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体育论文

民族文化与地方高校体育的文化融合

2021-11-12  本文已影响 105人 

  摘要:茂名市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影响意义深远。文章以信宜镇隆地方特色文化“飘色”为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体育教育的益处以及成功的体育教学促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探讨茂名市地方特色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高校;传统体育;地方;信宜镇隆飘色;校园文化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下成长的00后大学生,拥有着与前几代人迥然不同的思想、行为和个性。他们对生活热情和好奇,喜欢探索新鲜、刺激和新奇的事物。但遗憾的是,由于部分大学生过分追求网络潮流文化,忽视了身边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得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正逐渐减弱,并被日渐遗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的积淀,是民族个性的体现,是广泛和突出的民间文化遗产。因此,想要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迅速构建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模式,开发和研究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功能成为了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信宜镇隆地方文化“飘色”为例,探讨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紧密融合对大学生的成长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1茂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

  1.1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期,由于特殊的历史事件而产生的特有文化背景的活动。而我们在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时,不能局限于单一的体育视角或研究单纯的民族特征,应全面深入理解文化精髓并提炼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本质,还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尽量学习古人的优良传统美德,纠正封建社会留下的带有迷信色彩的思想。尽可能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和体现其历史价值,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另外,茂名民族传统体育个案的研究较为缺乏,主要缺乏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并且大部分资料的获取多为文献的相互转载。

  1.2存在重竞技轻娱乐的弊端

  由于对应用性研究深度和广度的误解,出现了忽视民族传统体育中娱乐和表演成分的关键部分,同时加大研究其竞技性的比重,并且以进军奥运会、民运会或是其他形式的重大比赛为研究重点,越来越脱离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忽略了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初衷。

  1.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金投入下降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了经济建设,各种商业中心取代了公共文化服务站例如家族宗祠、戏台、寺庙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场所,各种有文化特色的居民住宅区也都变成了高楼大厦。由于农村税费改革,表面上是在减轻农民负担,实际上是缩减了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设施的经费投入,再加上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去获取资源的空间十分有限,基层政府财力又不足,导致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上逐渐下降。

  1.4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淡化

  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各种文化之间彼此隔绝的封闭状态,民族传统体育绝大部分都根源于农村,但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被西方体育文化和西方商业文化不断冲击,审美观也开始改变,认为我们传统的东西已失去文化价值,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经济收入,因此很多地方民众不再愿意参与。加上留守传统的老一辈逐渐被边缘化和逐步离去,年轻一代失去接受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机会,无法继承祖宗留下的民族传统体育。

  1.5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传承窘境

  现今有许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进行保存和宣传,政府也建立完善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加以保护。但在工业化高速复制和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的今天,非遗技艺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考验,很多传承人表示,传承尚难,谈何发展。濒危的非遗项目,一旦脱离了政府的保护和帮扶就会快速消失。不少民族传统体育被入选为非遗项目后,传承人打着发扬和保存非遗项目的旗号,为某些地方和个人招商引资,成为商业投机的幌子,久而久之,使得非遗项目名存实亡。

  2信宜镇隆飘色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意义

  2.1吸收飘色文化精华,构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

  信宜镇隆飘色又称装色,是中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活动。其历史起源说法不一,民间相传飘色在当地流传近三百年。但也有研究人员认为,是因为太平天国起义不成功,之后在粤西一带,由于当时禁演粤剧,将粤剧某个片断制成造型,欢庆元宵节并在民间流传了下来。据记载,飘色是由3到4人推着一张长约2m、宽约1m、高约0.88m的可移动的小舞台,小舞台上空飘凌起各种造型的人物或动物角色,靠一根被隐藏的色梗支撑,腾云驾雾般的磅礴气势展示给观众,这样鬼斧神工的场面令人心情澎湃。信宜镇隆飘色一板一个故事,多以神话、历史故事为题材,传统板色逾二百多种,如《唐僧取经》《嫦娥奔月》《大闹天宫》等经典艺术作品。近年来,民间艺人又创作了《普天同庆》《凤凰展翅》《龙马精神》《吉星高照》《元帅娶亲》等新色版,极具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飘色巡游时,数十板色汇成泱泱巨龙,气势宏大,蔚为壮观,游行所至,万人空巷。信宜镇隆飘色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是茂名地区民间艺术的瑰宝,甚至在粤西范围也是影响甚大。其通过生动人物造型,展示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戏剧人物,反映了当地群众的人文情怀和价值取向,对构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搭建传统文化交流平台,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全面发展

  “飘色”是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并且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教育意义。教师可将这一文化瑰宝融入体育教学,根据“飘色”的特点来设计体育游戏并用于热身活动或课后放松,例如走小路、过小桥、站飘色台等,围绕着“锻炼平衡能力、锻炼单脚站立的耐力”的教育教学目标,组织节奏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形式,又能提高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信宜飘色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3.1飘色文化开拓创新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要求的契合

  高校拥有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又是科技人才与技能人才的集中区域,只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群体性、互动性、渗透性等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就能充分吸收和借鉴飘色文化经过600多年历史积淀的精神内核,如爱国忠义、惩恶扬善、孝廉感恩等,并以课堂内外活动形式开展,高效地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因此,飘色文化精神传承需要借助高校教育教学优势,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推向新的高潮。

  3.2高校具备飘色文化建设的基础平台

  如今,高等教育的地方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的教学科研资源、学生资源、社会影响力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我国各地高校已经纷纷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大学公共体育课课程设置》中,也明确提出在大学四年中,前四个学期都要开设体育选修课,武术选修课已经列为主要的选修项目之一,而其他门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在逐步挖掘和发展。3.3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在全校营造飘色文化氛围,能让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有一个直接的感性认识。开设体育艺术类选修课程可以让对飘色文化有兴趣的大学生进行系统性、理论性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基本掌握一门民族传统体育技艺的理论和实践,并将其融入学习和生活中,继而带动身边的人了解传统文化。这不仅是对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有益补充,而且对优化公共体育课程,打造公共体育教育特色,提升学校影响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信宜镇隆飘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体育教育的路径分析

  4.1构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4.1.1有助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由于我国专门从事非遗研究的专家比较少,地方特色融入体育课程的研究还处于初始探索阶段。为了提高研究水平,在地方高校开发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加以整合。以飘色活动为例,整理出与体育相关的素材,纳入地方高校的校本教材中,把课堂作为学习地方特色文化的良好平台,在不改变原有课程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其中的一个单元或者课程的一个阶段,将具有飘色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内容贯穿到当中。4.1.2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设计开发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首先对该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然后了解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情况,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确定课程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进行总体的规划、组织,实施后还要进行评价和修订。

  4.2加强飘色文化特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4.2.1增强专业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地方高校要实现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体现其价值,人担任着重要角色。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确保他们对飘色文化的深刻了解,学校要鼓励专业教师积极主动深入当地的飘色文化,经过实地考察和观摩交流,将飘色文化融进体育课程中。学校要强化教研组的作用,定期开展校本研修,网络教研,进而集思广益,还要建立外出学习和培训机制,为教师搭建进修平台,创造拓宽视野的机会,增强专业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4.2.2聘请民间飘色传承人做技术顾问聘请信宜镇隆飘色传承人担任课程的技术顾问。通过飘色传承人将民间濒临失传的技艺、绝活带进校园,使学生在课堂中近距离接触和了解飘色文化历史和项目知识技能。4.2.3塑造教师的文化自觉能力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视野下,文化的生命机制是教育,若要将地方性优秀传统文化高效地传承和发扬,离不开教师对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觉传承。因此,高校教师应明确自己的文化角色定位,清楚自己的历史使命,塑造自己的文化自觉能力,克服自己的二元对立的文化思维模式,从正确认识多元文化的阶段,上升到深化认识被入选为非遗的传统项目,主动探求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方法,进而提升其保护非遗的技能。

  4.3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发展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应积极激发学生的兴趣,单纯的运动技能教学会影响学生对传统体育项目更深层的了解。教师可以设计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在当地节庆活动时进行下乡采风,增进其对当地民间美术、民间技艺的了解,渗透民族传统活动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或者利用假期的时间,鼓励学生到信宜镇隆飘色艺术团进行社会实践,自发探究。比如:戴飘色脸谱,穿飘色传统戏服,体验飘色精致妆容,参与飘色运动的基本功锻炼等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并在实践锻炼后,撰写调查报告让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4.4加强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为了更好的体现民族传统运动,在飘色文化进校园后,应充分发挥校园的媒体来加大宣传力度,例如:校园广播站播放有关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宣传资料、把飘色文化简介与优秀活动照片张贴在宣传板上、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短片等。还可通过创立社团并举办文化活动来全面展示民族传统运动的价值,例如:举办与飘色文化相关的知识竞赛与趣味运动等。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民族传统运动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加深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也促使更多特点鲜明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进入校园,以营造浓郁的校园传统运动文化氛围,促进民族传统运动的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是无比幸福的,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民族传统体育赋予了更深层的历史意义。文化是群众思想道德的根,我们应以传统文化修身,弘扬传统美德,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以飘色文化为代表之一的地方特色文化来促进校园文化发展,全面改善校园风气,从而为社会培养更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聪玲,李晓瑜.试探“飘色”艺术的审美价值[J].南方论刊,2011(3):96-97.

  [2]龙洁丽.吴川飘色的多重价值及保护、传承、发展对策[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4):55-59.

  [3]李卫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路径探析:以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4):44-48.

  [4]万会珍,别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2):150-153.

  [5]邵玉萍.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教育传承保护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7(6):115-118.

  [6]徐泽民.地方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瓶颈及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7]李伟,付志华,贾海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武汉高校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6(4):113-116.

  [8]南敏镐,金昌权.民族地区高校开设民族健身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2017(3):127-131.

  作者:梁涛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学院

返回体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
体育游戏对摔跤训练的应用上一篇: 高职体育舞蹈课堂互动策略下一篇:

继续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