币一首。而且多年不增加,也不付版税。要到1977年“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成立之后,才改变作风。连口口声声支持香港乐坛发展的官方传媒“香港电台”,也在举办了五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之后,才在1982年的第四届典礼上,加“最佳中文歌词奖”(88)。所以,朱耀伟在《香港流行歌词研究》所说:“70年代的歌词只是歌曲的副产品,要至80年代才开始较为人重视。”有其道理。


  水平较好,现代感较强的粤语歌词,是1975年左右才较多出现的。据黄志华《粤语流行曲四十年》的分析:“1975年至1979年,这四年间可说是香港填词人勇于探索,刻意经营,并迅速攀上高峰的时期,其间,粤语流行曲的题材不断更新,除了情歌之外,各式各样的哲理歌蔚然成风,让人们对歌词里所反映的社会,世途和人生如感同身受。(89)”所谓“水平较好”和“现代感较强”是遣词用字造句,语法较新。陈旧称谓如“卿”“哥”“妹”“郎”“君”等,不再采用,而用比较直接的“你”“我”。意象也多些现代感觉,现代人的“自我”常常在这时期的歌词出现。像《问我》“我笑住回答,讲一声,我係我”的感觉就是。而歌词和旋律气氛的配合,也比从前的歌曲更加讲究。因为歌词是用来唱,写来听的,所以光看字句不成,还要看词和旋律的配合。不过,这些现代感较丰富的歌词,用的文体,别创一格。既有“文言”,也有接近国语口语的“白话”,复有粤语方言。这种“三及第”式文体,令再起的粤语流行曲通俗之余,避免了过份低俗。有些太口语化而不合白话文文法的字眼,索性不用。例如“佢”字,就很少见。要用就用“他”代替。又如“冇”字,多用“没”字等等。这些都是当时写词人有意无意之间不约而同推动的词风,影响到不少后来人。这段黄志华称为“奠基”时期的词人,只有许冠杰,卢国霑,邓伟雄,郑国江,黄霑,叶绍德,黎彼得和苏翁。后来加入了汤正川和罗锵鸣,但后两位作品都不多,而且写了不久就退出行业。林振强,林敏骢,潘源良,潘伟源,向雪怀,卡龙,卢永强和韦然等新一代词人是八十年代左右才真正加入香港词坛的。他们全部教育水平较佳,而且入行时都年轻,很有初生之犊的勇猛,叛逆性亦强。他们的词作,令香港粤语流行曲词风一变。例如林振强,想象力非常天马行空,极有创意,而极少自我重复,是本文作者极为佩服的新一辈词人。杰作如《笛子姑娘》,《空凳》,《零时十分》,叫人叹服。可惜这一辈词人,仍不时有“倒字”毛病。可见用粤语填词之难,经两辈词人数十年努力,毛病仍然避免不了。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
外国民族音乐欣赏论文(世界民族音乐欣赏论文)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