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熹在注释“五十以学易”一语时,曾陈“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和《易》不可不学又不可易学的治《易》体会。本文据此考察了朱子治《易》理路:一是对《易》道和《易》书的定位,认为圣人所深见的《易》道不仅仅指《易》的生生之道,而且还涵《易》书本为卜筮而作的本义;二是对治《易》困境的省思,认为因《易》之本义被遮蔽,且《易》道还需经历见得之故,故《易》成为难读的“天书”。得出:朱子认定只有达至“此心大段虚明宁静”之境后,方可像圣人一样“深见《易》道之无穷”,证成“学《易》无大过”的生命境界。
关键词:朱熹;易学;生生之道;卜筮
“the sages deeply recognized the unfathomable profoundness of the dao of yi”: on zhu xi’s approaches to studying the yi
abstract:in annotating “give me a few more years, so that i may have spent a whole fifty in studying the yi, and i believe that after all i should be fairly free from error” (from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zhu xi had recounted that “the sages had deeply recognized the unfathomable profoundness of the dao (way) of the yi” and his experience that the yi had but was difficult to be studied. depending upon this, the paper examined zhu’s idea of studying the yi: firstly, for the orientation of the dao of the yi and the yi for the sake of book, he thought the dao of yi deeply acknowledged by the sages not only refers to the dao of producing and reproducing, but also conceiv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at the yi was originally an oracle book; secondly, for the contemplation and retrospection in studying the yi, he thought that, because the original factors of the yi were covered and it needs certain experiences of life to understand the dao of the yi, the yi turned out to be a book from heaven difficult to be understood. finally, zhu zi firmly believed that only if one had attainted to the state of “void and tranquility”, could he “deeply recognize the unfathomable dao of the yi” as the sages do and prove the life realm of “freedom from error”.
key words:zhu xi; the yi-ology; the dao of producing and reproducing; divinationin
《周易》智慧神妙无穷,然契之颇难,故《周易》素有“天书”之称。南宋理学大师,同时也是易学大家的朱熹曾叹:“盖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而言此以教人,使知其不可不学,又不可以易而学也。”(第125页)[1]认为《易》道无穷,不可不学,但又不能以其易学等闲视之。这可说是朱子究心治《易》的体会语。在与友人和门人论《易》时,朱子也屡屡坦陈这一体会。《易》道何以不可不学又不可以易而学?对此问题的省察,可窥朱子治《易》之慧识。
一、学《易》无大过
上述体会语,源于朱子对《论语·述而》中“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句话的注释。就表面文意而言,这句话仿佛是说:圣人在五十学《易》后,方能无大过,在这之前,圣人也会有大过。
对此,道学五子之一的程颐提出异议,认为:“先儒谓孔子学《易》后可以无大过矣,此大过失却文意。圣人何尝有过,如待学《易》而后无大过,却是未学《易》前尝有大过也。又圣人如未尝学《易》,何以知其可以无过?”(第262页)[2]如此以来,孔子“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应做何理解?程颐释曰:“此盖孔子时,学《易》者支离,《易》道不明,仲尼既修他经,唯《易》未尝发明,故谓弟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期之五十,然后,赞《易》道而黜《八索》是也。”(第263页)[2]认为圣人不能有过,而且圣人有没有过和学不学《易》没有必然联系,“无大过”之境界不是靠学《易》所能解决的。在这一前提下,学《易》不再是“学”《易》而是“赞”《易》,不是亲身习行《易》道,而是整理规范《易》书,即“赞《易》道而黜《八索》”。所以,这里的“无大过”不是指德性境界的成就,而是正本清源,使《易》书自身无大过。故而,他又云:“当孔子时,传《易》者支离,故言五十则学《易》。言学者,谦辞。学《易》以无大过差,《易》之道,惟孔子无大过。”(第263页) [2]在其心目中,学《易》无大过,不是指圣人学《易》可以达至“无大过”境界,而是说圣人通过彰显被遮蔽的《易》之正道,使《易》书自身无大过。另外,他还把这句话理解成:圣人担心由于《易》之正道隐而不显,弟子们在如此情形下学《易》,容易有过,所以才亲自“赞”《易》以免弟子们习《易》有过。他说:“前此学《易》者甚众,其说多过矣。圣人使弟子俟其赞《易》而后学之,其过鲜矣。” (第263页)[2]总起来看,程颐以“赞”《易》代“学”《易》和以《易》书“无大过”代学《易》者“无大过”的诠释,凸现了孔子及其所“赞”的“十翼”在易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然而,朱子对这句话的解读与程颐不同。首先,他在《论语或问》中分析了程颐产生上述解读的前提,即:“此以为圣人之未学《易》也,不应尝有大过,其既学《易》也,不应犹有小过。”(第747页)[1]对上述之前提,朱子没有接受,而是将“无大过”这句话解读为:“只是圣人不自足之意。圣人此般话,也如‘道者三,我无能’,‘圣仁吾岂敢’,不是圣人能如此,更谁能如此!”(第886页)[3]认为这句话不能直解为圣人在学《易》前后有无过错问题,而应理解成是对圣人刚健不息、永不自足的生命情状所做的描述。也正是圣人这一不同于常人的生命情状,才会有“无大过”境界的证成。其次,在朱子看来,程颐上述分析不合文章语势,他说:“程子谓‘学易者无大过’,文势不然。此章‘五十’字误。然章之大旨在‘无大过’,不在‘五十’上。”(第886页)[3]在《集注》中,朱子进一步解释说:“此章之言,《史记》作‘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加正作假,而无五十字。盖是时,孔子年已几七十矣,五十字误无疑也。”(第125页)[2]这里,朱子借《史记》来校《论语》字误,认为“加”应作“假”,“五十”应作“卒”,之所以有误的原因是“盖加、假声音相近而误读,卒与五十字相似而误分也”(第125页)[2]。是故,朱子不同意程颐的注解,认为其把《易》道之大过系于《八索》之类,无据可证,当弟子问:“伊川以《八索》为过处,如何?”他答曰:“某不敢如此说。”(第886页)[3]于是,朱子据《史记》,将这句话诠释为:“假我数年,卒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并认为:“此孔子系《易》之时,自谓‘假我数年,卒以学《易》,可以无大过。’者,为此自谦之辞,以教学者,深以见《易》之道无穷也。”(第887页)[3]因为圣人具有“深见《易》之道无穷”的慧识,所以才会刚健不息,终身习行《易》道,以成就“无大过”的生命境界。
要之,程颐和朱熹对“五十以学《易》”不同的解读,昭示了两者治《易》理路的差异。程颐着眼于孔子所“赞”之《易》(即“十翼”)彰显了《易》之正道的角度,凸现了孔子和“十翼”在易学史上的地位。朱子着眼于圣人终身敬德修业,不断契合《易》道以证成“无大过”境界之角度,凸现了《易》道之无穷和圣人刚健不息的生命情状。
二、见《易》道无穷
同程颐一样,朱子也肯定了孔子所“赞”《易》道的重要作用。他说:“《易》之为书,更历三圣,而制作不同。若庖羲氏之象、文王之辞,皆依卜筮以为教,而其法则异。至于孔子之赞,则又一以义理为教,而不专于卜筮也。”(第3842页)[4]他把易学发展,分为以卜筮为教和以义理为教两大阶段。认为早期圣人教之以卜筮,以开示吉凶,使人趋利避害。随着文明进步,人的理性能力逐渐觉醒,反映到易学发展过程中,就是朱子所说的孔子“赞”《易》阶段,以义理为教,彰显人文精神以豁醒人之道德理性。
的确,孔子所“赞”之《易》彰显了无穷的人文意蕴。它开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提出了“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生生之谓易”(《系辞上》)的理念,认为天地为万事万物寓所,人是天地中的一份子,宇宙生机无限,人之生命活动与宇宙大化息息相通。并主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文言》),认为人之生命的价值意义,需要在实现与宇宙生命一体合流过程中证成。宋明理学诸子大都承接了《易》传的人文精神,如:张载“民胞物与”(《西铭》)、程颢“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识仁篇》)、王阳明“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大学问》)等思想,均不同程度地彰显了《易》的这一生生之道。《易》的生生之道之所以为宋明道学诸子所重视,主要是其为人之生命实现内在地超越以成圣贤提供了根据。
朱子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自然也接受了理学诸子以“生生”定位易道的理路,注重扬发《易》的生生之道。在其理学系统内,人之生是理气相结合的产物,他云:“人之所以为人,其理则天地之理,其气则天地之气。理无迹,不可见,故于气观之。要识仁之意思是一个浑然温和之气,其气则天地阳春之气,其理则天地生物之心。”(第111页)[3]在朱子看来,天地之理是人之为人的形上根据,天地之理即天地生成万物的生生之理,生生之理即天地生物之心。所以,“生生”作为天之大德,命于人便成就了人之好生之德,即仁德,天之生物心赋于人,便凝为人之仁心,从而人之生命就可内在超越为天人合德境界。对此,朱子详论道:“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已矣。”(第3542页)[5]认为人德源自天德(兼地德),人心本于天心。又云:“盖天地之心,其德有四,曰元、亨、利、贞,而元无不统。其运行焉,则为春、夏、秋、冬之序,而春生之气无所不通。故人之为心,其德也有四,曰仁、义、礼、智,而仁无所不包。其发用焉,则为爱恭宜别之情,而恻隐之心无所不贯。”(第3542页)[5]在朱子看来,“元亨利贞”本不涵具人文价值意蕴,到孔子时才被诠释成乾之四德,他说:“乾之‘元亨利贞’,本是谓筮得此卦,则大亨而利于守正,而《彖辞》、《文言》皆以为四德。”(第1645页)[3]元、亨、利、贞为乾元刚健不息地创生万物的天德,可以以“元”统摄之;天在化生时,元、亨、利、贞四天德命赋于人,就凝成仁、义、礼、智四人德,同样仁、义、礼、智四人德也可以以“仁”包含之。总起来看,朱子作为一个理学大师,同其他诸子一样,也深见《易》的生生之道,主张本天德立人德,即透过自身内在本具的仁心来体证天地无穷尽的生物成物历程,将自己生命内在超越为与宇宙大化一体合流的境界,从而涵养成刚健不息的生命情状和成己成物的圣贤胸怀。故而,朱子认为《易》所彰著的是“天人之道也”(第1673页)[3]。
然而,同程颐等理学诸子大异其趣的是,朱子不把《易》书定位成单单说理之书,而是终生力倡“《易》本卜筮之书”的卓识。《汉书·艺文志》曾指出:“《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朱子吸取这一观点,主张伏羲、文王和孔子三者所提倡的《易》道分属于易学的不同发展时期,不可混为一谈。他说:“今人读易,当分为三等。伏羲自是伏羲之易,文王自是文王之易,孔子自是孔子之易。”(第1629页)[3]在这三个时期中,朱子又划分了上面所述的以卜筮为教和以义理为教的两个阶段。前两个时期虽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是以占卜为主,同属以卜筮为教阶段。到孔子以人文精神“赞”《易》时期,为以义理为教阶段。由此,朱子提出了经传相分的治《易》路数,凸现《易》书本卜筮之书的本义以及《易经》以卜筮为教的《易》道,认为:“今学者讳言《易》本为占筮作,须要说做为义理作。若果为义理作时,何不直述—件文字,如《中庸》、《大学》之书,言义理以晓人?须得画八卦则甚?”(第1622页)[3] 并慨言:“如《易》,某便说道圣人只是为卜筮而作,不解有许多说话。但是此说难向人道,人不肯信。向来诸公力来与某辨,某煞费气力与他分析。而今思之,只好不说。只做放那里,信也得,不信也得。”(第1623页)[3]由此可见,朱子超迈诸子,持守《易》本卜筮而作的信念之坚。
虽然孔子所“赞”《易》道是以义理为教,但在朱子看来,孔子所讲的义理并不离卜筮:“到得孔子,尽是说道理。然犹就卜筮上发出许多道理,欲人晓得所以凶,所以吉。” (第1630页)[3]又云:“《易》只是个卜筮之书。孔子却就这上依傍说些道理教人。虽孔子也只得随他那物事说,不敢别生说。”(第1626页)[3]不过,朱子在强调《易》为卜筮之书的同时,还认为虽然《易》本来不为义理所作,但在占卜吉凶中,自然体现了义理。他说:“圣人作《易》,本为欲定天下之志,断天下之疑而已,不是要因此说道理也。如人占得这爻,便要人知得这爻之象是吉是凶,吉便为之,凶便不为。然如此,理却自在其中矣。”(第1631页)[3]可见,朱子一方面强调义理要以卜筮为基础,另一方面也重视以象数、卜筮求义理。由是,他对以往的象数派和义理派都提出了批评:“《易》之有象,其取之有所从,其推之有所用,非苟为寓言也。然两汉诸儒必欲究其所从,则既滞泥而不通。王弼以来,直欲推其所用,则又疏略而无据。二者皆失之一偏而不能阕其所疑之过也。” (第3513页)[5]认为《易》之象数、义理和卜筮三者有着有机联系。首先,《易》之象数和彖爻辞形成来源皆为先民们占卜需要,王弼等义理派割断了象数同卜筮的本然联系,遮蔽了《易》本为占筮之书的本义,故而不能明象数之所自,以致所阐述的义理“疏略无据”。其次,象数及卜筮两者又符示着深蕴儒家人文精神的义理在朱子看来,主要是以彰显《易》的生生之道,来成就自我生命与宇宙生命一体合流境界的成己成物的内在超越之道,汉儒等象数派恰恰未能很好地扬发象数所符示的人文精神,尤其没能彰显人之生命内在超越之道,所以象数派不能推象数之所用,不能证成“为己之学”,以致陷于繁琐考证中。
概言之,朱子认为圣人所深见的《易》道,有两个层面:一是实然层面,《易》为卜筮之书,以卜筮为教;二是应然层面,《易》为说理之书,以生生为道。实然层面揭示了《易》道历史本来面目,应然层面彰显了《易》道所涵具的人之生命内在超越至天人合德境界以成己成物的人文意蕴。故而,在朱子看来,不仅仅要以人文价值视域深见《易》的生生之道之无穷,尤其还要从客观历史角度分析《易》本为卜筮而作的传统之久远从而避免对《易》的过度诠释。
三、《易》不可易读
学《易》,可以无大过,故《易》不可不学;然在朱子看来,《易》又不可易学。在《朱子语类》中的《读易之法》开首,朱子门人便载乃师教诲:“《易》,不可易读!”(第1657页)[3]治《易》何以面临如此困境?
朱子认为形成治《易》之难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解读者杜撰见识之过。朱子警谕门人道:“某尝谓上古之书莫尊于《易》,中古后书莫大于《春秋》,然此两书皆未易看。今人才理会二书,便入于凿。”(第1659页)[3]要想减缓治《易》的难度,首先须要消弭由于治《易》者杜撰见识所带来的对《易》道的遮蔽。为此,朱子力倡“虚心”学《易》。当门人问如何读《易》时,他说:“只要虚其心以求其义,不要执己见读。其他书亦然。”(第1660页)[3] “虚心求义”,道出了不仅治《易》而且治任何书的要诀,舍此则难谈客观同情的了解,自然也无法更好地窥见书中之奥义。
一般说来,每个治《易》者都想忠实《易》书本义,皆欲像圣人一般深见《易》道之无穷。然《易》书的特殊性,尤其是由于《易》为卜筮之书的本义得不到正视,使解读《易》书难免杜撰见识,以致契会《易》道难上加难。朱子说:“《易》所以难读者,盖《易》本是卜筮之书,今却要就卜筮中推出讲学之道,故成两截功夫。”(第1626页)[3]在他看来,《易》书绝对不单纯是一本说理的书,认为:“若是把做占看时,士农工商,事事人用得。”相反,如果只是作为说理的书,“便只是秀才用得”(第1625页)[3]。在朱子眼中,无论是象数派还是义理派都背离了“《易》为卜筮之书”的本义来治《周易》,从而为治《易》增添了难度。他说:“此书(《易》)本为卜筮而作,其言皆依象数以断吉凶,今其法已不传。诸儒之言象数者例皆穿凿,言义理者又太汗漫,故其书为难读。”(第3102页)[5]《伊川易传》是程颐毕生唯一著述,理学家都非常重视此书,朱子也屡屡称赞。但朱子又说:“伊川见得个大道理,却将经来合他这道理,不是解《易》”。(第1653页)[3]认为程颐这种治《易》方式未能扣住《易》经本义,所以实际上不能说其在“解《易》”。所以说:“《程易》所以推说得无穷,然非《易》本义也。”(第1695页)[3]对程颐这种偏离《易》之本义来诠释《易》书的路数,朱子论曰:“记得有人问程子,胡安定以乾九四爻为太子者,程子笑之曰:如此,三百八十四爻,只做得三百八十四件事了。此说极是。及到程子解《易》,却又拘了。”(第1694页)[3]认为程颐因为不能契会《易》之本义,虽反对将三百八十四爻解读成三百八十四件事,但其解《易》“却又拘了”,“依旧只作得三百八十四般用” (第1625页)[3]。因此,朱子认为能否根据《易》之本义,解读《易》书以更好彰显《易》道,至关重要。如果洞识了《易》之本义,再来彰显《易》道,便见《易》道之无穷,认为:“先通得《易》本指后,道理尽无穷,推说不妨。”相反,如果不明本义,而一味推说则不可,“若便以所推说者去解《易》,则失《易》之本指矣”(第1695页)[3]。鉴于此,朱熹作了《周易本义》和《易学启蒙》,以恢复《易》本卜筮之书的历史本然,从而更好和更容易地解读《易》书和彰显《易》道。
另外,朱子认为治《易》之难还在于:《易》不是只空说道理,它所涵具的成己成物的生生之道,需要在现实社会人生中具体实行之践履之。他教诲门人说:“《易》中详识物情,备极人事,都是实有此事。今学者平日只在灯窗下习读,不曾应接世变。一旦读此,皆看不得。某旧时也如此,即管读得不相入,所以常说《易》难读。”(第1824页)[3]认为读好《易》并非仅仅在“灯窗下习读”所能实现的,必须“应接世变”,在现实社会人生中力行《易》道。朱子一贯主张书中的道理必须“经历见得”,认为:“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及理会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元有底,不是外面旋添得来。”(第161页)[3]这里,朱子指出:理必须“经历”才能明,写在书册上的是圣人所经历见得的“理”。虽然圣人将自己所“经历”的宇宙社会人生之理概括出来,写进书册来教导世人,但阅读者必须经过自身切切实实地体证,才能真正明晓圣人所写的理。对《易》这一“天书”,“经历见得”更为必要和更为艰难。故而,朱子谆谆教诲道:“人须是经历天下许多事变,读《易》方知各有一理,精审端正。今既未尽经历,非是此心大段虚明宁静,如何见得!此不可不自勉也。”(第1659页)[3]可见,朱子所叹的治《易》之难有两层:一是《易》书难读,二是《易》道难习,这两层密不可分。《易》书彰显《易》道,只有习好《易》道,方能读懂《易》书。是故,要想读好《易》书,必须在现实社会人生中经历许多事变,以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即物穷理”精神,在所经历的事变中不断体味消长吉凶之理和进退存亡之道。经历日久,格物日多,一旦豁然,就会达至“此心大段虚明宁静”之境,从而“众物之表里精粗无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大学章句》)。至此,方可像圣人一样“深见《易》道之无穷”,成就“无大过”的生命境界。
总之,朱子通过自己究心治《易》得出:《易》书因为彰显了圣人所深见的《易》道,所以不可不读;并且由于圣人深见的《易》道之无穷,所以又不可不像圣人那样,刚健不息地习行《易》道,以成就“无大过”的境界。但是,由于《易》本为卜筮之书的本义被历代解读者遮蔽,以及《易》道需要解读者经历见得,所以形成了《易》书不可易读和《易》道不可易习的治《易》困境。为了走出如此困境,朱子主张须要在明晓《易》为卜筮之书本义基础上,虚心平读和勉力亲体。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参考文献:
[1]朱杰人,等.朱子全书(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杰人,等.朱子全书(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朱杰人,等.朱子全书(四十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郭齐,等.朱熹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王广(1972-),男,山东费县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哲学专业2002级博士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思想政治论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