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纪录片《港珠澳大桥》在2017年6月上映,经过两年的制作与调整,记录式电影在今年5月1日正式全国上线。从电视纪录片到记录式电影,《港珠澳大桥》体现了影像制作的“变”与“不变”。电影中港珠澳大桥围绕最后一节沉管E30的沉放讲述了普通工人的奉献与担当,以影片史料的“桥文化”连接历史文化和未来发展,以影片的声音、色彩、动画来体现影片的后期制作与电视纪录片的差别,以大桥主体工程桥、隧、岛三大部分的设计理念和领先世界的关键技术传播了新时代中国桥梁人的群体形象。
【关键词】《港珠澳大桥》记录式电影;电影特色;传播价值
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相继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粤港澳三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深感交通不便带来的困扰,于是一座连接港珠澳三地的跨海大桥从蓝图变成了现实,一桥飞架三地,“天堑变通途”。中国建桥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克服重重阻碍,为新时代粤港澳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向世界展现了伟大中国的光辉形象。
为了记录这一历史性时刻,闫东导演和他的拍摄团队奔赴京沪晋冀以及港澳等十多个省区,深入中交集团、太钢集团、中铁山桥等建设企业追寻一线工人的足迹,并专程远赴美国纽约、孟加拉国、文莱等国家,探寻在“一带一路、共商共建”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港珠澳大桥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闫东团队耗时两年,完成了《港珠澳大桥》的记录式电影,通过镜头真实记录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增强国人“科技强国”之信心,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发挥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
一、故事:用镜头记录国家记忆,展现普通工人背后的国魂匠心
2017年7月电视纪录片《港珠澳大桥》在中央电视台和Discovery探索频道同时播出,吸引了国内观众近4.5亿,获得国内外观众的热烈反响。而记录式电影《港珠澳大桥》是在纪录片的基础上二次加工创作,以最后一节沉管E30安装和沉放过程为故事线索,记录了港珠澳大桥在建设过程中的历史性瞬间,赞美了这一国之重器以及所蕴含的时代精神。
港珠澳大桥总长55公里,它是由桥、岛、隧三个部分构成,桥梁22.9千米、隧长6.5千米。而2017年正值六十周岁整的林鸣,他顶着满头白发,在大桥建设中担任着6.5米长的海底隧道总工程师。据林鸣介绍,在大桥隧道的制作过程中,他和他的团队就像新手开车,一开始摇摇晃晃,问题频出。他们没有教练,本想借助国外教练的带领,但是对方开出十几个亿的天价,被他们果断拒绝。他们一路探索,一路总结和发现,在大桥正式建成以后,已申请项目专利400多项。
这部时长70分钟的记录式电影,其中穿插了林鸣和他的团队沉放沉管E15的片段。E15沉管沉放经历了两次失败,每一次的沉放都是建设工人们在海上工作三个月的结果,在第二次失败后,镜头下两位建设工作人员湿了眼眶。沉放的失败不仅是对三个月夜以继日工作的否定,更说明了前方道阻且长。失败后的他们立刻总结失败经验,计算水流、风速、结淤等情况对沉管沉放的影响。当海底潜水员从对讲机传出,对接完好,安放成功的讯息后,控制室里没有掌声,所有工作人员都沉默了。这个故事情节的穿插让观众动容,体会到了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十四年里的艰辛与不易。
普通建设工人背后故事的挖掘,是电影《港珠澳大桥》和纪录片的一大不同。电影中导演更加注重以人物驱动带动议题驱动,以普通的建设工人的故事带给观众特别的人文情怀。导演通过工程师老王的镜头,将建筑工人的照片做成剪影,讲述了“冯氏三代人”、“燕子夫妇”等普通建设工人与港珠澳大桥的故事。正是这四万多建筑工人的汗水与付出,才让震惊世界的港珠澳跨海大桥从构想来到现实。导演用镜头突出中国智慧和聚焦普通劳动者的奉献与担当,展现普通工人背后的国魂匠心,向观众呈现了大桥建设者们的真实感人故事,讲述他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二、史料:由“桥史”而观“国史”,以“桥文化”连接历史和未来
桥,水之梁也,“桥文化”也就是指关于建桥的文化。中国人的桥永远有读不完的诗句,说不完的故事。陆游在《戏作绝句,以唐人句终之》中以“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来描绘绍兴“梅家坞”的迷人景色;马致远以《天净沙·秋思》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展现在羁旅途中的悲凉与绝望;卞之琳在《断章》中给读者营造了“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唯美意境。中国素有“桥文化故乡”之称,它发展于隋,兴盛于宋,桥遍布在神州大地上,延伸了路,连接了情感与文化。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交通的便利,也是文化和艺术的延伸。《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和许仙在杭州断桥相会给西湖景点“断桥残雪“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唐朝时西安灞桥成为人们送别场所,送亲人好友东去,必折下桥头柳枝相赠,故有“灞桥折柳赠别”的习俗;相传唐代二十四歌女巧遇杜牧,请杜牧赋诗,便有了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流唱。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不少都是世界桥梁的艺术创举,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艺术创造力。
一部建桥史,也是一部国史,它见证着国家的衰败与繁荣。电影《港珠澳大桥》中也运用了关于“桥”的历史影像资料见证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战争和中国建桥技术的每一次腾飞。据导演介绍,在制作影片的过程中,由于历史史料的影像模糊,影响整部影片的质感,有人提议将史料部分删除,但是导演最终坚持留下。导演闫东说,这些故事应该让年轻人知道。况且有些年轻观众表示,在观看影片史料的过程中就好像在和自己的父輩祖辈对话,能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勇于攻坚克难,追求美好幸福的壮志豪情。闫东说:“这就是文献的力量,真实的力量,一头连接着历史,一头连接未来。”[1]
确实,影片中加入历史史料,不仅可以将观众的情感从当下带回到过去,还可以让观众宏观的了解“桥文化”对中国历史的传播与当代影响。从《港珠澳大桥》这部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淞沪战争爆发,桥梁专家茅以升不得不将仅仅通车89天的中国人第一座现代化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炸毁;1935年泸定桥有红军强渡的军事文化;卢沟桥有“七七事变”揭开抗日战争序幕的政治文化;汀泗桥有北伐名将叶挺战功的名人文化;武汉长江大桥有新中国人探索与实践的精神文化……将这些影像资料铺陈在影片中,能让观众找到自己的根,也能让观众对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发展粤港澳三地抱有伟大的期许。
三、后期从小荧屏到大荧幕,捕捉细节还原和贴近真实
记录式电影是将观众从电视纪录片单线直给的“客厅文化”带向电影影院营造的视听空间的沉浸式体验。这对于影视制作这来说,需要更精美的视觉冲击和更有辨识度的音响冲击。对于影片的画面质感、色彩、音响需要更高层次的提升。
为了能让观众更有认同感,导演减少了解说词的数量,他将影片自我体会的权利交至观众手中。音响的渲染在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在沉管安放的过程中,为了营造现场的紧张氛围,导演在后期制作中对对讲机里传达的各种指示音进行了模拟。如:“0188请你们立即离开”的海巡执法人员、对讲机里传出的“报告,沉管下放10米”的工程师,不同的音色,不同情感的声音均来自声音指导郝刚。后期配音弥补了前期拍摄过程中声音缺失的遗憾,也给整部影片添加了严肃感和庄严感。沉管E15安放成功后,“现场却没有掌声,所有人都静静无言”的解说词下面本还有这样一句话“工程师们用这种方式释放他们的压力,因为他们知道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但是导演反复咀嚼,最终决定留白,让观众自己去思考与解释。一部电影,如果话说的太满,很容易将观众当做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具有主动性的观众反而对这种全盘脱出的表达方式表示不满,失去了电影本身的用镜头语言传情达意的艺术功能。
影片《港珠澳大桥》的色彩运用也和电视纪录片的色彩相比也大相径庭。《港珠澳大桥》纪录片中的色彩平实,不具艺术性。而色彩作为电影制作的造型元素,他代表的是一个符号,营造的是一种特殊氛围。如李安导演的电影《卧虎藏龙》全片皆以“灰白色调”来展现古代文人的精神净化;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中大片的“红、大红、鲜红、血红”来表现故事的发展和主人公对抗日军的悲壮与惨烈。而影片《港珠澳大桥》有两个主色调,一个是海的蓝色,一个是海上大型机械和建设工人服装的橙黄色。导演以一个冷色调和一个暖色调形成反差,将人物表现置于中心,体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以及利用反差展现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困难与不易。导演看中颜色的厚重和还原,调色的目的不是为了颜色更加的鲜艳亮丽,而是为了让观众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故事本身的叙述中来。
在70分钟的影片中,拍摄团队在影片录制的过程中最焦灼的一件事便是“港珠澳大桥太长,根本拍不到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后期团队决定用动画的方式让观众一览港珠澳大桥的全貌。如果说桥梁外部可以展现,但是隧道内部根本难以想象,设置团队只好向大桥施工方求助,拿到部分设计图和简单动画,最终按照比例,尽可能贴近真实,制作出电影中播放的桥段。后期的修改与二次创作,让《港珠澳大桥》从小荧屏搬上了大荧幕,当然,《港珠澳大桥》的上映只是一个序幕,真正精彩值得期待故事是由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中国的人民共同创造和描绘的。
四、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从“中国制造”走出体现“中国标准”的道路
近年来,“华莱坞”正成为电影研究者关注的核心话题。根据邵培仁教授在《华莱坞的想象与期待》一文中界定,“华莱坞是电影、是产业、是空间,也是符号、文化、精神和愿景,即它以华人为电影生产的主题、以华语为基础的电影语言、以华事为主要的电影题材、以华史为重要的电影资源,以华地(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港澳地区)为电影的生产空间和生成环境。”而影片《港珠澳大桥》正好寻求到拍摄契机,它以华人、华语为基础,穿插符合电影题材“桥史”,以建设港珠澳大桥为电影题材,结合粤港澳三地为电影生产和电影宣传留出空间。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被英国卫报评价为“新世界的七大奇迹”。在建设过程中发明专利400多项、7项世界之最,它的成功不仅显示了中国人建桥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力量。根据导演闫东介绍,第一次闭关在岛上看素材时,自己看睡着了。这也是闫东最直观的感受,科技的东西对于外行来说实在是太深奥和太枯燥。“怎样让冰冷的钢桥有温度”、“如何将钢性的的题材巧妙地转为柔性转述”直击观众内心,拍摄国内外观众想知道的,一直是闫东团队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发现的。
讲好中国故事,不是就故事论事,而是事中有人,事中有情。影片港珠澳大桥这个故事,让观众真实地感受到了中国标准和中国创造在一部分人的砥砺前行下成为现实。不难在影片中发现这些细节,满脸黑渍的工人、蜷缩在在楼梯间休息的工人、在漆黑的隧道里焊接的工人……桥梁背后是中国人的脊梁,有人差点把命丢在工地,有人永远离开了。港珠澳大桥正是建设工人几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和在艰苦卓绝的奉献中不忘初心、前赴后继的结果。这种从无到有、敢为人先的精神从来都不难在中国历代人民身上看到。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一种文化的沉淀。“中国制造”走出了体现“中国标准”的道路,交通功能只是港珠澳大桥最基础性的功能,而它的文化打造和追求是一个更高境界的使命。
传统的造桥方法传承的是思维方法,港珠澳大桥体现的是“珠联璧合”的文化传承:用银线串起一串珍珠。这样诗意化的设计,不仅是为了实现和解决大桥的技术问题,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美”的寓意,象征着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跨越伶仃洋紧紧串联在了一起。
在中国宣布建设港珠澳大桥构想后,很多国家对中国提出质疑,认为中国根本无力完成这项重大工程。而历经14年的建设,粤港澳三地向世界证明中国成功了。在14年的摸索和尝试中,中国人有了自己的“中国标准”。影片《港珠澳大桥》的制作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主创团队的文化自信,他们以理性的构想思考观众想知道的答案。如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否会对海洋生物中华白海豚产生影响。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生态保护贯穿始终,实现了环境“零污染”和中华白海豚的“零伤亡”。在这背后有这样的一个群体默默在坚守——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他们用4300个日夜陪伴中华白海豚,他们用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成就中国海洋生态文明的中国梦。
影片《港珠澳大橋》真实记录了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完成世界级跨海工程。影片以理性客观的角度,找到对外传播与述说故事的契合点,有意识的将建桥的施工过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梦想、“桥文化”历史智慧连接起来。将生硬的技术含量转化为有温度的人文含量,让人们感受到了港珠澳大桥有生命的温度。这种刚柔并济的表达,延伸了历史人文关怀和中国文化的纵深感,成功地用影像把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建设足迹、建设工作者、以及期待港珠澳大桥的六千万大湾区人民紧紧地串联在一起。这种直抵人心的影响力价值,让观众真正的感受到了中国智慧、中国创造、中国故事和中国奇迹。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