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思想政治论文

结构转换层名词解释(叠层构造名词解释)

2022-11-23  本文已影响 223人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论文关键词 跨层结构 词汇化 词典 释义
  论文摘要 路层结构的词汇化是汉语词汇衍生的一条途径。本文对“而已”、“从而”、“匾而”、“否则”、“由于”、“终于”六个词汇化实例进行了考察,指出了它们成词的途径、时间及显性标志;同时对四部词典的收录、释义情况作了分析,指出它们的得与失,并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一、引言
    语言是线性的结构,一个个语言单位都是按照先后次序排列在一起的。跨层结构指的就是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上但在表层形式上相邻近的两个成分的组合。比如“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中的“学”和“而”虽然在句子线性序列上紧邻,但是不在同一个句法平面,也不能独立作为一个语法单位使用,就是一个跨层结构。又如“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易传·系辞上》)中的“极其”。江蓝生先生称之为跨层非短语结构
  在汉语的历史长河中,很多这类跨层结构词汇化为词了,如上面的“极其”。对这类词汇化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历史和规律。关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现在已知的一个规律就是它们的归宿一般都是虚词,如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但是由于各自的词义、所处句法环境、使用频率等的不同,词汇化的时间、途径及机制等也呈现出很大差异。学界对词组的词汇化研究得较多,规律也总结得比较充分,成果也往往在辞书中有所体现,比如词条的收录、词性的鉴定及释义等。相较于词组的词汇化,跨层结构的词汇化研究得就很不够。我们翻阅了几部较有代表性的词典,发现在处理这类由跨层结构词汇化而形成的词时差异较大;即使同一词典,前后所持标准也往往不一。
  本文的目的在于:一、通过对六个跨层结构词汇化的实例进行考察,简单描绘它们词汇化的时间、过程,找出它们成词的显性标志;为词典编纂提供一些可能的资料。二、观察几部词典对这类词的收录及释义情况,探讨其间的得失,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二、跨层结构词汇化举例
  
  我们选取了六个词,都是在古代汉语中就产生、现代汉语中继续使用的词。
  
  1 而已
  
  “而已”中的“而”最初是连词,“已”是动词,表“停止、结束”义;“而已”是跨层结构“连词+动词”。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庄子通过比喻来说明人生短暂,忽然之间就结束了。由于动词“已”常处于句末,不带宾语,且不是句子的主要动词,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虚化,而产生出“算了、可以了”等义。如:“故古之王天下者,奚为哉?天地而已矣。”(《庄子·天道》)“天地而已矣”就是“敬奉天地就可以了”的意思;这时“已”的动词性已不是很明显,不过“而已”仍是跨层结构,只是较前面“忽然而已”中的“而已”结合要紧密。随着这类“已”进一步虚化,连词“而”的连接功能也逐渐丧失,最后“而已”就融合为一个表限制语气的语气词。如:“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庄子‘田子方》)“而无忧色而已矣”就是“没有忧色罢了”。又如:“其母日:‘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左传·桓公十五年》)“父一而已”就是“父亲只有一个罢了”。上面两例的“而已,已经是较典型的语气词,可以译为“罢了”。语气词“而已”现代汉语中也常见,《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主编,商务印书馆1980年)解释为:“用在陈述句末尾,有把事情往小里说的意味。”
  从上可知,跨层结构“而已”在先秦就已经词汇化为语气词了,典型特征是:语境扩展,出现在非行为动作句中,表限制语气,如“父一而已”。
  
  2 从而、因而
  “从而”、“因而”的跨层结构形式先秦就出现了,“从”是“跟随、听从”的意思,“因”是“依托、凭借、利用、乘势”的意思。如:“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韩非子·奸劫弑臣》)“从而誉之”就是“跟着(君王)赞誉他”;“因而毁之”就是“趁机诋毁他”。由于“从”和“因”常居于次要动词的地位,词义就很容易虚化。汉代以后,“从”可以不表“跟从”,而表“接着、随后”义了。如:“伤其本,枝从而亡。”(《礼记·哀公问》)根伤了,枝接着也枯亡,而不是树枝有意识地跟从树根枯亡,所以“从”就是“接着”的意思。“因”也可以不表“凭借、趁机”等义了。如:“韩信遂平齐,乞自立为齐假王,汉因而立之。”(《史记·田儋列传》)韩信要刘邦立自己为齐假王,刘邦害怕韩信变心,才被迫答应,自然说不上“趁机”了。随着“从”“因”动词义的逐渐虚化,“从”和“而”、“因”和“而”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因而”在魏晋时发展出较典型的因果连词用法。如:“十二铢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而倍之,故二十四铢而当一两。”(《宋书·律志》)上例为非事件句,没有时间性,“因而”纯粹表示因果关系。“从而”在唐代也有了典型的连词用法。如:“(丁)奉见其前部兵少,相谓日:‘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乃使兵解铠著胄,持短兵。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通典。兵十》)敌人是轻视丁奉的部队,觉得这样的兵力不值一战,因此笑,而不是接着笑。“从而”也是表因果关系。
  跟从某人做某事、趁机采取某种行动具有时间的先后因素;而时间的先后往往蕴涵着事件的因果关系,这正是“从而”、“因而”词汇化为因果连词的动因。
  
  3 否则
  跨层结构“否则”先秦也出现了。如:“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尚书·益稷》),汉孔安国传:“不从教则以刑威之。”又如:“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左传·昭公十五年》)“否则退”就是“(力)不能就退”。由于“否”表示对前面条件的否定,并且否定的往往是还没有发生且有可能发生的事,因而句子本身就含有一种假设的意味,根据语境,“否则”常常可以理解为“如果不这样,就……”。正是句子的假设义对跨层结构“否则”的词汇化产生了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句子的假设义慢慢附着到“否则”上,这一跨层结构也就被人们重新分析为一个表假设的让步连词。如:“大臣得贤者谋,当显进其人,否则为下相攘善。”(《汉书·五行志》)又如:“必圣且贤者先焉,否则强有力莫能竞也。”(刘禹锡《天论》)“否则”现代汉语中也常见,如:“这场球赛,他们吃了经验不足的亏,否则不会输。”(《现代汉语词典》“吃亏”条)
  
  4 由于
  跨层结构“由于”也产生于先秦,“由”是动词“萌生、产生、来源”的意思,“于”是介词,后面接名词构成介宾结构;“由于”就是“动词+介词”的形式。如:“故古之为国者,无使民自贫富,贫富皆由于君。”(《尹文子·大道下》)“贫富皆由于君”就是“贫富都来源于君主(即贫富都是君主给的)”的意思。用公式来表示就是“a产生于b”或“a来源于b”。“a产生于b”往往意味着“b是a产生、出现的原因”,即该结构天然蕴含着一种因果关系。
  言语交际中,人们关注的往往是事情的原因和结果,如上例“贫富皆由于君”,人们很容易进行语用推理:“贫富都是因为君主才有的啊。”正是在这一语用推理作用下,“由于……”句的困果关系很容易凸现,从而造成“由”的动词义弱化。如:“御疠者,宋后家属,并以无辜委骸横尸,不得收葬;疫疠之来,皆由于此。”(《后汉书·卢植传》)“由于”还是跨层结构,“皆由于此”还是“都来源于此(不收葬死于御疠者)”的意思,不过“由”的动词性已经较弱,“由于”之间的界限也不如前面“贫富皆由于君”中的“由于”分明,就是把它理解为因果连词也不会产生误解。随着时间的推移,“由”的动词义彻底虚化,这时句子的因果关系就更加凸现出来,而成为典型的因果句;“由”和“于”的界限也从逐渐模糊到消失,最后组合成因果连词。如:“旧律所难知者,由于六篇篇少故也。”(《晋书·刑法志》)上句是非行为动作句,“由”自然也没有动词性,“由于”纯粹表示因果关系。又如:“古者人稠地狭而有储蓄,由于节也;今者土广人稀而患不足,由于奢也。”(《晋书·傅玄传》)
  
  5 终于
  跨层结构“终于”也出现于先秦。“终”指“结束、终结”,“于”是介词,后一般接名词组成介宾结构;“终于”就是“动词+介词”,相当于“到……结束”的意思,并常常与“始于”同现。如:“始于家邦,终于四海。”(《尚书·商书·伊训》)又如:“知者始于悟,终于谐;愚者始于乐,终于哀。”(《说苑·谈丛》)“到……结束”叙述的是事情、行动过程的完结,但是过程的结束同样意味着必然有一个结果,而事件的结果正是人们所关心的。在语用推理的作用下,句子的结果关系凸现,过程性减弱;从而引起“终”的动词性减弱。如:“(人君)遂莫肯改寤,法则古人,而各行其私意,终于君臣乖离,上下交怨。”(《汉书·五行志》)上例指出人君如没有贤明之材就会“君臣乖离,上下交怨”,“终”的动词义已经不明显;“终”和“于”的界限也较模糊,大致可以译为“最后”了,但还不是典型的副词。根据语境,只有“(终)于”后接的不是名词性结构而是动词性结构等,句子表示的又是结果,这时的“终于”就是较典型的副词了。如:“伯奇至贤,终于流放。”(《后汉书·黄琼传》)“贤”是形容词,不是行为动作,句子自然也不能理解为“贤明到流放结束”;“终于”已经是副词。又如:“故臣之愚虑,欲令诸侯权具,国容少而军容多,然亦终于必备今事为宜。”(《晋书·刘颂传》)此例“终于”后接“必备今事为宜”,也就是还没有开始的行为,当然更谈不上结束了,“终于”相当于副词“终究”。

  上面我们讨论了六个跨层结构的词汇化,指出了它们词汇化的动因、途径及成词的大致时间。汉语跨层结构词汇化的实例还有很多,且存在于各个时段,比如“莫非”、“对于”、“关于”、“至于”、“极其”、“而今”、“而后”、“及至于”、“趁取”等。可以发现,虽然每个跨层结构的词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动因、形成途径及机制,但是也呈现出一个共性:最后的归宿一般都是虚词。这县什么原因呢?
  这一特性可以用语言类型学的有关原理来解释。从上面词汇化实例的考察可知,这类词汇化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实词的虚化;二是两个跨层成分的融合,或者说跨层结构的理据重构。吴福祥2005年总结了汉语及其他一些汉藏语系的孤立型语言语法化的研究成果,指出汉语语法化遵循这样一个模式:实义词>语法词/附着词>词内成分。回头我们来看跨层结构的词汇化:跨层结构一般为“实词+虚词”的组合,在融合之前,彼此的界限非常分明;后来随着实词的虚化,跨层结构之间的界限才逐渐模糊,经过理据重构,最后凝固为词。也就是说跨层结构的词汇化是语法化的后续演变,导源于实词的虚化,故而一般遵循这一模式:实词+虚词→虚词+虚词→虚词。
  三、词典的收词、释义及建议
  
  1 我们选取了四部较有代表性的词典来了解这六个词的收录和释义情况。这四部词典是:《辞源》、《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简称《古虚》)、《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简称《现汉》)。
  (1)而已
  《辞源》:语末助词。仅止于此,犹言“罢了”。
  《古虚》:惯用词组。由连词“而”和动词“已”组成。用于陈述句的句末,表示限制语气。
  《汉语大词典》:助词。表示仅止于此。犹罢了。
  《现汉》:助 罢了:如此~,岂有他哉。
  只有《古虚》将“而已”解释为惯用词组,其他都解释为语气词(助词)。
  (2)从而、因而
  《辞源》未收“从而”,却收了“因而”,解释为:连词。表示结果。
  《古虚》未收“因而”,却收了“从而”,解释为:惯用词组。由介词“从”和连词“而”连用组成。常用在后一分句的谓语前,起修饰、连接双重作用,表示上下文的因果、递进等关系。
  《汉语大词典》“從而”条:连词。然后;因而。
  “因而”条:连词。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结果。
  《现汉》“从而”条:国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因而”条:连 表示结果。
  (3)否则
  《辞源》未收。
  《古虚》:连词。由副词“否”和连词“则”构成。“否”一般对紧连的上文作假定性否定,而后用“则”带出推导性的结论。
  《汉语大词典》:①古汉语连词性结构。用以表示否定性假设。“否”,不,代表一个假设性小句,相当于“如果不这样”。“则”,就,引出后果或结论,相当于“那么”。②现代汉语连词。“如果不这样”的意思。表示如果不是上文所说的情况,就产生或可能产生下文所说的情况或结果。
  《现汉》:连 如果不是这样。
  (4)由于
  《辞源》未收。
  《古虚》:介词,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汉语大词典》: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现汉》:①介 表示原因或理由。②连 表示原因,多与“所以”、“因此”等配合。
  (5)终于
  《辞源》《古虚》都未收。
  《汉语大词典》:终究;到底。
  《现汉》:圃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2 这六个词在以上四部词典里的收录情况综合如下:
  《辞源》:而已、因而
  《古虚》:而已、从而、否则、由于
  《汉语大词典》和《现汉》六个词全收。
  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辞源》对这类词的收录最严,《古虚》次之。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辞源》收了“因而”,没有收“从而”;《古虚》收了“从而”却没有收“因而”,并且认为“从而”是惯用词组。辞书收词的严和宽在于标准的不同,本无可厚非,但是从上节的考察可以看到,这六个是实实在在的词,《辞源》和《古虚》对其中某些词却不予收录,总是一个不足。相对来说,《大词典》和《现汉》的收录大致能反映汉语的现状。况且这类跨层结构词汇化后,经过几百甚至上千年,在现代汉语中用法稳定,句法特征也很明显。
  不过《大词典》和《现汉》在“而已”、“由于”、“终于”等的释义上仍有差异。
  《现汉》对“而已”的解释是“助词,罢了”。其实“而已”和“罢了”存在语体差异:“而已”多用于书面语、“罢了”多用于口语(见《现代汉语八百词》);它们在句法和语气上也不尽相同:“罢了”常表示“纯粹、完全出于某种情况而非其他”,而“而已”表示“数量小、程度或等级不够”。另外《现汉》指出“由于”不但可以作介词,还可以作连词,如:“由于他工作成绩显著,因此受到了领导的表扬。”而《大词典》则忽视了“由于”的这一连词用法。其实“由于”的发展演变正体现了汉语词汇发展的典型特征:实词+虚词→虚词+虚词→虚词(介词)→虚词(连词)。对“终于”的解释,《大词典》要比《现汉》好,严格来说,《现汉》对“终于”的解释值得斟酌,因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是一个名词性结构,用来解释副词“终于”右点不妥。
  3 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和词组的词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词组凝固为词,前后同形;并且词组的语素义和词义之间往往有着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凯旋”,作为词组和词,指的都是“胜利归来”的意思,并且在用法上差异也不大。再如“电脑”从词组到词,是由原词素义的修饰比喻义凝固而成的。但是不管是起初的词组还是后来的词,内涵和外延都大致相似,指的就是计算机。
  正因为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和词组的词汇化在性质上不同,鉴定标准、方法也就不同。从理论上说,鉴定一个形式是跨层结构还是词,不同词典或者不同编纂者所持的标准应该相同,因为跨层结构的词汇化有其独特性:成词前,跨层结构没有单独的语法意义、也不能独立使用,所以江蓝生才称之为跨层非短语结构;成词后,具有单独的语法意义、可以独立使用。跨层结构融合成的词虽然也可以拆开,但是拆开后各个成分的语索义与词义相差较大,如“从”和“而”与因果连词“从而”意义上已经没有什么关联了;再比如“的话”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假设助词,来源于跨层结构“的(结构助词)+话(名词)”,如果拆开后,“的”和“话”和假设助词“的话”都没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说这些词来源于跨层结构,但是一旦成词后,就和跨层结构显现出极大的差异。所以判定一个形式是词还是跨层结构,一个最显性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有单独的语法或词汇意义,且能否脱出原来词汇化的语境独立使用:有单独的语法意义且能独立使用的就是词,否则就是跨层结构。
  不过在实际操作上可能仍然有困难。因为在“跨层结构一词”这一词汇化过程中,仍然有一个中间状态,对这些中间状态的判定就非常棘手。比如“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隋书·牛弘传》)的“从而”是跨层结构还是词?又如“纵恣既作,则侮夫之心生矣,此由于不知止足者也”(《后汉书·列女传》)的“由于”是跨层结构还是词?不同辞书、不同编纂者所持的标准不一,便往往会对这类形式(词与非词之间)作不同处理,这大概也是《辞源》收录这类词最少的原因。
  词典编纂一个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对每一个词的发展演变进行描绘,标出它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什么时候是跨层结构,中间状态又是怎样,什么时候凝固为词,有什么显性标志;词义又是什么。我们现在对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研究还很不够,很多词的来源、形成途径及时间等还不清楚。如果我们积累了足够的资料,编纂一部《汉语历时词典》不是不可能的。
  4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古虚》将“而已”和“从而”称为惯用词组、《汉语大词典》将古汉语的“否则”称为连词性结构是否妥当。
  一个跨层结构,没有融合之前,没有独立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自然也不能单独使用,更谈不上是一个词组了。比如上面所举的“而已”,在“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中“已”是动词,“而”是连词,“而已”不能组合在一起,又何来的限制语气?只有当它们词汇化为复音语气词后,才能表达限制语气,作为一个语法单位使用。《古虚》承认它表限制语气,又说它是由连词“而”和动词“已”组成的惯用词组,似乎对这类词的性质认识不足。再如“从而”,《古虚》说“表示上下文的因果、递进关系”,又说是惯用词组,也是忽视了其词汇化的特性,将连词“从而”的功能误作跨层结构的功能了。但是从根本上说,跨层结构也不能称为词组。
  《汉语大词典》在解释“否则”时说它在古汉语中是“连词性结构”、在现代汉语中是连词。注意到古今汉语的差异,说明《大词典》有历时眼光,但是事实是东汉或者魏晋以来的“否则”和现代汉语中的“否则”语法功能上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连词性结构”的说法和《古虚》的“惯用词组”一样,不太妥当。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思想政治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浅析高拱的法治改革及其思想基础上一篇: 返回列表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