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1年底,遵义日报传媒集团挂牌成立,遵义日报当年也连续四次被评为贵州省一级报纸。以此为契机,2012新年伊始,遵义日报重新丈量发展空间,再次改版。此次改版的定位是:树立读者意识,改变采编方式,体现时代特征,突出地方特色。
关键词:遵义日报; 发展; 空间; 改版
经历了2003年和2006年两次改版、扩容、双面套彩后,遵义日报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版面设置模式和新闻运作方式。其间,虽多次对版式设置、版面安排、版数版序作过局部调整,但随着报业市场的变化和读者需求的多样化,遵义日报现有的版面格局越来越不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
虽然扩版面了、双面彩印了,看上去“热闹”了,但是,调查结果表明,不少读者仍然对报纸的状况“颇有微词”,主要体现在:一是版面增多了,内容却杂乱了,反而冲淡了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虽然每天的报纸涵盖了国际、国内、地方的多方面信息,但仅限于一般性的报道,前瞻性的、分析性的报道不足。二是信息“贪大求洋”,表面上力求全面、平均使力,反而失去了“地域元素”,忽视了对本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功能。三是一定程度上把“主要宣传报道任务”理解为“凡是上级的一切工作、活动都是宣传报道中心”。四是“报喜不报忧”,本地发生了稍带负面色彩的新闻,要么选择性失声,要么比外地媒体“慢半拍”。五是网络稿采用过多,表面上很热闹,其实互联网上早就刊出,又进一步压制了本地新闻的空间。
2011年下半年,遵义日报的广大编采人员也对上述问题作了认真剖析。究其原因,大家认为,当前地市报、尤其是贵州这样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报纸,普遍有一种顽症:办报心态更多地服从于当地的小政治环境,不少时候忽视本身的新闻规律存在。一般情况下,在地市级区域,无论是党报还是生活类报纸都承担着相当繁重的宣传报道任务,新闻稿件的摆布不是按新闻价值大小处理,而是依照官大官小来排位。更让人尴尬的是,一方面报纸过度承担了文件宣传下发的功能;另一方面,老百姓关心的、真正的新闻却不能在应有的位置体现,或者得不得体现。因此报纸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乏善可陈。而大部分地市报媒体人,面对这种政治生态和办报环境,在全球化加剧、新媒体崛起、人们思想解放价值多元的时代,既缺乏开门办报的视野,也普遍缺乏自我修补能力,绝大部分人遵循的依然是既有的思维模式和办报路径,在这种内外因素的不自觉配合下,报纸上官话连连、套话连篇,居高临下、板起面孔训人。久而久之,报纸的可读性和影响力大打折扣。再者,当前体制环境、人才瓶颈、资本制约等客观因素,也是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此基础上,遵义日报决定改版,并在 “改什么”、“怎样改”的问题上形成共识,并付诸实施。
首先是新闻本土化。本地新闻是地方媒体生存发展的沃土,离开了这一片土地,再高明的策划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今信息业十分发达,电视、互联网发布国内国外新闻已经与全球同步,而报纸再大量刊登这样的动态信息越来越没有必要,因此国内地市级党报纷纷压缩国内国外新闻,转而将本地新闻做精做深,同时将整张报纸联动起来。根据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遵义日报大量压缩网络新闻,增加本地新闻量,并对本地新闻版作了定位分工。
一版定位为报纸重要的、读者十分关心的要闻版。以市内新闻为主,主要围绕中心工作展开报道,传达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信息,反映各地各部门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新成就。通过新闻策划,强化探索性报道和深度报道,严格控制浅层次、纯粹性的工作报道;同时在言论上做足功夫。
二版定位为市内要闻和深度评论版面,和一版同步制作。以经济报道、深度报道和中心城区报道为主,兼顾时政、社会、文化等其他方面;强化鲜活的现场短新闻、新闻故事;版面风格简洁、爽朗、大气,不必要的装饰一般不用。
三版为各县(市、区)综合新闻版,编辑部及时刊发各地鲜活的、有价值的新闻;并根据一段时期编辑部的策划情况,适时推出整版专题或图片。
四版为综合时事版,作为读者了解外界的一个“窗口”,尽可能全面、立体地报道国内外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聚焦中国改革开放的热点难点,反映社会各阶层的新人新事,关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的新闻,通过及时、准确、精当地选编发生在国内国际的大事要事好事新事。同时注重其对本地的指导性和借鉴价值。
五至八版为专刊版面,明确定位为“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人民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仅要关注其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热点、难点问题,而且要真实反映群众的疾苦并帮其解困,还要对群众的疑惑给予解释。专刊版面通过“民生热线”、“咨询台”等专栏,搭建起与普通群众服务、互动的交流平台,铺设起群众和党委政府沟通的桥梁,以此赢得普通读者的认同和市场的青睐。
其次是强调“内容为王”,突出新闻事件的独家性和排他性。事件性新闻是地方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不论本地新闻还是非本地新闻,只要是事件性的新闻,都能让报纸足具动感和张力,是保持报纸信息量、速度感和异质性的强大武器。通过动态式的策划和独具创造性的策划,吸引读者眼球。在领导活动和会议消息上,我们强调这也是独家新闻的重要来源,关键是善于从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从读者的角度做文章,努力实现最佳报道效果。
三是视觉平民化、新闻故事化。弱化“高度”、“硬度”色彩,坚持亲民易读原则,力求每一个版面、每一篇文章都从故事角度切入,强调现场感和人情味。具体要求是:不求天天出彩,不求条条精品,每期版面上有一两条像样的稿件,有一两个“有味”的标题。我们也认为,宣传报道尤其是政务报道,不应该成为报纸的负担,反而要变成本土媒体强大的信源。但前提是把这些资讯报道内化成百姓语言系统。
四是强化舆论监督。改变以前的“报喜不报忧”,对一些事件有计划有目的地曝光,如,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我们对种种不文明行为及时曝光,有一次还针对市委公车违章作了报道。又如,世界环境日前夕,我们组织记者沿赤水河明察暗访企业的超标排放,其中包括不少国有大企业。对此,老百姓拍手称快,用他们的话说是“针头虽小,扎人也疼”。
五是改革版面形式,保证视觉冲击力。我们尽可能让报纸上的信息易于获取和易于理解,让读者在时间很紧的时候,可以用5分钟、10分钟浏览本报的主要内容;但如果读者有空,也可花一两个小时来阅读本报。高度重视视觉效果,把握好图片拍摄、编辑和版式设计之间的关系。一版尝试 “半封面”的风格,做好导读提示,重要的又不必在一版全文刊发的文章仅在一版发一个标题,并配以精要的提示后,链接在二版或其他版见报。一版仅保证重大新闻和一把手的活动消息,其他市领导的活动一律在二版刊发。作为一张报纸的“脸面”,一版的版式要强化视觉冲击力,图片的运用更大胆些,每期要突出用好一张主打照片。
重新丈量发展空间,遵义日报这一轮改版,一方面因为省级媒体和其他地方媒体的强力打入;另一方面还得感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史无前例的冲击。因为,二者的强势夹攻虽然一定程度压缩了地方报业的发展空间,却放大和释放了地方媒体的渠道优势及本土色彩。基于此因素,我们也憧憬地市报的空间呈现出无限的维度和张力。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通信学论文列表