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目模式: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欢乐
《喜乐街》能从2014年的众多喜剧节目中崭露头角,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新颖的节目模式。《喜乐街》的笑点来自于节目规则和嘉宾们的临场即兴反应,是一种“观众半知情、演员半即兴”的独特形式。节目侧重多人临场互动,虚构了一个固定空间“喜乐街”,又以真实姓名和个性设定了沙溢、李菁、贾玲、瞿颖四个常驻角色。从已播内容来看,节目围绕着这四位主人公及其亲友间的故事展开,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喜乐街》的“即兴”规则有两个:一是“没有剧本的即兴喜剧”,二是“必须遵照导演的指令”。每期节目开始时,演员只知道简略的剧情大纲,没有剧本和台词,具体说什么做什么,依赖于演员的即兴表演,这是《喜乐街》“即兴”的一面。但节目进行中,演员的即兴互动表演又不是完全无限制,导演会通过演员佩戴的耳机来下达指令,演员必须遵从指令,并即兴应对,这是不即兴“必须”的一面。
“即兴”和“必须”这样一对看似矛盾的存在,却在《喜乐街》的舞台上和谐共处,为观众打造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欢乐。如此一来,观众先于演员知道表演者们面临的指令是什么,对于演员怎样在应对指令的同时又兼顾与其他演员的配合,观众坐享其乐。这是《喜乐街》在模式上与其他喜剧节目的区别,也是其“喜乐”生产机制中重要的一环。
二、创作班底:演职人员实力碰撞的欢乐
即兴喜剧的核心竞争力是编剧和表演者。虽然即兴喜剧没有完整的剧本和台词,但既要挖掘表演者的喜剧潜能,又要保证单期节目的完整性和整季节目的连续性,这对每期给表演者提供表演方向的剧情大纲和掌控剧情走向的指令要求颇高,也使得编剧成为影响即兴喜剧“笑果”的重要环节。《喜乐街》的编剧团队几乎是《谢天谢地,你来啦》的原班人马,带着在《谢天谢地,你来啦》制作中的经验累积,编剧们在《喜乐街》中对即兴喜剧的结构和细节进行了调整,使得《喜乐街》的节奏更加明快,笑点也更多。此外,打造出国产喜剧电影票房神话的《泰冏》编剧束焕加盟《喜乐街》,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笑点。
有了好的编剧,即兴喜剧只是具备了逗笑观众的条件。表演者作为即兴喜剧临场创作的一分子,其表演功底和舞台表现更是影响“笑果”的重要因素。《喜乐街》首季节目中表演者设定用的是4+N模式,即沙溢、李菁、贾玲、瞿颖四个常驻嘉宾和N个特邀嘉宾。四位常驻嘉宾个性鲜明,各有特色,在节目的笑点制造上各有所长。沙溢的成名作《武林外传》就是情景喜剧类的剧集,其有着丰富的喜剧表演经验。李菁和贾玲在相声界历练多年,一个捧哏一个逗哏,在《喜乐街》这种即兴互动的喜剧中,各自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瞿颖虽是模特出身,但早前也在地方台的综艺节目中展现出不俗的喜剧潜力。常驻嘉宾之外,特邀的参演嘉宾则多为人气影响力颇高的艺人。日前,《喜乐街》第二季嘉宾投票活动已经在百度手机客户端展开,除第一季常驻嘉宾外,王宝强、闫妮、邓超、董成鹏等喜剧大咖也在热邀之列。
幕后编剧团队和台前表演者的协作配合、实力碰撞,是《喜乐街》制造“喜乐”的核心竞争力。
三、节目内容:贴近生活冲突迭出的欢乐
《喜乐街》每集的主题都贴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目前已播出的节目中,涉及的主题有异地打拼的艰辛、“女汉子”大改造、新时代邻里关系、青年人的情感等。这些贴近生活的主题使得观众对于节目内容没有距离感,同时也让表演嘉宾在即兴表演时,有生活经验和熟悉情境可以参考,以便展现真实的喜剧效果。
一个吸引人的剧目至少有几个看点:明星、冲突和悬念①。《喜乐街》在嘉宾选择上的有的放矢保证了“明星”这个看点,无台词、无剧本的即兴喜剧节目模式保证了“悬念”这个看点,“冲突”这个看点在《喜乐街》的舞台上则是层出不穷。每一期的情节发展本就会呈现编剧们在剧情大纲中设定好的冲突,比如第六期节目,李菁准备向瞿颖求爱,结果却向贾玲表白。除剧情大纲设定的冲突之外,表演者间的互动、表演者与导演指令间也不断展现冲突。比如第八期节目,贾玲吃着“二舅”的煎饼,却接到指令要唱段豫剧,贾玲现场吐槽“吃着山东的煎饼唱河南的豫剧,导演是怎么想的”,引发观众爆笑。在道具使用上,《喜乐街》也频频用冲突来制造笑点,几乎每期都会有看起来颇具违和感的道具出现,比如第一期的大海龟、第三期的七个吸尘器、第六期的肖像画和枣,这些道具在节目中的作用与观众的预期往往不一致,这种不一致的冲突也是《喜乐街》制造欢乐的一个渠道。
贴近生活的主题和层出不穷的冲突元素带给观众新鲜刺激,是《喜乐街》制造欢乐的渠道之一。
四、传播方式:观众至上注重互动的欢乐
好的节目辅以好的传播方式,才能完全展现实力。«喜乐街》从策划、制作到宣传、推广的各个环节,都分外注重新媒体平台和观众的参与互动。节目正式录制之初,《喜乐街》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平台就已开通,后台编辑不定期发布、推送节目台前幕后的最新动态,更新节目内容。每期节目进行过程中,《喜乐街》还会根据当期主题,发起微博互动话题,如“致损友的一句话”“30岁你好”等话题均在微博上引发了诸多讨论。通过微博与微信平台的频繁互动,《喜乐街》对“笑果”进行二次传播,并以此保持与观众间的欢乐互动。
喜剧节目是为了让观众产生快感。不同于喜剧选秀和喜剧创意表演,《喜乐街》将观众的意见表达融入到节目进程中,通过网易新闻跟帖、百度贴吧等平台,观众可以向表演者发布指令,并以支配者的角色感受欢乐。开播以来的节目中,诸如“吃山东煎饼唱河南豫剧”“用琼瑶剧风格聊天”“让李菁展现传家手艺”等让人捧腹的观众指令多次出现,体现了《喜乐街》在传播方式上的创新。此外,观众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票选自己喜欢的嘉宾,进一步提升了参与感。
借助新媒体平台和观众指令,是《喜乐街》在传播方式上制造欢乐的新尝试。
五、潜在缺陷:尚待完善的别样欢乐
《喜乐街》在电视即兴喜剧节目发展道路上进行了新探索,不过,就《喜乐街》第一季播出节目来看,在表演嘉宾和节目模式的相互磨合中,也呈现出了一些缺陷。
首先是指令稍显僵化。导演指令在《喜乐街》中有着控制剧情走向、制造冲突和笑点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对表演者的“即兴”产生一定的约束。《喜乐街》虽没有台词和完整剧本,但每期的指令多是开演前设定好的,在表演进行中,嘉宾表演的即兴有时就会与设定好的指令产生偏差,甚至在应对指令时出戏,对节目的流畅性多少有所损害。对于主打“即兴”的电视喜剧节目而言,无论是像《谢天谢地,你来啦》的助演互动,还是《喜乐街》的导演指令互动,都需要在开演前设计不止一个剧情走向。助演或发令导演依据现场演员的即兴反应进行互动,才能更好地为嘉宾的即兴表演助力。
其次是表演内容的模式化。虽然《喜乐街》已经播出的节目并不是很多,但在演员的表演内容上已经呈现了一些模式化的特征。《喜乐街》中的人物用真名,人物个性设定也与表演者有着相似性。虽然第一季节目中四位常驻嘉宾都被设定了新的职业身份,但在表演过程中,很多笑点却是基于其真实身份和个人特长而设定的。已播出的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职业为动物园会计的李菁说了多次快板书,还跟沙溢配合过相声口技的生日祝词,贾玲则几乎每期节目都要唱歌。对于观众而言,一旦熟悉了这种设定之后,模式化的表演内容就失去了新鲜感,其在即兴喜剧中所能制造的欢乐也会因此减少。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