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会艺术

姜文导演的个人特色(姜文电影风格特点)

2023-01-25  本文已影响 207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这是姜文在电影《芙蓉镇》中的经典台词,撼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凭借部电影姜文获得了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初次展露了在他在表演上的才华,这仅仅是个开始,此后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将他的演艺生涯推向高潮,影片中姜文霸气外露的不仅仅是男主人公的英雄气概,更是其出色的表演才华。“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我想再没有哪个男演员能如此有气魄的演绎出对于心上人的钦慕之情。这是他独特的表演方方式。
  这是个极具有魅力演员,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表演。我们不曾听说姜文式的表演,因为这是不可复制的精神产物,我们说姜文的表演,姜文其人。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雄性的魅力,一种男人特质的极致体现。他成功演绎的角色不胜枚举,我们且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角色,在徐静蕾导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姜文置身于女性的视野中,女性导演,女性视角。姜文饰演的男子就在一个女人毕生的幽怨中散发其特有的雄性气息,恨且爱着。在谢飞导演的《本命年》中,泉子又置身于一个时代变革的洪流中,痛且坚守着。陆川导演的《寻枪》中,一个矛盾却执着的小角色。当姜文成为一种现象,一个文化,一个符号。我们忍不住要对这个具有不可抗拒的男人一探究竟,从哪里着手?是他隐匿的人生经历,还是他的精彩演绎。我想再没有一种能比电影更能够体现一个创作者内心的精神产物。庆幸继姜文的表演之后我们又看到了姜文的电影,更为庆幸的是姜文的电影亦为姜文的表演,于是这种多位一体的创作结构,产量适当的电影作品便顺理成章的成为我们研究姜文现象的切入点。
  一个影视明星是一个影视时代的精神代言人,这个时代的影视明星既在话语层面又在实际生活层面嵌入了影迷大众的日常生活场域,姜文无疑是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影视明星,而他的精神威慑力远远超越了一个偶像明星的外形影响力,这种威慑来源于他的个人魅力,更来自于他作为其精神代言具象化的电影作品中。影迷大众通过姜文电影深入并自觉臣服。对于影视明星的崇拜是一种精神寄托,这是大众在积极建构生活意义的某种努力,追星不是自我与自我生活的迷失而恰恰是影迷大众对自我和自我意识的追寻和确认。毫无疑问,姜文在这种影迷与明星的供需关系中一直是抢手货。
  姜文电影可切入的角度多如牛毛,学术界对于这块肥肉的嗅涎也从未冷却。姜文电影的叙事策略、文化意蕴、审美内涵、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已屡见不鲜。本文将着力于姜文其人,姜文表演,姜文电影(表达)三者的融合与表达。而姜文电影中由姜文饰演的男性角色形象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角度。基于这样的出发点,顺理成章的来梳理姜文电影中的这些男性形象,包括马小军《阳光灿烂的日子》、唐雨林《太阳照常升起》、马大三《鬼子来了》以及张牧之《让子弹飞》姜文电影中的这些男性形象从形式上都比较简单,外在的性格较为突出,这是由于姜文导演在塑造这些角色时,或有意或无意的将其个人特征融入其中,这也是我们研究姜文电影中典型男性形象的意义所在。如《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的处女作也是自传之作,如同画家的自画像,艺术家们往往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找寻真我。姜文要诉说自己,于是费尽周折找来了酷似少年姜文的夏雨。夏雨饰演的马小军真实、阳光,马大三憨直善良,张牧之睿智英勇。而这些特质我们均能在姜文其人身上找到,这是一直艺术创作中必然的巧合。然而,在每个人物的背后都有另外一种隐喻。如马小军的忧伤、马大三的愚昧、张牧之的忧郁等,这些都构成了姜文电影中男性形象的多重性格,同时这些男性形象又都有着他们的文化特征。这也许才是姜文所要表达的真实自我。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讲述的文革后军区大院中一群少年成长的历程,到《太阳照常升起》中描绘经历文革时期的可悲的男性形象,姜文导演的电影中具有浓烈的英雄主义色彩,从《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马小军兄弟义气,英雄救美的表现;到《让子弹飞》的张麻子与黄四爷的斗智斗勇的若干回合的对抗中,处处体现了英雄主义的情结所在。而他们的共同点则是将真正的英雄视责任为生命,甚至责任和荣誉都高于生命的一种论释,姜文电影中对英雄的诊释和理解层面并不花哨,切实并且朴素,但又非直白,总是能在其中隐藏着观众对这些形象的思考和解读。
  姜文电影中的男性,青春而且阳光,善良但是愚昧,单纯而又复杂,英勇却又孤单,成功却又仿徨,这些男性形象不是一个简单的能指,而是一个多义的象征。正如姜文在《太阳照常升起》中用诗意方式的表达男人的细腻情感,却毫不避讳的直面“性”,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他大大方方的描绘女人的胴体,虽然选用的是床底的“龌蹉”视角,但却巧妙的突出了女性最为性感的小腿和脚;在《太阳照常升起》中,用火车卫生间内狭小的通道暗喻了女性的阴道;《让子弹飞》中女性乳房的强烈视觉冲击,《鬼子来了》的片头更是毫不避讳的在鱼水之欢中开启故事。这些对于“性”的直面表达,可能在许多女性主义者眼中是一种亵渎与冒犯。但在姜文的电影中,这是一种绝对雄性权力的体现,也是姜文电影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特质,这是一种极为浅显、粗鲁但具有冲击力的表达方式。也是对于姜文电影中典型男性形象特征最初层次的雄性剖析。
  姜文电影中典型男性形象,既是表达的对象,又是被表达的形象。他们既凝练了导演的个人特质,又肩负这这个时代的文化寓意。他们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人,而是一个多重意义的对象。这些典型的男性角色用行动诠释着文化,一代人逃不脱一代人自己画的圈,无论是影片中的父亲形象、丈夫形象抑或是影片中的英雄形象,都背负了自身的性格和文化(或社会)造就的性格。探讨姜文作品中典型男性形象的多重文化意义无疑有着巨大的学术价值和思想价习值。
  参考文献:
  [1] 柯小君.姜文电影研究: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D].西南交通大学,2007.
  [2] 陈英秋.姜文电影的接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3] 贾美兰.论姜文电影的叙事形式与风格[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 王二军.论导演姜文的电影世界[D].河北大学,2010.
  [5] 张春雨.“作者电影”观照下的姜文电影研究[D].苏州大学,2010.
  [6] 鲁莉卓.论姜文电影的个人化历史重构[D].西南大学,2011.
  [7] 王雁.姜文电影的男性形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电影的主要特征)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